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2卷 第6期 58·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V01.32 NO.6 201 1 2009,30(18):2108—2109 收稿日期:2011—11—14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张雪媛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9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脏性猝 死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是鱿鱼冠状动脉血流供应急剧减少或 中断,而使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坏 心理症状,如紧张、恐惧、悲观、压抑、焦虑等。这就要求我们 护理人员及时掌握病人心理,运用心理学进行合理耐心的解 释,让病人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避免不良刺 死。其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也逐渐呈上升趋 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约占全部死亡的40%。人们的 激,否则不良情绪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肌压力 发射的调节能力受损,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导致病 情加重,还会发生心律失常及死亡。我们让病人相信只要积 极配合,疾病是完全可以康复的。(3)饮食指导:病人应进 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清淡易消化 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保持排便通畅, 避免便秘,以防因腹压增高,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出现意外,必要时应用缓泻药。(4)活动知道:现在提倡尽 生活方式、行为、环境等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形成中起重要 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抗病 意识,提高人们对心肌梗死的知晓率,达到控制心肌梗死发 病率和死亡率,为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本文 特进行此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2000—01—2002—01,住我院心内科已确 早进行康复活动,急性期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如无并发症 者,可在病情稳定24h后,进行被动活动四肢,防止静脉血栓 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符合WHO所定《急性心肌 梗死的诊断标准》。年龄在40—75岁,平均60.8岁,其中男 性77例,女性43例,农民26例,工人76例,干部58例,吸烟 者67例,饮酒者70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2例,初中以上 形成,3~4d可在床上洗簌,进行适当活动(可防止便秘),每 次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发生临床症状为宜,循序渐进、逐渐 增加活动量,因为适当活动可增强体质,增加功能储备量、增 加张力、改善心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建立,早期康 复还可明显缩短住院日期,减少住院话费。(5)改变不良生 活方式:指导病人要戒烟限酒因为烟草所产生的一氧化碳、 尼古丁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建立合理的作息制 度,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避免疲劳,进行适量有规律的 有氧活动。坚持合理膳食。减重。保持心态平衡。 1.4评价方法通过对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及出院时健康 情况来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 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死亡、对自身疾病危险因素掌握情况。 1.5 统计方法2结果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40例,高中以上文化58例,将入选病例 随机均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o例),一组为健康组(60 例)。 1.2一般情况组有可比性。 2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压、血脂、体重、 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说明两 1.3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对健康教 育组的病人除常规治疗外,还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并根 据病人实际情况与家属共同制订健康的护理计划,并做到有 效实施。(1)疾病知识:首先让病人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 识,如危险诱因、病因、临床表现。病情情况,急性期进行心 电监护意义,吸氧作用,用药方法、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 让病人掌握自我监护技巧,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2)心理 护理:病人起病急骤,临床症状重,病人会产生一系列精神、 两组结果运用统计学,经过x 检验,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从表1可以看出病人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建立良 好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病人对疾病稳定知识掌握实施比较 注:戒烟组P<0.O5,其余组P>0.01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2卷 第6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Vo1.32 NO.6 201 1 ·59· 2.2从表2可以看出健康教育组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握情况皆优于对照组。由表2可见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相 明显低于对照组P<0.O1,P<0.05。 比,健康教育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皆明显地狱对照 表2 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所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 组,二者有明显差异性(P<0.O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 中的一种严重疾病,其发病急骤、I临床症状重、变化快、并发 组别 倒数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 症多、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护理工作在心 肌梗死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促进病情好转的重要环节。 其中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 教育,对疾病治疗和恢复起着致善致美作用。以上研究证 实,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改变以往不 良生活方式,调整心态。因此我们进行健康教育要有针对 注:从上述表有力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健康教育提高 性,使患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更 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可以减少心肌梗死 有积极性、主动性、目的性。在对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大力开 并发症和病死率,有效控制心肌梗死发生,从而延长病人寿命。 展一级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力度。不但有效降低了危险因 3讨论 素,而且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控制心肌梗死发展,降低 对照组与健康教育组患者对疾病稳定知识的掌握情况 心肌梗死病死率、致残率、再次梗死率,提高病人生存率,及 相比,戒烟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掌握危险因素低盐低 生命质量,让心肌梗死病人重新回归社会。 脂饮食、按时服药、适量运动、戒酒、情绪稳定等方面,两组相 比有显著差异性(P<0.O1)。说明健康教育组对疾病知识掌 收稿日期:2011—11—20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与体会 尹建春张红艳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 管缓缓插入,若条件有限,可将橡胶胃管放入冷冻片刻,使硬 亡原因之一,急性期常见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 度增加后再插入。经临床观察,在插入胃管进入咽喉部时 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h~72h内插入鼻 (约14cm~16cm),可抬高病人头部,让下颌贴近胸骨,利于 饲管进行鼻饲,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下 让胃管插入,对于鼻甲肥大的病人,在插入胃管前先滴入一 面将针对脑卒中病人鼻饲时置管的方法、鼻饲液的选择、并 些麻黄素减轻鼻黏膜水肿后再插入 ,对于无意识障碍又存 发症的预防及吞咽康复护理体会进行综述。 在吞咽难需要插胃管的脑卒中病人,插胃管前做好病人的讲 1临床资料 解、安慰工作,说明置管的目的、方法,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2006—02—2007—02我院神经内科共收治脑卒中鼻饲 (2)鼻饲管插入的长度:常规插入胃管的长度为(45cm~ 病人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在56岁一82岁 55cm),通常鼻饲管顶端有2~3各侧孔,第2、3侧孔距顶端 之间,平均年龄62岁。单侧半球卒中10例,双侧半球卒中8 距离分别为5cm和10cm,为保证鼻饲管3个侧孔全部进入 例,脑干卒中7例。 胃内预防和减少因注入有刺激性药物导致的食道下段刺激 2护理 而引起的上腹部不适,应插入胃管的长度延长至55cm~ 2.1置管时机、胃管种类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如果昏迷、球 65cm为宜。(3)鼻饲液的选择及配置我院采用的鼻饲液 麻痹不能自行进食,容易导致营养缺乏、水电解质紊乱、消化 有混合牛奶、米糊、菜汁、肉菜泥混合汁等,温度在38℃~ 道出血、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为保证病人身体所 41℃,每天约2000mL,每天3~6餐,根据病情及病人具体情 需营养,维持机体内、外环境正常,为神经康复病人痊愈创造 况有针对性的供给,以保证病人的营养。我院采用灌注法, 条件,目前国内使用的胃管:橡胶管、硅胶管鼻胃管(带钢导 操作简单,可以在家庭进行。 丝)、螺旋鼻空肠管(内带导丝)、弯长胃管等,根据病人的情 2.3鼻饲的方法临床中采用输注法及灌注法,我院采用 况选择合适的胃管。 灌注法,取材方便,如各种汤类、新鲜蔬菜汁、果汁均可采用, 2.2置管的方法(1)对于昏迷病人插入胃管之前要严 便宜实惠,护理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在家庭进行。 密观察生命体征,床头备好吸引器等抢救药物,必要时先进 2.5鼻饲并发症的预防 (1)预防误吸:鼻饲时抬高病人 行吸净口、鼻腔分泌物,以防分泌物过多,在插管过程中窒 床头30。~60。,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半卧位,头偏向 息。由于患者咽喉肌麻痹不能配合,故应选用硬度较大的胃 健侧,借重力作用防止返流误吸,鼻饲后30min翻身、搬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