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3卷第4期J Med Theor&Prac Vo1.23,No.4,Apr 2010 419 1O例,显效1例,显效率1O ;有效1例,总有效率2O ;8例 6.05~4.35;3组不用抑酸药物PH维持3.26~2.17_2J。以 无效后用经用奥美拉唑止血,7例有效,1例无效经镜下止血 上结果表明,抑酸药物作用越强,降低胃内酸性环境越显著, 治疗后出血停止。 pH升高越明显,止血过程得以正常进行,并可抑制胃蛋白酶 3讨论 活性,阻止血凝块溶解,增加止血效果。临床观察结果证实,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治疗 胃内酸性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止血效 上单纯应用止血药物疗效不佳,近年来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 果,pH值升高,胃酸度降低,止血时间缩短,疗效提高。抑酸 物取得良好疗效,已日益被临床所重视和采纳。笔者通过临 药作用越强,pH值升高明显,止血疗效越好。故对消化性溃 床观察结果证实,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应用抑酸药物比单纯 疡并出血患者应给予抑酸剂治疗,尤其是首选高效的质子泵 应用止血剂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后者,而且抑酸药物作用越 抑制剂,疗效最佳,而单独给止血药物疗效较差,不宜单独应 强,止血效果越好。从3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显示:l组 用。 93.3 >2组66.7 >3组2O ,各组差异显著(P<O.01)。 2组抑酸同时并联用止血药物,但疗效也明显低于1组,因为 参考文献 两组药物抑酸作用强弱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抑酸作 1沙卫红,李瑜元,贾军,等.抑酸药物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 用明显大于H 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资料显示:当胃内 [J].中华消化杂志,1998,18(5):284—286. pH≥7.0时,止血反应正常进行;pH<6.8时,开始出现异常 2殷新元,杨志宏,顾金森,等.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 止血反应;当pH<6.0时,血小板解聚,凝血时间延长;pH< 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3.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12—14. 4.0时,纤维蛋白血栓溶解[1]。1组给奥美拉唑时胃内pH 收稿日期2009-11-19 值可维持6.9~6.10;2组给法莫替丁时胃内pH可维持 (编辑骥珂) 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姜秀艳辽宁省瓦房店市妇婴医院儿科116300 摘要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在综合 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4.73%,对照组疗效为76.32 两组疗效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 效满意。 关键词手足口病更昔洛韦 中图分类号:R51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10)04—0419—02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 其中<1岁12例,1~3岁18例,4~7岁6例,8~12岁2例。 道病毒引起的一种非法定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分布、病情严重程度、就诊时间及体温比 毒有20多种(型),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 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具有可比性。 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4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抗炎、口服清热解毒 ~9月份,6~7月份是发病高峰期。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是 药物,应用维C静点及对症等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 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5mg・kg~・d )”进行治疗, 故又称发疹性水疱口腔炎。今年我地区手足口病出现大面 每日1次,溶于lO0 ̄200ml生理盐水或5No葡萄糖液中静脉 积流行。近一年来,瓦房店市妇婴医院儿科应用“更昔洛韦” 滴注,时间大于1h。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巴韦 治疗手足口病患儿7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疗效观察 林(1O~15mg・kg ・d )”和“炎琥宁(5~10rng・kg- ・ 报告如下。 d )”进行治疗,每日1次,分别溶于100~200ml生理盐水 1资料与方法 或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两组用药疗程均为3~5d。疗 1.1临床资料本文选择手足口病患儿76例,均为本院门 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诊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流行病学特点;(2)发 1.3疗效评价临床治愈: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无新 热,多表现为中等度发热(偶有高热,体温在39℃以上);(3) 皮疹出现,患儿元其他并发症。显效:48h内体湿正常,一般 皮疹以手足掌部为特征,基底绕有红润,部分发生在臀部; 状况好转,72h内不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有效:72h内 (4)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于手足疱疹发生;(5) 体温正常,一般状况好转,5d内不再流涎、能进食,正常玩耍;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无效:治疗4d仍发热、流涎、进食受限,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明 38例,男23例、女15例,其中<1岁l0例,1~3岁20例,4 显,并发细菌感染。 ~7岁5例,8~12岁3例;对照组38例,男l8例、女2O例, 2结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z3卷第4期J Med Theor&PracVo1.23,No.4,Apt 2010 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1。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1例并发心肌炎 而治疗组无并发症发 生,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治疗组 38 对照组 38 并通过三磷酸化合物在病毒感染细胞中聚集而使其作用得 到增强,因此对病毒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利巴韦林”为传统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被用于包括 手足口病在内的各种病毒性疾病及痤疮的治疗,而利巴韦林 有效9 11 无效2 9 总有效率( ) 94.73 76.32 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易产生耐药性,使其临床疗效 受到限制。 “炎琥宁”的主要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 17 8 1p 10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义。 7.8945,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 钠盐,具有明显的解热、消炎、杀菌、抗病毒等多重功效,但抗 病毒效果比较弱。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物,但从临 床结果看,“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好。虽然“更 昔洛韦”对血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应用时间短,且量少, 临床上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医务人员进一步探索 及运用它。 ‘ (编辑3讨论 “更昔洛韦”属于广谱抗核苷抗病毒药,是至今发现的抗 病毒药中活性最强的药物之一,是继阿昔洛韦后的新型广谱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特点是高效低毒,选择性高。“更昔 洛韦”能在宿主白细胞内被敏感病毒诱导,它的主要作用是 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迅速被脱氧鸟苷激酶转化为单磷 酸化合物,然后被鸟苷激酶和磷酸甘油激酶等转化为活性形 式的三磷酸化合物,从而竞争性抑制脱氧鸟苷三磷酸酶与病 毒DNA聚酶结合,抑制病毒DNA合成,阻止DNA链延伸, r 收稿日期2009-10-19 骥珂) 阑尾炎并发腹膜炎的治疗体会 杨振洲 江苏省高淳县桠溪中心卫生院关键词 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治疗 211300 中图分类号:R57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01—7585(2O1O)O4一O42O—O2 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是农村常见的腹部外科疾患,我院 近lO年来共收治98例,现将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体会总结 如下。 1临床资料 2例病人或家属拒绝手术外,都进行了手术,其中阑尾切除 56例,1例未能切除,行腹腔引流。52例腹腔入置0. 5 甲 硝唑,腹腔冲洗15例,腹腔引流12例。 ’ 2.3腹腔周围脓肿 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中药为主的 治疗方法,单纯中药治疗3例,中药加抗生素9例,单纯抗生 素治疗2例。 3讨论 1.1分类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手术所见,将98例病人 分成3类:(1)弥漫性腹膜炎25例,占25.4 ;(2)局限性腹 膜炎59例,占60.z A;(3)阑尾周围脓肿形成14例,占 014.4 。 3.1阑尾穿孑L所致腹膜炎除脓肿形成外,笔者认为必须争 弥漫性腹膜炎为阑尾穿孔,腹膜广泛充血 取时间尽早手术。患者入院后应积极准备,争取在4~6h内 手术,这样可以早期切除病灶,避免细菌继续污染腹腔,减轻 1.2术中所见水肿,脓液分布于整个腹腔或两下腹部及盆腔。肠壁不同程 度充血,肠管充气,穿孔时间较长病例腹腔内有大量纤维素 性苔膜附着在肠壁上,肠管间粘连。局限性腹膜炎为局限性 腹膜炎症,脓液局限在右下腹,阑尾穿孔,局部肠管粘连水肿 明显,系膜无积脓及炎性改变。 机体中毒。即使休克也不能无限制等待,应在积极抗休克同 时施行手术,本组有4例伴休克,术后情况即见改善,否则易 造成休克不可回逆,失去抢救时机。术前积极准备是必要 的,可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降低榱危险性。术后处 2处理方法 理不应放松,对于特别垂危的病人,需专人负责观察,以便发 患者人院时一般情况较差,全身中毒 现变化及时抢救。 3.2阗尾凡能一期切除者应尽早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但亦应视病人情况而定。如阑尾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时不 宜强行分离,否则易造成肠瘘、出血等恶果。若患者处于重 2.1弥漫性腹膜炎症状严重,高热、呕吐,不进饮食或有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 乱。人院后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使用抗生素,腹 胀明显者胃肠减压,伴有休克者除上述措施外,立即抢救休 克,包括吸氧、扩容、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的同时进行手术。全组25例,手术切除阑尾23例,2例未能 切除,仅行腹腔引流。本组腹腔全部进行冲洗,并行腹腔引 流,其中两侧引流8例。 度休克,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不宜做切除,以免增加手术危 险性。 3.3腹腔冲洗:弥漫性腹膜炎常规采用腹腔冲洗,可以大量 稀释脓液、清洁腹腔、减少毒素吸收。冲洗时肌肉要松弛,用 大量盐水冲洗每个角落,并不断振荡。每次冲洗后用吸引器 2.2局限性腹膜炎主经手术治疗,术前治疗同上,本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