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广东水利水电 GUANGDONG WATEt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N0.3 Mar.2013 2013年3月 感潮网河涝区排涝规划分析计算方法与实例探讨术 陈 立 (华南X-Y-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分析了感潮地区的排涝类型和排涝方案,研究分析了涝区排水过程受外潮位影响,利用闸门联围抢排下的排涝 计算思路,并由实例进行应用探讨。对多闸联围抢排和闸泵联排下的涝区淹没进行了方案比较,从而为涝区排涝规划提 供依据。 关键词:排涝;感潮网河;多闸联围抢排;闸泵联排 中图分类号:TV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12(2013)03—0004一o4 感潮地区的排涝与内陆地区的排涝最大的差别在 于受到外潮位的影响需要利用闸门控制,使得涝区水 往是陆地高程介于低潮位和高潮位之间的,对于地面 高程高于高潮位,或是低于低潮位的涝区,实施完全 自排和完全泵排方案,考虑潮位的意义不大。 位高于外海水位时开闸泄洪,涝区水位低于外海水位 时关闸滞洪,这种调度方式与遭遇洪峰的沿江城市排 对于潮位直接影响的感潮地区,目前排涝计算的 方法主要有排峰法,调蓄演算法和非恒定流计算法。 涝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前者的周期性更强,且对于整 体排涝方案的选择的影响也更为举足轻重。 1 感潮地区排涝方案制定的原则 沿海感潮地区排涝遵循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点: 一其中调蓄演算法适用前提条件在于不计入沿程流 速变化、动态库容的影响,以及洪水入涌至排水设施 之间的行洪时间,即将闸前作为一个流段来考虑 1 J。 调蓄演算法的算法在于联解水量平衡方程和水闸 过流方程(以双闸门调度为例): 1)水量平衡方程 人是充分挖掘涝区的调蓄能力,通过河道断面施 测等获得涝区的静涌容曲线,然后结合水力学与当地 汇水河网实际情况对静涌容曲线进行修正得到更能反 映涝区调蓄实际能力的动涌容曲线和水面线,在获得 涌容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高潮滞洪、低潮泄洪的调度。 At一 f—Q At: —V。(1) 式中 At为计算时段,单位为S;为时段At内的人 涌平均流量,单位为m /s;Q闸排 、Q闸排:、分别为△ 二是鉴于网河区普遍采用的多闸联围,排涝应分 别考虑各闸的外潮位和工作特性,做到联动调度,最 时段始、末所有外排水闸的排水流量,单位为111 /s; Q抽排为时段At内泵站平均抽水流量,单位为m3/s; 、 大化降低涝区淹没历时与水面覆盖率,减少涝灾与 损失。 分别为时段△£始、末的涝区涌容,单位为Ill 。 2)水闸泄流 三是尽可能采用单纯依靠闸门调度抢排来实现排 涝,当闸门抢排无法达到排涝要求时,再考虑设置辅 助的泵排,而且对泵排方案包括泵排流量和布置地点 —每个水闸的泄流能力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 2001附录A.0.1规定的水力计算公式计算: Q =8emB0 ̄/2g “ (2) 等要进行严格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力求降低泵排容量 和运行成本。 2排涝计算方法和分析思路 式中 为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水深,单位为 II1;6为闸前闸后的淹没系数,取决于堰前水深与堰后 对于感潮地区,需要结合潮位进行排涝分析的往 收稿日期:2012—12—22;修回日期:2013—02—07 水深比值; 为闸的侧收缩系数;m为过闸流量系数; 作者简介:陈立(1990一),男,本科,现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2011年度广东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056111024)和华南理工大学2010—2011年度华南理 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的支持。 ・ ・ 一 ∞.[Ⅲ一\捌 2013年3月 第3期 6 5 4 陈3 立:感潮网河涝区排涝规划分析计算方法与实例探讨 2 No.3 Mar.2013 ㈣ ㈣ ㈣ o 程得到峰峰对应下闸门抢排的闸门调度过程如图6所 示(部分典型调度时段,时段间隔取为1h),对于调度 流量为零的时段即为关闸滞洪时段。 一磨 门闸门 泄流最(m ) 一前…闸门 泄流量(m /s) 2 5 8 Il l4 l7 20 23 26 29 32 35 38 时段m 图6闸门泄流过程(闸门抢排) 涝区的水深过程与磨刀门、前山潮位过程如图7 _ Ⅲr蠢曩 :jl {i} ■_∥ l立 5一 O 5 O 5 0 5 0 5 0 0 0 0 0 0 O 0 0 0 i;- 时段,h 图7涝区水位与外潮位过程(闸门抢排) 由计算结果得到,以lm为控制淹没水深的淹没 历时为6h,闸前最高水深为2.47m。 3.3.2闸泵联排 闸泵联排是在闸门抢排的基础上设置一定流量的 抽水泵,在降雨过程开始时即投入运行,抽低河涌水 位,腾空涌容,以作蓄洪使用,在初步规划时可以选 择几个不同的泵排流量,经过闸泵联排的排涝过程分 析,得到设置泵排对涝区排涝的作用包括缩短淹没历 时,降低水面覆盖率,最终结合涝区排涝要求与设泵 经济效益分析,进行多方案比较。 选定泵排方案后的排涝核算则需要以水泵具体参 数为依据。 在算法上依旧采用excel算表结合VB编程计算, 得到设置400m /s泵排流量,泵站最低运行水位为 一1.Om下的闸泵联排调度过程如图8所示。其中闸门 泄流量为零的时段为关闸滞洪时段,当涝区水位逐渐 降低至泵站最低工作水位后,泵排流量减小。 此种闸泵联排工况下的涝区水深与磨刀门和前山 潮位过程如图9所示。 由计算结果得到,涝区控制水深为lm的淹没历 时为4h,闸前最高水深为2.291in。 l 一麝 J门闸门 泄流量fm /s) l 一前『IJ闸门 泄流量(m /s1 、 一j || 泵排流量 fm /s1 I l| ,|| 3 6 9 l2 l5 l8 2l 24 27 3O 33 时段/b 图8闸门泄流与泵排过程(闸泵联排) 2 5 1.5 暑 l ∥ 一II-磨刀门该时段 平均潮位,n1 0.5 A\ l 一前…该时段平 l 均潮位/m 0 ~l —Ill・涝区时段平均 求侥}m 0.5 W 24—27…30 33 l 1.5 图9涝区水位与外潮位过程(闸泵联排) 3.3.3闸门抢排与闸泵联排比较 本文只考察了峰峰对应下的闸门抢排与设置 400m /s的闸泵联排方案的排涝计算,实际规划过程 还要设置多个泵站流量与错峰下的闸门调度过程,然 后进行多方案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设置泵站后涝区淹没历时与闸 前水深均有降低,其中淹没历时降低33%,最高闸前 水深降低约0.18m,但排涝设施运行费用相对提高, 这就需要比较设置泵站增加的排涝设施运行费用与涝 区淹没历时与水面覆盖率降低带来的社会效益。在泵 站的设置上就属于水工经济的范畴。 4结语 本文以实例分析了感潮河网受外潮位影响下的运 用调蓄演算法的排涝计算方法,与方案比较,得到的 结果也适合为涝区排涝规划提供初步依据,选定排涝 方案后得到泵站、水闸的具体参数后可以做进一步的 排涝核算,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得到精确方案后 还需进行水利经济的效益分析,结合涝区现实的排涝 需要和经济土地条件等,设闸设泵,梳理河网,力求 以最低的排涝投入获得最高的防涝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曾美,吴俊校,肖素芬.感潮地区排涝分析计算方法 和思路研究[J].人民珠江,2009(5):8—11. [2] 刘曾美,陈子粲.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遭遇组合的风 险[J].水科学进展,2009,20(5):619—625. (本文责任编辑马克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