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作者:李珍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4期
摘要: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虽然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目前,很多医务人员对所有疾病,不分病种地都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对应用抗菌药物产生的危害却知之甚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抗菌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我们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虽然抗菌药物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目前,很多医务人员对所有疾病,不分病种都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忽视其不良反应[1]。抗菌药物到了滥用的程度,这要求我们在提高抗菌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不反应,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来治疗疾病。现就笔者了解的情况浅析如下。 1我国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
1.1生产和使用数量巨大 我国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也是抗菌药物生产大国:年产抗菌药物原料大约21万吨,国人均年消费量138 g左右。
1.2医疗机构使用频率高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发达国家,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仅为22%~25%。 1.3抗菌药物的滥用带来的危害
1.3.1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等造成损害,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这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
1.3.2产生细菌耐药性 滥用抗菌药物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导致在以后遇到细菌感染时一般的抗生素起不到作用。
1.3.3加重病情造成二重感染 无论实验还是临床都表明,长期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能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致使某些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二重感染。 2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生产抗菌药物的厂家很多,造成他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以至于出现不正当的竞争。出现了销售无序、虚假宣传、利用非正当手段在医疗机构拓宽销售渠道等现象。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对此管理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 2.2医务工作者方面的原因
2.2.1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败坏 部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不正,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及患者利益和安全,违反原则超常使用抗菌药物。
2.2.2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够全面 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经验性和臆断性用药情况太多,只要有与之类似的症状就使用;联合用药及预防性用药不科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间隔时间把握不够;用药的个性化强度不够,没有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知识,指导合理用药。
2.3患者方面的原因
2.3.1习惯用药和盲目用药,以为以前有与此相似的症状医生使用某种抗生素为其医好,以后只要有这样的症状只要自己买点这样的抗生素用了就能好。
2.3.2存在价高药好的观点,盲目使用进口药和贵重药,甚至在用药上出现攀比心。 2.3.3不按时按量服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药物的用量,按自己的想法服药。 3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的改进探讨
3.1规范商业行为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抗生素商业行为的监管,规范抗生素的销售渠道、规范抗生素的定价标准、防治抗生素的虚假宣传现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3.2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3.2.1建全组织、规范制度、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和原则》和《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成立由业务副院长挂帅,医务科牵头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主要临床科室主任组成的医院合理用药督查领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 3.2.2提高认识、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药动学特点,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及免疫调节作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症; 联合用药指征; 预防用药指征,药物之间的配伍; 细菌的耐药性变迁; 各种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 特殊人群的用药以及用药的剂量、疗效、方法等。达到全院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共识,促进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3实行分级管理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分级管理。临床选用应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 综合分析考虑。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 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 家会诊同意方可使用。
3.3科学管理、做好督查
3.3.1根据国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和个体化给药方案,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适应症、禁忌症; 应用抗菌药物前及时正确的留标本,正确 掌握给药剂量、疗程,时间和途径,避免耐药菌珠产生,严格掌握联用药指征。 3.3.2适时调整药物的用药目录,医院督导组根据检验科 定期提供的细菌培养和药敏情况,并结合院内外细菌耐药性的情况适时调整用药目录,使临床医生及时掌握主要病原菌、 耐药谱、 抗菌谱及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2]。
3.3.3注重信息反馈,加强督促检查,督查组定期对全院抗 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督查,强调三级医生查房制,要求贵重药
品或特殊使用药品必须由主任医师批示后方可使用,病历质量控制人员和感染控制科经常查阅现架病历和处方,将患者的用药情况绘制成药历图或是登记表,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3]。督查组应定期检查、评审的情况以简报的形式向全院通报。并依据检查,评审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率( 参考文献:
[1]周水根.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2005,3(17):176.
[2]方国美,何勤玢,王如玢,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前瞻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43.
[3]邱咏梅.我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223. 编辑/张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