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汕头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毕业设计_secret

汕头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毕业设计_secret

来源:爱站旅游
选题背景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 选题背景

1.1 课题来源

题目来源:生产 题目类型:设计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伴随着一批批环保法规的出台,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一系列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淡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居世界第6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而且,水资源在我国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缺水严重。由此可见,中国是世界上比较缺水的国家。

中国也是世界上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自1985年以来,我国废水年排放总量一直维持在350亿-400亿m3左右。1997年废水排放量达到最高值416亿m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7亿m3,市政污水排放量189亿m3。资料统计显示,在我国七大河流流域中,普遍存在水质恶化的问题,其中淮河流域由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导致水质在旱季极度恶化[1]。

近20年来,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水污染的日益加剧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产与生活。首先,淡水资源数量的不断减少会导致全国各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工业用水供给困难,农业灌溉出现紧缺,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其次,淡水资源质量的下降,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湖泊、河流、水库,使其水质恶化。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建立了各级环保机构,院校也陆续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研究。1984年建成的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它为我国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为以后污水处理事业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家在污水处

第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理方面取得的各项科研成果,使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某些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国内,在活性污泥法工艺应用的同时,A/O法、A2/O法、SBR法、CASS法、氧化沟法等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一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并运行,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3 国内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新建及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工艺中,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法仍为主流,占90%以上,其余则为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法及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净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5]。

“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建立与完成,使我国在污水处理新技术、污水再生利用新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借助于外贷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国外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AB法、氧化沟法、A/O工艺、A/A/O工艺、SBR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均得到应用。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由过去只注重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国外一些先进、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也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如格栅机、潜水泵、除砂装置、刮泥机、曝气器、鼓风机、污泥泵、脱水机、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污泥消化搅拌系统等大型设备与装置。

我国80年代以前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普通曝气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由于该工艺主要以去除BOD和SS为主要目标,对氮磷的去除率非常低。为了适应水环境及排放要求,一些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改造,增加或强化脱氮和除磷功能。 AB法污水处理工艺于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工程实践。由于其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值变化和有毒物质具有明显缓冲作用的特点,故主要应用于污水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特别是工业污水所占比例较高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目前氧化沟工艺是我国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之一。应用较多的有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由我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国产化,已有成功实例。DE型氧化沟和三沟式氧化沟在中高浓度的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应用。采用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为外贷项目。

多种类型的SBR工艺在我国均有应用,如属第二代SBR工艺的ICEAS工艺,

第2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属第三代的CAST工艺、UNITANK工艺等。从国情出发,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趋势:(1)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仍为重点也是难点;(2)工业废水治理开始转向全过程控制;(3)单独分散处理转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4)水质控制指标越来越严;(5)由单纯工艺技术研究转向工艺、设备、工程的综合集成与产业化及经济、政策、标准的综合性研究;(6)污水再生利用提上日程;(7)中小城镇污水污染与治理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下面介绍一些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的各种工艺及其原理。 1.3.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图1 活性污泥工艺流程图

废水 初次 沉淀池 曝气池 二次 沉淀池 出水 空气 剩余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 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 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 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 供氧系统: 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3.活性污泥法的分类及演化 (1)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①主要优点:1) 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2) 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②主要问题:1) 为了避免池首端形成厌氧状态,不宜采用过高的有机负荷,因

第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而池容较大,占地面积较大;2) 在池末端可能出现供氧速率高于需氧速率的现象,会浪费了动力费用;3) 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弱。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a.可以方便地通过对F/M的调节,使反应器内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控制在最佳状态;b.进水一进入曝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c.适合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

② 主要结构形式:a.合建式(曝气沉淀池):b.分建式

(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

①主要特点:a.废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有机物负荷分布较均衡,改善了供养速率与需氧速率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b.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主要特点是将活性污泥法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个过程——吸附、代谢稳定,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

①主要优点:

a.废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接纳的仅是浓度较高的回流污泥,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吸附池与再生池容积之和低于传统法曝气池的容积,基建费用较低;

b.具有一定的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当吸附池的活性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的污泥予以补充。

②主要缺点: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法,特别是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效果更差。

(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完全氧化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

a.有机负荷率非常低,污泥持续处于内源代谢状态,剩余污泥少且稳定,勿需再进行处理;

b.处理出水出水水质稳定性较好,对废水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 c.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设初次沉淀池。 ② 主要缺点:

第4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池容大、曝气时间长,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较高,而且占地大;一般适用于处理水质要求高的小型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水量一般在1000m3/d以下。 (6)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

a.纯氧中氧的分压比空气约高5倍,纯氧曝气可大大提高氧的转移效率; b.氧的转移率可提高到80~90%,而一般的鼓风曝气仅为10%左右;

c.可使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高达40007000mg/L,能够大大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

d.剩余污泥产量少,SVI值也低,一般无污泥膨胀之虑。 (7)浅层低压曝气法

① 理论基础:只有在气泡形成和破碎的瞬间,氧的转移率最高,因此,没有必要延长气泡在水中的上升距离;

② 其曝气装置一般安装在水下0.80.9米处,因此可以采用风压在1米以下的低压风机,动力效率较高,可达1.802.60kgO2/KW.h;

③ 其氧转移率较低,一般只有2.5%;

④ 池中设有导流板,可使混合液呈循环流动状态。 (8)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a.曝气池水深在78m以上,b.由于水压较大,洋的转移率可以提高,相应也能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率;c.占地面积较小。

② 一般有两种形式:a.深水中层曝气法:b.深水深层曝气法: (9)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Absorption Bio-degradation)的简称,是原联邦德国亚深工业大学宾克(Bohnke)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所开发的一种新工艺。该工艺不设初沉池,由污泥负荷率很高的A段和污泥负荷率较低的B段二级活性污泥系统串联组成并分别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

AB工艺可不设初沉池,曝气池的体积较小,基建费用相应降低污泥不易膨胀,达到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常用AB工艺,BOD5去除率为90%以上,TP去除率约为50-70%,TN的去除率约为30-40%,但不能达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排放标准。

AB工艺比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建费用降低约15%-20%,运行费用降低约

第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10%-15%,特别有利于污水厂的分期分级建设。但该工艺的产泥量增加20%,故增加了污泥处理处置的费用,同时运行管理较复杂。该工艺适合于进水浓度高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但污泥产生量较多。 (10)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早在1914年就由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发明了的水处理工艺。70年代初,美国Natre Dame 大学的R.Irvine 教授采用实验室规模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的资助下,在印第安那州的CuLwer城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法污水处理厂。SBR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

由于SBR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对于SBR反应器来说,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因此,SBR工艺发展速度极快,并衍生出许多种新型SBR处理工艺。

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Intermittent CycLic Extended System)是在1968年由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合作开发的。1976年世界上第一座ICEAS工艺污水厂投产运行。ICEAS与传统SBR相比,最大特点是:在反应器进水端设一个预反应区,整个处理过程连续进水,间歇排水,无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因此处理费用比传统SBR低。由于全过程连续进水,沉淀阶段泥水分离差,限制了进水量。

(11)A/A/O法(Anaerobic—Anoxic—Oxic)

由于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有去除氮和磷的要求,故国内10年前开发此厌氧—缺氧—好氧组 成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

A/A/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0.3mg/L),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 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0.7 mg/L,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为氢供给体(有机碳源),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为有效脱氮除磷,对一般的城市污水,

第6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COD/TKN为3.5~7.0(完全脱氮COD/TKN>12.5),BOD/TKN为1.5~3.5,COD/TP为30~60,BOD/TP为16~40(一般应>20)。

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5和COD为主,则可用A/O 工艺。

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不排入湖泊,利用大水体深水排放或灌溉农田,可将脱氮除磷放在下一步改扩建时考虑,以节省近期投资。

泥饼外运 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调节池 图2 A2/O法工艺流程图

进水 粗格栅 集水池 提升泵房 细格栅 曝气沉砂池 巴氏计量槽 格栅打包机渣包外运格栅打包机砂水分离机回流污泥砂外运 出水 接触消毒池 厌氧 缺氧 好氧 二沉池 回流(12)氧化沟法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 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长,有机负荷很低[0.05~0.15kgBOD5/(kgMLSS·d)],实质上相当于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

氧化沟的出水质好,一般情况下,BOD5去除率可达到 95%~99%,脱氮率可达到90%,除磷效率在50%左右,如在处理过程中,适量的投加铁盐,则除磷效率可达到95%。目前常用于生物脱氮的氧化沟工艺主要有卡鲁塞尔式和三沟交替工作式。

本工艺50年代初期发展形成,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管理,很快得到推广,且不断创新,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当前可谓热门工艺。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为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帕式(Passveer)简称单沟式,表面曝气采用转刷曝气,水深一般在2.5~3.5m,转刷动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池 第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力效率1.6~1.8kgO2/(KW·h)。

奥式(OrbaL)简称同心圆式,应用上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三个环道用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有利于脱氮除磷。采用转碟曝气,水深一般在4.0~4.5m,动力效率与转刷接近,现已在山东潍坊、北京黄村和合肥王小郢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 。若能将氧化沟进水设计成多种方式,能有效地抵抗暴雨流量的冲击,对一些合流制排水系 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尤为适用。

卡鲁塞尔(CarrouseL)简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从工艺运行来看,水深一般在3.0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积,其原因是供氧与流速有矛盾。

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此种型式由三池组成,中间作曝气池,左右两池兼作沉淀池和 曝气池。T型氧化沟构造简单,处理效果不错,但其采用转刷曝气,水深浅,占地面积大,复杂的控制仪表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不设厌氧池,不具备除磷功能。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负荷低,耐冲击,污泥少。建设费用及电耗视采用的沟型而变,如 在转碟和转刷曝气形式中,再引进微孔曝气,加大水深,能有效地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20%)和动力效率[达2.5~3.0 kgO2/(KW·h)]。

图3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污泥外运 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浓缩池 出水 接触池 沉淀池 氧化沟 城市污水 渣去城市处理厂 粗格栅和提升泵房 细格栅 沉砂外运 曝气沉砂池 (13)UNITANK工艺

UNITANK工艺和类似的TCBS工艺、MSBR工艺一样,都是SBR法新的变型和发展。它集“序批法”、“普通曝气池法”及“三沟式氧化沟法”的优点,克服了“序批法”

第8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间歇进水、“三沟式氧化沟法”占地面积大、“普通曝气池法”设备多的缺点。 典型

的UNITANK工艺是三个水池,三池之间水力连通,每池都设有曝气系统,外侧的两池设有出水堰及污泥排放口,它们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污水可以进入三池中的任意一个, 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在自动控制下使各池处在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以完 成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

UNITANK工艺由比利时Seghers公司首先建在我国的澳门特区,处理水量14×104m3/d(不下雨时平均处理水量为7×104m3/d),池型封闭,设计采用的容积负荷为0.58kgBOD/(m3·d),总的反应池体积为46800m3,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h,出水的BOD5、SS<20mg/L。

这类一体化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变形,可以采用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的污染物加以去除,如考虑硝化,其负荷一般在0.05~0.10 kgBOD5/(kgMLSS·d),硝化率视污水温度而异。而要求污泥稳定化,其污泥负荷和污泥龄要远远超过硝化时的数值。

容积利用率低是此类一体化工艺共同的主要问题,就是说在一个较长停留时间的曝气系统内,有50%左右的池容用于沉淀。

UNITANK工艺的成功与否有赖于系统采用稳定可靠的仪表及设备,因此引进技术,消化、吸 收和开发先进的自控系统是应用此工艺的关键问题。一般认为,UNITANK工艺不太适 生物滤池法

(1)生物滤池法工艺流程

进水 初沉池 生物 滤池 池 出水回流

二沉池 出水 剩余污泥 图4 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 (2)生物滤池法工艺原理

含有污染物的废水从上而下从长有丰富生物膜的滤料的空隙间流过,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并进一步降解,使得废水得以净化;主要的净化功能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

第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3)生物滤池法的基本组成

生物滤池一般主要由滤床(池体与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三部分组成,下面将分别予以说明。

①池体

在20世纪30、40年代以前,生物滤池的池体多为方形或矩形;在出现了旋转布水器之后,则大多数的生物滤池均采用圆形池体,主要是便于运行;高负荷生物滤池通常是圆形;

池壁可有孔洞或不带孔洞的两种:有孔洞的池壁有利于滤料的内部通风,但 在冬季易受低气温的影响;一般要求池壁高于滤料0.5m;在寒冷地区,有时需要考虑防冻、采暖、或防蝇等措施。

②滤料

生物滤池中的滤料是生物膜赖以生长的载体,其主要特性有:① 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② 能使废水以液膜状均匀分布于其表面;③ 有足够大的孔隙率,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到池底,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④ 适合于生物膜的形成与粘附,且应该既不被微生物分解,又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⑤ 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和破碎。

③布水装置

布水装置的目的是将废水均匀地喷洒在滤料上;主要有两种:固定式布水装置、旋转式布水装置;普通生物滤池多采用固定式布水装置;高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则常用旋转布水装置

④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处于滤床的底部,其作用是收集、排出处理后的废水和保证良好的通风;一般由渗水顶板、集水沟和排水渠所组成;渗水顶板用于支撑滤料,其排水孔的总面积应不小于滤池表面积的20%;渗水顶板的下底与池底之间的净空高度一般应在0.6m以上,以利通风,一般在出水区的四周池壁均匀布置进风孔。 (4)生物滤池法的分类及演化

1普通生物滤池

① 工作层填料的粒径为2540mm,厚度为1.31.8m;承托层填料的粒径为 70100mm,厚度为0.2m。

第10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② 在正常气温条件下,处理城市废水时,表面水力负荷为13 m3/m2.d,BOD5容积负荷为0.150.30kgBOD5/m3.d,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8595%;

③ 池壁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表面积的1%; ④ 滤池数不应小于2座。 2高负荷生物滤池

① 以碎石为滤料时,工作层滤料的粒径应为4070mm,厚度不大于1.8m,承托层的粒径为70100mm,厚度为0.2m;当以塑料为滤料时,滤床高度可达4m;

② 正常气温下,处理城市废水时,表面水力负荷为1030 m3/m2.d,BOD5容积负荷不大于1.2kgBOD5/m3.d,单级滤池的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7585%;两级串联时,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9095%;

③ 进水BOD5大于200mg/L时,应采取回流措施; ④ 池壁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表面积的2%; ⑤ 滤池数不应小于2座。 3塔式生物滤池

① 一般常用塑料滤料,滤池总高度为812m,也可更高;每层滤料的厚度不应大于2.5m,径高比为1:68;

② 容积负荷为1.03.0kgBOD5/m3.d,表面水力负荷为80200 m3/m2.d,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6585%;

③ 自然通风时,塔滤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横截面积的7.510%;机械通风时,风机容量一般按气水比为100150:1来设计;

④ 塔滤数不应小于2座。 3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实质上是常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的填 (滤)料,在填料下鼓气,是具有活性污泥特点的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BAF)70年代末起 源于欧洲大陆,已发展为法、英等国设备制造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产品。由于选用的填料 不同,以及是否有脱氮要求,设计的工艺参数是不同的,如要求处理出水BOD5、SS<20mg/L,去除BOD5达90%以上的工艺,其容积负荷为0.7~3.0 kgBOD5/(m3·d),水力停留时间1~2h;以硝化(90%以上)为主的工艺,其容积负荷为0.5~2.0kgBOD5/(m3·d),水力停留时间2~3h。

第1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1.3.2 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污染治理设备大约有110个类别,5000余个品种。其主导产品主要有城市污水处理机械设备与生活污不处理成套装置、各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分离设备、过滤设备、化学氧化与消毒设备、生物处理设备以及用于工业供水处理和特种工业用水处理设备等。从目前我国市场情况来看,普通型水污染治理设备的生产能力已大于国内市场需求,少量高技术含量产品国内尚不能生产。另外,随着国家对中水的重视,各类中水处理设备的需求也将提高。

(1)对于城市污水处理设备:为了贯彻加强集中治理的原则,近几年已有大量投资用于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将来处理能力在5~50万m3/d的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并重点发展成套化、自动化和节能设备。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除了传统的以普曝为代表的活性污泥法外,根据市场需要,要发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A2/O活性污泥法、SBR活性污泥法、AB活性污泥法的技术及相应的设备。另外将来对旋流式除砂设备、螺旋式砂水分离器、螺旋输送器、各种曝气装置、自动溶剂投加装置等设备的需求量也较大。

(2)在污泥处置中,要结合不同处理规模,提出不同的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技术和装备,如开发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设备。有的污泥要消化,有的沼气要利用,都涉及大量的设备和仪表。

1.3.3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厂的污泥产生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合理地处理、处置污泥,已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必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例如上海正在建设的竹园和白龙港两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天将产生约700t干污泥或2000m3脱水后含水率为65%的污泥。即每年产生255500t干污泥或含水率65%的污泥730000m3。如何处置这么大量的污泥,这是许多大城市都将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浓缩、消化、脱水、干化、有效利用(多为农用)、填埋及焚烧等,或用其中几个方法组合处置。应该说,对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我们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第12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是指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污泥处理总的要求是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1、污泥的处理

污泥稳定处理有好氧稳定和厌氧稳定,好氧稳定有很多优点,但能耗很高,只有当污泥量较少时才采用。污泥厌氧稳定处理通常采用中温(35℃)厌氧消化方法。国内已有十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此方法,污泥经消化后,有机物含量减少,性能稳定,总体积减少,污泥消化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沼气(消化降解1kgCOD可产生350L沼气)可以回收利用。

但由于消化装置工艺复杂,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有难度。污泥厌氧消化和沼气利用装置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费的30%左右,而且大多需进口技术和设备。从调查已建消化池的实际运行看,只有少数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管理、设计问题,亦有沼气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问题。比较好的如天津市东郊污水处理厂,该厂设计规模为处理城市污水40万m3/d,污泥日产2460m3(含水率96%),产生沼气13300m3,供4台248KW发电机发电,日可发电27000度,并与市电并网。

污泥的稳定问题,除了采取污泥厌氧消化外,还应结合污水处理工艺中考虑少产生污泥和稳定泥质的方案。例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中采用延长污水曝气时间,减少污泥的产量;设计参数中增加污泥泥龄(如泥龄20天以上),尽量使污泥趋向稳定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来说,采用带有延时曝气功能处理工艺(如氧化沟等处理工艺)是可取的。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投资低(如AB法的A段),而污泥量较多,增加了污泥的处理成本。故应当把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统一考虑,一并计算投资和运行费用。

污泥的稳定并不等于污泥无害,用于农田还需要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见下表。其中对镉、汞、砷、苯并芘、多氯联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应该通过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源头的排放,来控制污泥的性质。

国外在污泥稳定方面,除了用生物法(包括中温消化、高温消化及利用微生物和某些添加剂)外,还采用了化学法,有的将脱水后的污泥加盐酸调pH值至2~3,反应60分钟再加硝酸钠;有的对脱水污泥添加石灰。后者在欧洲应用较多。

2、污泥的处置

第1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1)制复合肥

按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对多数污水厂(特别是大量小型污水厂)来说,污泥用于农田是比较可行和现实的方案。污泥中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有增产作用;污泥中的有机质、腐殖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污泥经适当浓缩、脱水后运至市郊或邻近省份作为农肥,是许多污水厂采用的方法。但农田施肥有季节性,不需要泥肥时,污水厂会泥满为患,影响正常运行。于是一些污水厂支付费用,让农民把污泥拉走,而不问其去向,这会造成二次污染。

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对北京市密云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通过堆肥加工成复合肥,进行了用于农田的试验。该厂每天处理15000m3城镇污水,污泥产量5~6t/d(含水率80%),由于采用酸化—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污泥质量不错。添加一定数量的N、P、K做成复合肥,并直接造粒为污泥颗粒肥。通过在北京市大兴县庞各庄冬小麦田试验以及在温室内进行的油菜和玉米苗期盆栽施肥试验,均取得可喜的结果。由于是制成颗粒状污泥肥料,便于运输和贮存。

(2)卫生填埋

上海市对污水厂的污泥处置提出“处理一点,填埋一点,利用一点”的原则,上海市水务局正组织对污泥处理、处置和利用的专题研究,提出污泥用作农田、卫生填埋和污泥焚烧点的布局和具体的分期实施方案,防止产生二次污染。这无疑是正确的举措。

上海白龙港大型污水厂,正在按卫生填埋要求建设污泥填埋场,根据污泥性质、含水率及力学特性等因素进行设计。填埋厂使用期为七年,填埋场底部设有盲管将渗滤液再回到污水厂处理。此法占地大,运行工作量大,遇雨季污泥更难以压实,到使用期限后仍需另选场址。对大型污水厂采用污泥卫生填埋,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卫生填埋场的造价不低,国外对卫生填埋场还要有沼气安全收集系统,对分层复盖的泥土和排水、绿化有专门的要求。鉴于地价上升和填埋场有臭味,近几年来,无论欧盟国家或美国、日本,污泥卫生填埋的比例越来越小,美国已有的填埋场还将逐步关闭。

有些城市(如成都市)拟将污水厂污泥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一并处置,这存在两个实际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垃圾的中转站和填埋场的布点、设计和投资,属环卫局管理,而污水厂的污泥属市政系统管理,设计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和布点距离未考虑接纳污水厂污泥;二是脱水污泥含水率过高。运往垃圾填埋场的污泥,要求含

第14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水率不大于30%,而目前污水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在70%~80%,这类污泥不易碾压填埋,除非将污泥作适当干化或加石灰、絮凝剂处理。无论作何种填埋,污泥宜采取高干度脱水方案。

1.3.4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 (一) 管理体制

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体制是依据国务院各部门分工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镇三级分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独立工矿企业单位的水污染处理设施由各自行政部门管理,但业务、技术上受同级城市环保、建设部门的指导。相关部门责任如下:

(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查。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其他设施,应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经环保和建设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方可进行设计和施工。其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企事业单位应按规定申报有关防治水污染方面的资料,并保持正常使用,达标排放。

(2)建设部负责建设行政管理。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全国城市建设;研究拟定城市市政公用、环境卫生和园林风景事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改革措施、规章;指导城市供水节水和排水工作;指导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会同国家发展计划管理部门审批重大城市市政工程和公用工程等建设项目。有关供水的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护和治理、饮水卫生与健康,则分别由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协同管理。

(3)水利部门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用水源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二)政策法规

1991年制定了《城市排水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规定城市排水的发展要“以国家当前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快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建设的速度,逐步建立起与城市发

第1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展相协调的城市排水体系”,“城市排水应统一规划,纳入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排污单位应执行“节水、减污、净化、再用”的技术政策,同时对发展序列、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等也做了明确规定。为推动产业发展,实施颁发了《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

为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进一步控制超标污水进入排水设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排水设施的损坏,制定了相应运行管理标准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城市排水监测工作管理规定》,同时为加大对污水的监测力度,建立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并对监测网的成员单位进行了国家级城市排水监测计量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报告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和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明确要求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做到专款专用于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运行和建设。

《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文件中规定,除少数大型企业或远离城镇的企业,可自行处理达标利用或排放外,其他能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应由以企业单独治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城市汇水区为单元、区域综合治理为主。

与城市污水处理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0年3月) 6、《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4月)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 9、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1994年)

10、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8年5月) 11、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1998年9月)

12、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

第16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通知(1999年9月)

1.4 国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4.1 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分合 1城市污水厂

过去提倡建大厂,如纽约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610万m3/d,伦敦为420万m3/d,莫斯科为380万m3/d,东京127万m3/d,巴黎120万m3/d.大厂污水的水质水量波动小,而且可以配备较高级的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提高出水水质,降低处理成本,但投资大,上马慢。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人们,下班后多居住在市区外分散的别墅,我国新兴的乡镇企业及小城镇星罗棋布,针对这种形势,专家又主张多建小厂。看来不应拘泥一格,应因地制宜定大小[05]。 2工业废水处理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机构对工业废水处理给予很大重视和优待,各工厂都纷纷建起独立的厂属废水处理厂(站)。这往往在技术、经济上都不尽合理。应在选厂时,不忘比选下列两种形式:

a.合并处理,即邻近厂的污水,合并于一个处理厂进行处理;

b.联合处理,即工业废水在厂内对特殊污染物作必要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厂与城市污水一道联合处理。

1.4.2 多功能处理工艺和设备的开发

为了迎合复杂水质的多种处理要求,近年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力求扩展传统处理工艺设备的功能或开发新的多功能水处理器。这在经济、占地管理等方面无疑是有其优越性的。下面略举几例。

[15][16]1 SBR工艺[18]

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即序批式反应器。在自动控制下,使同一个池子在不同的时间内依次完成集水、曝气、生化、沉淀、溢流等多种功能。近年国内外发展很快。 2 多功能生物处理工艺

1)扩展好氧生物处理功能。在去除BOD和进行硝化这类传统功能之外,也设法去除重金属及氰化物这类无机有毒物质。其机理主要包括:生物絮团对可沉淀金属的裹挟作用,这与水的pH值及絮团大小有关;可溶性金属与细菌胞外酶结合。这与泥龄及有机

第1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负荷率有关;可溶性金属集聚于微生物细胞内;对氰化物的生物降解及挥发。2)好氧与厌氧相结合。出现了具有除磷和脱氮工能的AO法及A2O法等。3)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出现了接触氧化法,好氧及厌氧生物转盘、流化床等。4)生物处理与物理化学处理相结合。出现了各种加料生物法,如生化-混凝,生化-过滤,吸附-生化 (生物炭床、PACT法),O3-生化等等,以提高处理效率、扩展处理功能——除磷,去除重金属,去除微量有机物,去除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等。5)生物选择器的加入。当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容易降解的废水时,往往引起污泥膨胀,为此,在曝气池前增加一个“生物选择器”,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其中,并使之保持厌氧或缺氧状态,使丝状菌难以生存,使后续处理不再产生污泥膨胀的困扰。 3 多功能电化学反应器 4 处理与利用相结合

例如山西针织厂印染车间排出的废水,pH达10~11,先将其利用于锅炉消烟除尘,避免了设备腐蚀、节约了清水,其间因与CO2,SO2等酸性气体结合,废水pH降低;又因有粉煤灰混入水中,在后续生物处理中起到一定吸附及生物载体作用,提高了COD及色度去除率,增强了污泥沉降性能。 1.4.3 其他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期盼

a.装设在家庭或格栅之前的切割破碎机; b.运行良好的格栅及清栅机;

c.各类刮砂、刮泥、刮油、刮浮渣设备(包括提、运); d.各类高效曝气器;

e.各类斜板材料、过滤填料、生物填料; f.实用水和废水消毒设备(常用及备用); g.组装式一元化便携式设备; h.高效污泥脱水、干化、焚烧设备; i.各类污水、污泥泵,空气、沼气压缩机; j.新型多功能化粪池;

k.水、气、泥的化验、计量及监控设备; l.各类混凝剂、吸附剂;m.自动化监测控制设备。 1.4.4 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和应用

第18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随着水质的复杂和科学的发展,过去多凭经验的设计方法,应逐渐为以反应动力学为基础的理论化计算所取代。不同反应器处理不同的污染物,都存在反应动力学问题,至今开展较多的是废水生物处理模式,这方面可分两大派。

1)以美国Grady为代表的理论派,从微生物基本代谢出发,加以仔细研究。 2)占多数的工程派,其中较著名的有:W.W.EckenfeLderJr模式;R.E.Mckinney模式; Lawrence-McCarty模式;Goodman-EngLande模式。至今尚未有统一公认的模式被普遍应用。

1.5 存在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的短缺。

我国虽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百多座,但在某一个城市本身的处理率不高,也就是污水处理的量不够。目前大城市已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工作。但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在西北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地方政府没有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水环境污染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2)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能到位。

全国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中,满负荷运行的不到1/3。没有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大多数均是由于运行经费不能到位,有的省市没有收取污水处理费,有的是只收工厂、企业的没收居民的,有的是工厂、企业、居民的都收了,但收费标准定的很低,远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费用。 (3)进口设备的维修及设备备件的开发。

大批的进口设备,经过几年的运转后,已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特别是索赔期后的维修和正常的大修。若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设实在难以接受,若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特别是一些将要淘汰的设备被引进中国,备品配件国外也不会再生产了,就需要国内自行测绘、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使进口设备发挥出它的作用,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4)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有一阵风的现象,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热门工艺。

选择热门工艺是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出现的单纯追求工艺新,追求时髦工艺,

第1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不考虑本地区的进水水质、处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的问题,以至造成设施设备闲置,增大了建设投资也提高了日常运转成本。 (5)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利用。

(6)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

污水经过各种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置,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污染。污泥进行干燥用作农肥要复合国家环保部门有关规定。污泥作为绿地用肥要有园林部门认可,有监测部门跟踪分析方能使用,总之污泥若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是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

(7)污水处理厂没有除臭装置。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池,格栅间,沉砂池,初沉池及污泥处理系统的储泥池,脱水机房(除离心机外)都会产生严重的臭气,即影响操作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也给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带来污染,应该多渠道解决除臭装置,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1.6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技术路线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氧化沟法;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进水 排泥 巴氏计量槽 厌氧池 氧化沟 二沉池 回流污泥 污泥泵房 接触消毒池 出水 粗格栅间 集水池 污水提 升泵房 细格栅间 曝气沉砂池 泥棚 浓缩 脱水间 剩余污泥贮泥池 图5 A2/O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主要设计参数:曝气沉砂池,水力停留时间为3 min,水平流速为0.06m/s;A2/O

第20页(共86页)

选题背景

氧化沟污泥负荷为0.14 kg BOD5/(kg MLSS·d),污泥浓度为3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8.5 h,其中厌氧区为1.0 h,缺氧区为1.5 h,好氧区为6.0 h;二沉池表面负荷0.84 m3/(m2·h),沉淀时间3.6 h;污泥浓缩池浓缩时间13.7 h,固体负荷40 kg/(m2·d)。

采用的新技术有: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了技术先进成熟的A2/O脱氮除磷新工艺;尤其是主体构筑物A2/O池采用了一种厌氧、缺氧和好氧区组合在一起的新型氧化沟池型。

2 方案论证

2.1 工艺论述 根据GB8978-1996确定的排放标准,今后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要考虑除磷处理,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要考虑硝化处理或脱氮处理。

排入GB3838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的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排入GB3838中IV、V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附: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本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南海,其出水水质必须达到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 设计水质指标如下:

表1 进水出水水质一览表

水质指标 项目 设计进水水质 (mg/L) 设计出水水质 (mg/L) 工艺处理 效率 第2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BOD5 CODcr SS TN TP 105 350 200 30 3 ≤20 ≤60 ≤20 ≤20 ≤1 81% 82.9% 90% 33.3% 66.7% 根据上表所示水质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和安徽省阜阳市经济及环境状况,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20万t/d规模大型污水厂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万t/d污水厂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小型污水厂还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水解好氧法工艺等。对脱磷脱氮有要求的城市,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2/O工艺,A/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由于该设计对脱氮除磷有要求故选取二级强化处理。可供选取的工艺:A/O工艺,A/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CASS,氧化沟工艺及其改良工艺。

下面将既能有效去除BOD5又能适当去除N,P的三种方案:氧化沟法, CSAA法,A2/O型氧化沟法进行比较,再确定最优方案。 2.1.1 方案Ⅰ 氧化沟法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人首创,60年代以来,这项技术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已被广泛采用,工艺及构造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对该技术缺点(占地面积大)的克服的对其优点(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运行效果高且稳定,维护管理简单等)的逐步深入认识,目前已成为普遍采

[6][7]用的一项污水处理技术[5]。

2

氧化沟工艺一般可不设初沉池,在不增加构筑物及设备的情况下,氧化沟内不仅可完成碳源的氧化,还可实现硝化和脱氮,成为A/O工艺,氧化沟前增加厌氧池可成为A²/O工艺,实现除磷。由于氧化沟内活性污泥已经好氧稳定,可直接浓缩脱水,不必设厌氧消化。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公认为一种较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相比,它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1、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

2、处理效果好,有较稳定的脱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质好。实际运行效果表明,

第22页(共86页)

方案论证 氧化沟在去除BOD5和SS方面均可取得高质量的出水,运行也更稳定可靠。同时,在不断增加曝气池容积时,能方便地实现硝化和一定的反硝化处理,且只要适当扩大曝气池容积,能更方便地实现完全脱氮的深度处理。

3、能处理不易降解的有机物,污泥量少,污泥性质稳定。由于氧化沟所采用的较长的污泥龄使污泥得到了很好的好氧稳定,污泥生成量就少。易与节约成本。

4、对高浓污水有很强的稀释能力,有一定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能力。 5、在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聚作用。 6、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水量较大。 7、技术先进成熟,管理维护较简单。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下列缺点:

1、回流污泥溶解氧较高,对除磷有一定的影响。供氧的方式不同; 2、DO控制难度大;

3、微孔曝气设备维护成本高;

4、构筑物较多,占地面积大,该工艺要建设较大占地面积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建设成本高;

5、因为受水质和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氧化沟在实际运行中容易产生活性污泥膨胀,必须增加选择器来解决;

6、设备利用率不高。 7、耗电量大,工程造价高。 2.1.2 方案Ⅱ CASS法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或TechnoLogy,简称CASS或CAST),是由美国Goronszy教授开发出来的,该工艺的核心为间歇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按曝气与不曝气交替运行,将生物反应过程与泥水分离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子中完成,属于SBR工艺的一种变型。

[8]CASS工艺是在ICEAS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7]。通常CASS分为三个反应区:

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好氧区。生物选择器是设置在CASS前端的小容积区,通常在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其基本功能是防止产生污泥膨胀,同时还具有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反硝化的作用,另外在这个区内的难降解大分子物质易发生水解作用,这对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反应区则是去除有机底物的主场

第2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所,运行过程中通常将主反应区的曝气强度加以控制以使反应区内主体溶液处于好氧状态,完成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在池末端设有潜水泵,污泥通过潜水泵不断从主曝气区抽送至生物选择器中。CASS生物选择器及缺氧区的设置和污泥回流的措施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地在选择器中经历一个高絮体负荷(S0/X0)阶段,从而有利于系统中絮凝性细菌的生长,进一步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CASS工艺在沉淀阶段不进水以保证污泥沉降无水力干扰,可以进一步保证系统有良好的分离作用。

CASS工艺周期: 1、曝气阶段

由曝气装置向反应池内供氧,此时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为硝态氮。

2、沉淀阶段

此时停止曝气,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变清。

3、滗水阶段

沉淀结束后,置于反应池末段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滴液。此时反应池逐渐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反硝化。

4、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即是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的阶段。 CASS 工艺的优点

1、建设费用低,节省了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以节省。工艺流程简单,可减少占地面积。

2、运行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

3、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由于CASS池通过隔墙将反应区分为功能不同的区域,个区中溶解氧,污泥浓度和有机负荷都不相同,个池中占优化的生物也个不相同,这使得CASS具有明显的同步脱氮除磷功能,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

第24页(共86页)

方案论证 4、无污泥膨胀,沉淀过程在静止的环境中进行,工艺过程稳定;

5、采用组合模块结构,布局紧凑,占地省,分期建设和改扩建方便,易实现自动化,人工费省;管理简单,运行可靠。

6、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比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7、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便于进一步处理与处置。 8、半静止状态沉淀,表面水力和固体负荷低,沉淀效果好。 总之,CASS工艺的优点可归纳为:简单、可靠、灵活等优点。 CASS 工艺的缺点:

1、设备利用率较低,闲置时间长,每周期接纳污水约站总有效容积的30%,使污水的实际停留时间延长至13.3 小时左右;

2、采用降堰排水,水头损失大;

3、污泥在生物选择器中释磷受到回流混合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比较大,在传统的CASS 工艺系统中难以提高脱氮除磷。

4、各池子同时间歇运行,人工控制几乎不可能,全赖电脑控制,对处理厂的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对设计、培训、安装、调试等工作要求较严格 2.1.3 方案Ⅲ A2/O氧化沟法

A2/O型氧化沟工艺采用前置厌氧池,把厌氧、缺氧、好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之一. A2/O氧化沟工艺流程[09]

A2/O氧化沟是氧化沟的变形,不只是卡鲁塞尔氧化沟的一种变形,就是用帕斯维尔氧化沟仍可以加缺氧区和好氧区.卡鲁塞尔氧化沟的特点就是用微孔曝气机,A2/O氧化沟可以用任何方式曝气.常见的是卡鲁塞尔氧化沟前置厌氧池.

经预处理后的污水首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在厌氧池内充分混合,水力停留时间约20min;然后混合液进入氧化沟缺氧段,并在该段内与氧化沟的内循环水混合;之后混合液流入氧化沟好氧段,好氧段的转刷分为单速转刷和双速转刷,双速转刷在高速运行时的作用与单速转刷相同,在低速运行时只起推流作用,调节双速转刷的工作状态和改变单速转刷的工作时间可以控制该段的溶解氧水平;最后处理水经排出口进入二沉池沉淀分离.

A2/O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机理:

第2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A2/O氧化沟工艺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厌氧池、缺氧段和好氧段. 厌氧池

生物除磷是利用回流污泥中的聚磷细菌,在厌氧、好氧条件交替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过量地(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污水中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形态贮藏在菌体内,从而形成高磷污泥,从系统中排出,达到污水除磷目的.

在厌氧环境中,聚磷细菌吸收溶解性的有机物VFAS(挥发性有机酸),同化成细胞内的能量储存物PHB(聚β羟基丁酸).这一过程导致聚磷细菌细胞内的聚磷水解和释放.但聚磷细菌在后序的好氧段中吸收的磷要大于在厌氧池中释放的磷,因此,厌氧池就像一个“生物选择器”,优先选择了聚磷细菌这种具有特殊代谢机能的微生物.除此之外,在厌氧池中也进行有机氮化合物的氨化水解反应. 缺氧段

氧化沟中缺氧段、好氧段为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创造了条件.泥水混合液由厌氧池进入氧化沟缺氧段,在缺氧段,反硝化菌利用内循环带来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中的N和N还原为N2释放出来,达到脱氮的目的. 好氧段

在好氧段发生3种作用:①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利用氧气将混合液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去除BOD(生化需氧量),达到脱碳的目的.②污水中的氨态氮,在好氧段被亚硝酸菌、硝酸菌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进行亚硝化反应和硝化反应. ③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复并以聚磷的形式存储超出生长需要的磷量,其能量来自PHB的氧化代谢,使磷酸盐从污水中去除.产生的富磷污泥(新的聚磷菌细胞),将在后序的操作单元中通过剩余污泥的形式排放,从而将磷从系统中除去.从能量角度来看,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获取能量以吸收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在好氧状态下降解吸收溶解性有机物获取能量以吸收磷,在整个生物除磷过程中表现为PHB的合成和分解.

优点:

(1)在氧化沟前置厌氧池,使得氧化沟的脱氮功能与A2/O的除磷功能结合起来,能较好的实现脱氮除磷;

(2)该工艺具有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的优点,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耐

第26页(共86页)

方案论证 冲击负荷能力强。减少了内回流泵,采用微孔曝气,氧的利用率高,设备少,减少了设备维护量,有利于运行管理,占地适中。

(3)生物池接近完全混合式生物池,生物池设计中采用部分区域不设曝气器,以人为形成缺氧段,实现反硝化,而无需采用内回流。另外反硝化过程中可提供氧,减小实际中的供氧量,且曝气系统采用深层微孔鼓风曝气,氧的利用率高,降低运行费用。

(4)在氧化沟前加厌氧池可使聚磷微生物优先获得碳源并得以充分释磷 (5)总水力停留时间较小

(6)取消了混合液回流,将污泥回流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合并为一个回流系统,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同传统型的相当,而在同样条件下除磷效果较优。

缺点:

(1)生物除磷过程受回流污泥中NOx-的影响较为显著,NOx-含量较高则厌氧区不能保持严格的厌氧状态,导致聚磷菌释磷不充分,在氧化沟内也就不能充分吸收磷。

(2)厌氧池在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厌氧状态下硝酸盐抑制聚磷菌释磷,甚至会使其停止释磷。

综上所述,本设计拟采用A/O氧化沟工艺。

2

2.2 工艺流程图

2.2.1 氧化沟工艺流程

出水 污泥外运 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浓缩池 接触池 沉淀池 氧化沟 城市污水 粗格栅和提升泵房 细格栅 曝气沉砂池 渣去城市处理厂 沉砂外运 图6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第2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2.2.2 CASS工艺流程

泥饼外运 污泥脱水机房

图7 CASS工艺流程图

污泥调节池 进水 粗格栅 集水池 提升泵房 细格栅 曝气沉砂池 巴氏计量槽 格栅打包机渣包外运格栅打包机砂水分离机回流污泥CASS反 应 池 2.2.3 A2/O氧化沟工艺流程

排泥 泥棚 浓缩 脱水间 巴氏计量槽 厌氧池 氧化沟 二沉池 回流污泥 污泥泵房 接触消毒池 出水 进水 粗格栅间 集水池 污水提 升泵房 细格栅间 曝气沉砂池 2.3 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设备选取与说明

2.3.1 格栅

出水 砂外运 接触消毒池 图8 A2/O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第28页(共86页)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池 剩余污泥贮泥池 方案论证

本污水处理厂设置粗、细两道格栅。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以免其对后续处理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造成损害。

格栅按栅条的种类可分为直棒式栅条格栅、弧形格栅、辐射式格栅、转筒式格栅和活动栅条式格栅。 由于直棒式格栅运行可靠,布局简洁,易于安装维护,本工艺选用直棒式格栅。 格栅设置方式:粗格栅→集水池→提升泵房→细格栅

进水粗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或悬浮物,以保护进水泵的正常运转,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细格栅设置在污水处理系统之前,以保证后续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设计粗格栅选用GH-1800的链式旋转格栅除污机4台(三用一备),粗格栅选用GH-2200的链式旋转格栅除污机4台(三用一备) 2.3.2 提升泵房

本设计泵房采用半地下式建筑,采用非自灌式泵房形式。 2.3.3 沉砂池

表2 沉砂池性能比较表

名称 平流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 竖式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 工艺优点 结构简单,动力消耗小,沉砂效果好。 结构简单,沉砂效果好。沉砂有机物含量较少(小于10%),能起到预曝气作用。 沉砂有机物含量较少(小于10%) 动力消耗小,沉砂效果好。 工艺缺点 沉砂有机物含量大(约15%),沉砂后继处理难度大。 动力消耗大。 处理效果一般较差。 结构复杂,不易脱水。 沉砂池的形式,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旋流式三种;按池型可分为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形式,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具有构造简单、截留物及颗粒效果较好的优点。竖流式沉砂池是污水自下而上由中心管进入池内,无机物颗粒藉重力沉于池底,处理效果一般较差。曝气沉砂池是在池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沿池旋转前进,从而产生与主流垂直的横向恒速环流。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通过

第2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调节曝气量,可以控制污水旋流的速度,使除砂效率较稳定,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同时,还对污水起预曝气作用。 本设计采用曝气沉砂池。 2.3.4 计量槽

现在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水量计量设备是巴氏计量槽和薄壁堰。

1、巴氏计量槽:精确度达95%-98%,而且水头损失小,底部冲刷力大,不易沉积杂物。

2、薄壁堰:比较稳定可靠,只易设在污水处理系统之后。

本设计要求选用精确度高,操作简单,不易沉积杂物,能够配用自动记录测量仪表,因此选用巴氏计量槽。 2.3.5 生化反应池

表3 工艺方法比较表 工艺 类 型 工艺优点 工艺缺点 氧化 沟法 CASS法 1、供氧的方式不同,DO控制难度大,1、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 初期活性污泥培养周期长; 2、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 2、氨氮处理效果差,去除率很低; 3、污泥量少,污泥性质稳定; 3、设备故障率高,后期维护成本高(进4、且有一定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的能力; 口设备好一点); 5、在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4、氧化沟工艺不仅仅是占地面积大,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聚作用; 建设成本高; 6、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5、因为受水质和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水量较大; 氧化沟在实际运行中容易产生活性污7、污泥龄较长,一般长达15-30天,到以存泥膨胀,必须增加选择器来解决; 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果运行得当,可进行6、该工艺要建设较大占地面积的二沉除磷脱氮反应。 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7、耗电量大,工程造价高。 1、建设费用低,工艺流程简单,可减少占地1、设备利用率较低,闲置时间长,每面积。运行费用省,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周期接纳污水约站总有效容积的30%,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 使污水的实际停留时间延长至13.3 小2、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明时左右; 显的同步脱氮除磷功能,优于传统活性污泥2、采用降堰排水,水头损失大; 3、污泥在生物选择器中释磷受到回流法; 3、无污泥膨胀,沉淀过程在静止的环境中进混合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比较大,在行,工艺过程稳定; 传统的CASS 工艺系统中难以提高脱4、采用组合模块结构,布局紧凑,占地省,氮除磷。 分期建设和改扩建方便,易实现自动化,人工4、各池子同时间歇运行,人工控制几费省;管理简单,运行可靠。 5、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比较少,控制乎不可能,全赖电脑控制,对处理厂的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对设计、培训、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6、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便于进一步处理安装、调试等工作要求较严格 第30页(共86页)

方案论证

与处置。 7、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可用改变曝气时间的简单方法予以缓冲,耐冲击负荷,有较强适应性; 8、半静止状态沉淀,表面水力和固体负荷低,沉淀效果好。 1、在氧化沟前置厌氧池,使得氧化沟的脱氮功能与A2/O的除磷功能结合起来,能较好的实现脱氮除磷; 2、该工艺具有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的优点,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减少了内回流泵,采用微孔曝气,氧的利用率高,设备少,减少了设备维护量,有利于运行管理,占地适中。 3、生物池接近完全混合式生物池,生物池设计中采用部分区域不设曝气器,以人为形成缺氧段,实现反硝化,而无需采用内回流。另外反硝化过程中可提供氧,减小实际中的供氧量,且曝气系统采用深层微孔鼓风曝气,氧的利用率高,降低运行费用。 4、在氧化沟前加厌氧池可使聚磷微生物优先获得碳源并得以充分释磷 5、总水力停留时间较小 6、取消了混合液回流,将污泥回流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合并为一个回流系统,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同传统型的相当,而在同样条件下除磷效果较优。 7、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比高、建设时间短、见效快、占地面积少、运行效果显著。 A2/O氧化沟法 1、物除磷过程受回流污泥中NOx-的影响较为显著,NOx-含量较高则厌氧区不能保持严格的厌氧状态,导致聚磷菌释磷不充分,在氧化沟内也就不能充分吸收磷。 2、厌氧池在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厌氧状态下硝酸盐抑制聚磷菌释磷,甚至会使其停止释磷。 3、缺氧段的DO控制比较困难。 本设计选择A2/O氧化沟法工艺,可以较好的满足出水水质要求。 2.3.6 消毒

现针对现行水处理厂中几种主要的消毒技术进行一下比较:

消毒剂 液氯 表4 消毒剂比较表

优 点 缺 点 当污水含工业污水比例大效果可靠、投配简单、投量准确,时,氯化可能生成致癌化合价格便宜 物 。 投加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同液氯缺点外,沿尚有投量不准确,溶解调制不便,劳动强度大 需要特制氯片及专用的消毒器,消毒水量小 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适 用 条 件 适用于,中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适用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适用于医院、生物制品所等小型污水处理站 适用于出水水质较漂白粉 次氯酸钠 臭氧 用海水或一定浓度的盐水,由处理厂就地自制电解产生,消毒 消毒效率高,并能有效地降解污第3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色,味,等,污水中PH,温度对消毒效果影响小,不产生难处理的或生物积累性残余物 杂 好,排入水体条件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本设计选用液氯消毒。

3 过程论述 设计说明

3.1 概述

3.1.1 设计题目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3.1.2 设计任务

汕头市东区14万m3/d污水处理厂一座 3.1.3 设计依据、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长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3.1.4 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3][4]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I-1999) 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 5.《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 6.《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 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7-87) 9.《地下工程防火技术规范》 (GBJ108-87)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11.《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 1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J106-87) 3.1.5 设计资料

第32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1)设计水量[19]

3m14万/d, 总变化系数=1.35。

(2)进出水水质

表7 进出水水质表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BOD5 (mg/L) 105 ≤20 COD(mg/L) 350 ≤60 TN (mg/L) 200 ≤20 TP(mg/L) SS(mg/L) 30 ≤20 3 ≤1 (3)处理程度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参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并尽量争取提高出水水质,因此确定本污水厂出水水质控制为:

BOD5≦20mg/L CODcr≦60mg/L SS≦20mg/L TN≦20mg/L TP≦1mg/ L

表8 进水出水水质一览表

水质指标 项目 BOD5 设计进水水质 (mg/L) 105 350 200 30 3 设计出水水质 (mg/L) ≤20 ≤60 ≤20 ≤20 ≤1 工艺处理 效率 81% 82.9% 90% 33.3% 66.7% CODcr SS TN TP (4)尾水排放

该城市污采用A2/O氧化沟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B标准,就可以直接排入南海。 (5)污泥处理

本设计应考虑污泥的综合处理,可根据本污水处理厂新选择的工艺技术路线确定污泥的利用途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许多对人的健康有危害。对于化验员和污泥脱水机房的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较高。在设计及运行管理中尽量做到废弃物不落地,而直接进入废弃物箱或直接装车外运,避免废弃物落地后的

第3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二次污染,污染物外运时采用半封闭式自卸车,送到市区内指定区域进行处置。 3.1.6 自然资料 1 厂区地形

位于南海北部沿岸赣江入海口。 2 气候资料

(1)大气压(hPa): 年平均大气压: 1013.0 夏季平均大气压: 1005.5 冬季平均大气压: 1019.9

(2)气温(℃) 年平均气温: 21.3 年较差温度: 15 年平均日较差: 6.6 极端最高温度: 38.6 极端最低温度: 0.4 最热月月平均温度: 28.2 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31 最冷月月平均温度: 13.2

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8.2℃左右,出现最高气温≧35℃的天数达2.1天,极

端最高气温可达38.6℃.

(3)相对湿度(%): 最热月月平均: 84 最热月14时平均: 73 最冷月月平均: 79

2-9月相对湿度82%-87%,6月最高为87%,其他各月接近80%. (4)降水(㎜): 平均年总降水量: 1560.1 一日最大降水量: 297.4

年雨量2/3集中在5-8月各月皆在200mm以上,6月最高,为339.1mm,11,12月及1月均不足40mm,年降水日131.6天,4/5集中在2-9月,其间各月在10-18天之

间,10-12月降水日较少,各月皆不足6天,本地降水温度较大,年暴雨达7.5天.

(5)风速及风向:

①风速(m/s): 全年平均风速: 2.7

第34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夏季平均风速: 2.5

冬季平均风速: 2.9 (各月风速相差不大)

30年一遇最大风速: 33.5

CENE ②风向: 全年风向与频率:

1918CSSWCCSSSW 夏季风向与频率(%):6月 ,7月 ,8月

2011102421ESE. 10ENEENE 冬季风向与频率(%):12月,1月 ,

2120ENE2月

26W....WNW....NW 全年最小风向与频率(%):

1 (风向年变化明显,9-5月盛行东北偏东风,6-8月盛行西南偏南风)

图9 附风玫瑰图

实线为全年风玫瑰图 虚线为夏季风玫瑰图

(6)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2097.5时,百分率:45% 冬季日照时数:12月174.3时 百分率:53%

1月148.8时 百分率:44%

2月111.3时 百分率:35% 入射角(°):冬至日:43.1 大寒日:46.4

7-10月各月日照均在210小时以上,最少是2月仅111.3小时

第3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7)地温(℃): 深度(㎝) 1月 7月 0 15.5 32.3 (8)天气现象: 全年大风(≧8级)日数:11.5天 7月最多,11月最少

最多日数:23天 最少日数:5天

终年都可出现雾和雷暴天气,平均雷暴日数:52.6天,最多年有80天,(4-9月雷暴活动较频繁)

3.2 工程设计

3.2.1 设计内容

汕头市东区14万m3/d污水处理厂一座 3.2.2 设计规模

314万m/d,变化系数为1.35

3.2.3 A2/O氧化沟主流程

原污水 粗格栅 曝气沉砂池 功能简介:

污水先经过粗格栅,除去污水中体积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防止后续污水处理构筑物管道、阀门和水泵机组堵塞,再经过集水池,由潜污泵打入曝气沉砂池,(集水池和潜水泵之间污水经过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细小纤维,降低生物处理负荷),污水中比重较大的物质在曝气沉砂池中沉淀,之后污水再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由于回流污泥的好氧呼吸作用,使混合液中的溶解氧迅速去除,形成无氧环境.在氧化沟中有机物被降解,氮磷也得到很好的去除,通过氧化沟的水流入二沉池再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之后处理过的水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经过稳定塘后直接排放. 3.2.4 辅流程

污泥 污泥泵房 贮泥池 浓缩脱水机 泥饼外运

第36页(共86页)

集水池(污水提升泵房) 细格栅

A2/O氧化沟 二沉池 加氯消毒池 出水

过程论述 功能简介:

经过二沉池后的污泥通过污泥泵进入污泥池,再经过浓缩脱水车间,污泥经处理后运出厂外进行农用或填埋。 3.2.5 各构筑物工艺简介 ①粗格栅

工艺流程:

原污水 粗格栅 进水泵房 功能简述:

粗格栅是污水处理的第一道预处理设施,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②进水泵房 工艺流程:

集水池 进水泵房 细格栅 功能简述:

本设计进水泵房按140000吨/日设计。选择在集水池内放置潜水泵的提升形式,潜水泵4台(3用1备),单机流量32.82m3/min

集水池建成圆形的,有效水深为2.3m,潜水泵一字排在池的中央,池内设置工字梁单轨起吊设备,配套电葫芦一台。 ③细格栅 工艺流程:

进水泵房 细格栅 曝气沉砂池 功能简述:

细格栅设置在污水处理系统之前,以保证后续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工作。 ④ 曝气沉砂池 工艺流程:

细格栅 曝气沉砂池 巴氏计量槽 功能简述:

曝气沉砂池是在池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沿池旋转前进,从而产生与主流垂直的横向恒速环流。通过调节曝气量,可以控制污水旋流的速度,使除砂效率较稳定,

第3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同时,还对污水起预曝气作用。沉砂池下游为巴氏计量槽,槽内安装1台超声波流量计,渠道内设PH计及温度计,信号送入PLC,用来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水量、酸度和温度连续监测。 ⑤ A2/O氧化沟 工艺流程:

巴氏计量槽 A2/O氧化沟 二沉池 接触消毒池 功能简述:

降低BOD,COD,悬浮物浓度,并脱氮去磷,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⑥鼓风机房和曝气系统 工艺流程:

鼓风机 空气总管 空气支管 A2/O氧化沟内微孔曝气系统 鼓风机 空气总管 空气支管 曝气沉砂池曝气系统 功能简述:

鼓风机房内安置两台D36×28-20/2000型罗茨鼓风机,为曝气沉砂池曝气服务;选用D250-21型高速离心鼓风机两台(一用一备),为A2/O氧化沟微孔曝气服务。 ⑦加氯间 工艺流程:

氯瓶 自动加氯机 接触消毒池 功能简述:

污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按季节性加氯考虑,设在线余氯分析仪适时监测出水余氯量,并向PLC送出信号,并以此控制加氯量。在加氯正压区设置了氯气报警器,报警信号可在值班室及总控室显示,同时还发出音响报警,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设置一套漏氯吸收装置。所有设备均在分控站PLC的控制下自动运行。 ⑧ 污泥泵房 工艺流程:

A2/O氧化沟 污泥泵房 贮泥池 功能简述:

将一定数量的活性污泥回流到生化系统以维持生化系统活性污泥的浓度.保证其生化反应能力.同时将产生的剩余污泥提升至污泥后续处理系统。

第38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⑨贮泥池 工艺流程:

贮泥池 贮泥池 污泥脱水间 功能简述:

通过加PAM药剂来调节污泥的脱水性能。距池底0.5m处安装潜水搅拌机QTB75/4-E5两台,每格一台.单池电动机功率为7.5KW,转速1450r/min.进、出泥管均为300㎜。 ⑩浓缩脱水间 工艺流程

贮泥池 污泥脱水间 污泥棚 功能简述:

污泥在脱水前需投加聚丙烯酰胺(PAM),其投量按污泥干重的2‰计算。投加时先将PAM制成0.5%的备用溶液,再由混合管将其稀释至0.1%,经加药泵打入贮泥池与污泥混合后进入浓缩脱水一体机进行脱水。 3.2.6 综合楼办公楼

包括生产管理用房、行政办公用房、控制室及会议室等。一楼为行政室,二楼为化验室,三楼为控制室。

综合楼办公楼自然通风、采光。外墙贴瓷砖,室内刷乳胶漆,塑钢门窗,中级装饰。屋面排水为有组织排水,屋面加设保温隔热层。 3.2.7 维修间

维修间一般包括机修间、电修间、和泥木工间。机修间包括机修车间和工具间、备用品库、更衣室、卫生间、办公室。泥木工间包括木工、泥工和漆工等的工作场所和工具堆放等场地 。维修间和车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生产类别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外墙贴瓷砖,铝合金门窗,普通装修,屋面排水为自由排水,屋面加设保温隔热层,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 3.2.8 食堂

食堂包括餐厅和厨房(烧火、操作、贮藏、冷藏、烘烤、办公和更衣室等)。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生产类别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外墙贴瓷砖,塑钢门

第3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窗,普通装修,屋面排水为自由排水,屋面加设保温隔热层,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 3.2.9 配电间

配电是整个污水处理厂能正常运行的关键,采用双电源供电系统。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生产类别为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在配电间内设置干冰灭火器5套。加氯间为防止液氯泄露,安装一套泄氯自动吸收装置。采用干冰灭火器和室外消火栓相结合的消防方式。 3.2.10 车库

车库为停放厂内托运污泥等物件的大型车件,内设停车间,值班室,休息间以及库存车间,外墙贴瓷砖,塑钢门窗,普通装修,屋面排水为自由排水,屋面加设保温隔热层,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 3.2.11 门卫室

门卫室(一)和门卫室(二)均采用砖混结构,室内刷乳胶漆,塑钢门窗,外墙贴瓷砖,普通装修,屋面排水为自由排水,屋面加设保温隔热层,采用自然采光与通风。

3.3 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3.3.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表9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主要 构筑物 工艺参数 处理能力1.89×10m/d 栅前水深h =0.7m 过栅水流流速v =0.8m/s 栅条间距0.025 m 格栅倾角60° 格栅的间隙数量49根 格栅的总建筑长度3.03m 每日栅渣量7.0m/d 2 提升 泵房 集水池 提升能力1.89×10m/d 平面尺寸20.0m×10.0m 处理能力1.89×10m/d 单池尺寸93m 水力停留时间1min 第40页(共86页)

5535数量 3材料 1 粗格栅间 4座 砖混 31座 砖混 33 1座 钢混 过程论述

4 处理能力1.89×10m/d 栅前水深h =0.8m 过栅水流流速v =0.9m/s 栅条间距0.008 m 格栅倾角60° 格栅的间隙数量118根 格栅的总建筑长度3.585m 每日栅渣量11.2m/d 5 曝气沉砂 池 巴氏计量槽 处理能力1.89×10m/d 单池尺寸6m×3.65m×2m 水力停留时间3min 水平流速0.1m/s 处理能力1.89×10m/d W=1.25m 水力停留时间:T=1.0h 污泥浓度:X=3000mg/L 污泥回流液浓度:Xr=10000mg/L 外形尺寸:30m×15m×17m 污泥回流比43% 总污泥龄:20d 容积负荷 0.42kgBOD5md 污泥负荷 0.14kgBOD5/(kgMLSS·d) 污泥浓度3g/L 辐流式沉淀池 表面负荷: qb=0.84 m3/ m2.h 固体负荷:qs =140 kg/ m2.d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T=3.6h 堰负荷: 0.8213 m3/(s.m) 处理能力1.89×10m/d 有效尺寸42.0m×24.0m×4.3m 水力停留时间0.5h 设计投氯量5.0mg/L 3处理能力:2554 m/h, 尺寸:6.0m4m 处理能力45m/h 有效尺寸18m×12m×5m 贮泥时间12h 处理能力1080m/d 平面尺寸12.0m×10.0m 进泥含水率99.4% 出泥含水率75% 3353细格栅间 4座 砖混 3533座 钢混 6 531座 钢混 7 厌氧池 2座 钢混 38 氧化沟 2座 钢混 9 二沉池 4座 钢混 5310 接触消毒池 1座 3格 1座 1座 钢混 11 12 污泥泵房 贮泥池 钢混 钢混 13 14 浓缩脱水机房 鼓风机房 1座 1座 钢混 钢混 平面尺寸L×B=30.0m×5.0m 第4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3.3.2 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10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设计参数 流量Qc=2.1875 m/s 栅条间隙25mm 1 粗格栅 GH-1800的链式旋转 安装倾角60 栅前水深0.7m 过栅流速0.8m/s 输送量2.1m/h 转速r=20r/min 安装角度15 3 污水提升泵 400NWL2200-12型立式潜污泵 提升能力2000 m/h 转速r=735r/min 功率N=132KW 扬程H=12m 流量Qc=2.1875 m/s 栅条间隙8mm 4 细格栅 GH-2200的链式旋转 安装倾角60 栅前水深0.8m 过栅流速0.9m/s 刮板宽度1200mm 刮板线速0.6m/min 功率0.75KW 斜槽角度30 叶轮直径1800mm 电动机功率5.5KW 转速r=42r/min 流量:270m/min 主轴转速:11358r/min 电机功率:624KW 直径200mm 供气量0.8-3m/h个 氧利用率20-25% 动力效率4-5.6kgO2/kWh 服务面积0.3~0.75m/个 池径40m 池边深3~4.5m 电动机功率2.2KW 池径45m 周边速度2.2m/min 电动机功率1.52KW 单台流量1000m/h 322303数量 04台(3用1备) 32 螺旋输送机 LS—260型 3台 36台(4用2备) 04台(3用1备) 5 链条除砂机 SG-1200型链条除砂机 2台 06 低速潜水推流器 DQT055 D250-21型高速离心鼓风机两台(一用一备) 12台 2台(1用1备) 37 离心鼓风机 8 微孔曝气器 BYW-I型微孔曝气器 3115个 9 周边挂泥机 ZG-40型周边挂泥机 2台 10 11 周边吸泥机 回流污泥泵 GXNJ-45型周边吸泥机 LXB-1200螺旋泵 2台 3台(2用第42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扬程H=3m-5m 1备) 电动机功率11KW 单台流量42m3/h 12 剩余污泥泵 AS30-2CB系列潜水排2台(1用污泵 扬程H=11m 电动机功率2.9KW 1备) 搅拌器直径800mm 13 絮凝搅拌机 JBF型搅拌机 转速0.99~9.9r/min 桨叶外缘线速度0.041~0.41m/s 3台 功率1.1KW 单台流量34m3/h 14 污泥提升泵 WDB-80-80-250E 扬程H=8.0m 2台(1用电动机功率3KW 1备) 单台流量34m3/h 15 污泥提升泵 WDB-80-80-250E 扬程H=8.0m 2台(1用电动机功率3KW 1备) Q=6.3m3/h 16 冲洗水泵 G40-200/2/4 H=50m 2台(1用功率4KW 1备) Q=6.3m3/h 17 污泥螺杆泵 G30-1 P=0.6Mpa 3台(2用功率1.5KW 1备) 18 移动式空压机 Q=0.14m3/h 2台(1用 V-0.14/10 P=1.0Mpa 1备) 输送带宽400mm 19 移动带式 DS10 带速1.25m/s 3台 输送机 输送能力74m3/h 2用1备 电动滚筒功率4KW 3.4 系统工程

3.4.1 仪表自控设计

根据工艺要求配合自控系统,在全厂各工艺段设置分析仪表(SS、PH、DO)、超声波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等测仪表,还有电量仪表(电压、电流、有功电度等)。所有检测仪表参数均可经过计算数据处理、制度、储存及打印。

主要仪表设置如下。

(1)格栅间:粗、细格栅前后分别安装1套液位差计,每套由2个传感器及1个变送器组成,共4套,用于控制粗、细格栅的运转。

(2)提升泵房:设置1套液位计。

(3)巴氏计量槽:为检测全厂进水流量液位及进水水质,分别设置超声波明渠

第4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流量计,PH计、SS计、液位计各1套。

(4)厌氧池,氧化沟:每池分别设置SS仪,PH仪,DO仪各1套,除此之外,在厌氧池设置1套液位计。

(5)回流污泥泵:设置1套液位计。 (6)剩余污泥泵:设置1套液位计。

(7)回流污泥仪表井:分别设置电磁流量计与SS仪各1套。 (8)剩余污泥仪表井:分别设置电磁流量计与SS仪各1套。 (9)鼓风机房:分别设置压力、流量及温度计一套。 (10)接触消毒池:分别设置PH仪,余氧分析仪各1套 (11)加氯间:设置1台漏氯检测计和漏氯吸收仪。 (12)浓缩脱水池:设置1台污泥浓度计 (13)贮泥池:设置1套液位计。

(14)出水仪表井 设置1套大口径电磁流量计。 3.4.2 自控设计

(1)格栅运行的控制程序 粗、细、格栅的自动运行由栅前栅后的水位控制,但超过一定时限后转由时间控制,时限整定为可调式启动程序;先启动输送机,后启动格栅,停止顺序与上顺序相反。

(2)泵站的优化控制 进水泵站内设一台变频泵,污水泵的启动台数有进水泵房池内水位计自动控制,运行泵的轮值,计时累计及备用泵的启动投入均可自动选择或人为设定。

(3)曝气量的优化控制 氧化沟中的曝气量由氧化沟各段的溶解氧浓度自动控制。

设计计算

3.5 粗格栅的设计计算

3.5.1 计算说明

(1)格栅的作用: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以免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设备或工艺管线造成损失。

第44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2)格栅设计要点:

①污水处理系统宜设粗细两道格栅,一般在泵房前设一道粗格栅,在泵房后设一道细格栅。

②每日栅渣量﹥0.2m3/d ,一般采用机械格栅。

③单台格栅机工作宽度一般不大于3.0m ,超过时应采用多台。 3.5.2 计算公式列表

表11 格栅计算公式列表

名称 1.格栅宽度B 2.栅条间隙数n 公式 B=S(n-1)+bn n=符号说明 Qc——高峰流量,m3/s ——格栅安装倾角,60~700 S——格栅栅条宽度,m B——格栅宽度,m b——栅条间隙,m n——栅条间隙数 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m/s,0.6~0.9 m/s 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取20 B1——进水渠宽,m 0Qcsin bhv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1 4.栅后渠总高度H (1)L1=BB1 2tan1(2)L2=L1/2 (3)H1=h+h2 H=h+h1+h2 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L2——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m H1——栅前渠道深,m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1)h2=kh0 (2)h0=εh1——栅前渠道超高,一般取0.3m h2——设计水头损失,m h0——计算水头损失,m g——重力加速度,m/s k——系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的倍数,k=3.36v-1.32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2vsin 2g2 6.栅槽总长度 L=L1+L2+1.0+0.5+H1 tan L——栅槽总长度,m W1——栅渣量,m3渣/(103m3污 7.每日栅渣量 W=QcW186400 1000Kz水)栅条间隙为16~25mm时W1=0.10~0.05;栅条间隙为30~50mm时W1=0.03~0.01 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第4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3.5.3 设计参数

栅前流速:0.4~0.9 m/s 过栅流速:0.6~1.0 m/s

污水平均日流量:Q=140000m3/d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KZ=1.35

Qmax = 140000×1.35=189000m3/d=2.1875 m3/s 污水最大日流量:

栅渣量W:当格栅间隙17~25mm:0.01~0.05m3/103m3污水 当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污水 3.5.4 格栅计算示意图

图10 格栅计算示意图

3.5.5 粗格栅的设计计算 设计使用四台格栅,三用一备。 则每座格栅处理流量QQ2.18750.73m3/s 33以下按单座格栅设计计算 (1)格栅的间隙数量n

设栅条间距d =0.025 m , 栅前水深h =0.7m,

第46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过栅水流流速v =0.8m/s , 格栅倾角=60°

0.73sin60Qsinn = ==48.5≈49(根)

0.0250.70.8dhv(2)格栅的建筑宽度B (m)

选择断面为矩形的栅条,则s=0.01m 49=1.705 m Bs(n1)dn=0.01(49-1)+0.025×

[10][12]

查《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4》,可选用型号为GH-1800的链式旋转

格栅除污机一台(配用电机功率1.5KW ),其有效栅宽1.64 m。

复核过栅流速: 当B=1.64m时,

由Bs(n1)dn得1.640.01(n1)0.025n 可得n=47.14≈48 过栅流速

Qmaxsin1400001.35sin6069795(m/d) vdhn0.0250.7493即0.61 m/s

0.6<0.81<1.0(符合要求)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m)

4s3s3当格栅断面为矩形时,阻力系数 =()2.42()

dd4v20.0130.82)sin6030.0605m h2=sink2.42(2g0.02529.84(4)栅后槽的总高H(m)

由上已知栅前水深h =0.7m,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0.0606 m

h1:格栅前渠道超高,一般取0.3m;

Hhh1h20.70.30.06061.0605m≈1.1 m

(5)格栅的总建筑长度L(m)

已知B1.705m,根据B/B11.2~1.8,可设B11.14m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1,一般取20°

BB11.7051.14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L1=0.776 m 2tg12tg20栅前渠道深H1hh10.70.31.0m 格栅的总建筑长度LL1L21.00.5H1 tg第4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31.00.7761.00.53.03m 2tg70(6)每日栅渣量W(m3/d)

取W1=0.05 m3/103m3污水

QW1864000.730.0586400W2.336(m3/d)>0.2(m3/d)

KZ10001.351000适合用机械格栅。

3.6 集水池

3.6.1 计算说明

集水池容积V相当于一台泵5min以上提升的水容量V。 3.6.2 集水池尺寸计算

设计集水池中安装6台污水泵(四用两备),

Q1400001.3532.8125m3/min 则每台水泵泵水量Qmax424604 设集水池容积相当于一台水泵6分钟提升的水量,

即VQtn32.812561196.875m3

设集水池有效水深h2.3m, 超高h0.7m 池总高Hhh2.30.73.0m

V196.875 集水池面积A65.625m2,直径9.14m。

H3 采用集水池与机械间合建的方形泵站。

3.7 提升泵房

3.7.1 计算说明

提升泵房是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关键部分之一,城市污水通过提升后自流到其他污水处理单元。 3.7.2 提升泵房计算

Q=32.8125m3/min(如上)

[12]

提升泵选用6台400NWL2200-12型立式潜污泵[10](四用两备).

第48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表12 400NWL2200-12型立式潜污泵性能参数

流量 2200m/h 3扬程 12m 转速 735r/min 效率 75% 配用功率 132KW 提升泵房平面尺寸:L×B=20×10=200m2 计算草图如下:

图11 污水提升泵计算草图

3.8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3.8.1 计算说明

格栅的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细小纤维,降低生物处理负荷。 3.8.2 计算公式列表 计算公式列表见表4—1 3.8.3 细格栅计算示意图 细格栅计算示意图见图9 3.8.4 细格栅各部分尺寸计算 设计使用四台格栅,三用一备。 以下按单座格栅设计计算

第4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格栅的间隙数量n

设栅条间距d =0.008m , 栅前水深h =0.8m, 过栅水流流速v =0.9m/s , 格栅倾角=60°

0.73sin60Qsinn = ==117.94≈118(根)

0.0080.80.9dhv(2)格栅的建筑宽度B

选择迎水面为矩形的栅条,则 s=0.01m

118=2.114 m Bs(n1)dn=0.01(118-1)+0.008×

查《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4》,可选用型号为GH-2200的链式旋转格栅除污机4台(三用一备),其有效栅宽2.03 m。 复核过栅流速: 当B=2.03m时,

由Bs(n1)dn得2.030.01(n1)0.008n 可得n=113 过栅流速

Qsin1400001.35sin6081067(m/d) 即0.94m/s vdhn0.0080.811330.6<0.94<1.0(符合要求)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m)

4s3s3当格栅迎水面为矩形时,阻力系数 =()2.42()

dd4v20.0130.92)sin6030.35m h2=sink2.42(2g0.00829.84(4)栅后槽的总高H(m)

由上已知 栅前水深h =0.8m,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0.35 m

h1:格栅前渠道超高,一般取0.3m; Hhh1h20.80.30.351.45m

(5)格栅的总建筑长度(m)

已知B2.114m,根据B/B11.2~1.8,可设B11.41m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1,一般取20°

第50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BB12.1141.410.967m 2tg12tg20栅前渠道深H1hh10.80.31.1m

H格栅的总建筑长度LL1L21.00.51

tg31.13.585m 0.9671.00.52tg60(6)每日栅渣量W(m3/d)

取W1=0.08 m3/103m3污水

QW1864000.730.0886400W3.73(m3/d)>0.2(m3/d) KZ10001.351000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L1=

适合用机械格栅。

3.9 曝气沉砂池

3.9.1 计算说明

曝气沉砂池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横断面多为梯形或矩形,池底设有沉砂斗或沉砂槽,一侧设有曝气管。曝气沉砂池在曝气的作用下颗粒之间产生摩擦,将包裹在颗粒表面的有机物除掉,得到清洁的砂粒,同时提高颗粒的去除效率。 3.9.2 计算公式

表13 曝气沉砂池计算公式

1.池子的有效容积 (m) 2.水流断面面积 (m) 3.池总宽度(m) 4.池总长度(m) 23V60Qmaxt 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动时间, 一般取1~3min; AQmax vAB h2V LnA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一般取0.06m/s~0.12m/s; h2:设计有效水深, 一般为2~3m; n:池子个数; Qmax 5.沉砂槽所需容积(m) 3Kz :污水最大流量(m/d);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3QXtV1max KzKz1.35 X :城市污水沉砂量,一般采用36330m/10m (污水); 。 t:储砂时间(d) 第5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6.贮砂槽容积(m) 3V2b1b2hl 22hb2b1 tg60 b1:贮砂槽底宽,(m); (m) b2:贮砂槽上口宽,(m)。 h:贮砂槽高, 7.池子总高(m) 8.每小时所需空气量(m/h) 3Hhh1h2 h1:池子超高,(m); h、h2:同上。 q3600dQmax d: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气量, 3一般为0.1~0.2m。 3.9.3 设计参数 (1)旋转速度应为0.25~0.3m/s,每立方米污水的曝气量为0.1~0.2m空气 (2)污水水平流速为0.06~0.12m/s。

Q(3)max时的停留时间为1~3min。

(4)有效水深为2~3m,宽深比为1~2,长宽比小于或等于5。

(5)空气扩散竖管应在池的一侧,距池底约0.6~0.9m,并应有设置调节气量的阀门。 (6) 在池尾应留有1.5~2m长的释气区,以防止气泡带入沉淀池干扰沉淀。 (7) 排砂应采用机械刮排,并且池边应考虑设消泡装置。 3.9.4 曝气沉砂池计算示意图

空气管3挡板图12 曝气沉砂池计算示意图

3.9.5 曝气沉砂池各部分尺寸计算 (1)池子的总有效容积 V(m3)

设计流动时间为3 min,即t=3 min

第52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3V60Qmaxt602.18753393.75m (2) 水流断面面积A(m2)

设计最大流量时的水平流速v=0.1m/s

Q2.1875Amax21.857m2v0.1

(3) 每个池的宽度B(m)

设计池子有效水深h2=2 m

A21.8753.65m3h232 B3.651.825(合格) 复核:h22B(4)每个池的总长度L(m)

设共设3个曝气池,即n=3 V393.75 L6m

nA321.875(5)沉砂槽所需容积V1(m3)

设计贮砂槽贮砂时间t=2d

QmaxXt1400001.35302V18.4m3 6Kz1.3510(6)贮砂槽容积V2(m3)

设计贮砂槽底宽b1=0.5(m); 贮砂槽高h=0.5(m);

槽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

2h20.5b0.51.08(m) 贮砂槽上口宽b21tg60tg60bb20.51.08hl0.593.55m3>3m3 贮砂槽容积V2122(7)池子总高H(m)

设池子超高h1=0.3 m

Hhh1h20.50.322.8m

(8)每小时所需空气量m3/h

取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气量d=0.15m3,

q3600dQmax36000.152.18751181.25m3/h=19.6875m3/min (9)排砂方法

机械排砂

(10)曝气穿孔管布置:于每座曝气沉砂池池长边两侧分别设置2根穿孔曝气管,共

6根。

第5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3.9.6 除砂机

[12]

根据排砂量的多少,选用SG-1200型链条除砂机[10]。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4 链条除砂机性能参数

刮板宽度 1200mm 刮板线速 0.6m/min 功率 0.75KW 斜槽角度 300 3.9.7 鼓风机

已知曝气沉砂池所需空气量

3q3600dQmax36000.152.18751181.25m3/h=19.6875m/min

曝气沉砂池配用D36×28-20/2000型罗茨鼓风机两台(一用一备),其规格为:

3 风量 20m/min 静压力 2000mmH2O 电动机功率 17KW 生产厂家 长沙鼓风机厂

曝气沉砂池鼓风机房平面尺寸:L×B=10.0m×5.0m=50m2

3.10 巴氏计量槽

3.10.1 计算说明

槽内安装1台超声波流量计,1个PH计和1支温度计,从而实现对污水处理厂污水水量、酸度、温度的连续监测。 3.10.2 巴氏计量槽计算示意图

第54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图13 巴氏计量槽计算示意图

3.10.3 巴氏计量槽各部分尺寸计算

本设计污水流量为Qmax = 140000×1.35=189000 m3/d =2.1875 m3 /s查阅《室外排水

[22][21]

工程规范》,选取喉宽为b=1.25的咽喉式巴式计量槽,

测量范围(m3/s) 0.4—2.8 图15 巴氏计量槽规格

W(m) B(m) A(m) 2A/3(m) C(m) D(m) 1.25 1.825 1.841 1.241 1.55 1.98 3.11 配水渠

本设计采用配水渠对2个A2/O氧化沟进行配水,配水渠内渠宽为1m,配水渠渠深h为1m。

3.12 厌氧池的设计计算

3.12.1 计算说明

在厌氧环境中,聚磷细菌吸收溶解性的有机物VFAS(挥发性有机酸),同化成细胞内的能量储存物PHB(聚β羟基丁酸).这一过程导致聚磷细菌细胞内的聚磷水解和释放.但聚磷细菌在后序的好氧段中吸收的磷要大于在厌氧池中释放的磷,

第5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厌氧池结构简单,池内设导流墙与潜水推流器,以便于泥水充分混合,确保厌氧状态.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0min ,处理水经出水堰进入氧化沟. 3.12.2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年最大日平均时流量为Q′=Q/Kh=1400001000/86400=1620.37L/S,每座设计流量为Q1′=810.185L/s,分2座

水力停留时间:T=1.0h

污泥浓度:X=3000mg/L(2000mg/L~5000 mg/L) 污泥回流液浓度:Xr=10000mg/L

考虑到厌氧池与氧化沟为一个处理单元,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5h,所以设计水量按最大日平均时考虑.

3.12.3 厌氧池各部分尺寸计算 (1)厌氧池容积:

V= Q1′T=810.185×10-3×1.0×3600=2917.666m3

(2)厌氧池尺寸:水深取为h=6.5m. 则厌氧池面积:

A=V/h=2917.666/6.5=448.87m2

厌氧池直径:

设计厌氧池宽B=15m

则池长L=448.87/15=29.92m 取L=30m

考虑0.5m的超高,故池总高为H=h+0.5=6.5+0.5=7.0m. (3)污泥回流量计算: 回流比计算

R =X/(Xr-X)=3/(10—3)=0.43 污泥回流量

QR =RQ1′=0.43×0.81=0.3483m3/s=30093.12m3/d

3.13 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3.13.1 计算说明

第56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氧化沟兼有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2种特征,完成一次循环所需时间约5~20min,而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却很长.氧化沟中缺氧段、好氧段为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创造了条件. 3.13.2 计算公式

表16 氧化沟计算公式

a :污泥产率kgO2/(kgBOD5); 1. 日产泥量 Q:每座日最大设计流量(m/d); Sr :实际去除的BODs浓度(mg/L); b: 0.07d13aQSr 1btmn[0.47e0.098T15] t m: 泥龄,一般取20d. 2.硝化速率:n(d1) N0.05T1.158N10O2[]OKo22 T :15C; N:总氮(mg/L); O2 :溶解氧浓度(mg/L); Ko2:氧传质速率,1.3mg/L. 3. 单位基质利用率,kg/kgd 4.反硝化速率qdn, kgNO3-N/kgMLVSS.d 5. 总容积V(m3) 6. 设计需氧量R,(kg/h) qdnnba a,b:同上. F/M:污泥负荷,kgBOD5/kgMLVSSd F0.03()0.029T20 MVVnVdn :脱硝温度修正系数 Vn :硝化池容积,(m3); Vdn :反硝化池容积,(m3).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 Nr:需要硝化的氧量, kg/d R(kg/d)ASrBMLSS 4.6Nr2.6NO3NO3:反硝化污泥需氧量kg/d A,B,Sr:同上. Cs(20):氧的饱和度,mg/L :气压调节系数, 7. 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SOR, kg/h SORCs(T)C1.024T20RCs(20) =所在地区实际气压 51.01310 8. 所需空气压力P(相对压力),m P=h1+h2+h3+h4+h CL: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 取CL=2mg/L 取T=30℃,查表得α=0.8,β=0.9 h1+h2-----供风管道沿程与局部阻力之和, 取h1+h2=0.2m; 第5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h3———曝气器淹没水头,h3=5.8m; h4———曝气器阻力,取h4=0.4m; h———富余水头,h=0.5m SORmax=1.4SOR; 9.按供氧能力所需曝气器个数h1,个; 10. 回流污泥比R h1SORmax24qc qc: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与氧化沟工作条件接近时的供氧能力,kgO2/(h个) X:即MLSS; Xr:回流污泥浓度,取10g/L RXXrX 3.13.3 设计参数

拟用卡罗塞(CarrouseL)氧化沟,去除BOD5与COD之外,还具备硝化和一定的脱氮除磷作用,使出水NH3-N低于排放标准.氧化沟设计分2座,按最大日平均时流量设计,每座氧化沟设计流量为

140000=51851.85m3/d=600.14L/s

21.35总污泥龄:20d(温带20~30d) Q1MLSS=3000mg/L,MLVSS/MLSS=0.7 则MLVSS=2100 mg/L 曝气池:DO=2mg/L

NOD=4.6mgO2/mgNH3-N氧化,可利用氧2.6mgO2/NO3—N还原 α=0.9 β=0.98

其他参数:a=0.6kgVSS/kgBOD5 b=0.07d-1 脱氮速率:qdn=0.0312kgNO3-N/kgMLVSS·d K1=0.23d-1 KO2=1.3mg/L 剩余碱度100mg/L(保持PH≥7.2):

所需碱度7.1mg碱度/mgNH3-N氧化;产生碱度3.0mg碱度/mgNO3-N还原 硝化安全系数:2.5 脱硝温度修正系数:1.08 3.13.4 氧化沟计算草草图

第58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图14 氧化沟计算草图

3.13.5 氧化沟各部分尺寸计算 (1)碱度平衡计算:

设计的出水BOD5 为20mg/L,

则出水中溶解性BOD5=20-0.7201.42(1e污泥龄:20d 则日产泥量为:

0.235)6.4mg/L

aQSr0.651851.85(1056.4)==1278.15kg/d

1000(10.0720)1btm 设其中有12.4%为氮,近似等于TKN中用于合成部分为: 0.1241278.15=158.5 kg/d 即:TKN中有

158.510003.0566mg/L用于合成.

5185.85 需用于氧化的NH3-N =30-3.0566-13=13.94 mg/L 需用于还原的NO3-N =13.94-11.1=2.84mg/L 碱度平衡计算

已知产生0.1mg/L碱度/除去1mgBOD5,且设进水中碱度为280mg/L,剩余碱度=280-7.1×13.94+3.0×2.84+0.1×(105-6.4)=199.41 mg/L计算所得剩余碱度以 CaCO3计,此值可使PH≥7.2 mg/L (2)硝化区容积计算:

第5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硝化所需的氧量NOD=4.6mgO2/mgNH3-N氧化,可利用氧2.6mgO2/NO3—N还原 脱氮速率:q=0.0312kgNO3—N/(kgVSS·d) 硝化速率:

n[0.47e0.098(T15)][O2N][]

ON100.05T1.158Ko22N10][0.05151.158N2]

1.32 [0.47e0.098(1515)][ =0.238/d

安全系数2.5 设计污泥龄为2.54.2=10.5d

原假定污泥龄为20d,则硝化速率为:=

n10.05/d 20单位基质利用率:

nba0.050.070.2kg/kgd

0.06MLVSS=2100mg/L

(1056.4)51851.85所需MLVSS总量=25563kg

0.21000硝化容积:Vn25563100012172.86m3 210012172.86245.63h

51851.85 水力停留时间:tn(3)反硝化区容积:

12℃时,反硝化速率为:

F qdn0.03()0.029T20

M [0.03105300016240.029]1.081220

=0.01750.017 kgNO3-N/kgMLVSS.d

还原NO3-N的总量=

脱氮所需MLVSS=

2.8451851.85147.26kg/d 1000147.268662.31kg 0.017第60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脱氮所需池容:Vdn 水力停留时间:tdn8662.3110004124.91m3 21004124.91241.91h

51851.85(4)总水力停留时间:t=1.91+5.63=7.54h

总容积:VVnVdn12712.864124.9116297.77m3 (5)氧化沟的尺寸:

氧化沟采用6廊道式卡鲁塞尔氧化沟[14],取池深6.0m,取单池宽度8m,则氧化沟总长:

16297.7712172.86339.54m.其中好氧段长度为253.60m,缺氧段长度为

68684124.9185.94m. 68弯道处长度:54162115.04m 则单个直道长:

339.54115.0437.438m

6 故氧化沟总池长=38+8+17=62m,总池宽=86=48m(未计池壁厚). 校核实际污泥负荷

NsQSa51851.851050.11kgBOD5/kgMLSSd XV300016297.77(0.04~0.10kgBOD/kgMLSSd之间)

(6)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①设计需氧量: 采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R(kg/d)ASrBMLSS4.6Nr2.6NO3

其中:第一项为合成污泥需氧量,第二项为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需氧量,第三项为硝化污泥需氧量,第四项为反硝化污泥需氧量.

经验系数:A=0.5 B=0.1 Sr=0.105-0.0064=0.0098 需要硝化的氧量:

Nr=13.9451851.8510-3=722.8kg/d R=0.551851.850.0098+0.112172.862.1

第6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4.6722.8-2.6147.26 =8054.604kg/d=355.61kg/h

最大需氧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为1.4,则

AORMAX=1.4R=1.48504.604=11276.45kgO2/d=469.85kgO2/h 去除1kgBOD5的需氧量 =

②标准需氧量

取T=30℃,查表得α=0.8,β=0.9,

氧的饱和度Cs(30)=7.63 mg/L,Cs(20)=9.17mg/L

[12]

采用BYW-I型微孔曝气器[10],曝气器敷设于池底,距池底0.2m,淹没深度5.8m,

R8054.6040.677kgO2/kgBOD5

Q(S0S)140000(0.1050.02)氧转移速率EA=20%,计算温度T=20℃.将实际需氧量R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SOR:

SORCs(T)CL1.024T20RCs(20)335.619.17622.95kg/h (3020)0.8[0.917.632]1.024----气压调节系数,=

所在地区实际气压 51.01310CL-----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取CL=2mg/L 相应最大时标准需氧量: SORmax=1.4SOR=872.13kg/h 氧化沟平均时供气量:

Gs=

SOR622.9510010010382.6m3/h 0.3EA0.320最大时供气量:

Gsmax1.4Gs14535.5m3/h

③所需空气压力P(相对压力)

P=h1+h2+h3+h4+h

第62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h1+h2-----供风管道沿程与局部阻力之和,取h1+h2=0.2m; h3———曝气器淹没水头,h3=5.8m; h4———曝气器阻力,取h4=0.4m;

h———富余水头,h=0.5m; P=0.2+5.8+0.4+0.5+0.5=6.9m

④曝气器数量计算(以单氧化沟计算)

按供氧能力计算曝气器数量

h1SORmax 24qch1——按供氧能力所需曝气器个数,个;

qc——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与氧化沟工作条件接近时的供氧能力,

kgO2/(h个)

采用微孔曝气器,参考有关数据,工作水深4.3m,在供风量1—3m/( h个)时,

曝气器利用率EA=20%,服务面积0.3-0.75m2.充氧能力qc=0.14 kgO2/(h个),则: h1=

872.13=3114.753115个

20.14充氧能力qc=0.14 kgO2/(h个),即2.14m3/(h*个)

故曝气头规格: 规格215mm 单个通气量q=1~3m3/h 以微孔曝气器服务面积进行校核

fF4124.910.65m20.75m2 符合要求. h163115⑤供风管道计算:

供风干管采用环状布置 流量Qs11Gsmax14535.57267.75m3/h2.02m3/s 22流速V=10m/s

4Qs管径d=

v42.020.51m

10取干管管径为DN550mm

第6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单侧供气(向单侧廊道供气)支管

Qs单1Gmax1816.94m3/h0.505m3/s 42流速V=10m/s 管径d=

4Qsv40.5050.25m

10取支管管径为DN300mm 双侧供气(向两侧廊道供气)

Qs双2Gmax3633.875m3/h1.01m3/s 42流速V=10m/s 管径d=

4Qsv41.010.36m

10取支管管径为DN400mm

3.14 鼓风机房

鼓风机房中鼓风机为曝气沉砂池和氧化沟服务, 故可将二者合建。 3.14.1 曝气沉砂池鼓风机

已知曝气沉砂池所需空气量

3q3600dQmax36000.152.18751181.25m3/h=19.6875m/min

[10][12]

曝气沉砂池配用D36×28-20/2000型罗茨鼓风机两台(一用一备),其规格

为[02]:

3 风量 20m/min

静压力 2000mmH2O 电动机功率 17KW 生产厂家 长沙鼓风机厂 3.14.2 氧化沟鼓风机

[12]

选用D250-21型高速离心鼓风机两台[10](一用一备)。

表17 D型高速离心鼓风机性能参数

第64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流量 270m/min 3所需功率 624KW 主轴转数 11358r/min 生产厂 沈阳鼓风机厂 二者合建后鼓风机可以共用,可选两台离心鼓风机(一用一备)即可,型号如上。 鼓风机房尺寸:L×B=20.0m×5.0m=100m2

3.15 二沉池的设计计算

3.15.1 计算说明

该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机. 3.15.2 设计参数 设计进水量:Q=140000 m3/d (每组)

表面负荷:qb范围为1.0—1.5m3/m2.h ,取q=1.1m3/m2.h 固体负荷:qs =140 kg/ m2.d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T=3.6h

堰负荷:取值范围为1.5—2.9L/s.m,取2.0 L/(s.m) 3.15.3 辐流式二沉池计算草图

图15 辐流式沉淀池

第6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图16 辐流式沉淀池计算草图

3.15.4 二沉池各部分尺寸计算 1沉淀池尺寸 (1)沉淀池面积:

按表面负荷算:A4AQ1400001326m2 nqb41.12441326(2)沉淀池直径:D41.1m,取42m

(D>20,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

(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qbT=1.13.6=3.96m<4m

D41.110.38(介于6~12) h13.96(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14422h23.965483.6m3 V44D2(5)沉淀池底坡落差 取池底坡度 则i=0.05

第66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h4=(R-r1)0.05(42/22)0.050.95m (6)沉淀池周边(有效)水深

H0=h2+h3+h5=3.96+0.5+0.5=4.96m>4m

D41.18.76(介于6~12) H04.96 式中:h3为缓冲层高度,取0.5m;h5为刮泥板高度,取0.5m。 (7)沉淀池总高度

H=H0+h4+h1=4.96+0.95+0.5=6.41m 式中:h1为沉淀池超高0.5m (8)污泥斗容积: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5483.6m3,

为了防止磷在池中发生厌氧释放,故贮泥时间采用Tw=2h,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Qmax(C1C2)24100T(140000/24)(20020)106241002/24V77.78m3KZr(100P0)n1.351(10099.5)4 污泥斗容积:h5=(r1-r2)tg=(2-1)tg60=1.73 V1h53(r12r1r2r22)1.73712.7m3 3(9) 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沉淀容积: h4=0.95m

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

V1h43(R2Rr1r12)0.95(20.55220.55222)455m3 32进水系统的计算 (1)进水管的计算 单池设计污水流量

Q单Q140000/241458.33m3/h0.405m3/s 44进水管设计流量

Q进Q单(1R)1458.33(10.43)2085.4m3/h0.58m3/s

第6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管径D1=800mm;v1=1.12m/s;1000i=1.83 (2)进水竖井

进水井径采用D2=1.5m,

出水口尺寸0.451.5m2,共7个沿井壁均匀分布 进水口流速

v20.58〈0.15-0.2m/s) 0.123m/s (

0.451.57 (3)稳流筒计算 筒中流速

V3=0.03-0.02m/s,(取0.03m/s) 稳流筒过流面积

fQ进0.5819.33m2 v30.03稳流筒直径

D34f2D2419.331.525.18m 3.143出水部分设计 (1)单池设计流量

Q单Q140000/241458.33m3/h0.405m3/s 44(2)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q集Q单40.4050.101m3/s 4(3)环形集水槽设计

1)采用周边集水槽,单侧集水,每池只有一个总出水口。 集水槽宽度为

0.4b0.9(kq集)0.40.9(1.20.101)0.387m(取b=0.4m)

K为安全系数,采用1.5—1.2。 集水槽起点水深为

第68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h起0.7b0.70.40.28m 集水槽终点水深为

h终1.25b1.250.40.5m

槽深均取0.8m。

2)采用双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取槽宽b=1.0m;槽中流速v=0.6m/s 槽内终点水深为

h4q0.1010.168m vb0.61.0槽内起点水深:

h332hk32h4 h4hk3aq23gb22hkh431.0(0.4052)40.101m g1.023h33h4220.130.16820.305m 0.168校核:

当水流增加一倍时,q=0.405m3/s; v=0.8m/s

h4q0.4050.506m vb0.81.0hk3aq21.00.405230.256m 2gbg1.0232hk20.2562h430.50620.635m h40.5063h33设计取环形槽内水深为0.6m,集水槽总高为0.6+0.3(超高)=0.9m,采用90。三角堰。

(4)出水溢流堰的设计 采用出水三角堰(90。)

1)堰上水头(即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

第6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H1=0.05mm(H2O) 2)每个三角堰的流量q1

q1=1.343H12.47=1.3430.052.470.0008213(m3/s) 3)三角堰个数n1

n1Q单q10.405493.12(个) (设计取494个)

0.00082134)三角堰中心距(单侧出水)

L1L(D2b)3.14(4220.4)0.262m n1n1494

图17 三角堰示意图

4排泥部分设计 (1)单池污泥量 回流污泥量

QRQ设R58330.563266m3/h

剩余污泥量

QSY(S0Se)KdVXvX fXrfXr式中:Y为污泥产率系数,生活污水一般为0.5—0.65,城市污水0.4—0.5(取0.5);Kd污泥自身氧化率,生活污水一般为0.05—0.1,城市污水0.07左右(取0.065)

XvfX0.7536002700mg/L2.7kg/m3

Xr10kg/m3

第70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QSY(S0Se)QKdVXvXfXrfXr0.50.181400000.065130912.71064m3/d45m3/h1.30.7510

Q泥总QRQS3266453311m3/h

Q单Q泥总43311827.75m3/h 4(2)集泥槽沿整个池径为两边集泥,故其设计泥量为

qQ单2827.75413.88m3/h0.115m3/s 2集泥槽宽

b=0.9q0.40.90.1150.40.38m (取b=0.4m) 起点泥深h1=0.7b=0.28m (取b=0.4m) 终点泥深h2=1.25b=0.5m (取b=0.6m) 集泥槽深均取0.8m (超高0.2m) (6)校核堰负荷: 堰负荷

Qmax140000/(243600)0.00157[m3/(ms)]1.57[l/(ms)]2.9[ml/(ms)]2nD243.1441.1 以上各项均符合要求

q0(7)设备选型

[12]

①刮泥机:采用ZG-40型周边刮泥机[10]

表18 ZG-40型周边挂泥机性能参数

池径 40m 池边深 3~4.5m 电动机功率 2.2KW 生产厂 江都环保器材厂 [12]②吸泥机:采用GXNJ-45型周边吸泥机[10] 表19 GXNJ-45型周边吸泥机性能参数

池径 45m 周边速度 2.2m/min 电动机功率 1.52KW 生产厂 武汉阀门厂 3.16 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的设计计算

第7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3.16.1 消毒剂的选择

表20 消毒剂优缺点比较表 优 点 缺 点 当污水含工业污水比效果可靠、投配简单、投量准例大时,氯化可能生成确,价格便宜 致癌化合物 。 同液氯缺点外,沿尚有投加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投量不准确,溶解调制不便,劳动强度大 消毒效率高,并能有效地降解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色,味,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等,污水中PH,温度对消毒理复杂 效果影响小,不产生难处理的或生物积累性残余物 用海水或一定浓度的盐水,由需要特制氯片及专用处理厂就地自制电解产生,消的消毒器,消毒水量小 毒 消毒剂 液氯 适 用 条 件 适用于,中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适用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适用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适用于医院、生物制品所等小型污水处理站 漂白粉 臭氧 次氯酸钠 经过以上的比较,并根据现在污水处理厂现在常用的消毒方法,决定使用液氯消毒。 3.16.2 计算说明

(1)设计说明:因为纳污河段水质标准为《地面水环境标准》(GB3838—88)中Ⅲ级标准,故需经消毒后处理出水才能排放。采用隔板式接触消毒池。接触池的作用:保证消毒剂与水有充分的接触时间,使消毒剂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2)设计要点:

(3)氯与污水的混合接触时间(包括接触池后污水在管渠流动的全部时间)采用30mm.

(4)接触池容积应按最大污水量时设计.

(5)接触池池形可采用矩形隔膜式、竖流式和辐流式.

(6)矩形隔板式接触池的隔板应沿纵向分隔,当水流长度:宽度=72:1;池长:单格宽=18:1;水深:宽度(h/b)1.0时接触效果最好. 3.16.3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400001.35m3/d=18900m3/d=7875m3/h(设两座) 水力停留时间:T=0.5h 设计投氯量为:ρ=5.0mg/L

第72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3.16.4 接触消毒池计算草图

平均水深:h=4.0m 隔板间隔:b=8m

图18 接触消毒池工艺计算图

3.16.5 设计计算

(1)设计接触消毒池一座

接触池容积: V=Q′T=78750.5=3937.5 m3 消毒池池体尺寸:

消毒池分3格, 有效水深设计为H=4m,

消毒池长L=42m,每格宽b=8m,长宽比L/b=5.25

则廊道总宽为B=38=24m

实际消毒池容积为V′=BLh=42244=4032m3

池深取4+0.3=4.3m (0.3m为超高) 经校核均满足有效停留时间的要求

(2)加氯量计算:

设计最大加氯量为ρmax=5.0mg/L,每日投氯量为

第7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ω=ρmaxQ=518900010=945kg/d=39.375kg/h

储氯量G=30Q=30945=28350kg (3)氯瓶及加氯机

氯瓶数量:采用容积为1000kg的氯瓶共29只 加氯机选型:采用5-45kg/h加氯机2台,一用一备

配置注水泵两台,一用一备,要求注水量Q=1—3m3/h,扬程不小于10mH2O 接触消毒池设计为纵向板流反应池.在第一格每隔7.6m设纵向垂直折流板,在第二格每隔12.67m设垂直折流板,第三格不设

根据贮氯钢瓶体积和加氯机所占面积确定贮氯间和加氯间平面尺寸如下: 贮氯间平面尺寸:L×B=10.0m×10.0m=100m2 加氯间平面尺寸:L×B=10.0m×5.0m=50m2

剩余 污泥泵房 污泥 图19 污泥工艺流程图 浓污缩泥脱提水升一泵体机 外运填埋 -3

3.17

贮泥池 3.17.1 回流污泥泵 (1)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R=RQ,污泥回流比R=43%.按最大考虑,即QR=43%Q=140000m3/d×0.43=60200m3/d,即2508m3/h (2)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第74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选用LXB-1200螺旋泵

[10][12]

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1000m3/h,即278

L/s.提升高度为2.5m-5.0m,电动机转速n=42r/min,功率N=11KW 3.17.2 剩余污泥泵 (1)设计说明

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贮泥池中.

处理厂设一座剩余污泥泵房(四座二沉池,与回流污泥共用) 污水处理系统每日排出含水率为99.4%计的污泥流量Qw=45m3/h (2)设计选型 污泥泵选型:

[12]

选两台LXB-400螺旋泵[10],1用1备,单泵流量Q=40m3/h. H 2.5m-5m, N

2.9KW

(3)停留时间按一台泵最大设计流量的6分钟排泥计算,V=10006/60=100m3, 即污泥共2554 m3/h,设计圆形泵房:占地面积6.0m4m

3.18 贮泥池

3.18.1 设计参数

进泥量:污泥量Q w′=45m3/h,设贮泥池1座,贮泥时间T=0.5d=12h 3.18.2 设计计算 池容为

T=4512=1080m3 V=Qw 贮泥池尺寸(将贮泥池设计为正方形)

LBH=18125m 有效容积V=1080m3

3.18.3 设备选型

[12]

絮凝搅拌设备选用3台JBF型搅拌机[10]搅拌,使污泥与药剂发生充分的絮凝作用。

表22 JBF型搅拌机性能参数

第7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搅拌器 转速 直径 800mm 0.99~9.9r/min 线速度 0.041~0.41m/s 1.1KW 桨叶外缘 功率 搅拌罐尺寸 bH 生产厂 河北省唐山机械电子研究所 12001162mm 3.19 浓缩脱水间

3.19.1 设备选型

进泥量V=1080m3/d 含水率P2=99.4% 污泥密度1kg/L

出泥饼含水率P3=75%

V(1P2)泥饼干重W==25.92m3/d=259.2kg/d

1P3选择型号为DNT600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三台(两用一备),其性能为 :

表23 DNT600浓缩脱水机性能参数

滤带宽度 600mm 处理量 150 kg/d 主机功率 18.5KW 外形尺寸 2950×1110×2700mm 3配套设备的规格:

冲洗水泵 型号:G40-200/2/4 参数:Q=6.3m3/h H=50m

功率 4KW

污泥螺杆泵

型号:G30-1 参数:Q=5m3/h

P=0.6Mpa

功率1.5KW

移动式空压机

型号:V-0.14/10

参数:Q=0.14m3/h

P=1.0Mpa

外形尺寸:L×B×H=4.8m×3m×2.5 m ×3(台)

第76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污泥脱水间尺寸:L×B×H=20m×15m×5 m 3.19.2 加药系统

污泥在脱水前需投加聚丙烯酰胺(PAM),其投量按污泥干重的2‰计算。投加时先将PAM制成0.5%的备用溶液,再由混合管将其稀释至0.1%,经加药泵打入贮泥池与污泥混合后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

每日药剂投加量W=259.2×24×2‰=12.44kg/d

配制成浓度为0.5%的溶液体积V=12.44/0.5%=2488L/d 按两天储备量计,即4976L。溶药池L×B×H=1.8m×1.8m×1.8m 这符合设计要求。

[12][12]选用BJQ-14-0.75溶药搅拌机[10]1台,药剂投加选用JZ-450/8计量泵[10],

投药量为450L/s,计量泵占地尺寸:L×B×H=0.825m×0.89m×0.88m

3.20 附属构筑物尺寸

办公楼: B×L×H=10m×50m×12m(包括会议室等)三楼为控制室 食 堂:B×L×H=12m×15m×5m 锅炉房: B×L×H=10m×12m×5m 变压间:B×L×H=5m×10 m×5m 维修间:B×L×H=8m×10m×5m 值班室:B×L×H=8m×12m×5m 配电间:B×L×H=10m×15m×5m 车 棚:B×L×H=8m×12m×5m 污泥车库:B×L×H=10m×15m×5m 仓 库:B×L×H=8m×10m×5m 篮球场:B×L =15m×28m 污泥加药间:B×L×H =5m×6m 污泥棚:B×L×H=10m×15m×5m 浴室:B×L×H=10m×12m×5m

3.21 污水厂平面布置

3.21.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的原则

第77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处理构筑物事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筑物,在作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水力要求,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厂区内平面的位置,对此,应考虑[18]:

(1)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管、渠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 (2)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并避开劣质土壤地段;

(3)在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敷设连接管、渠的要求,一般的间距可取值5—10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污泥消化池、消化气贮罐等,其间距应按有关规定确定;

(4)各处理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应考虑适当紧凑。

(5)考虑到安全问题,厂内的高压线尽量减少其长度,所以变配电间设置在厂区边缘与泵房相近。

(6)较深的构筑物由于地下部分较深,其周围附近不宜设其他构筑物,距离最好10米以上。

2、管、渠的平面布置

(1)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设有贯通、连接的管、渠。此外,还应设有能够使处理构筑物独立运行的管、渠,当某一处理构筑物因故障停止工作时,其后接处理构筑物,仍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

(2)应设超越全部处理构筑物,直接排放水体的超越管。

(3)在厂区内还设有:给水管、空气管、消化气管、蒸汽管以及输配电线路。这些管线有的敷设在地下,但大部都在地上,对它们的安排,既要便于施工和维护管理,但也要紧凑,少占用地,也可以考虑采用架空的方式敷设。

(4)在污水处理厂区内,应有完善的排雨水管道系统,必要时应考虑设防洪沟渠。

3、辅助建筑物

污水处理厂内的辅助建筑物有: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综合楼、水质分析化验室、变电所、维修间、仓库、食堂等。他们是污水处理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

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辅助构筑物的位

第78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

在污水处理厂内应合理的修筑道路,方便运输,广为植树绿化美化厂区,改善卫生条件,改变人们对污水处理厂“不卫生”的传统看法。按规定,污水处理厂厂区的绿化面积不得少于30%。

4、污水厂平面布置具体要求

(1)在城镇水体的下游;便于处理后出水回用和安全排放;便于污泥集中处理和处置;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少拆迁,少占地,根据环境评价要求,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有扩建和预留地的可能;厂区地形不应受洪涝灾害影响,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2)污水厂的厂区面积,应按项目总规模控制,并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合理确定近期规模,近期工程投入运行一年内水量宜达到近期设计规模的60%。

(3)污水厂的总体布置应根据厂内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流程要求,结合厂址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优化运行成本,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污水厂厂区内各建筑物造型应简洁美观,节省材料,选材适当,并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群体的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

(5)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合理,并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

(6)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宜根据情况尽可能分别集中布置。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紧凑、合理,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埋设各种管道以及养护、维修和管理的要求。

(7)污水厂的工艺流程、竖向设计宜充分利用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污水厂内各种管渠应全面安排,避免相互干扰。管道复杂时宜设置管廊。处理构筑物间输水、输泥和输气管线的布置应使管渠长度短、损失小、流行通畅、不易堵塞和便于清通。各污水处理构筑物间的管渠连通,在条件适宜时,应采用明渠。

管廊内宜敷设仪表电缆、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污水管、污泥管、再生水管、压缩空气管等,并设置色标。

第79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管廊内应设通风、照明、广播、电话、火警及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独立的排水系统、吊物孔、人行通道出入口和维护需要的设施等,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要求。

(8)厂区消防的设计和消化池、贮气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发电机房、污泥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污泥干化装置、污泥焚烧装置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等的位置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9)污水厂内可根据需要,在适当地点设置堆放材料、备件、燃料和废渣等物料及停车的场地。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 ②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2.0m;通向高架构筑物的扶梯倾角一般宜采用30°,不宜大于45°;天桥宽度不宜小于1.0m;

③车道、通道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要求,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

④污水厂周围根据现场条件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不宜小于2.0m。

⑤污水厂的大门尺寸应能容运输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车辆出入,并应另设运输废渣的侧门。

⑥污水厂并联运行的处理构筑物间应设均匀配水装置,各处理构筑物系统间宜设可切换的连通管渠。

⑦污水厂应合理布置处理构筑物的超越管渠。 ⑧处理构筑物应设排空设施,排出水应回流处理。

⑨厂区的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严禁与处理装置直接连接;根据维护管理的需要,宜在厂区适当地点设置配电箱、照明、联络电话、冲洗水栓、浴室、厕所等设施;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等安全措施,高架处理构筑物还应设置避雷设施。

⑩位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3.21.2 本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根据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的原则,本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采用分区的方法,共分三区:厂前区、污水区、泥区。

(1)厂前区布置:设计力争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条件,以利于工作人

第80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员的活动。设有综合楼、车库、维修车间、食堂、浴室及传达室等。建筑物前留有适当空地可作绿化用。综合楼前设喷泉一座,以美化环境。大门左右靠墙两侧设花坛。

(2)污水区布置:尽量考虑中水回用,布置紧凑、分布协调、条块分明。 (3)泥区布置:考虑到空气污染,将泥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同时,远离人员集中地区。脱水机房接近厂区后门,便于污泥外运。

3.22 污水厂高程布置

3.22.1 污水厂高程的布置方法

(1)选择两条距离较低,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 (2)以污水接纳的水体的最高水位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计算。

(3)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积极配合。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图见附图。 3.22.2 污水厂高程的计算 (1)水头损失计算[13]

计算厂区内污水在处理流程中的水头损失,选最长的流程计算,结果见下表: 污水水头损失计算: ①进水管的水头损失

进水管D=1600mm,v=1.085m/s,i=0.0007 进水管水头损失h1=i×L=0.0007×20=0.014m ②由粗格栅至集水池水头损失 粗格栅自身水头损失h2=0.0605m

集水池自身水头损失h3 (0.10~0.30), 取h3=0.2 m 总水头损失h: h=h2+h3=0.0605+0.2=0.2605 m ③由集水池至细格栅水头损失 采用管径D=1600的钢筋混凝土管, 查表得:v=0.8m/s,i=0.0004

沿程水头损失 h4= i×L=0.0004×30=0.012 m

R沿程有1个90的垂直弯管,查表可取0.5,11.2

D第81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v20.82 弯管处水头损失h5=1.2×=0.0065m

2g29.81④由细格栅至曝气沉砂池水头损失 细格栅自身水头损失h6=0.35m 沿程水头损失忽略不计.

⑤由曝气沉砂池至巴式计量槽水头损失

曝气沉砂池自身水头损失h1(0.20~0.35),取h7=0.3 m 采用管径D=16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 查表得:v=0.8m/s,i=0.0004

沿程水头损失 h8= i×L=0.0004×1.4=0.00056 m ⑥由巴式计量槽至生化反应池水头损失

巴式计量槽自身水头损失h9(0.10~0.25) , 取h9=0.2 m 由巴式计量槽到生化反应池采用配水渠输送,沿程有一丁型拐弯, 配水渠宽1m,深1m, v=1.09m/s ,

v21.092h100.09m, =1.5×

2g29.8生化池自身水头损失0.5m ⑦由生化反应池至二沉池水头损失

生化反应池自身水头损失h11(0.25~0.5) , 取h11=0.4m 采用管径D=12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 查表得: h/D=0.75 ,i=0.0011,v=1.05m/s 沿程水头损失 h12= i×L=0.0011×98=0.1078m ⑧由二沉池至接触消毒池水头损失 采用管径D=14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 查表得:h/D=0.65 ,i=0.00065,v=0.95m/s 沿程水头损失 h13=i×L=0.00065×32.526=0.02m 沿程有一丁字管 v20.952h14=1.5=0.069m

2g29.8而后进入总支管D=1600mm,v=1.085m/s,i=0.000661 水头损失h15=i×L=0.0007×69=0.0483m

第82页(共86页)

过程论述 R0.5,11.2 Dv20.82 弯管处水头损失h22=1.2×2×=0.013m

2g29.81沿程有2个90的垂直弯管,查表可取

接触消毒池水头损失忽略不记 ⑨由二沉池至污泥泵房 采用管径为=1000mm的钢管, 查表得: h/D=0.45 ,i=0.0006

沿程水头损失 h16= i×L=0.0006×35.468=0.022m ⑩由污泥泵房回流到厌氧池水头损失

采用管径D=1300mm, V=0.85m/s,h/D=0.75,i=0.0005 沿程水头损失 h17= i×L=0.0005×121.25=0.0606m 其后管道分两路

采用管径D=1100mm, V=0.85m/s,h/D=0.55,i=0.0009 沿程水头损失 h18= i×L=0.0009×16.5=0.015m 其中有一丁字管

v20.852h19=1.5=0.0553m

2g29.8由污泥泵房至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房

污泥泵房自身水头损失h20(0.30~0.55),取h20=0.4 m

采用管径D=300mm的钢管,

查表得: h/D=0.425 ,i=0.0015

沿程水头损失 h21= i×L=0.0015×52.5=0.08m (2)高程确定

①污水经提升泵后自流排出,由于不设污水厂终点泵站,从而布置高程时,确保接触池的水面标高大于0.8m,同时考虑挖土埋深。

②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

设计A2/O氧化沟处的地坪标高为2.25m(并作为相对标高±0.00),按结构稳定的原则确定池底埋深-2.0m,再计算出设计水面标高为3.5-2.0=1.5m,然后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之间的水头损失,推求其它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经过计算各污水处理构

第83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见下表。再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结构稳定的原理推求各构筑物地面标高及池底标高。具体结果见污水、污泥处理流程图。

表24 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构筑物名称 进水管 粗格栅 集水池 细格栅 接触消毒池 污泥泵房 贮泥池 水面标高(m) -3.84 -3.84 -4.1 0.29 0.8 0.93 0.91 池底标高(m) -5.4 -4.54 -6.4 2.1 -3.2 -2.61 -4.1 构筑物名称 曝气沉砂池 巴氏计量槽 厌氧池 氧化沟 二沉池 污泥回流 浓缩一体机 水面标高(m) 2.55 2.35 2.06 1.56 0.95 0.80 1.0 池底标高(m) -0.45 -0.37 -4.44 -4.44 -3.01 -1.5 -4 4 结论

此次毕业设计让我真正的学会了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学习。作为一位长者,朱卓堂老师教了我许多,他不仅教了我们如何做设计,更重要的是他还以身作则,告诉了我们面对知识应该有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我想如果长江大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朱老师教书育人的态度,那么长大的发展将会指日可待。

毕业设计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使我们能够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这点无论对于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还是对于一个将要继续读书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继而转化为生产力。

在此大学毕业之际,衷心感谢朱卓堂老师的关怀和照顾,祝愿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感谢大学四年来关怀我的老师和领导,祝愿你们工作顺利,前程似锦!

参考文献

[1]高廷耀等.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5,5,第二版

第84页(共86页)

参考文献 [2]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第四版

[3]张智等.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第一版 [4]张林生主编.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8,第

一版

[5]周律等.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投资决策与工艺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

第一版

[6]张自杰主编.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第一版 [7]李海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设计计算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 [8]孙力平等.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 [9]钱易等.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1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编写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9,10,11册[S].北京:建工出版社,

1986

[11]丁尔捷等.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2册排水工程)[S].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6 [12]李金根等.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4册给水排水设备)[S].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6

[13]李田等.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5册水力计算表)[S].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6 [14]化学工业出版社新组织编写.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5]张统主编.SBR及其变法污水处理与日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 [16]杨岳平等.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 [17]史惠祥主编.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 [18]曾科.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9]肖锦.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2002

[20]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应用技

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1]化学工业出版社新组织编写.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6 [22]高廷耀等.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5,5,第二版

第85页(共86页)

汕头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致谢

本次设计是在朱卓堂和李凡修两位老师的热心指导下得以顺利完成的。首先感谢两位老师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与关怀。通过这次设计使我们真正地了解到了污水厂工程设计的流程,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

由于在毕业设计期间,我花了近三周的时间用来准备考研复试,从而耽误了工作进度。然而任务是不会减少,时间是个常数,任务不会减少想到自己还有很多资料没有查阅,很多流程没有计算,当时心里真的是非常急噪和苦闷。不过朱老师启发我们:“科研工作和设计计算要‘忙而不乱,急中生智’。”自此,我才平心静气的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两个月的毕业设计,学会了如何作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设计过程中的参数选择、设备选型、工艺选择、平面布置等情况,并且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以及培养系统模拟思维的重要意义;提高了我独立思考、设计计算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这使我对本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对工程设计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对工程师最基本和最基础的训练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指道作用。

此刻,我时刻不忘的是朱老师慈祥的面容,更记得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作为一名70高龄的老师,朱老师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为人师表”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正意义。

此外,本次设计过程中还得到了李凡修老师等的帮助。在此,特向几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此次毕业设计能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同学们给予的大力帮助。在此,也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最后,我谨向参加此次评审本毕业设计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与衷心的感谢!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设计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得以改正,在以后工作中能够引以为鉴!

第86页(共8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