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口文/赵立韦 杨瑚 张亮晶 张晓兵杨埏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张掖) [提要]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 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所以,科学、合理地 分挖掘悠久的文化底蕴,将裕固文化旅游 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肃南裕 发展生态旅游业,对实现该地区农牧民增 资源与祁连山自然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 固族自治县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可行 收、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 开发利用。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联 性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肃南裕: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2013年度甘肃省社科规 重要的作用。 合大力开发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强的 专项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努力 二、生态旅游发展可行性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肃南县历史悠久, 形成市场互通、游客互动、客源互送、利益 地域辽阔,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浓郁独 共享的旅游新格局。 特的民族风情,神奇多彩的人文景观,规 划项目“新时期甘肃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 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13YD087);甘肃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甘肃少数民族地区 3、区位条件有利。区位条件是开发的 模宏大的丹霞地貌,集自然美景、石窟艺 旅游区与客源地、中心城市的距离、交通 生态旅游形象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术和民族风情三位一体,形成了自治县丰 的可达性和相邻旅游区的关系。肃南县位 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中既有皑皑 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部位,兰州和敦煌旅 的祁连雪峰,广袤的草原,茫茫的大漠戈 游线的中段,敦煌、嘉峪关、铜奔马故乡凉 壁,生机盎然的绿洲平原,葱茏苍郁的原 州区和青海塔尔寺等旅游景区的中心地 始森林,飞泻的瀑布,幽静的河谷溪流和 带,距离312国道和兰新铁路较近,区位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3日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甘肃 高山海子,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神秘的 优势比较突出。肃南县所隶属的张掖市地 独有的以裕固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其 怪坡,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人 处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 境内草原广袤、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河流 文景观中的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寺等石 酒泉和嘉峪关通新疆,南与青海省毗邻, 纵横、矿藏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 窟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前两者的雕 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有“居中四向”的 地理优势。陇海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 近几年粗放型的旅游发展模式,造成当地 塑艺术精妙绝伦,后者的壁画保存完好。2国道、227国道在张掖 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因此,在发展旅游时 肃南县还有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奋战祁连 穿越东西全境,31只有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构建生态 山的征战遗址、石窝会议会址等人文景 交会,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和张掖军民合用 旅游,才能实现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 一观。肃南县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之乡,独 机场已经开工建设,张掖已被列为国家 具特色的东、西部裕固族(西部是突厥语 1.79个二级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兰州 、生态旅游发展必要性分析 近几年,作为河西走廊“生命之源”的 族的尧乎尔族,东部为蒙古族语的恩格尔 至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即将开工,张掖至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语)及藏族的民族风情更是浓郁诱人,登 西宁高速公路被省交通厅列入“十二五” 草原也出现了退化现象。而生态旅游是以 山、祭鄂博、赛马、摔跤、顶杠子等民俗活 规划,张掖至阿拉善盟高等级公路项目已 生态资源和生态景观为主要对象,对旅游 动精彩纷呈。这些皆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打 经确立,全市将设立通用航空公司、建设 者具有生态环境教育功能,强调景区及当 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地居民、管理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的,追求 通航起降点,这些都将使肃南县立体交通 2、地域、人文组合良好。旅游资源的 枢纽的框架进一步清晰,区位优势更加明 社会、经济、环境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的、 组合性是指它具有在特定的环境中,必须 显,为肃南旅游文化特色县的建设奠定了 可持续性的现代旅游形式。这些旅游既保 与其他构景要素相结合的一种特性。县域 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保护了天然生态环境, 内不仅有独特的自然山水,还有丰富的人 三、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1、转变观念,确立生态旅游战略地 非常符合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回归大 文旅游资源。除了不同区域拥有各自的不 自然”的需求。因此,该种旅游对无霜期 同文化特征外,还有交织在这些区域之间 位。长期以来,旅游业被认为是非生产性 短、日温差大、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肃南 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丝路文 行业而不予重视,目前要纠正这种错误认 裕固族自治县意义重大。 化、地理文化等。肃南县旅游资源不仅丰 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生念旅游摆在 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 富而且具有多样性特征,这些自然和人文 消除贫困、稳定社会秩序、增强民族团结 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增加4_3元收 旅游资源可以很好地加以组合优化,搜集 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充分认识生态旅游 入,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整个社会 整理历史典故、人文轶事和民俗风情,充 对社会、经济、生态巨大作用的前提下,确 国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3月号下(总第485期) 基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创意产业园运行机制探讨 口文/曾宪达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 [提要]本文以义乌创意园为例,构建基 间的集聚也使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从 业创新和产品创新,寻找适合于企业发展的动 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意产业园运行 而可以大大改善城市内部结构。而创意产业园 力;高等院校不仅聚集着大量高级专业人才, 机制模型,并详细阐述该模型中的的四个运行 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形态,从属于创 而且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知识含量、 机制。 意产业集聚区,由于其必须具备技术、人才、文 技术提升、观念更新、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具有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创意产业园;运行机制 2013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嵌入式的新型创意产 业园区建设研究——以义乌环湖创意产业带 为例》(课题编号:201313031)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F1 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意产 业园运行机制探讨一以义乌创意产业园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一化艺术等基本要素,大多借助当地高等院校作 独特的优势;科研机构以其研究方向的专业 为其人才集聚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途径而形成。 性、研究技术的先进性及专业人才的集聚性等 因而,“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意产业园需 特点,借助社会、政府、企业所建立的平台与资 要一套比较完善且灵活的运行机制才能充分 源,推动着企业以及行业的整体发展;实践运 发挥其功能。 制的内涵 用则是“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合作的最终目 新活动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切实 二、“政产学研用”、创意产业园及运行机 的,也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所有的创 (一)“政产学研用”的内涵。“政产学研用” 提高用户在社会中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 五位一体即政府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 上五个主体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渗透、优势 构和实践运用五个主体的系统合作,是一种创 互补是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 新合作系统工程,也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 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创意产业园的内涵。随着创意产业的 、引言 创意产业的概念自1998年提出后,作为 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过程。其 一搭 迅猛发展,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众多的创意产业 种新兴朝阳产业,以其无污染、低能耗、高附 中,政府机构发挥汇集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区)。它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 加值、知识密集和具有无限增长潜力等特点, 建创新平台,出台相关政策的功能,以使创新 园(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就业、引领 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实现经济价值;企业充分 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是在政 企业转型、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 利用自身面向市场经济的资源提供社会需求 府规划引导,民间组织或政企联合投资等形式 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创意产业空 信息,结合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成果进行企 下,通过提供一系列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管理 立生态旅游在当地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 民间娱乐活动、民间体育竞赛及传统的手 班、食宿饭店、娱乐设施等。该地区旅游基 位,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工艺制作,让游客观察、参与该地区少数 础设施不配套,人才缺乏,应加大投入改 2、多角度开发。首先,旅游资源的开 民族的日常生活。再现真实的少数民族文 善旅游环境。另外,应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发应突出明显的地域特色。肃南县生态旅 化生态环境,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集 加强对外宣传。在宣传中不仅要突出民族 游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风 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 特色,而且还应借助互联网通向国际化, 格。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区的地域性原 的多重满足。则、资源相似性原则和行政区域相对完整 3、强化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的发展高 大力推动该地区生态旅游出口。 要不断地建立和健 主要参考文献: 性原则,可以将肃南县旅游分为5大区 度依赖原生态的环境,域,分别是马蹄石窟艺术自然风光旅游 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景区、景 [1]甘肃河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 区、祁丰冰川探险宗教文化旅游区、皇城 点的科学管理,保证生态旅游的质量,提 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枣庄学院学 生态草原休闲避暑旅游区、康乐七彩丹霞 高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对游客实行定线、 报,201 0.1 0. 裕固文化旅游区、明花海子胜景大漠风光 定点、定时、定量‘‘四定”管理,最大限度地 【2]酒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刍议 .丝绸之路,2009.12. 旅游区。其次,旅游产品设计上要注重开 减少游客对旅游区的负面影响,保证整个 [J]发体验式和参与式项目,以满足游客的不 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3]甘肃河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 2 003.4. 同需求。开发者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少数民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旅游人 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族文化资源,保存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 才。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汽车、列车、航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3月号下(总第485期)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