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教育随笔
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杏坛小学 徐靖妮
【摘要】由于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逼真、情感真切、寓教于乐等特征,特别是在美术课程改革深入施行和素质教育的持续开展下,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教学成为推动美术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式之一,被许多小学美术教师广泛运用。本文以美术课堂教学为例,以情境教学法运用于美术教学,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以此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情境教学法;教学效率
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和形象思维为主。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即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以具体情境营造良好的意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段时间会显得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学得不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不够浓厚。
2.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是阻碍小学生美术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精力旺盛,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常常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课,影响了美术学习效率。
一、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法概述
1.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科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专业知识,产生思想、思维上的共鸣,实现情境中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能更准确、更具体、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3.缺乏观察
小学生在美术作画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习前不读美术课本,画画时不认真看参照物,有的看一笔画一笔,画得比较生硬,有的甚至是纯粹描摹,缺乏细心观察和想象力。这种学习方法往往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丧失对美术学习的信心,从而对此失去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的特征
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逼真、情感真切、寓教于乐三个特征。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年龄特征,从而设计出符合该阶段学生特点的具体情境,并开展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此外,情境教学法主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图片、场景、色彩等,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达到想学、主动学的目的。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方式
1.巧设教学情境
小学是学生正处于兴趣、意识的培养阶段,新鲜事物、新颖有趣的知识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引入新的美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创设典型、新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样有利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美术课堂教学情境时,要把生活、教材及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将生活、学习情境化、美术化,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3.情境教学法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通过对小学美术课堂情境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对其原因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可行的小学美术情境教学的策略与建议,丰富小学美术情境教学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及画画的兴趣不是短期内产生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培养的。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学生先对美术基本理论知识、绘画技能等有一定的了解,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及实践,特别是课堂教学新颖的方式、方法的应用等才会逐渐产生兴趣。美术学习是从基本理论、基础的绘画开始的,起初一
2.运用互动教学方式
小学美术知识及理论学习比较枯燥,在情境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互动作答、交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对于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对学习美术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互动的情境中交流学习,即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寓教于乐,
▲85
例进行有效结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现,让学生在熟悉的画面中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使学生能够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去发现实际生活中的美景,从而更好地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喜悦。
识的兴趣,从而让情境教学活动正常开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这要求美术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点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整体的美学认知,再创设具体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知识。
86
▲教育随笔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2020年第24期(总第396期)
借助多种措施 让语文课堂更加多彩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江龙小学 苏胜东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情况。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措施,以促进对语文知识的有效讲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笔者提出做好准备、借助媒体等策略,以期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教学实效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语文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习生字词等基础性内容,也要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多种教学措施的应用,正确认识学生在认知语文知识上的特点,从而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宇宙生命之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准备,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具体而言,首先,学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对象,所以教师应当对班级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知情况、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状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准备的基础;其次,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资源,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所以教师应针对文本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文章进行分析,指出“酶”“碳”等生字,以及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等;再次,教师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指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变化;最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使教学节奏尽在掌控中。
优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思维、智力等都处于发展期,教师只有开展美术情境教学,通过构建不同的场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才能够吸引学生,使他们在绘画中发挥想象,使形象事物更加具体化,进而提升美术学习效果。
一、做好准备,有效把握节奏
教学准备是指教师针对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所做的准备工作。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进行有效的准备,能够合理地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让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所以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
让他们在情境中充分发挥想象,使美术与学习、生活及课堂相结合,以情境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生活实例教学方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知识与生活中的实
3.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保证
美术教师要开展良好的情境教学还需要学生的大力配合,因此,教师要开展情境教学,首先要管理好学生,确保良好的课堂秩序,让学生能专心学习、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法运用于美术课堂是一种新的尝试,教师开展美术课程情境教学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特别是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图像、视频等,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 石剑青.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J].吉林教育,2018(19):28-29.
四、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策略
1.抓住情境教学法的重点
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课堂的关键就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知
2.掌握情境教学法的基础
情境教学法要与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相结合才能发挥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