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窥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窥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来源:爱站旅游
内窥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设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内镜诊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二、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三、内窥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窥镜的清洁、消毒和灭菌,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四、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腹腔镜、关节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进行高水平消毒;活检钳灭菌处理。

五、HbsAg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六、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

七、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八、内镜的消毒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为: (一)、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种; (二)、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种;

(三)、结核杆菌、其它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30分钟。

九、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的内镜及附件,灭菌需浸泡10小时以上。

十、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十一、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或灭菌。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十二、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储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十三、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

十四、内镜室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十五、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