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必考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的是( )
A.修筑梯田 B.退耕还林 C.植树种草 D.修路采矿
2、读东南亚局部地区图,下列有关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盛产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 B.热带季风气候广布,盛产水稻
C.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石油、锡矿资源丰富
3、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是( )
1 / 15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4、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5、下图分别代表4种“土地类型的分布”,下列叙述与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荒地
B.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C.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林地
2 / 15
)
6、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是( )
A.北京中关村 B.湖北武汉东湖 C.广东东莞 D.天津滨海新区
7、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8、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 )
A.6378千米 B.4万千米 C.6371千米 D.8万千米
9、关于亚洲位置和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北临大西洋 B.白令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0、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
A.径流量大 B.航运价值大 C.水力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1、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叙述正确的是
3 / 15
( )
A.位置——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海拔世界最高
C.湖泊——死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D.人口——印度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
12、东南亚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附近,其不利条件是( )
A.临近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
B.城市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交通便利
C.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D.丰水季节容易产生洪涝,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
13、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 )
A.陕西、云南 B.甘肃、四川
C.甘肃、青海 D.四川、云南
14、下列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4 / 15
)
A. B. C. D.
15、“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
C.东南、西北都多 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
16、如图中,位于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 B.
C. D.
17、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5 / 15
)
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18、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19、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0、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中亚
21、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
A.亚洲、非洲 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 D.南美洲、南极洲
22、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
A.马达加斯加岛 B.大不列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
6 / 15
23、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这“三洲”指的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非洲
C.亚洲、非洲、南美洲 D.欧洲、非洲、大洋洲
24、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25、我国的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以南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7 / 15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型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8 / 15
(1)A和B两大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D和G两大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E和F两大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C、I、J、K等地的地形是____,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_。
(2)图中a代表的河流是_____;b代表的河流是______;水量大的是___,水土流失最严重、且被称为“地上河”的是_ _;a河上的最大水利工程是_______,b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
(3)G区域地势高,该区域的主要农作物主要有_____和_____,主要牲畜有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读读图回答问题。
9 / 15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与我国陆上相邻或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A ;B ;C 。
(2)我国的 和 两省区有寒温带分布。
(3)图中温度带界线①大致经过 (山脉)—— (河流)一线。
(4)界线①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②省区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是 。
4、下图ABC为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 / 15
(1)A线大致是我国_____等温线相一致,此线是温度带亚热带和_________的分界线。
(2)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划分依据主要根据__________的影响程度,其中分界线②为____________山脉。
(3)城市E为___________气候,城市F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城市E和F气温和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__。
(4)图中D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_____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C线东南一侧为_________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该区河流大多数自西向东流入_________洋,其主要原因是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11 / 1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B
4、A
5、B
6、A
7、D
8、C
9、C
10、B
12 / 15
11、B
12、D
13、B
14、A
15、A
16、B
17、D
18、C
19、B
20、A
21、C
22、C
23、B
13 / 15
24、B
25、C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1)林地 东北、西南 草地 半干旱
(2)绿洲 有灌溉水源
(3)饲料资源丰富 接近消费市场
(4)退耕还林、还草
2、(1)平原耕地;高原草原;盆地 难利用土地;山地、丘陵 林地 (2)长江 黄河 a b(或者填具体名称) 三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3)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答出2个)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3、(1)韩国 哈萨克斯坦 尼泊尔
(2)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
(3)秦岭 淮河
(4)水稻 石油、 天然气
14 / 15
4、0℃ 暖温带 夏季风 阴山山脉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纬度因素 低 地形因素 外流区 太平洋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