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321编号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选择题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1321编号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 D)文件

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4.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 D)和用户构成。 A)DBMS B)DB C)DBS

D)DBA(数据库管理员)

5.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这些都是( A )。 A)DATA B)INFORMATION C)DB D)其他

6.( C)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DATA

1

B)INFORMATION C)DB D)DBS

7.( A)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DBMS B)DB C)DBS D)DBA

8.概念设计的结果是( B ) A)一个与DBMS相关的要领模型 B)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型 C)数据库系统的公用视图 D)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字典9.E-R方法的三要素是(C) A)实体、属性、实体集 B)实体、键、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域、候选区

10.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三级模式

11.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全模式

12.在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

2

段是(D)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 II B)只有 II C)II 和 III D)只有 I

13.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14.应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C ) A)解决数据保密问题 B)解决数据完整性问题 C)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D)解决数据量大的问题

15.如果一个班只有一个班长,且一个班长不能同时担任其他班的班长,班和班长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属于( A )。 A)一对一关系 B)一对二关系 C)多对多关系 D)一对多关系

16.在概念模型中,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D) A)码 B)属性 C)联系 D)实体

17.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三种专门运算为( C )。 A)并、交、补 B) 并、选择、投影 C)选择、投影、连接

3

D)选择、笛卡尔积、投影18.关系模型中,主关键字是( C)。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有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以上都不是

19.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 SC(S#,C#,GRADE)。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D)。 A)S B)SC,C C)S,SC D)S,C,SC

20.设有关系R(A,B,C),与SQL语句:SELECT DISTINCT A FROM R WHERE B=17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C )。 A)ΠA(R) B)σB=17(R) C)ΠA(σB=17(R)) D)σB=17(ΠA(R))

21.关系代数中的σ运算符对应SELECT语句中的(C)子句。 A)SELECT B)FROM C)WHERE D)GROUP BY

22.在下面列出的数据模型中,哪一种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B) A)关系 B)层次 C)网状 D)面向对象模型

23.一个关系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元组形成一个新的关系的操作是( C )

4

操作。 A)投影 B)连接 C)选择 D)复制

24.关系代数中的Π运算符对应SELECT语句中的(A)子句。 A)SELECT B)FROM C)WHERE D)GROUP BY

25.一个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的( B ) A)副键 B)关键字 C)从键 D)参数

26.目前( A )数据库系统已逐渐淘汰了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系统。 A)关系 B)面向对象 C)分布 D)面向过程

27.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是( A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28.下列关于数据库数据模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 )? A)任何一张二维表都表示一个关系 B)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是有向树结构 C)在网状模型中一个子结点可以有多个父结点

5

D)在面向对象模型中每个对象都有一个惟一的标识。

29.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 外码是( A ) A)患者编号 B)患者姓名

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30.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B )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31.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D )。 A)元组 B)行 C)记录 D) 属性

32.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应用,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需将( A)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E-R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网状模型

33.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关系模型是谁先提出来的(C)?

A)P.P.S.CHEN B)J.Martin C)E.F.Codd

6

D)w.H.Inmon

34.下面(C)不是微软公司为用户提供的六种版本的SQL Server 2005之一。 A)企业版 B)开发版 C)应用版 D)标准版

35.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是一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使用( B)语言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传递请求。 A)TCP/IP B)T-SQL C)C D)ASP

36.(A)工具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提供的集成环境,这种工具可以完成访问、配置、控制、管理和开发SQL Server的所有工作。 A)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B)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C)Analysis Services

D)SQL Ser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

37.在创建数据库时,系统自动将(C)系统数据库中的所有用户定义的对象都复制到 的数据库中。 A)Master B)Msdb

C)Model 模版 D)Tempdb

38.SQL Server 2005的系统数据库是( D )

A)Master,Tempdb,AdventureWorks,Msdb,Resource B)Master,Tempdb,Model,Librar,Resource C)Master,Northwind,Model,Msdb,Resource D)Master,Tempdb,Model,Msdb,Resource

39.数据库系统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D)?(1) 数据库 (2)数据库管理员

7

(3)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工具 (4)用户 (5)操作系统 (6)应用系统 A)1、2、3 B)1、2、3、4 C)1、2、3、4、5 D)全部

4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操纵语言(DML)所实现的操作一般包括(D) A)建立、授权、修改 B)建立、授权、删除 C)建立、插入、修改、排序 D)查询、插入、修改、删除

41.【表设计器】的“允许空”单元格用于设置该列是否可输入空值,实际上就是创建该列的( C)约束。 A)主键 B)外键 C)NULL D)CHECK

42.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课程表C: Create table C (C# char(10) primary key, CN char(20) not null, CC int null) 可以插入到C表中的记录是( A)。 A)(‘005’,‘VC++’,6) B)(‘005’,NULL,6) C)(NULL,‘VC++’,6) D)(005,‘VC++’,NULL)

43.在T-SQL中,关于NULL值叙述正确选项是 ( D) A)NULL 表示空格 B)NULL表示0

C)NULL既可以表示0,也可以表示是空格 D)NULL表示空值

44.SQL Server的字符型系统数据类型主要包括( B)。 A)int、money、char B)char、varchar、text

8

C)datetime、binary、int D)char、varchar、int

45.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外键(FOREIGN KEY)是( B) A)在一个关系中用于惟一标识元组的一个或一组属性。 B) 在一个关系中的一个或一组属性是另一个关系的主键。 C)在一个关系中定义了约束的一个或一组属性 D)在一个关系中定义了缺省值的一个或一组属性。

46.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STUDENT表: CREATE TABLE STUDENT(NO char(4) NOT NULL,NAME char(8) NOT NULL,SEX char(2),AGE int() )可以插入到STUDENT表中的是(B)。 A)(‘1031’,‘曾华’,男,23) B) (‘1031’,‘曾华’,NULL,NULL) C)(NULL,‘曾华’,‘男’,‘23’) D)(‘1031’,NULL,‘男’,23)47.在SQL语言中,删除表对象的命令是( B)。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RVE

48.在SQL语言中,删除表中数据的命令是( A)。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RVE

49.使用T-SQL语言创建表时,语句是( B ) A)DELETE TABLE B)CREATE TABLE C)ADD TABLE D)DROP TABLE

9

50.关于查询语句中 ORDER BY 子句使用正确的是(C) A)如果未指定排序列,则默认按递增排序 B)数据表的列都可用于排序

C)如果在 SELECT 子句中使用了 DISTINCT 关键字,则排序列必须出现在查询结果中

D)联合查询不允许使用 ORDER BY 子句

51.SQL语言中,条件“年龄 BETWEEN 20 AND 30”表示年龄在20至30之间,且(A)。 A)包括20岁和30岁 B) 不包括20岁和30岁 C)包括20岁但不包括30岁 D) 包括30岁但不包括20岁52.SQL语言具有( B )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台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53.语句“SELET COUNT(*) FROM human”返回(A)行。 A)1 B)2 C)3 D)4

54.在SQL语言中,子查询是(D)。 A)返回单表中数据子集的查询语句 B)选取多表中字段子集的查询语句 C)选取单表中字段子集的查询语句 D)嵌入到另一个查询语句之中的查询语句

55.假设数据表 “test1” 中有 10 条数据行,可获得最前面两条数据行的命令为( B)

A)SELECT 2 * FROM test1 B)SELECT TOP 2 * FROM test1

10

C)SELECT PERCENT 2 * FROM test1 D)SELECT PERCENT 20 * FROM test156.以下哪种连接方式不属于外连接方式( C)。 A)左外连 B)右外连 C)前外连 D)全外连

57.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 A)。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ELETE

58.在SELECT 语句中,使用*号表示( B) A)选择任何列 B)选择全部列 C)选择全部元组 D) 选择主码

59.查询语句“SELECT name,sex,birthday FROM human”返回( C)列。 A)1 B)2 C)3 D)4

60.在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视图的命令是( B)。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RVE

61.SQL的视图是从( C)中导出来的 A)基本表

11

B)视图

C)基本表和视图 D)数据库

62.关于视图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B) A)视图是一种虚拟表 B)视图中也存有数据 C)视图也可由视图派生出来

D)视图是保存在数据库中的SELECT查询63.下列聚合函数使用正确的是( C) A)SUM(*) B)MAX(*) C)COUNT(*) D)AVG(*)

64.用于求系统日期的函数是(B )。 A)YEAR() B)GETDATE() C)COUNT() D)SUM()

65.下面哪些字符可以用于T-SQL的单行注释( A)。 A)-- B)/* */ C)** D)&&

66.对于多行注释,必须使用( B)进行注释。 A)-- B)/* */ C)// // D)// //

67.SQL Server 2005中,全局变量以(B)符号开头。 A)@

12

B)@@ C)** D)&&

68.激活DML触发器的数据修改语句,有效选项是( B ) A)INSERT B)UPDATE C)DELETE D)SELECT

69.当希望执行对book表的操作时,如果该操作不执行,而是执行对price表的更新操作,则应该创建什么类型的DML触发器(D )。 A)FOR B)BEFORE C)AFTER D)INSTEAD OF70.关于触发器,叙述正确的是:( A)。 A)触发器是自动执行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触发 B)触发器不可以与同步数据库的相关表进行级联更改 C)SQL Server 2005不支持DDL触发器 D)触发器不属于存储过程

71.用户建立的存储过程在查询分析器中可通过( D)命令来调用执行。 A)CREATE B)DROP C)SELECT D)EXECUTE 执行72.在SQL SERVER服务器上,存储过程是一组预先定义并( B)的Transact-SQL语句。 A)保存 B)编译 C)解释 D)编写

13

73.固定数据库角色db_securityadmin可以在数据库中进行( C)活动。 A)在数据库中有全部权限 B)可以添加或删除用户

C)可以管理全部权限、对象所有权、角色和角色成员资格 D)可以更改数据库内任何用户表中的所有数据74.关于登录和用户,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登录是在服务器级创建的,用户是在数据库级创建的 B)创建用户时必须存在一个用户的登录 C)用户和登录必须同名 D)一个登录可以对应多个用户

75.SQL Server 2005的安全性管理可分为4个等级,不包括( B) A)操作系统级 B)用户级 C)SQL Server级 D)数据库级

76.对访问SQL Server实例的登录,有两种验证模式:Windows 身份验证和( B)身份验证。

A)Windows NT模式

B)混合身份验证模式 C)以上都不对 D)以上都对

77.( A)备份最耗费时间。 A)数据库完整备份 B)数据库差异备份 C)事务日志备份 D)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78.关于SQL Server 2005的恢复模式叙述正确的是(B) A)简单恢复模式支持所有的文件恢复 B)大容量日志模式不支持时间点恢复 C)完全恢复模式是最好的安全模式

14

D)一个数据库系统中最好是用一种恢复模式,以避免管理的混乱79.下列关于数据库备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如果数据库很稳定就不需要经常做备份,反之要经常做备份以防数据库损坏 B)数据库备份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应该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 C)数据库备份也受到数据库恢复模式的制约

D)数据库备份策略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不是备份做得越多,越全就越好

80.做文件及文件组备份后,最好做( C)备份。 A)数据库完整备份 B)数据库差异备份

C)事务日志备份 D)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81.做数据库差异备份之前,需要做(A )备份。 A)数据库完整备份 B)数据库差异备份 C)事务日志备份 D)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82.R为四元关系R(A,B,C,D).S为三元关系S(B,C,D),R∞S构成的结果为( A)元关系

A.4 B.3 C.7 D.6

83.内模式是数据库中数据的内部表示或者底层描述。一般来说,一个数据库有( A )个内模式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任意多个

84.关系R的某个属性组合F不是R的候选码,而是另外一个关系S的候选码,则称F是R的( C )

A.次码 B.主码 C.外码 D.联系

85.在数据库关系中。实体集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 A )来表示的。 A.关系 B. 属性 C.行和列 D.数据联系

86.若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他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相对应,则R在F上

15

的取值必须为空值或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这是关系的( B ) A.域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D实体完整性规则(p51)

87.( C )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A.码 B.次码 C.域 D.候选码

88.SQL中使用的字符串常数的定界符用( B ) A. : B.’’ C., D.( )

89.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中,删除已存在的基本表时应使用动词( C ) A.UPDATE B.DELETE C.DROP D.INSERT

90.与“WHERE Grade NOT BETWEEN 80 AND 90”语句等价的句子是( A ) A.WHERE Grade<80 OR Grade>90 B.WHERE Grade>=80 OR Grade <=90 C. WHERE Grade>=80 AND Grade <=90 D. WHERE Grade>80 AND Grade <90

91.设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50和60,关系T是R与S的笛卡尔积,则T的元组个数为( D )

A.110 B.2500 C.3600 D.3000(P45)

92.在SQL Server 2000 中,可以在( B )内编辑SQL语言,并运行显示查询结果。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数据管理向导

93.SQL SEERVER 的数据库有三种物理文件,用于存放数据库日志信息的日志文件以( A )作为文件扩展名

A..ldf B..mdf C..ndf D..sql

94.同一个关系模型的的任意两个元组值( A ) A.不能全同 B. 可以全同 C.必须全同 D.前述都不是95.有了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 A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数据一致性 D.数据安全性(P11)

9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关系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 D )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97.关系数据模型上的关系运算分为( B )

16

A.关系代数和集合运算C.关系演算和谓词演算

B.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D.关系代数和谓词演算

98.在数据库系统中,保证数据及语义正确和有效的功能是( D )A.并发控制C.安全控制

B.存取控制D.完整性控制

99.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修改( C )A.外模式保持模式不变C.模式保持外模式不变

B.内模式保持模式不变D.模式保持内模式不变

100.在SQL语言中,属于DML的操作命令是( C )A.CREATEC.UPDATE

B.GRANTD.DROP

101.一辆汽车由多个零部件组成,且相同的零部件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则汽车实体集与零部件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 D )A. 1:1C. M:1

102.系统故障会造成( A )A.内存数据丢失C.软盘数据丢失

B.硬盘数据丢失D.磁带数据丢失

B. 1:MD. M:N

103.在对象关系模型中,属性可以是复合类型,其中同类元素的有序集合称为( B )A.结构类型C.多集类型

B.数组类型D.集合类型

104.关系模式R中若没有非主属性,则( B )A.R属于2NF但不一定属于3NFC.R属于BCNF但不一定属于4NF

B.R属于3NF但不一定属于BCNF

D.R属于4NF

105.任何一个满足2NF但不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都不存在( B )A.主属性对候选键的部分依赖C.主属性对候选键的传递依赖

B.非主属性对候选键的部分依赖D.非主属性对候选键的传递依赖

106.概念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产生数据库概念结构,该结构主要反映( D )A.DBA管理信息的需求

B.数据库的维护需求

17

C.应用程序开发的需求D.企业的信息需求

107.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若各个场地均采用关系模型,但DBMS不同,则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属于( C )A.同构同质型C.同构异质型

B.异构同质型D.异构异质型

108.学校数据库中有学生和宿舍两个关系:

学生(学号,姓名) 和 宿舍(楼名,房间号,床位号,学号)

假设有的学生不住宿,床位也可能空闲。如果要列出所有学生住宿和宿舍分配的情况,包括没有住宿的学生和空闲的床位,则应执行( A )A.外联接C.右外联接

B.左外联接D.自然联接

109.用下面的SQL语句建立一个基本表: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 (4) NOT NULL,Sname CHAR (8) NOT NULL,Sex CHAR (2),Age SMALLINT)

可以插入到表中的元组是( D )A.′5021′,′刘祥′,男,21C.′5021′,NULL,男,21

B.NULL,′刘祥′,NULL,21D.′5021′,′刘祥′,NULL,NULL

110.若用户lin已将对关系S修改的权限授予用户chen,如果要收回用户lin对关系S的修改权限,并连锁回收chen的权限,则应执行的SQL语句是( A )

A.REVOKE UPDATE ON S FROM lin CASCADEB.REVOKE UPDATE ON S FROM lin CASCADE chenC.REVOKE UPDATE ON S FROM lin RESTRICTD.REVOKE UPDATE ON S FROM lin RESTRICT chen111.图1是一个( C )A.ER图C.DFD图

B.I/O图

D.IPO图

18

112.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A.DBC.二维表

B.文件D.系统目录

113.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A.概念模型C.内部模型

B.逻辑模型D.外部模型

114.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 B )A.模式C.内模式

B.外模式D.逻辑模式

115.在文件系统中,所具有的数据独立性是( D )A.系统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C.逻辑独立性D.设备独立性

116.在DB技术中,“脏数据”是指( D )A.未回退的数据B.未提交的数据C.回退的数据

D.未提交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117.关系模式至少应属于( A )A.1NFC.3NF

B.2NFD.BCNF

118.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则属性集BD的闭包(BD)+为( B )A.BD

B.BCD

19

C.BC

119.设有关系R如题8图所示:R学号

姓名

专业

入学年份

9700195002

王敏高丰

数学经济学

9500393013

梅婷王明

数学计算机

94012

杨山

计算机

19841980198119801980

D.CD

题8图

则专业,入学年份(R)的元组数为( C )A.2C.4

B.3D.5

120.集合R与S的交可以用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表示为( A )A.R-(R-S)C.R-(S-R)

B.R+(R-S)D.S-(R-S)

121.已知SN是一个字符型字段,下列SQL查询语句( C )SELECT SN FROM S

WHERE SN LIKE′AB%′;的执行结果为A.找出含有3个字符′AB%′的所有SN字段B.找出仅含3个字符且前两个字符为′AB′的SN字段C.找出以字符′AB′开头的所有SN字段D.找出含有字符′AB′的所有SN字段

122.现要查找缺少成绩(Grade)的学生学号(Snum),相应的SQL语句是( D )

20

A.SELECT Snum FROM SC WHERE Grade=0 C.SELECT Snum FROM SC WHERE Grade=NULL

B.SELECT Snum

FROM SC WHERE Grade<=0D.SELECT Snum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l23.下列不是数据库恢复采用的方法是( D )A.建立检查点C.建立日志文件

B.建立副本D.建立索引

124.在SQL/CLI中,将宿主程序与数据库交互的有关信息记录在运行时数据结果中。不能保存此信息的记录类型是( D )A.环境记录C.语句记录

B.连接记录D.运行记录

L25.在面向对象技术中,复合类型中后四种类型——数组、列表、包、集合——统称为( B )A.行类型C.引用类型

B.汇集类型D.枚举类型

L26.在面向对象技术中,类图的基本成分是类和( C )A.属性C.关联

1.实体联系模型属于( D )。

A. 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概念模型 127.在一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的值( C )。

A. 可以全同 B. 必须全同 C. 不能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128.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公共( B )A. 行 B. 属性 C. 记录 D.元组 129.SQL是( C )的缩写.

A. Standard Query Language B. Select Query Language C.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D. 以上都不是

130.当两个子查询的结果( C )时,可以执行并、交、差操作。

21

B.操作D.角色

A.结构完全不一致时 B.结构部分一致 C.结构完全一致时 D.主键一致

131.在数据库设计中,当合并局部E---R图时,职工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除数当作实体,而在另一局部应用中被除数当作属性,那么被称之为( A )冲突。 A.结构 B.命名 C.联系 D.属性 132.在关系中的各元组的( B )。

A.顺序不能任意排列,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 B.顺序可以任意排列

C.顺序一定要按照关键字段值的顺序排列 D.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133.SQL中创建基本表应使用( C )语句。 A.CREATE VIEW B.CREATE DATABASE C.CREATE TABLE D.CREATE FORM

134.与WHERE 年龄 BETWEEN 32 AND 45 语句等价的子句是( D )。A. WHERE年龄 >32 AND年龄<45 B. WHERE年龄>=32 AND年龄<45 C. WHERE年龄>32 AND年龄<=45 D. WHERE年龄>=32 AND年龄<=45 135.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职员与部门的联系类型是( C )。

A. m : n B. 1 : n C. n : 1 D. 1 : 1 136.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内模式有( A )。A.1个 B.2个 C.三个 D.任意多个137.下述那一条不属于概念模型应具备的性质( D )。A.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 B.易于交流和理解 C.易于变动 D.在计算机中实现的效率高 138.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C )。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139.使用CREATE VIEW语句建立的是( C )。A.数抿库 B.表 C.视图 D.索引

140.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tR(t) ∧ S(t)}表达的是( D )。

22

A. RS B. RS C. R-S D. S-R

141.如果一个关系R中的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则称关系R属于( A )。

A. 2NF B. 3NF C. 4NF D. BCNF142.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 D )。

A.数据结构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 D.数据模型143.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借给一个学生,学生和图书之间的联系为( B )的联系。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144.在演员类Actor中增加与电影类Movie之间的演员在电影中扮演角色的联系,一个演员可以扮演多个角色,一部电影有多个演员出演。下述语句中关于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可以在Actor的类说明中加入:relationship Set<Movie> moviesB.可以在Actor的类说明中加入:relationship Set<Actor> actorsC.可以在Movie的类说明中加入relationship Set<Actor> moviesD.可以在Movie的类说明中加入:relationship Set<Movie> movies

145.下面对触发程序中规定动作与触发事件之间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B )。

A. AFTER触发事件完成后,如果WHEN子句中的条件为真,则执行随后的动作B. BEFORE触发事件执行以后,测试WHEN子句中的条件,若为真,则执行随后的动作

C. INSTEAD OF:触发事件发生时,如WHEN子句中的条件为真,就执行随后动作D.使用BEFORE的情况下,无论条件真假,都执行触发事件146.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C.DBMS包括DB和DBS D.不能相互包括147.对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B )A.外模式 C.概念模式

B.内模式 D.逻辑模式

23

148.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A  )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149.视图是一个“虚表”,视图的构造基于( C )A.基本表 C.基本表或视图

B.视图 D.数据字典

150.关系代数中的π运算符对应SELECT语句中的以下哪个子句?(  A )A.SELECTC.WHERE

B.FROMD.GROUP BY

151.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 C )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152.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 C )主要解决的问题。 A.关系系统查询优化

B.数据字典

C.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D.关系数据库查询153.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属于数据库的( C )。

A. 需求分析 C. 逻辑设计

154.事务日志的用途是( C )A. 事务处理C. 数据恢复

B. 完整性约束D. 安全性控制B. 概念设计D. 物理设计

155.如果事务T已在数据R上加了X锁,则其他事务在数据R上( D )A. 只可加X锁C. 可加S锁或X锁

B. 只可加S锁D. 不能加任何锁

156.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键”( C )。

A、不能有两个

B、不能成为另一个关系的外部键

C、不允许为空D、可以取空值

157.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时候,图中的每一个实体,都应转换为______,其中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______,并应根据关系所表达的语义确定哪个属性(或

24

哪几个属性组合)作为______。( C )

A、关系,键,属性 B、文件,键,属性

C、关系,属性,主键D、文件,属性,键

158.在关系模型中,如果二维表中的数据有变化,则它的记录数( A ),它的字段数( )。

A、改变,相对固定 B、改变,也随之改变

C、不变,相对固定D、不变,也随之改变

159.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D )。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D、-E-R模型

160.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为了简化用户的查询操作,而又不增加数据的存储空间,常用的方法是创建( C )。

A、另一个表 B、游标

C、视图D、索引

161.商店可经营多种商品,一种商品可由多家商店经营,商店和商品之间属于( B )联系。A、M∶1B、M∶N

C、1∶MD、1∶1

162.实体之间的联系有( C )种。

A、1

25

B、2

C、3 D、4

163.数据库系统包括( C )。

⑴ 数据库 ⑵ DBMS ⑶ 硬件 ⑷ 数据库、相应的硬件、软件 ⑸ 各类相关人员A. (1)、(2)和(3) B. (1)、(2)和(5) C. (2)、(3)和(4) D. (4)和(5)

164.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多对多联系的是( A )。A. 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B.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联系C. 商品条形码与商品之间的联系 D. 班级与班长之间的联系

165.下面的叙述中,( D )不符合数据库系统的特点。A.数据结构化 B.数据独立性强C.数据共享性高

D.数据由应用程序统一管理与控制166.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 C )。

A.总体逻辑结构改变,局部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不变B.总体逻辑结构改变,应用程序不变

C.数据的存储结构(或物理结构)改变,总体逻辑结构不变, 用程序不变

D.模式改变,内模式不变167.在关系中,关系码由( C )。 A.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是

26

外模式和应168.在关系模型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通过( B )来完成的。A.侯选键 B.主键C.外键D.超键

169.使用关系代数进行查询,其操作对象是( C )。A. 一条记录 B. 一个数据项 C. 关系 D. 整个数据库

170.下述各项中,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的是 ( C )

 A.存储量大 B.存取速度快 C.数据独立性 D.操作方便   171.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 ( D ) A.候选键 B.主键 C.外键 D.超键

172.在数据操作语言(DML)的基本功能中,不包括的是 ( B )  A.插入新数据 B.描述数据库结构  C.对数据库中数据排序 D. 删除数据库中数据   173.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描述称为 ( B )

 A.存储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右外模式   174.对于分布式数据库,可以简单归纳为 ( B )  A.数据逻辑上分散,物理上统一  B.数据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    C.数据在逻辑上、物理上都是分散的  D.数据在逻辑上、物理上都是统一的  

175.在关系R与关系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R中原该舍弃的元组保存到新关系中,这种操作称为 ( C )

 A.外连接 B.内连接 C.左外连接 D.右外连接   176.在SQL中使用FOREIGN KEY 时,与之配合的语句是 ( D )  A.EXISTS B.EXCEPT C.TABLE D.REFERENCES

27

177.定义片段以及全局关系与片段之间映像的模式是 ( C )  A.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分片模式 D.分配模式   178.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DBS中,数据库功能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下列功能属于后端的是 ( B )

 A.用户界面 B.存取结构 C.数据输入 D.报表输出 179.能够消除多值依赖引起的冗余的范式是 ( C )  A.2NF   B.3NF   C.4NF   D.BCNF 180.位于分片视图和分配视图之间的透明性是 ( D )  A.全局数据模型透明性 B.分片透明性 C.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D.位置透明性

181.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C},则分解ρ = {AB,BC}相对于F ( A )

 A.是无损联接,也保持FD的分解 B.是无损联接,但不保持FD的分解 C.不是无损联接,但保持FD的分解 D.既不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的分解182.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 D ) 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183.ORDBS的含义是 ( C )

A.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D.对象关系数据库 184.在SQL中,建立视图用 ( C )

 A.CREATE SCHEMA 命令 B.CREATE TABLE 命令 C.CREATE VIEW 命令 D.CREATE INDEX 命令185.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 C ) A.DBS    B.DB    C.DBMS   D.MIS

28

186.一个事务中所有对数据库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这称为事务的 ( A )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187.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操作是:并、差、选择、投影和 ( D )  A.等值连接        B.F连接  C.自然连接        D.笛卡儿积

188.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 B )实现的。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D.主键 189.数据字典产生于数据库设计步骤的 ( A )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190.在数据库技术中,未提交的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称为 ( D )  A.错误数据        B.冗余数据  C.过期数据        D.脏数据 191.在SQL中,建立视图用的命令是 ( C )

 A.CREATE SCHEMA        B.CREATE TABLE  C.CREATE VIEW         D.CREATE INDEX

19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透明性主要表现在位置透明性和 ( C )  A.数据透明性      B.处理透明性  C.复制透明性      D.映射透明性 193.在数据库的E-R图中,菱形框表达的是 ( C )  A. 属性          B.实体

 C.实体之间的联系      D.实体与属性之间的联系

194.设关系R和S的结构相同,并且各有80个元组,假如这两个关系作并运算, 其运算结果的元组个数为 ( D )

 A .80  B.小于等于80   C.大于等于160  D. 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60

29

195.以下操作中,不能用DML实现的是 ( B )

 A.数据查询           B.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  C.数据插入           D.数据删除

196.如果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S中原该舍弃的元组保存到新关系中,这种操作称为 ( D )

 A.外连接        B.内联接  C.左连接        D.右外连接

197.把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 C )  A.总体结构设计        B.概念结构设计  C.物理结构设计        D.逻辑结构设计 198.ORDBS的中文意思是 ( C )

 A.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D.关系数据库系统

199.在较低层上的抽象表达了与之联系的较高层上抽象的特殊情况时,称为较高层上抽象是较低层抽象的 ( D )  A.概括        B. 聚集  C.细化        D. 泛化

200.在SQL中,SELECT语句的\"SELECT DISTINCT\"表示查询结果中 ( C )  A.属性名都不相同        B.去掉了重复的列  C.行都不相同          D.属性值都不相同

201.在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应该将用户应用程序安装在 ( A )

 A.客户机端          B.服务器端  C.终端            D.系统端 202.事务日志用于保存 ( D )

 A.程序运行过程         B.数据操作  C.程序的执行结果        D.对数据的更新操作

203.在第一个事务以S锁方式读数据A时,第二个事务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D )  A.对数据实行X锁并读数据        B.对数据实行S锁并写数据  C.对数据实行X锁并写数据        D.不加封锁的读数据

30

204.概念结构设计的目标是产生DB的概念模型,该模型主要反映( B )  A.DBA的管理信息需求        B.企业组织的信息需求  C.应用程序员的编程需求       D.DB的维护需求 205.现实世界中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性在信息世界中称为 ( C )  A.实体 B.实体值 C.属性 D.信息 206.数据的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之间的独立性称为数据的 ( B )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207.应用程序设计的工作开始于数据库设计步骤的 ( D )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208.在关系R中,代数表达式 σ3<4(R) 表示 ( B )

 A.从R中选择值为3的分量小于第4个分量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B.从R中选择第3个分量值小于第4个分量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C.从R中选择第3个分量的值小于4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D.从R中选择所有元组组成的关系

209.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时,要使分解具有无损失连接性,在下属范式中最高可以达到 ( D )

 A.2NF B.3NF C.BCNF D.4NF   210事务的ACID性质,是指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和 ( C )  A.隔离性、透明性 B.独立性、透明性  C.隔离性、持久性 D.共享性、持久性

211.各个场地采用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型,使用不同型号的DBMS,这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类型属于 ( B )

 A.同构同质型 B.同构异质型 C.异构同质型 D.异构异质型 212.为解决“丢失更新”问题,事务在更新一个数据集合前,必须获得对它的 ( B )

 A.S锁 B.X锁  C.S锁和X锁 D.S锁或X锁

213.在删除基本表中某个元组时,将以此表为参照表的关系中外键与主键相同的元组一起删除,应采用的方式是 ( B ) A.RESSTRDICT方式 B.CASCADE方式

31

C.SET NULL方式 D.CHECK方式

214.在SQL的查询语句中,对应关系代数中“投影”运算的语句是 ( A )  A.SELECT B.FROM C.WHERE D.SET

215.在关系模式R(U,F)中,X,Y,Z是U中属性,则多值依赖的传递律是 ( D )  A.如果X→→Y,Y→→Z,则X→→Z  B.如果X→→Y,Y→→Z,则X→→YZ  C.如果X→→Y,Y→→Z,则X→→YZ  D.如果X→→Y,Y→→Z,则X→→Z-Y

216.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 B )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217.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操作可直接转换成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它们是:并、差、投影、选择和( B ) 

 A.交    B.笛卡尔积    C.自然连接    D.除法 218.SQL语言具有的功能是 ( B )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219.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分配的策略是集中式,分割式和 ( C )  A.分布式,混合式      B.全复制式,关联式    C.全复制式,混合式     D.分片式,关联式 220.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 A )A. 外模式B. 概念模式C. 内模式D. 存储模式

221.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B )

32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222.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B )A. 相互调用B. DBMS调用OSC. OS调用DBMSD. 并发运行

223.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 )A. ∪,-,×,π和σB. ∪,-,∞,π和σC. ∪,∩,×,π和σD. ∪,∩,∞,π和σ

224.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D )A. 左外联接B. 右外联接C. 外部并D. 外联接

225.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 (null) 的是( C )A. SUM (列名)B. MAX (列名)C. COUNT ( * )D. AVG (列名)

226.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C},则分解ρ = {AB,BC}相对于F( A )A. 是无损联接,也是保持FD的分解B. 是无损联接,但不保持FD的分解C. 不是无损联接,但保持FD的分解

33

D. 既不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 的分解

227.关系模式R分解成ρ = {R1,…,Rk},F是R上的一个FD集,那么R中满足F的每一个关系r,与其投影联接表达式mρ(r) 间的关系满足( A )A. rÍ mρ(r)B. mρ(r) Í rC. r = mρ(r)D. r≠mρ(r)

228.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B )A. 需求分析阶段B. 逻辑设计阶段C. 概念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

229.SQL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C )A. AGE IS NULLB. AGE IS NOT NULLC. AGE = NULLD. NOT (AGE IS NULL)

230.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它锁,则T对Q ( C )A. 只能读不能写B. 只能写不能读C. 既可读又可写D. 不能读不能写

231.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D )A. 安全性管理子系统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C. 并发控制子系统D. 恢复管理子系统

232.SQL的全局约束是指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 ( C )A. 非空值约束B. 域约束子句

34

C. 断言D. 外键子句

23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均是 ( A )A. 全局的B. 局部的C. 分布的D. 集中的

234.属性类型允许是基本数据类型、结构类型和集合类型的模型是( C )A. 平面关系模型B. 嵌套关系模型C. 复合对象模型D. 分布式关系模型

235.数据库系统中,执行逻辑数据与物理数据之间转换功能的是 ( B ) A.DB B.DBMS C.DBS D.OS

236.DBMS的数据字典中存放的是 ( A )

A.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定义 B.数据库的工作日志 C.数据库的所有索引信息 D.数据库的存储路径237.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D ) A.概念模型 B.处理要求 C.存取方法 D.DBMS特征

238.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对外键没有任何限制的操作是( B ) A.插入 B.删除 C.修改 D.置空值

239.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所引起的删除异常指的是( D )

A.应该删除的数据不能删除 B.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数据进行了删除操作 C.数据删除过程中发生了故障 D.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240.设有关系模式R(ABCDE),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D→E},那么F在模式ABC上的投影为( A )

A.{A→B,B→C,A→C} B.{A→B,B→C,D→E}

35

C.{A→B,B→C} D. (即不存在非平凡的FD)241.关系R和S如下表,则关系T是R和S的( C )

A.自然连接 B.交 C.除 D.并

242.设R和S都是二元关系,那么与元组演算表达式 不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B ) A. C.

B. D.

243.设有学生表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则向STUDEN3、表插入一条新记录的正确的SQL语句是( D )

A.APPEND INTO STUDENT VALUES('d001','王明','女',18) B.APPEND STUDENT VALUES('d001','王明','女',18) C.INSER3、STUDENT。VALUES('d001','王明','女',18) D.INSERT INTO STUDEN3 VALUES('d001','王明','女',18)244.存储过程的优点不包括( D )

A.提高运行速度    B.降低网络通信量 C.间接实现安全控制  D.存储在DB之外方便修改245.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他锁,则T对Q ( C ) A.只能读不能写 B.只能写不能读 C.既可读又可写 D.不能读也不能写246.DBMS 中实现事务原子性的子系统是( C ) A.完整性子系统 B.并发控制子系统 C.事务管理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247.SQI Server的身份验证模式包括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 ( A ) A.混合验证模式 B.账号验证模式 C.用户验证模式 D.DNA验证模式

36

248.PowerBuilder9.0中连接数据库的正确步骤是( B ) A.建立数据库描述文件;用CONNECT命令连接数据库

B.建立ODBC数据源;建立数据库描述文件;用CONNECT命令连接数据库 C.建立ODBC数据源;用CONNECT命令连接数据库

D.建立ODBC数据源;建立数据库对象;用CONNECT命令连接数据库249.在对象联系图中,表示属性具有多值的是 ( C ) A.→ B. C.→→ D.←→

250.一个事务中的诸属性“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这是事务的(A)特性。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隔离性 D 持续性

251.数据库系统中,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用(A)描述,它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接口。

A 外模式 B 存储模式 C 内模式 D 概念模式

252.数据库系统中,负责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定义和修改的人员是(A )。 A 数据库管理员 B 专业用户 C 应用程序员 D 最终用户 253.在基本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行列顺序有关 B 属性名允许重名 C 任意两个元组不允许重复 D 列是非同质的 254.σ 4<‘ 4' (S) 表示(B )。

A 从 S 关系中挑选 4 的值小于第 4 个分量的元组 B 从 S 关系中挑选第 4 个分量值小于 4 的元组

C 表示从 S 关系中挑选第 4 个分量值小于第 4 个分量值的元组 D σ 4<‘ 4' (S) 是向关系垂直方向运算

255.关系模式 S ( A , B , C , D )代数中的 σ 1 > ‘ 3' (S) 等价于如下的(A )语句。

A SELECT * FROM S WHERE A > ‘ 3' B SELECT B , C FROM S WHERE A > ‘ 3' C SELECT B , C FROM S HAVING A> ‘ 3' D SELECT * FROM S WHERE ‘ 1' < C

37

256.R 为 4 元关系 R ( A , B , C , D ), S 为 3 元关系 S ( B , C , D ), R ∞ S 构成的新关系为(A )元关系。 A 4 B 3 C 7 D 6

257.关系代数中的 π 运算符对应 SELECT 语句中的( A)子句。 A SELECT B FROM C WHERE D GROUP BY

258.在关系模式 R ( ABCD )上成立的函数依赖集 F={ 系模式 R 的候选码为(A )。 A AD B B C C D BC

259.设 E 是关系代数表达式, F 是选取条件的表达式,并且只涉及 A1 , …, An 属性, 则有(A )。 A B C D

260.与 WHERE G BETWEEN 60 AND 100 语句等价的子句是(D )。 A WHERE G>60 AND G<100 B WHERE G>=60 AND G<100 C WHERE G>60 AND G<=100 D WHERE G>=60 AND G<=100

261.SELECT 语句中的与 HAVING 子句同时使用的是(C )子句。 A ORDER BY B WHERE C GROUP BY D 无需配合

262.“年龄在 15 至 30 岁之间”这种约束属于 DBS 的(C )功能。 A 恢复 B 并发控制 C 完整性 D 安全性

263.SELECT 语句中“ SELECT DISTINCT ”表示查询结果中( B)。 A 属性名都不相同 B 去掉了重复的列 C 行都不相同 D 属性值都不相同

264.如果条件 F 形为 F1 ∧ F2 , F1 仅涉及到 E1 中的属性, F2 涉及到 E1 和 E2 中的属性,则(D )。

A σ F (E1 × E2 ) ≡σ F1 (E1) × σ F2 ( E2 )

B σ F (E1 × E2 ) ≡σ F1 ( σ F1 (E1) × σ F2 ( E2 )) C σ F (E1 × E2 ) ≡σ F2 ( σ F1 (E1) × σ F2 ( E2 ))

38

} ,则关

D σ F (E1 × E2 ) ≡σ F2 ( σ F1 (E1) × E2 )

265.关系模式学生(学号,课程号,名次),若每一名学生每门课程有一定的名次,每门课程每一名次只有一名学生,则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B )。 A (学号,课程号)和(课程号,名次)都可以作为候选键 B 只有(学号,课程号)能作为候选键 C 关系模式属于第三范式 D 关系模式属于 BCNF

266.将查询 SC 表的权限授予用户 U1 ,并允许该用户将此权限授予其它用户。实现此功能的 SQL 语句是(D )。

A GRANT SELECT TO SC ON U1 WITH PUBLIC B GRANT SELECT ON SC TO U1 WITH PUBLIC C GRANT SELECT TO SC ON U1 WITH GRANT OPTION D GRANT SELECT ON SC TO U1 WITH GRANT OPTION 267.描述事物的符号录称为(b)。A.信息B.数据C.记录D.记录集合268.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b)。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269.(c)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D.文件组织270.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c)A.正确性和不被非法存取C.正确性和相容性

B.合法性和不被恶意破坏D.合法性和相容性

27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C)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模型D.软件工具

272.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的数据库语言称为(c)

A.数据定义语言(DDL)C.数据操纵语言(DML)

B.数据管理语言D.数据控制语言

273.(b)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D.数据库应用系统

274.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d)

39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应用系统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D.各类相关人员275.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b)A.不会因为数据库的变化而影响相应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库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它的存储结构

276.在数据模型的三要素中,数据的约束条件规定数据及其联系的(c)A.动态特性B.制约和依存规则C.静态的约束条件D.静态特性277.下列不属于数据模型三要素的是(d)

A.数据结构B.数据操作C.数据的约束条件D.静态特性

278.在对层次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这是由层次模型的(b)决定的。A.数据结构B.数据操作C.完整性约束D.缺陷

279.在数据库系统中,把满足以下(b)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称为层次模型。(1)有一个结点无双亲(2)其他结点无双亲(3)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4)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5)允许其他结点有多个双亲A.(1)和(2)B.(3)和(4)C.(3)和(5)D.(2)和(5)

280.数据库技术奠基人之一E.F.Codd于1970年发表多遍论文,主要论述的是(c)A.层次数据模型B.网络数据模型C.关系数据模型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281.在数据库系统中,将满足以下(d)两个条件基本层次联系集合称为网状模型。(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2)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 (3)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双亲 (4)每个结点仅有一个双亲 (5)每个结点的双亲是唯一的A.(3)和(4)B.(2)和(3)C.(3)和(4)D.(1)和(3)282.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a)

A.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B.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

C.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双亲D.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283.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d)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40

B.微机DBMS绝大部份采取关系数据模型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

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284.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的两个元组值(a)A.不能全同B.可全同C.必须全同D.以上都不对

28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d)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286.数据模型是(b)A.现实世界数据内容的抽象C.现实世界数据库结构的抽象

B.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D.现实世界数据库物理存储的抽象

287.当数据库的_____ 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______映象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___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C)

A.外模式/模式 模式 用户模式B.模式 模式/内模式 外模式/模式C.存储结构 模式/内模式 模式D.模式 存储结构 用户模式288.数据库系统达到了数据独立性是因为采用了(D)A.层次模型B.网关模型C.关系模型D.三级模式结构 289.模式的逻辑子集通常称为(C)A.存储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D.模式

290.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对数据库中全部的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进行描述的是(B)。

A.外模式B.模式C.子模式D.内模式

291.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数据逻辑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B)A.模式与外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级映射

B.模式与内模式D.三级模式

292.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A)A.外模式B.模式C.子模式D.内模式

293.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的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A.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D.内模式294.在DBS中,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一级的结构,称为(D)

41

A.外模式B.概念模式C.用户模式D.内模式295.对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B)A.外模式B.内模式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

296.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A)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297.关于模式间的映象叙述错误的是(D)

A.外模式/模式映象是对数据库中不同用户的外模式与数据库逻辑模式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

B.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对数据库中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组织结构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

C.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D.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象不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用外模式保持不变

298.关于外模式/模式映象叙述错误的是(D)

A.外模式/模式映象对应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

B.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它定义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C.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象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D.外模式/模式映象是对数据库中相同用户的外模式与数据库逻辑模式之间对应关系描述

299.关系模型中,候选码(C)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对

300.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C)A.完整性规则B.数据结构C.恢复D.数据操作

30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B)

42

A.排列、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C.关联、更新、排列D.显示、打印、制表302.关系是(D)

A.型 B.静态的 C.稳定的 D.关系模型的一个实例

303.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关系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是(D)A.R1(学生号,学生名,性别) B.R2(学生号,学生名,班级号)C.R3(学生号,学生名,宿舍号) D.R4(学生号,学生名,学生简历)304.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关系中(c)A.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元组 B.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元组C.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属性D.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属性305.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C)A. f(R)

B. RfRC. σf (R)

D. Πf(R)

306.设有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B)A. ⅡA(R)∣╳∣ⅡD(S) B. R∪S C.ⅡB(R)∣╳∣ⅡB(S) D. R∣╳∣S307.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时间是(C)A.投影 B.选择C.笛卡尔积D.除

308.集合R与S的连接是可以用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表示为(B)A. R-(R-S) B. σF(R×S) C. R-(S-R) D. 空

309.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的操作称为①;从表中选出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②;将两个关系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③;则①②③为(A)A.①投影、②选择、③连接B.①投影、②选择、③扫描C.①连接、②扫描、③投影D.①投影、②连接、③选择310.关系演算是用(A)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A.谓词B.关系运算C.元组D.域

311.关系代数的6种基本运算均可用元组表达式来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并:R∪S={t| R(t) V S(t) }B.交:R∩S={t| R (t)ΛS(t) }C.差:R-S={ t| R(t)Λ┐S(t)}

43

D.选择:σF(R)={ t| R(t) V F(t) = “真” }312.下列不是域关系演算的原子谓词公式类型是(D)

A. R(t1,t2,…,tk),R是一个K目关系,ti为域变量或常量,R(t1,t2,…,tk)表示属性t1,t2,…tk组成的关系

B. tiquj:ti,uj为域变量,q为算术比较运算符,表示满足比较关系q的域变量

C. tiqC或Cqti,其中ti为域变量,C为常量,q 为算术比较运算符D.{ t1,t2,…,tk | R (t1,t2,…,tk) }

313.关于域关系演算公式的递归定义叙述不正确的是(B)A.原子谓词公式是域关系演算公式

B.若f是域关系演算公式,则┐f和(f)也是域关系演算公式

C.若f1和f2是域关系演算公式,则f1Λf2,f1Vf2也是域关系演算公式D.若f1和f2不是域关系演算公式,则f1=>f2不是域关系演算公式314关于域关系演算和元组关系演算的区别叙述不正确的是(D)A.不同之处是用域变量代替元组变量的每一个分量

B.与元组变量不同的是,域变量的变化范围是某个值域而不是某一个关系C.可以像元组演算一样定义域演算的原子公式D.可以不像元组演算一样定义域演算的原子公式315.SQL语言具有(B)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316.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C)A.提示式SQL

B.多用户SQL

C.嵌入式SQL

D.解释式SQL

317.下列SQL语句中,创建关系表的是(b)A. ALTER

B. CREATE

C. UPDATE

D. INSERT

318.在当前打开的“教师”表中,含有“职称”和“工资”实际字段,求“教授”的工资总数,并存入变量nsalary在正确命令是(a)A. SUM 工资 TO nsalary FOR职称=“教授”B. AVERAGE 工资 TO nsalary FOR职称=教授C. SUM 工资 TO nsalary FOR“职称”=教授

44

D. COUNT 工资 TO nsalary FOR 职称=“教授”

319.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关系(d)A.S

B.SC,C

C.SC

D.S,C,SC

320.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a)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321.下列属于数据更新语句是(c)A.索引

B.删除

C.修改

D.插入

322.下列关于UPDATE语句的使用格式正确的是(a)A.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valuel,column2=value2

WHERE

column3=value3;

B. UPDATE usersl,users2 SET age to 24 WHERE name=123

C. UPDATE mytable PUT ‘ABC’ TO first_column WHERE first_column=’Me!’D. UPDATE first_column=’Update’ IN table WHERE second _column=’Me!’323.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的是(d)A.技术安全、政策法规

B.管理安全、技术安全

C.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政策法规D.安全监察

324.为有效的保护重要数据,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通常要采用(a)技术A.数据加密

B.验证设计

C.结构化保护

D.标记安全保护

325.下列不是用于实现数据库安全控制技术的是(D)A.视图机制

B.强制存取方法

C.审计

D.三级封锁协议

326.事务日志的用途是(B)A. 事务处理

B. 数据恢复

C. 完整性约束

D. 安全性控制

327.下列不属于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是(B)A. 用户标识与鉴别

B. 政策法规

C. 存取控制

D. 授权与回收

328.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C)A. 操作

B. 对应的数据

C. 定义

D. 限制

329.关于视图机制叙述错误的是(D)

45

A. 利用视图机制,就可以构造安全的模型

B. 授权和视图机制的某种程度上能给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C. 用户访问的不是具体的表,数据库系统也不必给具体的表授权,而只需要给某个用户授予访问某些视图的权限,从而起到保护数据库的作用D. 授权和视图机制不能给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330.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 B )A.文件的集合C.命令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D.程序的集合

331.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是( C )A.外模式C.逻辑模式

B.内模式D.存储模式

332.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 B )A.DBSC.DDL

B.DDD.DBMS

333.教师实体中有教师号、姓名、部门、任教时间、教龄等属性,其中教龄是一个( A )A.派生属性C.复合属性

B.多值属性D.NULL属性

334.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关系是一个集合C.关系可以嵌套定义

B.关系是一张二维表D.关系中的元组次序可交换

335.若属性X函数依赖于属性Y时,则属性X与属性Y之间具有( B )A.一对一联系C.多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D.多对多联系

336.设F是关系模式R的FD集,如果对F中每个非平凡的FD X—Y,都有X是R的超键,则( C )A.R属于2NF,但不一定属于3NFC.R属于BCNF,但不一定属于4NF337.关系Rl和R2如下表所示:

46

B.R属于3NF,但不一定属于BCNFD.R属于4NF

R1 R2

Aa1a2a3

Bb2b2b1

Cc1c2c1

Aa1a2a3

Bfb2f

Cgc2g

则R1与R2进行笛卡尔积运算,其结果的元组数为( D )A.1C.6

B.3D.9

338.设四元关系R(A,B,C,D),则下面不正确的是( B )A.D,B(R)为取属性D,B的两列组成新关系B.4,2(R)为取属性的值是4,2的两列组成新关系C.D,B(R)与4,2(R)是等价的D.D,B(R)与2,4(R)是相同关系3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在ORDER BY子句后只能有一个属性

B.ORDER BY子句所产生的输出只是逻辑排序效果,并没有影响表的实际内容C.进行有序输出时,如果列中有空值则在升序输出时首先列出空值项,而在降序时最后列出空值项

D.ORDER BY子句中必须指明是升序或降序,不能缺省

340.现要查找缺少成绩(G)的学生学号(S#)和课程号(C#),下面SQL语句中WHERE子句的

条件表达式应是:SELECT S#,C#FROM SCWHERE( D )A.G=0C.G=NULL

B.G<=0D.G IS NULL

341.数据库恢复的主要依据是( D )

47

A.DBAC.文档

B.DDD.事务日志

342.不能激活触发器执行的事件是( A )A.SELECTC.INSFRT

B.UPDATED.DELETE

343.SQL Server 2000的主要工具中,执行T-SQL的最佳轻量级工具是( A )A.查询分析器C.企业管理器

B.服务管理器D.事件探查器

344.在ODBC体系结构中,为应用程序加载、调用和卸载DB驱动程序的是( B )

A.ODBC数据库应用程序C.DB驱动程序

B.驱动程序管理器D.数据源

345.不属于视图机制在数据库安全系统中的实现的是(D)

A. 有了视图机制,就可以在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对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使机密数据不出现在不应该看到这数据的用户视图上,这样视图机制就自动提供了对机密数据的安全保护功能B. 利用视图限制访问表中的某些列C. 利用权限让不同用户访问不同的视图

D. 利用视图可以实现支持对某些数据的修改的用户权限定义 346.审计分为(A)

A. 用户级审计和系统级审计计

347.ORACLE中如果需要对修改SC表结构或修改SC数据操作进行审计,下列正确的是(b )

A. AUDIT UPDATE ON SCC. AUDIT ALTER ON SC

B. AUDIT ALTER, UPDATE ON SCD. AUDIT INSERT INTO ON SCB. 用户级审计C. 系统审计

D. 应用审

348.数据加密的方法有(A)两种A. 替换方法和置换方法C. 置换方法和逆序方法

B. 密钥和映射D. 替换和密钥

48

349.下列对数据加密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D)A. 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的基石

B.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下才能解除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解密,这就是所谓的密钥

C. 数据加密(Dataencryption)技术是指将一个信息(或称明文,plaintext)经过加密钥匙(Encryptionkey)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ciphertext)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Decryptionkey)还原成明文

D. 数据加密和解密所用的密钥必须一致的

350.实体完整要求主属性不能取空值,这一点可以通过(b)保证A. 定义外码

B.定义主码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D.关系系统自动

351.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a) (同第10题)A. 正确性和相容性C. 正确性和不被非法存取

B. 合法性和不被恶意破坏

D. 合法性和相容性

352.数据库类型的划分依据是( B )A.记录形式C.数据联系

B.数据模型D.存取数据方法

353.在数据库系统中,如果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发生了变化,那么用户的应用程序( C )A.必须改变C.可以不变

B.自动改变D.必须作废

354.STUDENT和DEPT两个关系如下表所示,其中STUDENT关系中的主码为学号,年龄在18~25之间,DEPT关系的主码为系号。向STUDENT中插入行(507,'王方',17,'D4'),该操作( D )

A.仅违反实体完整性B.仅违反参照完整性

49

C.仅违反用户定义完整性D.违反了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355.在数据库设计中,超类实体与子类实体的关系是( D )A.前者只继承后者的主码C.前者继承后者的所有属性

B.后者只继承前者的主码D.后者继承前者的所有属性

356.设有关系模式R(ABCDEG),F是R上成立的FD集,F={D→G,C→A,CD→E,A→B},则(AC)+F为( B )A.ACC.ABDG

B.ABCD.ABCDEG

357.3NF规范到BCNF,必须消除( C )A.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C.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B.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D.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358.设有关系R(ABCD)和关系s(BCD),则R×S结果集的元数为( D )A.3C.6

B.4D.7

359.关系代数中投影运算是对关系进行的( A )A.垂直分割C.结合

B.水平分割

D.先垂直分割后水平分割

360.当关系R和S自然连接时,能够把R和S原来应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D )A.左外连接C.外部并

B.右外连接D.外连接

361.嵌入式SQL中实现主语言与SQL语句间的参数传递是通过( B )A.SQLCAC.数据集

B.共享变量D.游标

362.应用程序中的运算溢出属于( A )A.事务故障C.介质故障

B.系统故障D.人为故障

363.事务的并发执行不会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 C )A.原子性

B.一致性

50

C.隔离性D.持久性

364.在T-SQL语言中,表变量存在的地方是( A )A.内存C.文件

B.数据库D.临时表

365.PowerBuilder 9.0中,用于生成可执行文件、动态链接库、组件和代理对象的是( B )A.应用画板C.函数画板

B.工程画板D.窗口画板

366.在面向对象技术中,下列不属于汇集类型的是( C )A.数组C.行类型

B.列表D.包类型

367.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属于(c)A.静态列级约束约束

368.下列参照完整性叙述不正确的是(d)A. 参照完整性是表间主键外键的关系B. 参照完整性属于表间规则

C. 对于永久关系的相关表,在更新、插入或删除记录时,如果只改其一不改其二,就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D. 参照完整性的目的是保证某个数据表中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369.下列关于设置参照完整性叙述错误的是(d)

A. 设置参照完整性,必须先清理数据库,再利用参照完整性生成器进行设置B. 参照完整性的级联操作,可以在删除或修改操作完成的同时保证参照表和被参照表的数据一致性

C. 参照完整性可以控制相关表中记录的插入、更新D. 参照完整性不可以控制相关表中记录的删除370.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称之为数据的(d)A. 安全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完整性

B.静态元组约束

C.静态关系约束

D.动态

371.下列选项中,针对属性的但不是用户定义完整性的约束条件是(d)A.列值非空

B.列值唯一

51

C.检查列值是否满足一个布尔表达式D.元组非空

372.下列(B)是安全产品最低档次,提供受控的存取保护(DAC)。很多商业产品已得到该级别的认证

A. C1级 B. C2级 C. B1级 D. B2级

373.下列(c)对系统的数据加以标记,并对标记的主体和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MAC)以及审计等安全机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型企业一般政府部门对于数据的安全需求,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产品。A. C2级 B.C1级

C.B2级 D.B1级

374.对触发器可进行操作描述不正确的是(B)A. 定义触发器 B. 激活触发器375.对触发器叙述错误的是(D)

A.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在试图更改触发器所保护的数据时自动执行

B. 它被定义为在对表或视图发出UPDATE、INSERT或DELETE语句时自动执行,在有数据修改时自动强制执行其业务规则

C. 触发器可以扩展SQL server约束、默认值和规则的完整性检查逻辑,但可只要约束和默认提供了全部所需的功能,就应使用约束和默认值D. 触发器只能人工激活

376.下列不属于触发器的特点的是(C)A. 与表相关联

C. 不能直接调用和作为事务的一部份

B. 自动激活触发器

D. 确保数据安全性

C. 限制触发器D 删除触发器

377.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C)主要解决的问题。

A.关系数据库优化 B. 数据字典C.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D. 关系数据库查询378.下列关于数据依赖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是通过一个关系中属性间值的相等与否体现出来的数据的相互关系B.是现实世界属性间相互联系的抽象C.是数据内在的性质和语义的体现D.是数据内在关系体现

379.关于数据依赖的概念,不正确的是(D)

A.数据依赖是指在程序引用数据之间处理过的数据的状态

52

B.在编译学中,数据依赖是数据分析的一部分C.数据依赖有三种:流依赖、反依赖和输出依赖D.数据依赖表示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依存的关系380.关系规范化中删除操作异常是指(A)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插入异常)

381.关系模式R(A,B,C,D)上的数据依赖集F={A->B,B->C},则R候选码为(C)A.A

B.AB

C.AD

D.BC

382.在关系模式R中,函数依赖X→Y的语义是(B)A.在R的某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B.在R的每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C.在R的某一关系中,Y值应与X值相等D.在R的每一关系中,Y值应与X值相等

383.设有关系模式R(A,B,C,D),R上成立的FD集F={A→B,B→C}则属性集BD的闭包(BD)+为(b)A.

BD

B.BCD

C.ABD

D.ABCD

384.将1NF规范为2NF,应(a)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D.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385.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唯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则称这个属性为(A)A. 候选码

B. 数据项

C. 主属性

D. 主属性值

386.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A)A. Y函数依赖于XC. X为U的候选码

B. Y对X完全函数依赖 D. R属于2NF

387.以下关于外码和相应的主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53

A.外码并不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B.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C.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而且唯一D.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但并不一定唯一388.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c)A.1NF

B.2NF

C.3NF

D.BCNF

389.关系模式中各级模式之间的关系为(a)A. 3NF⊂2NF⊂1NFB. 3NF⊂1NF⊂2NFC. 1NF⊂2NF⊂3NFD. 2NF⊂1NF⊂3NF390.1NF(a)规范为2NF。

A.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消除非主属性对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391.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b)A. 1NF

B. 2NF

D. 3NF

C. 4NF

392.设有关系模式R(A,B,C,D),其数据依赖集:F={(A,B)→C,C→D},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B)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393.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时,下列说法中(b)是正确的A.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C.一定属于BCNF

B.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D.一定属于4NF

394.在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a)A. 2NF

B. 3NF

C. 4NF

D. BCNF

395.2NF(b)规范为3NF

A.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396.FoxBASE、FoxPro属于(b)

54

A. 表式系统B. 最小关系系统C. 关系完备的系统D. 全关系系统

397.属于BCNF的关系模式(D)

A.已消除了插入、删除异常B.已消除了插入、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C.仍然存在插入、删除异常D.在函数依赖范畴内已消除了插入和删除的异常398.多值依赖的毛病在于(D)A.插入异常

C.数据冗余太大

B.删除异常

D.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太大

399.关于多值依赖叙述不正确的是(D)

A. 4NF就是限制关系模式的属性之间不允许有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B. 4NF是多值依赖范畴内最高程度的规范化C.

设关系模式R和R上的关系r,X、YR且Z=R-(XY)。若r满足多值依赖

X→→Y,则r满足多值依赖X→→Z

D. 4NF不是多值依赖范畴内最高程度的规范化400.下列属于多值依赖定义的是(c)A.

设关系模式R,X,YR且Z=R-(XY).若对r(R)中任意元组t1、t2

有t1[x]=t2[x],则在r中存在元组t3且满足t3且满足t3[x]=t1[x],t3[Y]=t1[Y],t3[z]=t2[z]B.依赖于XC.

设关系模式R,X,YR且Z=R-(XY)。若关系模式R满足多值依赖关系r(R)满足多值依赖(MVD)X→→Y,称X多值决定Y或Y多值

(MVD)X→→Y,当且仅当对R上的任一关系r给定一对(X,Z)的值,有一组Y的值,这组值仅仅决定于X值,而与Z的值无关D.依赖于X

401.在关系模式R中,若其函数依赖集中所有候选关键字都是决定因素,则R最高范式是(C)A. 2NF

B. 3NF

C. 4NF

D. BCNF

关系r(R)满足多值依赖(MVD)X→→Y,称Y多值决定X或Y多值

402.3NF(D)规范为4NF

A.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赖

55

B.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

C.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403.关于第四范式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C)

A.除对一个候选键扩展集存在属性组函数依赖外,不存在其他非平凡多值函数依赖

B.如果有且只有一个表符合BCNF,同时多值依赖为函数依赖,此表才符合第四范式

C. 4NF删除了不必要的数据结构:多值依赖

D. 如果只有一个表符合3NF,同时多值依赖为函数依赖,此表才符合第四范式404.不属于连接依赖的概念的是(d)

A.关系r及r在AB,BC,CA上的投影分别为关系r1,r2,r3。若将r1,r2,r3两两连接,连接后的关系不等于r ,但若将r1,r2,r3三个关系连接,则连接后的关系与r相同

B.若r满足JD*[R1,R2,…,Rp], 如果r含有元组t1,t2,…,tp且对所有的i 和j 等式ti[Ri,∩Rj]=tj[Ri,∩Rj]成立,其中tiRi,tjRj,1≤i,j≤p,则r必含有元组t,且t[Ri] =ti[Ri]

C.设关系r(R),SR且S=R1R2…Rp,若PS(r)满足JD*[R1,R2,…Rp]则称关系r(R)满足嵌入连接依赖:(EJD)*[R1,R2,…,Rp]

D.设关系模式R,X、YR且Z=R-(XY),若关系模式R满足多值依赖(MVD)X→→Y,当且仅当对R上的任一关系r,给定一对(X,Z)的值,有一组Y的值,这组值仅仅决定于X值,而与Z的值无关405.关于连接依赖叙述正确的是(C)A.一个连接依赖集不等价于一个连接依赖

B.在全样本依赖集和全连接依赖集上建立等价关系,这两种等价关系都将作用相同的依赖视为等价依赖

C.如果只有一个表符合3NF,同时连接依赖为函数依赖,此表才符合第四范式D.连接依赖是通过一个关系中数据间值的相等与否体现出来的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是现实世界属性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是数据内在的性质406.关于第五范式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第五范式要求能从由原始表分解和转换而得的新表中精确重建出原始表

56

B.利用第五范式可以确定在分解和转换过程中有没有数据丢失C.第五范式将表分割成尽可能小的块,是为了排除在表中所有的冗余D.如果只有一个表符合3NF,同时多值依赖为函数依赖,此表才符合第五范式407.一个数据库模式规范化不会带来(D)好处

A.由于关系的各个数据项都是一个简单的数或符号串,可以方便地进行存取B.由于模式的分解,可以简化检索操作,加快检索效率

C.可消除对数据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时的相互牵扯,以便于保持数据的一致性D.数据库的安全性会提高

408.关于第五范式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如果关系模式R中的每一个连接依赖都是由R的候选键所蕴涵,则称R是第五范式

B.不得存在不遵循键约束的非平凡连接依赖

C.如果有且只有一个表符合4NF,同时其中的每个连接依赖被候选键所包含,此表才符合第五依赖

D.如果只有一个表符合BCNF,同时多值依赖为函数依赖,此表才符合第五范式409.模式分解的等价标准有(D)A.分解具有无损连接

B.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

D.以上均对

C.分解既要保持依赖,又要具有无损连接410.关于模式的分解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关系模式的分解不仅仅是属性集合的分解,它是对关系模式上的函数依赖集以及关系模式的当前值分解的具体表现

B.分解过程中,除了要求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以外,保持关系模式的一个分解是等价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模式中保持不变

C.所有分解出的模式所满足的函数依赖的全体应当等价于原模式的函数依赖集D.模式分解有利于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411.关于关系模式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d)

A.R用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ρ={R1,R2,…Rk}来表示(R1,R2,…Rk都是R 的子集,ρ就是数据库模式),以ρ代替R的过程称为关系模式的分解B.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确保整个数据库中数据的语义完整性不受破坏

57

C.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模式中保持不变

D.实际上,关系模式的分解不仅仅是属性集合的分解,它是对关系模式上的函数依赖集以及关系模式的当前值分解的具体表现

412.R上的分解{R1,R2}属于无损连接分解的判断的是(d)A.如果U1∩U2→U1-U2和U1∩U2→U2-U1,则R 上的分解(R1,R2)是无损分解B.R是具有函数依赖集F的关系模式,(R1,R2)是R上的一个分解

C.如果U1∩U2 是U1∩U2→U1-U2或U1∩U2→U2-U1,则R上的分解(R1,R2)是无损分解。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当所有约束都是函数依赖时它才是必要条件(例如多值依赖就是一种非函数依赖的约束)

D.令α为一属性集,称在函数依赖集F下由α函数确定的所有属性的集合为F下α的闭包,记为α+

413.给定关系R(A1,A2,A3,A4)上的函数依赖集F={A1→A2,A3→A2,A2→A3,A2→A4},则R的候选关键字为(a)A. A1

B. A1A3

C. A1A3A4

D. A1A2A3

414.设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F={A→BC,C→D,BC→E,E→A},则分解ρ={R1(ABCE),R2(CD)}满足(A)A.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C.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依赖

415.属于保持依赖的判断的是()

A. 如果F上的每一个函数依赖都在其分解后的某一个关系上成立,则这个分解是保持依赖的(这是一个充分条件)

B. R是具有函数依赖集F的关系模式,(R1,R2)是R的一个分解

C. 判断α是否为超码,通过计算α+(α在F下的闭包),看α+是否包含了R中的所有属性。若是,则α为R的超码

D. 通过检验是否β∈α+来验证函数依赖是否成立,也就是说,用属性包计算α+,看它是否包含β

416.给定义关系模式R,U={A,B,C,D,E},F={B→A,D→A,A→E,AC→B},则分解ρ={R1[ABCE],R2[CD]}满足()A.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B.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58

B.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D.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

C.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依赖

D.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

417.下列关于模式分解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要求分解保持函数依赖,模式分离总可以达到3NF,不一定能达到BCNFB.要求分解既保持函数依赖又具有无损连接性,可以达到3NF,不一定达到BCNFC.要求分解具有连接性,可以达到4NF

D.要求分解既有连接性,又可以保持函数依赖,可以达到5NF418.模式分解的算法不包括(D)A.合成法(3NF,保持函数依赖)

B.在合成法基础上进行调整

D.无损保持法

C.分解法(BCNF,无损)和分解法(4NF,无损)419.模式分解的合成法内容不包括(D)

A.函数依赖集F极小化处理和对F按相同左部原则分组

B.处理不出现在F中的属性,这些属性单独构成一个关系,并从U中去掉它们C.如有X→AF且XA=U,则算法终止D.在保证BCNF的基础上具有无损连接的分解420.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陷阱(pitfalls)是指(A)A.信息重复和不能表示特定信息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421.以下选项中,数据库设计原则不包括的是(B)A.B.C.D.

慎用游标和事务的陷阱

索引(Index)的使用技巧和数据类型的选择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慎用游标和事务的完整性

422.基于DBMS的数据库完整性设计大体分为(D)A.需求分析阶段和概念结构设计阶段B.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和概念结构设计阶段C.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和需求分析阶段

D.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和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23.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C)的任务。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59

D.物理设计阶段

424.选择某种索引方法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D)阶段的任务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

425.实体联系图中,椭圆代表(C)A. 实体类型

B. 记录类型

C. 属性类型

D. 联系类型

426.关系数据库中,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关系与关系之间的(D)A. 公共索引

B. 公共存储

C. 公共元组

D. 公共属性

427.有10个实体类型,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10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2个是1:1联系类型,3个是1:N联系类型,5个是M:N联系类型,那么根据转换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有(B)A. 13个

B. 15个

C. 18个

D. 20个

428.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个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C)A. 多对多

B. 一对一

C. 多对一

D. 一对多

429.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D)A. 形象模型

B. 物理模型

C. 逻辑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430.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码是(C)A. M端实体的码

C. M端实体码与N端实体码组合

B. N端实体的码D. 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431.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C)A. M端实体的关键字

C. 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

B. N端实体的关键字D. 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432.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是数据库设计的(B)阶段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

433.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A)A. 概念模型

B. 逻辑模型

C. 结构模型

D. 物理模型

434.在数据库设计中,在概念阶段可用E-R方法,其设计出的图称为(D)A. 实物示意图B. 实用概念图C. 实体表示图D. 实体联系图

60

435.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属于数据库的(B)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

436.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C)的任务A. 需求分析阶段

B. 概念设计阶段

C. 逻辑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437.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是(B)A. 建立数据库结构

B. 扩充功能

C. 加载数据

D. 系统调试

438.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D)A. 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C. 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构

439.以下选项中,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不包括的内容是(D)A. 数据库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C.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B. 数据库的运行D. 数据库服务器的清洁B. 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

D.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

440.在数据库运行阶段,对数据库进行经常性维护工作的主要是(A)A. DBA

B. DBMS

C. RDBMS

D. HASH

441.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不包含的选项是(D)A.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B.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和数据库的重组与重构造C.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造D.数据库服务器硬件的升级

442.下列不属于查询处理的基本步骤的选项是(C)A. parsingandtranslationB. evaluationC. sortion

D. optimization

443.RDBMS查询处理的4个阶段是(A)A. 查询分析、查询检查、查询优化、查询执行B. 查询分析、查询检查、查询优化、查询链接C. 查询分析、查询检查、查询链接、查询执行D. 查询优化、查询检查、查询链接、查询执行444.实现查询处理算法是(a)

61

A. 连接操作的实现,选择操作的实现C. 索引连接方法

445.下列不属于连接操作的实现有(A)A. 嵌套循环方法

C. 索引连接方法和HashJoin依法

B. 查询操作的实现

D. 查询操作的实现、索引连接方法

B. 排列一合并方法D. 顺序连接法

446.为提高效率,关系数据库系统必须进行(A)处理A. 定义视图C. 数据恢复

B. 查询优化

D. 数据规范化到最高范式

447.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为了优化用户的查询操作,而又不增加数据的存储空间常用的方法是创建(A)A. 索引

B. 视图

C. 存储文件

D. 另一个表

448.关系表达式的优化过程是(C),A. 输入一个关系表达式的语法树B. 输出一个计算该表达式的程序

C. 输入一个关系表达式的语法树和输出一个计算该表达式的程序D. 计算关系表达式对应的语法树449.代数优化算法的方法不包括(C)

A. 对每个选择,利用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4~8,尽可能地把它移到树的叶端B. 对每个投影利用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3、5、9、10中的一般形式,尽可能地把它移至树的叶端

C. 对每个关系代数,都能通过语法树进行优化

D. 利用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3、4、5对选择和投影进行串接和合并,将其合并成单选择、单投影或单选择后跟一个投影三种情况450.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规则不包括(D)

A.尽量将选择和投影运算提前,以减少元组数和关系大小

B.把某些选择运算和笛卡儿积相结合,即将选择运算附加在连接运算上,可减少中间结果保存以备后用的时间代价

C.对同一关系上的多个选择和投影运算同时进行,以避免重复扫描同一关系和把投影操作与连接运算结合起来执行

D.尽量将选择和笛卡儿积运算提前,以减少元组数和关系大小

62

451.系统可以比用户程序的优化做得更好,其原因不包括(D)

A.优化器可以从数据字典中获取许多统计信息,而用户程序则难以获得这些信息B.如果数据库的物理统计信息改变了,系统可以自动对查询重新优化,以选择相适应的执行计划。在非关系系统中必须重写程序,而重写程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太可能的

C.优化器可以考虑数百种不同的执行计划,而程序员一般只能考虑有限的几种可能性

D.优化器可以从数据字典获取许多统计信息,而用户程序也可以获得这些信息452.查询优化的一般步骤不包括(D)

A.把查询转换成某种内部表示和生成查询计划,选择代价最小的B.代数优化,把语法树转换成标准(优化)形式C.物理优化,选择底层的存取路径D.逻辑优化,选择高阶逻辑的存取路径

453.(C)DBMS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A.程序

B.命令

C.事务

D.文件

454.事务是数据库进行的基本工作单位。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如果一个事务失败,则已做过的更新被恢复原状,好像整个事务从未有过的这些更新,这样保持了数据库处于(B)状态。A.安全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455.事务的原子是指(A)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作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56.若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系统停止运行,致使事务的执行过程中以非控制方式终止,这时内存中的信息丢失,而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未受影响,这种情况称为(B)A.事务故障

B.系统故障

C.介质故障

D.运行故障

457.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致使存储在外存上的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C)

63

A.事务故障B.系统故障C.介质故障D.运行故障

458.制作后援副本的过程称为(A)A.数据转储

B.日志文件

C.事务

D.增量转储

459.介质故障的恢复需要(C)A.程序本身

B.日志文件

C.数据转储和日志文件

D.数据库镜像

460.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基于日志进行恢复,下面列出的条目中,日志记录内容有(D)

A.事务开始信息、更新信息、事务终止信息B.事务开始信息、提交信息、事务终止信息C.更新信息、提交信息、事务终止作息D.以上都是

461.下面描述错误的是(B)

A.每个数据文件中有且只有一个主数据文件B.日志文件可以存在于任意文件组中C.主数据文件默认为primary文件组D.文件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数据库文件组织

462.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A.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B.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C.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D.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日志文件463.事务日志的用途是(C)A.事务处理

B.完整性约束

C.数据恢复

D.安全性控制

464.数据库镜像可以用于(C)A.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C.进行数据库恢复或并发操作

B.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

D.实现数据共享

465.下列关于数据库镜像叙述不正确的是(C)A.可以通过磁盘镜像来实现B.通过集群技术来实现

C.镜像只是考虑安全性,不会提高速度(还会降低速度)

64

D.镜像既能提高安全性也能提高速度

466.关于数据库镜像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A)

A.数据库镜像需要两个数据库,一个是主体数据库,加一个是镜像数据库,两个数据库驻留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B.在任何应用时间,客户端只能使用一个数据库,此数据库称为“主体数据库”C.客户端对主体数据库进行的更新被同步到镜像数据库,此数据库称为“镜像数据库”

D.镜像的两个数据库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事务处理46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据库备份方式的是(D)A.完整备份和完整差异备份

B.部分备份和部分差异备份

C.事务日志备份、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备份D.手工备份和自动备份468.下列数据库备份方案正确的有(B)

A.使用BackupServer(备份服务器)做Drop操作B.分数据库结构和数据记录做两次备份C.利用硬盘拷贝进行备份

D.利用做bcp备份脚本的方法做数据库碎片整理

469.对并发操作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带来数据的(D)问题A.不安全

B.死锁

C.死机

D.不一致

470.多用户的数据库系统的目标之一是使它的每个用户好像面对着一个单用户的数据库一样使用它,为此数据库系统必须进行(C)A.安全性控制

B.完整性控制

C.并发控制

D.可靠性控制

471.数据库中的封锁机制(locks)是(C)的主要方法A.完整性

B.安全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472.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普遍采用(A)A.封锁

B.恢复

C.存取控制

D.协商

473.关于“死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死锁是操作系统中的问题,数据库操作中不存在

B.在数据库操作中防止死锁的方法是禁止两个用户同时操作数据库C.当两个用户竞争相同资源时不会发生死锁D.只有出现并发现操作时,才有可能出现死锁

65

474.预防死锁通常有(C)两种方法A.一次封锁法和逆序封锁法C.一次封锁法和顺序封锁法

B.顺序封锁法和逆序封锁法D.信号量法

475.下列选项中属于死锁的诊断与解除方法的是(C)A.超时法

B.等待图法

C.超时法和等待图法

D.事务等待法

476.关于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如果一个事务运行过程中没有其他事务同时运行,也就是说它没有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那么就可以认为该事务的运行结果是正常的或者符合预想的B.虽然以不同的顺序串行执行事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不会将数据库置于不一致状态

C.为了保证并发操作的正确性,DBMS的并发控制机制必须提供一定的手段来保证调度是可串行化的

D.以相同的顺序串行执行事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也会将数据库置于不一致状态

477.关于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某一次序串行地执行它们时的结果相同

B.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正确性的准则

C.对于一个给定的并发调度,当且仅当它是可串行化的,才认为是正确调度D.可串行性导致不能并发执行

478.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C)

A.事务T可以读A和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B.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能对A加S锁和X锁

C.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D.事务T可以读A和修改A,其他事务能对A加S锁和X锁479.以下(D)锁违反两段锁协议。

A. SlockA…SlockB…XlockC……UnlockA…UnlockB…UnlockCB. SlockA…SlockB…XlockC……UnlockC…UnlockB…UnlockAC. SlockA…SlockB…XlockC……UnlockB…UnlockC…UnlockAD. SlockA…UnlockA…SlockB…XlockC……UnlockB…UnlockC

66

480.对两段锁的不正确描述是(D)

A.两段锁协议把所有事务分为数据项加锁和解锁两个阶段B.事务在释放阶段不能再申请任何锁

C.遵守两阶段锁协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充分条件D.事务遵守两阶锁协议不会发生死锁

481.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Oracle数据库锁可以分为()A.DMLlock和PCMlocksC.Internallocks和latches

B.DMLlock和distributedlocks

D.以上都是

482.关于封锁的粒度叙述不正确的是(D)

A.Oracle数据库通过具有意向锁的多粒度封锁机制进行并发控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B.其DML锁(数据库)分为两个层次(粒度):表级和行级

C.在Oracle数据库中,单纯地读数据(SELECT)并不加锁,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并发程度

D.行级锁比表级锁更容易引起死锁

483.客户/服务器结构与其他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根本区别在于(D)A.数据共享

B.数据分布

C.网络开销小

D.DBMS和应用分开

484.DBMS的基本功能不包括(D)A.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和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B.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与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C.数据组织、存储、管理和其他功能D.数据的加工和优化

485.由于进程数目少,内存开销和进程通信开销小,因此,(D)是较优的一种A.N方案

B.2N方案

C.M+N方案

D.N+1方案

486.下列不属于N+1方案的优点的是(D)

A.可以采用多线程(Multi-Threaded)技术来实现,从而可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系统资源的开销,简化DBMS许多部分的设计

B.线程机制使得N+!方案能用统一的“线程”思想处理所有执行流

C.其中包括DBMS核心的执行流,这将省去所有后台进程,并能适应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微内核(Micro-Kernel)要求,使DBMS的核心代码简明精巧,易于

67

移植

D.DBMS利用操作系统级的消息机制,实现多进程向单进程以及单进程向多线程的数据传送

487.线索与进程相比,不具有(D)特征。A.线索比进程占用较少的资源

B.线索高度比较灵活,可控制性强

C.线索切换开销较小和线索部通信简便D.线索可以脱离进程存在488.从模块结构考察,DBMS由(B)两大部分组成A.查询处理器和文件管理器C.数据库编译器和存储管理器489.DBMS的层次结构不包括(D)A.最上层是应用层

B.第2层是语言翻译处理层

D.第5层是硬件层

B.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D.数据库编译器和缓冲区管理器

C.第3层是数据存取层和第4层是数据存储层

490.下列对数据存取层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C)

A.提供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功能,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B.将集合操作转换为元组操作C.数据存取层处理的对象不是单个元组

D.完成数据记录的存取、存取路径维护、并发控制、事务管理等工作491.物理块在磁盘上的分配方法有(C)A.离散分配法和链接分配法B.连续分配法和按需分配法C.索引分配法和连续分配法

D.连续分配法、索引分配法、按需分配法和连接分配法

492.在数据库系统中,物理数据独立性(Physical Data Independence)是指(C)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应用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的物理模式是相互独立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493.在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应用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68

C.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494.关于RAID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B.RAID是由多个磁盘驱动器组成的磁盘系统,可提供更高的性能,可靠性,存储容量和更低的成本

C.RAID磁盘阵列支援不需停机的硬盘备援HotSpareD.RAID是数据库正常工作的必需组件495.关于RAID的优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RAID通过同时使用多个磁盘,提高了传输速率

B.RAID的采用为存储系统带来巨大利益,其中提高传输速率和提供容错功能是最大的优点

C.通过数据校验,RAID可以提供补容错功能D.RAID可以提高存储效率

496.内在参数的调整主要是指Oracle数据库的系统全局区(SGA)的调整,SGA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A.共享池、数据缓冲区和日志缓冲区OracleOptimizer

C.共享池、row-levelmanager和日志缓冲区497.关于缓冲区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D)。A.缓冲区使RDBMS具有设备独立性和较高的存取效率B.缓冲区由控制信息和若干定长页面组成C.缓冲区可由内存或虚存组成D.缓冲区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数据共享

498.下列有关缓冲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缓冲区为暂时置放输出或输入资料的内存

B.来自储存设备(如硬盘)的资料,放置在缓冲区中,须待机送至CPU或其他运算设备

C.缓冲区(Buffer)这个中文译意源自当计算机的高速部件与低速部件通信时,

69

B.共享池、数据缓冲区和

D.数据区、控制区和存储区

必须将高速部件的输出暂存到某处,以保证高速部件与低速部件相吻合,后来这个意思被扩展了,成为“临时存储区”的意思D.缓冲区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数据安全性

499.构成文件的基本单位是字符,这一类文件称为(A)。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顺序文件

D.索引文件

500.文件的结构不包括(B)。A.索引集

B.顺序集

C.数据集

D.目录集

501.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D)。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数据库中的数据关系

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候选码字段值的顺序排列502.文件系统的多级目录结构是(B)。A.线性结构

B.树形结构

C.散列结构

D.双链表结构

503.下列选项中关于索引技术有关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输入顺序文件、主码与辅码C.稠密索引与稀疏索引

B.索引与索引文件D.索引可提高安全性

504.索引技术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A.线性索引和静态索引C.动态索引和静态索引

B.倒排索引和动态索引D.缓冲区调度

505.下列属于散列技术的处理冲突的方法是(A)。A.开放定址法和拉链法C.线性构造法和拉链法

B.倒序法D.线性循环法

506.关于散列表的冲突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D)。A.安全避免冲突的条件C.影响冲突的因素

B.冲突不可能完全避免D.冲突可以完全避免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