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2.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由项目部总体布置,统一协调,项目部按公司企业标准统一搭建办公用房、生活区职工宿舍、施工现场班组工具用房等。施工场地根据公司的标准由项目经理统一规划、安排、统一管理。具体原则如下:在满足建设单位要求,取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的前提下,结合我公司标准,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布置施工现场。
⑴、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施工用地。
⑵、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江苏省安全文明标准化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有全绝缘的活动彩钢板房,减少临时设施的建设投资。
⑶、合理组织场内交通运输,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二次搬运,避免各工种、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干扰。
⑷、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化场地的要求,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布置,生活区占用独立的地块。
⑸、符合施工现场给水排水规范要求和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 ⑹、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范的要求。 ⑺、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到室外工程的施工状况。 ⑻、按施工进度分阶段调整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2.2 施工临设、围墙、及道路大门等的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及QTZ80塔吊、施工临水、临电线、材料等设备布置。详见附录《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2.1 围墙
按发包人提供的狼山水厂扩建一期工程--污泥处理系统(浓缩池、平衡池、脱水机房)工程的总平面图,利用西侧一块空地(本工程脱水机房施工区域)设置生活区、办公区,沿红线设置本工程封闭围墙,另外,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设置围墙分隔。
工地南侧沿路围墙及大门口主干道两侧采用定型化彩钢板围墙,围墙上张贴工程宣传画和安全标识。场内施工区分隔围墙采用彩钢瓦围墙。 2.2.2 垂直运输机械位置及数量
本工程浓缩池、平衡池、脱水机房的面积较大,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配备两台QTZ80塔吊,方才满足本工程施工材料、设备、构件的垂直与水平运输。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2.3 搅拌机、材料堆场、材料库和加工场地位置
砂浆搅拌 (砂、石堆场)、木模加工(木方、模板、钢管堆场),钢筋加工(钢筋原材及钢筋成品堆场)。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所示 2.2.4 场地临时道路
现场将施工范围四周设置临时道路形成环路。施工道路采用5~50石子铺200mm厚,压路机压实后浇C20混凝土150mm厚。道路内侧设明排水沟,及时排除地表水,保证雨季道路畅通。 2.2.5 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主要为项目办公用房和项目部管理人员住所用房及施工队住房,布置在施工区域西侧,项目部办公用房和项目施工工人住房采用6m×3.6m二层轻质彩钢活动房,浴室、厕所等其他用房采用砖砌用房(详见施工总平面图)。 2.2.6 施工现场工地大门
临时工地场地大门设在施工区域南侧,紧邻一条四米宽马路,此处申请开设道口。大门后缩八米左右设成八字口状,方便大型车辆进出大门。大门为八米的不锈钢伸缩门,门两侧为800*800门墩,左侧为6000*2000面板,均铺贴花岗岩砖,门墩及面板上均粘贴铜字,门墩上粘贴公司口号,面板上粘贴工程名称、项目部名称及公司标志。大门的右侧按省文明标准化工地的标准布置的五牌二图。 2.3临时用水布置
项目施工和生活用水。用DN100mmPVC管由脱水机房施工区域西北角现有的供水点接入施工现场,由项目部派专业机修工用φ50mmPVC管接入将水送至各用水点供水。
2.3.1水源选择及临时给水管道安装
(1)配水管网的布置:布置的原则是在保证正常供水的情况下,管道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还应考虑到,在工程进展期中各段管网应具备有移置的可能性,形成施工用水环网布置。
具体详见“场地给排水系统平面图”、临时用水量详见中标后临时设施方案。
2.4 施工临时用电布置 2.4.1 电力线路
施工现场电力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2.4.1.1 施工用电从总配电箱接出分电箱和开关箱,再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接至用电机具,大型机具直接从分电箱接出。
具体详见“场地临时用电平面图”、临时用电详见中标后临时设施方案。 2.5 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⑴、等施工现场周围围墙设立后,在门口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和禁令标志。非施工人员在不经门卫认可的情况下不得入内。
⑵、加强工地综合治理,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设专职门卫及纠察,建立门卫及纠察值班制度,严格管理。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有明显标志,服装、安全帽的颜色及佩证上有区分各工种员工及管理人员。加强同公安部门的联系,所有外来员工应有身份证、劳务证、务工证、暂住证,加强女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
⑶、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以现场管理人员为主,组成总平面图管理小组。加强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堆放,管线布置和场内运输等工作的协调与控制,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⑷、与建设单位签订《治安责任承包协议书》,并设专职人员,执行建设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管理规定。
⑸、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悬挂工程鸟瞰图,并标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姓名,开、竣工日期和监督电话。
⑹、施工现场设置五牌二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现场平面图、安全标志总平面图)。
⑺、施工现场推行硬地坪施工,场内道路确保畅通无阻,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整个施工现场做到无积水和坑洼。
⑻、建筑材料及周转材料严格按布置图分类堆放,堆放整齐,堆放不超标准,堆场不作他用,仓库间有材料收发管理制度。
⑼、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防火和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有专人负责,重点部位设置符合要求的
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⑽、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场内污水统一排放,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
⑾、工地配置适量的劳动用品和防病杀菌药品,夏季施工有防暑降温措施,冬季注意保温等措施。
⑿、项目管理部在同操作人员明确任务,安排进度、质量、安全生产要求的同时,向操作人员明确施工要求,严禁野蛮施工。对施工区域、危险区域及主要场内道路,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警戒措施。
⒀、夜间施工、楼梯及施工阴暗处,确保有足够的照明。
⒁、组织职工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严禁在工地聚众赌博,赌力和赌食等。
⒂、协调各工种、业主分包单位的关系,做好相互配合工作,在工序交接过程中,后道工序必须对前道工序做成品保护,严禁在成品上乱涂乱划。
⒃、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喇叭裤、裙子等上岗。
⒄、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种粉尘、废气、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⒅、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包括食堂、宿舍、厕所、茶水与医疗室,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等应符合卫生要求。
⒆、食堂位置适当、环境清洁。食品贮藏柜(箱)和菜饭应生、熟分开,厨房内不准住人,设贮藏室,用品与施工用品分别放置,严禁混杂,厨房有灭蚊绳、蟑螂措施。
⒇、职工生活区设置布告栏,进行生活、工作基地的文明管理考核。生活区应整洁有序,有门卫收发管理,生活污水合理排放,生活垃圾袋装外运。备足必需的消防器材。
同时设立浴室,工地设临时厕、浴男女界别,厕浴间结构稳定、牢固、防雨、防风。坑池用砖砌或砼作壁,卫生洁具及墙壁面层为瓷性材料。厕所内保持清洁,随时清扫,及时清捣,水源充足,有灭蝇措施,防止蚊蝇孳生,实行专人管理,做到有组织排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