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女娲补天_教案

女娲补天_教案

来源:爱站旅游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神话的一般知识。 2.掌握本文文言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4.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在学生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中加深理解。 难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神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话《女娲补天》。

(一)自由大声地朗读,力求做到读得准确流利。如果有读不准的地方,请标示出来。 (二)朗读成果展示。 (三)全班齐读课文。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标示读不准的地方。 2.有读不准,读不通顺的地方首先提出,师生共同解答。 3.2-3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他生听读并给予评价。

4.大声地齐读课文,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大意,为译文打基础。 (四)再读课文,梳通文意。

1.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梳通文意。 3.教师点拨并加以补充归纳。 (五)再次朗读课文,完成任务。

1.依照注释,在文中标注重点词语的意思。 2.翻译重点句子的意思。

1 / 2

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各组进行讨论交流。

(1)提出本组在翻译时遇到的困难,其他组帮助共同解决。 (2)各组选择自己读懂的句子,派代表翻译,班内交流。 (3)总结翻译规律。 三、分析课文。

(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多媒体出示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补天采取了哪些行动? 3.女娲补天的结果如何?

(二)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女娲这个人物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并摘要板书。

(三)把握文章主题。 (四)赏析写作特色。

1.文章除了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外,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教师深入到各组与同学共同探讨。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回答问题。

3.各抒己见,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 4.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四、巩固练习。

采取分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一)“迷你考场”。

各组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相关问题,然后向其他组提问。 (二)“故事擂台”。

先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再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 (三)“背诵比赛”。 各组推举人选参加背诵比赛。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2.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女娲的精神,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