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 大众文艺 “七人画派” 浅析加拿大 秦子茜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加拿大壮丽奇特的自然风光孕育了加拿大的艺术和艺术 的笔调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战后他在风景和肖像 家。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无数高俊的山岭,湍急的河流和猫咪的森 画两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在他的画面上人们可以领略到浓厚 林,在肥美的大草原上和宁静的湖水边生息着成群的驯鹿和野牛。早 的抒情味和深切的同情心。在法、英殖民者和欧洲移民到来之前,自古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印第 卡迈克尔和卡森是“七人画派”中较年轻的成员,在画派存 安人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以创造出许许多多混厚淳朴的艺术作 在的后期,他们继承了开创时期的风格和精神。 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名族艺术。进.N.20世纪之后,摆脱了殖民羁绊的 “七人画派”自20年代初成立之后,在发扬名族文化的同 加拿大,迅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理。一群探索新的加拿大名族艺术 时,经常宣称自己与欧洲艺术运动无关。但是实际上,他们反对 的年轻画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创造出崭新独特的风景画,并形 荷兰画派和法国巴比松画派田园风景风光的同时,也多少受到了 成了加拿大的名族画派——“七人画派”,在世界艺术史上为加拿大 那些追随荷兰画派和法国巴比松画派的欧洲艺术运动的影响。 绘画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章。 “七人画派”在作品中混合了印象派,后印象派和“新艺术”的 成分,但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七人画派”的艺术活动 方兴未艾之时,欧洲的艺术趋势已从具象走向抽象。 关键词:七人画派;加拿大;名族艺术;艺术流派 在加拿大的画坛上,“七人画派”象法国印象派一样活跃 在“七人画派”正式解散之后,随着在生活道路上的各奔东 了近二十年之久,但他们的组织形式远不如他们时间的思想联系 西,艺术家们在艺术道路上也分道扬镳了。杰克逊、利斯莫、卡迈 来的密切。一般认为麦克唐纳、哈里斯、杰克逊和利斯莫是“七 克尔等始终如一地坚持早起的创作风格,他们最好的作品有一种强 人画派”的真正推动力量。应当指出,虽然还在画派正式成立之 烈的抒情趣味,最差的作品则是根据一种陈旧公式画成“写实”风 前,汤姆森已作古,但他对画派的建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他 景画。哈里斯趋向表达艺术的精神价值,他在3O年代后期逐步走向 死后许多年里,他的重要影响仍经久不衰,尤其是他那他那讨人 抽象主义,完全脱离了“七人画派”早期的风格,因而遭致画派拥 喜欢的性格,对北方大自然风貌的倾心,以及他对艺术的直觉和 护者的强烈批评,但他至死都在探索新的风格和进行各种实验。瓦 始终新鲜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其他成员。 力在创作实践中深受立体主义以及象征主义色彩的影响,但他坚持 作为代表加拿大名族风景特色的艺术流派里的一员,麦克唐 超然的独立态度,保持自己的艺术风格。 纳是第一个设想者和组织者。他敏感、内向,富有诗人的独特气 曾经有一种批评意见认为:“七人画派”只不过是一个地方 质,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里。他善于运用强烈的色彩,使 画派,它不足以代表整个加拿大现代绘画。如果只看到在“七人 自己的作品具有诗情画意,体现出了加拿大的风景特色。同样, 画派”成员中绝大多数都住在多伦多,或只看到他们的作品除少 哈里斯也是一个光彩照人的画家,他关心艺术的发展,有着充满 数几次到外地巡回外,绝大多数只在多伦多展出,那么得出这种 感人力的炙热之情,“七人画派”的许多艺术思想和创作方向都 结论不足为怪。但应该看到,当加拿大其他画家还在欧洲艺术运 是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制定的。 动后面蹒跚学步时, “七人画派”的探索者们已向荒漠的北方进 “七人画派”里还有一位重要的画家杰克逊。杰克逊生性好 军了。当人们尚不理解民族艺术的重要性时,他们甘冒孤立,通 斗,无论与社会舆论或险恶的自然环境交锋,他都是一个勇士, 同时也是一个温文尔雅,善于思考的人,他坦率而又质朴的观点 反映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节奏感,明锐地 抓住了加拿大风景的特色。在“七人画派”成员中,杰克逊旅行 写生的范围最广泛。利斯莫才思敏捷,舌锋犀利,生性诙谐,他 对传统艺术的各种事物表示怀疑,在于无视名族文化创新精神的 冷漠态度作斗争,表现出毫不妥协的意志。他的作品以其强烈的 过旅行,演讲,撰文,教学,向加拿大人民介绍祖国的伟大,从 而唤起加拿大人的名族自豪感和走向独立繁荣的自信心。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 “七人画派”作为加拿大艺术的一种象 征早被人们普遍接受,他们的影响也早已越出国界而为全世界所 承认。“要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加拿大必须拥有自己的艺 术”, “七人画派”为此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色彩和有力的形式而显得生气勃勃。作为一名成绩卓越的艺术教 参考文献:育家,他曾使加拿大新老两代人大开艺术眼界。 …彼得・梅伦.《七人画派与加拿大风景》 瓦力和约翰斯顿在“七人画派”的成员中比较具有“独立 [2]鹿镭.《七人派探索名族的艺术》. 性”,瓦力在战争期问曾作为一个士兵上过欧洲前线,他以悲哀 [3】邓明.《西方绘画艺术图典》. 法表现。清・松年《颐园论画》指出: “作家皴法,先分南北宗 就必须有完备、娴熟、丰富的技法去表现。而要拥有丰富的表现 派。细悟此理,不过门户,自标新颖而已,于画山有何裨益?欲 技法,就必须广泛游历,以造化为师。 求高手,须多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法?”可见许多表现技法 的产生都来自于画家对自然的游历中“旦暮访之,朝夕遇之”中 获得。例如,五代董源(巨然于江南游历中发现表现此地山川形 貌特点的“披麻皴”;北宋范宽在关中游历中发现了表现其地貌 参考文献: 特点的“雨点皴”;北宋郭熙提出的表现远近高低透视的“三远 …李丕显著.《自然美系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法”;南宋米芾创造的表现江南的烟雨迷蒙的“米点皴”。 [2](瑞士)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可见,山水画家要想充分表达理想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