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物的变异、育种、进化专题易错题、经典题

生物的变异、育种、进化专题易错题、经典题

来源:爱站旅游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生物的变异、育种、进化专题——易错题、经典题

考点一 生命的变异

(一)判断正误

1.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 2.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就不会发生突变。

( )

3.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基因型,可能出现新性状,但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 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5.无丝分裂及病毒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

6.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

7.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

8.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 ) 9.大肠杆菌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11.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

12.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可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 ) 13.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 (二)单项选择:

1.如果在某基因的碱基序列中某一位置增添了一个碱基,则表达时可能发生

①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变 ②肽链提前中断 ③肽链延长 ④没有变化 ⑤不能表达出肽链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豌豆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dd→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DD→Dd)。若这些突变均发生在亲代产生配子时,则这两种突变表现的特点是( ) A.子一代都表现为突变性状 B.子二代都能获得突变纯合子 C.子三代才能获得突变纯合子 D.隐性突变性状表现得早

3.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

第 1 页 共 8 页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5.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A.18+XX或18+XY B.18+XX或18+YY C.18+XX D.18+XY 6.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7.已知家鸡的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B.产生的变异不能从亲代传到子代

C.不能产生基因型为DdEeFf的子代表皮细胞 D.能产生基因型为DdEeFF的子代表皮细胞

9.右图示意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推断中,错误的是 A.此种异常源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 C.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 D.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生殖能力下降

第 2 页 共 8 页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10.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体细胞中任意两个染色体组之间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一定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④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11.2010年8月中旬,媒体报道南亚出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能够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水解抗生素,几乎使所有的抗生素对它都束手无策。推测这种“超级细菌”是发生变异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这类细菌细胞中 A.染色体的数目 B.mRNA的含量 C.基因的碱基序列

D.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情况

1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3.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患有“羔羊失调症”的病羔。羔羊出生数月后发病,出现起立困难、行走不稳而摔倒,甚至完全不能站立,多治疗无效而死亡。此病在羊群中总发病率为2.45%,在病羔的同胞羔羊中发病率为25%,公母病羔数量比为31:38。下列有关此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病的致病原因是饲料中微量元素的缺乏 B.此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自然状态下此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 D.要消灭此病必须淘汰全部病羔和携带者

14.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发生过交叉互换 C.联会发生紊乱

B.复制出现差错 D.发生了自由组合

(三)总结提升:区分下列概念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

2.交叉互换与染色体结构变异

第 3 页 共 8 页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3.基因组与染色体组

考点二 育种技术

(一)判断正误

1.人工诱变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 ) 2.无子番茄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的变异( ) (二)单项选择及非选择题:

1.(2010·南京高三质量调研)下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还有基因重组 B.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C.由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b代表的类型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2. 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C.产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可育 D.将此四倍体芝麻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属于二倍体

3.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4.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使第2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5.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第 4 页 共 8 页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A.由③到⑦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原理不同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图中各种筛选过程均不改变基因频率

6. 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的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7.下图为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如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

(4)a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两种优良性状。请利用已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用遗传图解表示)。

第 5 页 共 8 页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三)总结提升: 关于育种方案的“选取” 项目 育种方法 基因工程 单一 性状 多倍体育种 基因突变 原理 基因重组 举例 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对R型的转化 两个或多个性状类型:两个或多个性状分散在不同的品种中,首先要实现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组,常用的育种方法有 和 。然后再经过 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品种。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可采用 育种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①人工方法获得单倍体,常用方法是 。②经过人工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方法是 。

考点三 人类遗传病

单项选择:

1.不能够通过显微镜检验胎儿或新生儿体细胞发现的遗传病是:

A.苯丙酮尿症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2.经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诸多案例显示XYY综合症患者有反社会行为和暴力倾向,有人称多出的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D.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考点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 判断正误

1.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2.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3.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4.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5.以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 )

第 6 页 共 8 页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6.生物进化未必会导致新物种形成,而新物种形成表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 ) (二)单项选择:

1.(2010·临沂质检)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

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一环节的作用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3.(2010·苏北四市三模)海龟中连趾(ww)和分趾(WW、Ww)两种类型,开始时,连趾(w)和分趾(W)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和0.6。当海龟数量增加导致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海龟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缺少食物的特殊环境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海龟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C.海龟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海龟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的进化 D.海龟基因频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明海龟已经进化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未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基本方向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第 7 页 共 8 页

反复记忆,充分理解

6.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