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751016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0.27
(21)申请号 201820137552.0(22)申请日 2018.01.26
(73)专利权人 王冠群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
号北京中医药大学(72)发明人 王冠群 邓培颖 徐芃芃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45
代理人 刘玉玲(51)Int.Cl.
A61H 39/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调式艾灸盒(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艾灸盒,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顶盖,顶盖上设置开口和艾灸孔,开口处设置活动盖,多个艾灸孔内设置连接管,连接管顶端设置记忆海绵层,连接管管壁设置调节杆,调节杆底部设置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盒体下方设置第一调节钮,盒体内设置双层钢丝网,双层钢丝网一侧设置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插针,双层钢丝网底部设置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盒体下方设置第二调节钮,盒体前后侧壁上均设置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便于调整艾棒的位置,使得艾棒在盒体内固定牢靠,而且对于人体面积较小部位艾灸能够灵活调节,便于进行艾灸。
CN 211751016 UCN 21175101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设置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置开口和艾灸孔(3),所述开口处设置活动盖(4),所述艾灸孔(3)为多个,多个所述艾灸孔(3)内设置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顶端设置记忆海绵层(6),所述连接管(5)底端位于盒体(1)内,所述连接管(5)管壁设置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底部设置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所述盒体(1)下方设置第一调节钮(8),所述第一调节钮(8)与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内设置双层钢丝网(9),所述双层钢丝网(9)一侧设置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设置插针(11),所述双层钢丝网(9)底部设置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所述盒体(1)下方设置第二调节钮(12),所述第二调节钮(12)与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前后侧壁上均设置通风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母(14),所述第一螺母(14)与调节杆(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14)靠近盒体(1)侧壁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5)端部设置第一滑块(16),所述第一滑块(16)上安装第一直线导轨(17),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7)与盒体(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14)内设置第一螺杆(18),所述第一螺杆(18)底端穿过双层钢丝网(9)和盒体(1)底壁后位于盒体(1)外部,所述第一螺杆(18)底端与第一调节钮(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螺母(19)与双层钢丝网(9)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19)两侧设置第二连接杆(20),所述第二连接杆(20)远离第二螺母(19)一端设置第二滑块(21),所述第二滑块(21)上安装第二直线导轨(22),所述第二直线导轨(22)与盒体(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19)内设置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底端穿过盒体(1)底壁后位于盒体(1)外部,所述第二螺杆(23)底端与第二调节钮(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孔(3)为4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4)中部设置通孔(24)。
2
CN 211751016 U
说 明 书一种可调式艾灸盒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式艾灸盒。
背景技术
[0002]艾灸盒是艾灸的首选器具,并由于其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一直以来深受家庭养生者的青睐,艾灸盒的种类很多,按其孔数可分为单孔艾灸盒、双孔艾灸盒、三孔艾灸盒、六孔艾灸盒;也可按施灸部位分为:腰部艾灸盒、腿部艾灸盒等、背部艾灸盒、腹部艾灸盒等。艾灸盒的体积虽然大小不同,不过其活动盖表面大都平整,方便艾灸烟熏。[0003]现有的艾灸盒,为了便于调节艾棒与人体穴位之间的位置,采用在盒体侧壁设置移动框架的方式来调节艾棒的位置,适应穴位对温度和材料的要求,但是移动框架占用艾灸盒的空间较大,艾棒在盒体内容易晃动,影响使用效果,而且艾灸盒对于肩部、脚踝等位置的艾灸灵活性差,位置调节不便,很难取得良好的艾灸效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它不仅结构合理,便于调整艾棒的位置,使得艾棒在盒体内固定牢靠,而且对于人体面积较小部位艾灸能够灵活调节,便于进行艾灸。
[000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6]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开口和艾灸孔,所述开口处设置活动盖,所述艾灸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艾灸孔内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设置记忆海绵层,所述连接管底端位于盒体内,所述连接管管壁设置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底部设置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所述盒体下方设置第一调节钮,所述第一调节钮与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盒体内设置双层钢丝网,所述双层钢丝网一侧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插针,所述双层钢丝网底部设置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所述盒体下方设置第二调节钮,所述第二调节钮与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盒体前后侧壁上均设置通风孔。
[0007]所述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调节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靠近盒体侧壁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端部设置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盒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内设置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底端穿过双层钢丝网和盒体底壁后位于盒体外部,所述第一螺杆底端与第一调节钮固定连接。
[0008]所述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双层钢丝网9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两侧设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螺母一端设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安装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与盒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内设置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底端穿过盒体底壁后位于盒体外部,所述第二螺杆底端与第二调节钮固定连接。
3
CN 211751016 U[0009]
说 明 书
2/3页
所述艾灸孔为4个。
[0010]所述活动盖中部设置通孔。[0011]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底部设置第一调节钮和第二调节钮,通过调节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和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结构合理,占用空间小,减少了对艾灸盒盒体外观的影响,能够适应人体较小部位的艾灸。[0013]2、采用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杆对连接管进行调节,灵活方便,连接管伸出顶盖后位置稳定牢靠。[0014]3、采用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杆对双层钢丝网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提高艾棒在双层钢丝网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艾棒的艾灸效果。[0015]4、艾灸孔设置为4个,在保证调节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和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功能的同时,使盒体保持较小的体积,便于携带控制,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0016]5、通孔的设置在不影响顶盖表面平整的情况下,便于打开活动盖。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0018]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0019]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0020]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I部放大图。[0021]附图中所示标号:1、盒体;2、顶盖;3、艾灸孔;4、活动盖;5、连接管;6、记忆海绵层;7、调节杆;8、第一调节钮;9、双层钢丝网;10、固定块;11、插针;12、第二调节钮;13、通风孔;14、第一螺母;15、第一连接杆;16、第一滑块;17、第一直线导轨;18、第一螺杆;19、第二螺母;20、第二连接杆;21、第二滑块;22、第二直线导轨;23、第二螺杆;2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0024]一种可调式艾灸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上设置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置开口和艾灸孔3,所述开口处设置活动盖4,所述艾灸孔3为多个,多个所述艾灸孔3内设置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顶端设置记忆海绵层6,记忆海绵层与人体小关节部位相适应,在连接管旋出以后便于进行艾灸,通过记忆海灵活调整,对准人体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所述连接管5底端位于盒体1内,所述连接管5管壁设置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底部设置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所述盒体1下方设置第一调节钮8,所述第一调节钮8与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内设置双层钢丝网9,如附图3所示,艾棒横着插入插针内,双层钢丝网能够提高
4
CN 211751016 U
说 明 书
3/3页
灰烬的阻隔效果。所述双层钢丝网9一侧设置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设置插针11,所述双层钢丝网9底部设置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所述盒体1下方设置第二调节钮12,如附图1所示,第一调节钮和第二调节钮在盒体底部,对盒体产生支撑作用,不会对盒体的外形造成影响。所述第二调节钮12与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前后侧壁上均设置通风孔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底部设置第一调节钮和第二调节钮,通过调节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和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结构合理,占用空间小,减少了对艾灸盒盒体外观的影响,能够适应人体较小部位的艾灸。[0025]为了便于对连接管进行调节,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可以采用圆柱凸轮结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作为优化,所述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母14,所述第一螺母14与调节杆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14靠近盒体1侧壁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5端部设置第一滑块16,所述第一滑块16上安装第一直线导轨17,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7与盒体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14内设置第一螺杆18,所述第一螺杆18底端穿过双层钢丝网9和盒体1底壁后位于盒体1外部,所述第一螺杆18底端与第一调节钮8固定连接。采用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杆对连接管进行调节,灵活方便,连接管伸出顶盖后位置稳定牢靠。[0026]为了提高艾棒在双层钢丝网上的稳定性,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可以为圆柱凸轮结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作为优化,所述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螺母19与双层钢丝网9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19两侧设置第二连接杆20,所述第二连接杆20远离第二螺母19一端设置第二滑块21,所述第二滑块21上安装第二直线导轨22,所述第二直线导轨22与盒体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母19内设置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底端穿过盒体1底壁后位于盒体1外部,所述第二螺杆23底端与第二调节钮12固定连接。采用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杆对双层钢丝网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提高艾棒在双层钢丝网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艾棒的艾灸效果。[0027]作为优化,所述艾灸孔3为4个。艾灸孔设置为4个,在保证调节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和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功能的同时,使盒体保持较小的体积,便于携带控制,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
[0028]为了便于打开活动盖,所述活动盖4中部设置通孔24。通孔的设置在不影响顶盖表面平整的情况下,便于打开活动盖。[002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点燃艾棒后,将艾棒插到插针内,由双层钢丝网阻隔艾棒产生的灰烬,通过第二调节钮双层钢丝网滑动调节装置来调节艾棒的位置,适应人体不同部位对艾灸温度的要求。当需要对肩部、脚踝等部位进行艾灸时,根据温度的要求,通过第一调节钮控制连接管滑动调节装置灵活将单个连接管滑出,在记忆海绵层的作用下,对准平时难以进行艾灸的部位,扩大了艾灸盒的使用范围,提高了艾灸效果。
5
CN 21175101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175101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