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ccedip.com 国际塑胶】 目前,世界增塑剂的品种约有300多种,
已发展成一个以石油化工为基础,以邻苯二甲酸酯为中心的多品种、大生产的化工行 业。
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中,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目前除提高增塑剂的相容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抽出性、介电性、塑化性外,还要求向低挥发、低皂化性、低毒或无毒方向发展,开发新型功能性增塑剂,如C4-8混合醇的邻苯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脂肪族二羧酸酯、聚酯型增塑剂等。
增塑剂的作用是:使聚合物玻璃化温度降低,增加塑性、易于成型加工。其作用机理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是非极性增塑剂,其主要作用是插入到高分子链之间,增大高分子链间的距离,从而削弱它们之间的范德华力,故用量越多,则隔离作用也越大,而且小分子易活动,易使高聚物黏度降低。
二是极性增塑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与高聚物分子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代替了高聚物极性分子间的作用,从而削弱了高聚物间的范德华力,因此增塑剂的效能与增塑剂的摩尔数成正比。 作为一个理想的增塑剂,应该满足以下基本性能:
① 与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一般以吸收增塑剂的量作为相容性好坏的标准,吸收量多,则相容性好。 ② 增塑效率要高。增塑效率高是指在树脂中加人一定量的增塑剂,使其达到某一硬度值,或某一机械强度等物理指标时,所用的增塑剂量越少,则表示增塑效率越高。
通常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比较标准,设定值为1,其他增塑剂与它相比,称为效率比值,效率比值愈小,则表示该增塑剂的效率愈高。
PVC常用增塑剂的增塑效率比值如表1所示。 表1:常用增塑剂的增塑效率比值 增塑剂 癸二酸二丁酯(DBS)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环氧脂肪酸二丁酯 癸二酸二辛酯(DOS) 己二酸二辛酯(DOA) 效率比值 0.78 0.85 0.91 0.93 0.94 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醇酯(DAP) 0.97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 石油磺酸苯酯(M-50) 环氧大豆油 磷酸三甲酚酯(TCP) 磷酸三二甲酚酯(TXP) 己二酸丙烯酯 氯化石蜡(含氯量53%) 1.00 1.03 1.15~1.20 1.23 1.25 1.31 1.34 1.40
注:上表是以弹性模量为指标的,如果以其他物理指标为依据时,则数值会发生变化,但其大致基本排列 ③ 对热和光要稳定,是指在高温下或日光照射下,不分解、不变质。
④ 挥发性低,迁移性小,耐抽出性好:迁移性是指增塑剂逐渐向塑料表面迁移,耐抽出性是指增塑剂逐渐扩散到油、水等溶剂中去。
⑤ 低温柔韧性、电绝缘性、透明性、阻燃性能、抗霉菌性能、耐环境污染性能要良好。 ⑥ 无色、无味、无臭、无毒。而且价格低廉。
一般都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增塑剂是不存在的,只能根据制品性能的要求,选择主要指标来满足,或是几种增塑剂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来使用。
表2是几种常用增塑剂对软质聚.氯乙烯各种性能影响大小的比较。 表2:常用增塑剂对软质PVC性能的影响 项目 相容性 拉伸强度 顺 序 DBP>DOP>DOA>DOS>CLWax TCP>DOP>M-50>DBP>DOS,DOA 相对伸长率 DBP>DOP>TCP>M-50>DOS 耐挥发损失性 DBP>DOP>M-50>TCP>DOS 耐寒性能 耐热性能 阻燃性能 体积电阻 塑化性能 DOS>DBP>DOP>M-50>TCP DOP>CLWax>DOA>DBP CLWax>DBP>DOP>DOA M-50>DOP>TCP>DOS>DBP DBP>DOP>TCP>>M-50>>DOS 耐水抽出性 CLWax,SCP>DOP>DOA>DBP 耐石油抽出性 CLWax,TCP>DBP>DOP>DOA
选择增塑剂时,首先考虑的是相容性这个基本性质,而增塑剂与树脂相容性好坏的判断方法,尚没有可靠的依据,只能凭试验和经验来确定。常用以下三种方法,可大致判断,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观察法
将增塑剂与树脂及适量溶剂混合成均匀溶液后,流涎制成薄 膜,观察薄膜的透明状况。也可加热使之塑化后,冷却至室温,观察表面有无渗出物。 ②溶解度参数法
利用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与树脂的溶解度参数大小相比较,两者愈接近,其差值不超过1,则相容性好。表3是常用增塑剂 的溶解度参数。
表3:常用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 增塑剂名称 樟脑 己二酸二异辛酯(DIOA) 癸二酸二辛酯(DOS)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癸二酸二丁酯(DBS)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 溶解度参数 7.5 8.7 8.7 8.8 8.9 8.9 8.9 邻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DBEP) 9.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磷酸三苯酯(TPP) 磷酸三甲苯酯(TTP、TCP) 磷酸三二甲苯酯(TXP) 二苯甲醚 三醋酸甘油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但有时增塑剂与树脂间的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但两者相容性很好。为此有人提出用三维溶解度参数表示,原来的溶解度参数是一维值。如聚氯乙烯树脂的一维溶解度参数为9.4~9.7,用三维值表示时则为:8.16+3.5+3.5 = 8.88,这样与增塑剂的三维值就容易对应起来,易算出两者之间的差值了,但目前这方面数据少,应用不起来。 ③介电常数法
用介电常数来判断相容性,也有人提出把介电常数与溶解度参数相结合,来判断相容性较好。
9.4 9.8 9.8 9.9 10.0 10.0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