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1、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图)、(像)。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瓣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的斗争。
3、1951年和平。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勇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用身躯堵住敌人机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邱少云。
5、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我国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
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1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在中国的建立。
4、“”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焦裕禄,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体现了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6、1966-1976年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①民主法制遭到破坏②经济形势恶化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理解:中国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国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了农村生产力。
3、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吸收外资、侨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①有利于吸收外资、侨资。②有利于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有利于进行现代化建设。④经济特区为其他地区的开放起了示范作用。⑤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重要法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后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6、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像),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四、民族大团结与祖国统一
1、中国党实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恢复行使主权(图),1999年12月20日对恢复行使主权。(图)
3、、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提出的“”的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5、祖国与经济文化交往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3、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导弹,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1955年周恩来率团出席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
6、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1979年中美建交。
六、科技教育文化
1、19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2、两弹一星是指: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
3、19年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4、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5、中国获得者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6、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瞩目;容国团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1984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首次获得奥运冠军。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中国北京将主办29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7、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上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城头山城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城址东墙下发现的稻田是世界上己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2、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大量的秦简。
3、湖南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图)
4、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为变法献身,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5、邵阳人蔡锷被孙中山称为“再造第一人”。
6、1927年朱德、陈毅揭开了湘南的序幕,1928年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发动了平江,贺龙领导了桑植。
7、红军长征在湖南:1934年秋红军反围剿失利,派出先遣近一万人在任弼时、肖克等率领下,开始突围,挺进湖南。8月,在桂东县成立红六军团,任弼时为代表,肖克为军团长,王震为政治委员。接着向湘西挺进,迂回运动,跳出敌人包围圈,进入湘桂边
界。1934年10月和红军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红军在湖南相继突破蒋介石第二、第三道封锁线,日夜兼程,进入广西,湘江之战,红军血战五昼夜才得以渡过湘江,伤亡惨重。在严峻的形势下在通道召开重要会议,会上,主张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进军。这就是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初期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行动,使红军在军事中开始获得主动权。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8、日军在湖南的暴行:1943年5月,日军进攻湖南在南县厂窖进行疯狂大,3天里共3万多中国人,烧毁房屋3000多间,船队500余只,制造了厂窖惨案。1941年日军在常德撒下大量的鼠疫杆菌,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9、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著名战役:三次长沙会战、长衡战役、常德会战、湘西会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