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委托加工的特点
答:委托加工,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代垫部分辅助材料,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加工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经营活动。但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产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不论在财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产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产品征收增值税。
2.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项目有哪些?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
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3.在哪些情况下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够抵扣?
答:(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5)上述第1项至第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6)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4.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范围
(1)成本 (2)费用 (3)税金 (4)损失 (5)扣除的其他支出
5.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1.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2.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6.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有哪些
1.调节个人收入 2.缓解社会分配不均 3.增加财政收入 4.促进经济发展
5.保持社会稳定
7.资源税的特点是什么?
(1)征税范围较窄
(2)具有收益税的特点
(3)实行源泉课征
(4)实行从量从价相结合的征收方式
8.税法的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2)税法结构的规范性或统一性
(3)税法的经济性与规制性
9.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3)相关性原则(5)合理性原则
10.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4)确定性原则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11.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3 500元或4 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 =(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 =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
(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 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 36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或 =[(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 ÷当级换算系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
每次(月)收入超过4 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10、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11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