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教主义对美国殖民时期教育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殖民时期教育的影响

来源:爱站旅游
【专题研讨】清教主义对美国殖民时期教育的影响李杏(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要:清教主义发端于17、18世纪的英国,兴盛于北美大陆。作为新英格兰的最早移民,清教徒以及他们的清教主义在美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关键词:清教主义;北美;殖民地教育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31-02一、引言

学校将为人指明方向。清教徒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

16世纪末以后,英国人跨越大西洋,接踵而至踏上了北牧师,而要做到这一点,通过受教育读《圣经》是最起码的要美的土地。1607年,这是一个在北美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求。教育还可以增强人们的理解力,从而更好地领会上帝的一年,一群英国移民抵达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在那里建立意图,颇具理想色彩的清教徒对培养有教养的公民这一目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常设性殖民定居点。由此也拉开了北标的追求以及对发展经济的现实考虑也使他们非常重视教美殖民教育的序幕,欧洲教育的思想和制度随后逐渐引入。

育。新英格兰殖民地要求父母教导他们的子女和仆人读书,二、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概况或者把他们的子女送到村、镇的学校去读书。为了强调教育(一)清教主义源流

的重要性,他们还在1674年颁布了著名的《老魔鬼撒旦法》,清教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实际上是新教中的一规定凡满每50户人家的城镇必须任命一位老师教孩子阅读支———

加尔文派。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和写字,凡满100户人家的城镇必须建立一所拉丁文法学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校,不执行这一法令的人,将受罚款处罚。这项法令以法律仍然腐朽不堪。16世纪后期,教会内部分虔诚信徒提出要的形式启动初等教育并明确其性质,在各殖民地中产生了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部分,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很大影响,成为美国公共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此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因反对王室的宗教专制后不久,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康涅狄格等殖民地先后和经济压榨,屡遭镇压迫害,于是一部分逃往北美避难。在仿效马萨诸塞的做法,颁布义务教育法令,要求居民聘请教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又有许多清教徒被迫赴美。随着师,提供校舍,为孩子购买课本。

时间的推移,清教徒成为北美移民的主体。到1775年美国独在新教中,牧师是十分重要的神职人员。管理教务,组立战争爆发时,清教徒人数众多,立场激进,具有强烈的宗织信众,主持圣事,讲经布道通常是其主要职责。在维系教教使命感和凝聚力。

会、传播宗教理念、传承信仰体系等方面,牧师扮演着十分(二)宗教需要与追求是兴办教育的原动力

重要的角色。清教徒抵达北美不久后发现,随着移民的增17世纪初移居美国的清教徒非常重视教育,他们相信

多,新大陆合格的牧师数量明显不足。为了培养合格的高级校。优级师范与高等学堂平行,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学院或师为一个“儒臣”,他的很多行为阻碍了中国彻底地进入近代范大学。这为中国的近代师范教育指明了大致的方向。

化,但是正是作为一个“儒臣”,他敢于客观地剖析当时中国另外,张之洞认识到留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出“论今

的教育问题,敢开高等教育风气之先,可谓魄力非凡,勇气日育才强国之道,自以多派士人出洋游学为第一义。”[12]

他可嘉,值得称颂。

积极支持到海外留学,认为“出洋一年,胜于读书五年”“,

入参考文献: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12]

。张之洞先向英、德、法[1]马东玉.张之洞大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三国派遣了40名留学生。不久他便发现到日本留学比到欧[2]张文襄公全集.卷三十四[M].洲留学更有利:“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是路近省[3]劝学篇·内篇·同心第一[M].费,可多遣;二是去华近,易考察;三是东文近于中文,易通[4]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十七[M].晓;四是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

[5]劝学篇·外篇·变科举第八[M].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13]

在鼓[6]劝学篇·内篇·同心第一[M].励留学日本方面,张之洞表现积极,湖北学生在本留学数量[7]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十二[M].较多。1902年以后,湖北各学堂选派的留日学生达160名,到[8]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04年,中国各省留日学生约3000人,其中湖南省就有3502003.人,湖北省有423人。到1907年,全国留日学生共有5400名,[9]张文襄公全集.卷二十一[M].而湖北一省所派学生就达1360名,占了四分之一。[14]

[10]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M].上海:华东师范四、张之洞高等教育思想评价

大学出版社,1987.[11]张之洞全集.第二册[M].张之洞作为经历几个朝代的清朝重臣,同时又生活于[12]劝学篇·外篇·游学[M].中国政治飘摇的社会转型时期,其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很强[13]张之洞.劝学篇.两湖书院,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刊本[M].地折射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特色。而他的教育思想亦不例外。[14]董宝良,熊宪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作为接受中国封建传统教育长大的儒家卫道士,他的身上育出版社,1996.有着浓厚的封建纲常礼教的味道,而在遭遇中国社会转型作者简介:曹春蓉,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外强凌辱的同时,他的身上又散发出许多新的气息。虽然作

与管理专业。

-131-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专题研讨】ASurnameStudyinTerreHaute赵一鸣(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

200000)

Abstract:Thehistoryofsurnamecanbetracedbackto12thcentury.Peopledividedsurnamesintofourcategories:occu-pationalnames,nicknames,namesofrelationshipandlocalnames.ThisstudytriestoclarifyasmallnumberofsurnamesinTerreHaute,todescribetheirmeaningsandorigins,andtodiscoverthevariationofthesamesurname,anddiscussthesignificanceofit.WecanconcludefromthestudythatlocalnamestookthelargestaccountofallsurnamesinTerreHaute,USA.Keywords:surnamestudy;TerreHaute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32-031Introduction

Indiana”(2009),becauseofColonelFrancisVigoandHulman

WhenIfirstcametoTerreHautelastyear,twoplacefamily’scontributionstoTerreHaute,peopleusetheVigonameshighlycaughtmyattention—VigoCountyandIndianaCountyandHulmansurnamestonamesomeimportantplacesState’sHulmanCenter.LateronIsearchedontheInternetasawaytocommemoratethem.Thisinterestingphenomenonandfoundtheanswersthatthoseplaceswerebothnamedafterurgedmetoexploreasmallgroupofsurnamesdeeperinthepersons’names,orsurnames.Accordingtothe“TerreHaute,TerreHautearea.

宗教人才,建立稳定和高质量的牧师队伍,成立高等教育机

三、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从宗教到世俗的嬗变

构便被迅速提到议事日程。早在1636年,清教徒抵达北美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很难完全脱离本国或当地的社不久就仿效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在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会经济发展实际,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也不例外。满足宗正式成立殖民地第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将其命名为剑桥学教需求并非是各个教派建立学校的唯一目的,服务当地经院。两年后,为纪念青年牧师哈佛的慷慨捐赠,学校正式更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它们办学的动因之一。随着时间名为哈佛学院。它的创办标志着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推移,如何为社会经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校在的初步兴起。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否生存与发展,成为摆在各大学面前样性的特点。所谓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殖民地的教育机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它使得各个学校意识到不能继续囿往往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办学的各个层面上很少雷同,彼此于侧重传播本教派的信仰与思想,仅以传统、古典和单调的之间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宏观上,无论是形式办学,必须以多维和更宽广的视野与角度,面向社会实教育机构类型,还是办学主体、办学模式、资金来源都不尽际,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满足市场需要,才能立于不败之相同。微观上,各校内部具体的组织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安地。于是,各校不失时机地调整自己,改革办学模式,拓宽课排、教师的聘用、提职晋级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与地方发展形成互动,开拓自己的特许多方面,各大学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这种格局色,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地区差异强化的形成有诸多原因,宗教则是其主要方面。美国独立前,殖了各校之间的竞争,调动了它们的办学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民地由于没有统一的官方教会,教派林立,彼此平等,没有了办学的多样性,提高了办学质量。就这样,殖民地大学变一个居于统治地位,都无法独占北美大陆。作为宗主国的英得日趋世俗、包容和开放,宗教色彩与特征在不断地弱化。

国,在殖民地教育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要求,管理上四、结语

十分松散,存在着许多空白。各教派为了传播自己的信仰与清教的追求与理想,奠定了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的基主张,扩大影响,培养自己的神职人员,在宗教追求的推动础,成为教育产生的催化剂和发展的原动力。它促进了宗教下,纷纷建立服务于本教派的高等教育机构,众多的教派促伦理观念的普及,宗教人才的培养。教派之间的竞争一方面成了高等教育的繁荣。

繁荣了殖民地的教育,使其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局面。在(三)清教主义对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殖民地后期的教育积极主动从教育目的来看,哈佛学院建校时称:“为社会造就适与社会互动,为其发展培养人才,逐步从宗教走向世俗,从出合的人力,主要是培养教会人士”。以哈佛学院为例,当时哈世走向入世,孕育出自由平等竞争、崇尚自主与独立、多样化佛学院的课程内容是新教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他们并办学的特点。由此可见,今日美国教育的发达与独特不是孤不拒绝世俗的人文知识,但是要以宗教信仰为各科的灵魂,立的,有其历史渊源,人们似乎可以从殖民地时期的教育发强调要在虔诚环境中接纳这些知识。多数学生准备充任教展进程中窥见其端倪。也许这就是美国教育今天之所以能士,更拼命钻研《圣经》。

够走在世界前列,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原因。

从教育的对象来看,清教徒认为,人们可以直接阅读圣参考文献:经,感知上帝的旨意,为了阅读圣经,就要求识字;为了识[1]赵文学.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特点探析[J].东北大学字,就要接受教育。所以,清教徒有接受教育的普遍要求。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25-529.哈佛学院既收纳官宦子弟、专业人员子弟和地主阶级子弟,[2]赵文学.清教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史学集也容纳一定数量的技师、商人、农夫的子弟,甚至是契约奴刊,2009,(7):66-71.之子。这让我们可以依稀感觉到“教育机会均等”“、普及教[3]杨德祥.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育”以及美国民主精神的气息。

2002,(06):60-62.-132-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