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中S为北极点,A、B、C、D位于地球表面,SD为经线,SC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442千米.读图完成下列
问题.
【1】若观测到C地日影最短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C地大致位于 A.68°N,110°E B.67°N,110°E C.68°N,130°E D.67°N,130°E
【2】若AC为晨线,则此时节 A.伦敦昼短夜长
B.日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澳大利亚雪飞冰封
2.下图为某区域气压分布略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C.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2】A地此季节盛行风向大致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3.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被称为波浪岩。下图为美国的波浪谷景观图,该旅游区每天只发放20张进入许可证,我国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靖边也有这种地貌分布。关于该地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美国波浪谷
A.反映了形成该地层的时候气候湿热 B.波浪谷是内力和外力作用的结果
C.红黄相间的地层一般是海相沉积形成的
D.美国限制进入人数,是由于景区开发的范围太小
4.下图为我国沿30°N纬线方向,几个地理参敷(见纵坐标)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足 A.①7月均温②地势③年太阳辐射量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D.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2】关于a、c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水患不断,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纬度地带性明显,c地垂直分异突出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5.下图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制订的“七大农业主产区”农业战略格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宁夏平原位于 A.甘肃新疆主产区 B.河套灌区主产区 C.汾渭平原主产区 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2】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B.华南主产区要严禁非农业用地,保护耕地资源 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6.甲、乙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
A.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C.农产品资源丰富 B.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发达的科技
7.城市首位度(区域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现象 ④产业转移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⑤
二、综合题
1.(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为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图。
材料二: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下为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区域位置图。
材料三: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
(1)受板块运动的影响,红海的面积在不断 (扩大或缩小),原因是 。(4分) (2)以上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该能源资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 。(4分)
(3)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中,运输方式多为短途的国家是 ;多河流、但是河运比重不大、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是 。概括两国交通运输方式存在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等。(10分) (4)近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 等。(6分) (5)从自然条件分析两国垦殖指数低的主要原因。(4分)
2.(28分)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差异情况
材料三:2009年广东省内四个区域的三次产业构成图
(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 等。(4分)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其原因主要有 、 等。(6分)
(3)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等。(6分)
(4)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是 、 ;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 ;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8分)
(5)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4分)
广东高三高中地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S为北极点,A、B、C、D位于地球表面,SD为经线,SC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442千米.读图完成下列
问题.
【1】若观测到C地日影最短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C地大致位于 A.68°N,110°E B.67°N,110°E C.68°N,130°E D.67°N,130°E
【答案】A
【解析】若观测到C地日影最短时刻是北京时间(120°E)12时40分,即该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则可知该地经度为110°E,SC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442千米,即可知SC的纬度相差22°,S为北极点90°,则C地的纬度为68°N。
【2】若AC为晨线,则此时节 A.伦敦昼短夜长
B.日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澳大利亚雪飞冰封
【答案】C
【解析】若AC为晨线,则68°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伦敦昼长夜短,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夏季的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处于低纬度,不会出现雪飞冰封,日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是太阳直射点在23°26′N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下图为某区域气压分布略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C.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风向的箭头可知,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A地此季节盛行风向大致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答案】D
【解析】根据上题的结论,乙地为高压中心,则A地处于高压中心的南侧,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即可知此季节盛行风向大致是西北风。
【考点】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3.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被称为波浪岩。下图为美国的波浪谷景观图,该旅游区每天只发放20张进入许可证,我国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靖边也有这种地貌分布。关于该地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美国波浪谷
A.反映了形成该地层的时候气候湿热 B.波浪谷是内力和外力作用的结果
C.红黄相间的地层一般是海相沉积形成的
D.美国限制进入人数,是由于景区开发的范围太小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的提示“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红色砂岩是沉积岩,可知波浪谷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反映了形成该地层的时候气候情况,红黄相间的地层也不能确定是海相还是陆相沉积,美国限制进入人数,是为了保护波浪谷景观特征,大量人数会破坏这种景观。 【考点】该题考查地貌及其形成原因。
4.下图为我国沿30°N纬线方向,几个地理参敷(见纵坐标)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足 A.①7月均温②地势③年太阳辐射量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D.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答案】D
【解析】我国沿30°N纬线方向向东,经度越大,地势总体下降,年太阳辐射量先降低后增加,7月均温总体是升高,结合图中3条曲线变化,可知D项正确。
【2】关于a、c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水患不断,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纬度地带性明显,c地垂直分异突出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a地位于青藏高原,c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结合选项,a地草地退化、水患不严重、纬度地带性不明显、滑坡、泥石流较少,c地气象灾害多发如台风、环境污染突出、垂直分异不明显、很少发生地震。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差异和空间定位。
5.下图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制订的“七大农业主产区”农业战略格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宁夏平原位于 A.甘肃新疆主产区 B.河套灌区主产区 C.汾渭平原主产区 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答案】B
【解析】此问较简单,根据对中国区域的空间定位,读图可知宁夏平原位于河套灌区主产区。
【2】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B.华南主产区要严禁非农业用地,保护耕地资源 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解析】黄淮海平原主产区水资源不足,不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华南主产区要严禁非农业用地不切实际,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由于黄河水资源有限,扩大灌区面积不可行,甘肃新疆主产区水资源短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农业的分布和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6.甲、乙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
A.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C.农产品资源丰富 B.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发达的科技
【答案】A 【解析】
甲是我国湖南省长株潭工业区,乙是德国鲁尔工业区,根据图中信息,两工业区共同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我国湖南省长株潭工业区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发达的科技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优势。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区位条件。
7.城市首位度(区域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现象 ④产业转移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⑤
【答案】C
【解析】根据对概念“城市首位度”的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说明广东省广州以外其他城市发展加快,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产业转移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广东矿产资源缺乏,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特点。
二、综合题
1.(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为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图。
材料二: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下为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区域位置图。
材料三: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
(1)受板块运动的影响,红海的面积在不断 (扩大或缩小),原因是 。(4分) (2)以上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该能源资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 。(4分)
(3)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中,运输方式多为短途的国家是 ;多河流、但是河运比重不大、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是 。概括两国交通运输方式存在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等。(10分) (4)近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 等。(6分) (5)从自然条件分析两国垦殖指数低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1)扩大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2)石油和天然气 管道运输
(3)卡塔尔 俄罗斯 卡塔尔国土狭小;俄罗斯国土广大,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矿产、能源等分布在亚洲,国内货运主要为东西方向;河流结冰期长,多为南北流向。
(4)全球尺度看(大尺度),气温呈明显上升(波动上升)趋势 从城市尺度看(小尺度),各个城市气温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有的波动上升,有的波动下降。
(5)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卡塔尔: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水源条件差,沙漠广布。 【解析】
(1)根据对六大板块的位置掌握,可知道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2)以上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3)读图可知,卡塔尔国土面积狭小,所以运输方式多为短途,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多河流、但是河运比重不大、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两国交通运输方式存在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土面积、工业布局和河流分布等方面分析。
(4)此问,注意审题,抓住“不同空间尺度”来分析。全球大尺度看,气温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从城市小尺度看,各个城市气温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有的波动上升,有的波动下降。
(5)根据材料三对垦殖指数的理解,垦殖指数高低反应农业区位条件的高低,两国垦殖指数低的主要自然原因主要包括土地、气温、水源和气候等方面。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重点考查板块运动、能源、交通运输方式、气候变化和垦殖指数的影响因素。
2.(28分)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差异情况
材料三:2009年广东省内四个区域的三次产业构成图
(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 等。(4分)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其原因主要有 、 等。(6分)
(3)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等。(6分)
(4)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是 、 ;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 ;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8分)
(5)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4分)
【答案】(1)北高南低 台风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工业化和城市水平提高,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 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减少。
(3)有色冶金工业;酸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资源枯竭等。 (4)东翼 山区 65% 江门
(5)湖南省:为广东提供矿产原料、能源、劳动力和农副产品等;接受广东转出的企业,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利用广东临海、毗邻港澳的位置优势,与海外加强联系。
广东省:为湖南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湖南转移。 【解析】
(1)甲河是从北向南流,可知甲河流域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台风。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水稻生产基地,该流域为我国南方湖南省的湘江流域,所以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近年来,该流域工业化和城市水平提高,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减少,导致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
(3)湖南省发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因而发展的特色工业是有色冶金工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酸雨、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
(4)根据三次产业构成图,可知西翼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分别是东翼和山区;根据材料二可知清远城市化水平约为35%,而深圳为100%,所以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65%,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为中山、江门和珠海,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江门市。 (5)此问关键是审题,“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就是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地形、气象灾害、农业、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