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分)
(二)中国石拱桥(10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特征也就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2分)
12.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 与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13.“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约”“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4.“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
(三)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16分)
徐德新
(1)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2)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3)“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4)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5)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22
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6) 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7)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8)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9)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10)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11)“什么,爹?”
(12)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5.根据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2分) ·
父亲摸黑砍柴→ → 16.第(3)段画线处主要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17.选文两次写父亲的喘息声:第(5)段写父亲的“喘气声越来越大”;第(7)段写父亲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请结合语境揣摩父亲两次喘息时的心情。(3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8.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既“将来你有钱了,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低头弯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愿?(4分)
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19.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都歌颂了父爱,读后你一定有不少感触,请敞开心扉向自己的父亲说几句真心话,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
(四) 骆驼祥子(8分)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赖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
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 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明知不 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 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
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
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 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
在地上,永不起来。连样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20.第一段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主要想表现什么? (4分) 21.作者写样子在大热天里拉车,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2分)
22.为什么样子“有些胆怯了”,但还是想拉车做买卖?(2分)
33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23.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挺胸冲刺的瞬间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奇迹;印度洋海啸在巨澜突进的瞬间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老师在课堂上微笑的瞬间鼓起了你举手的勇气;妈妈在床前抚摸的瞬间让你进入了幸福的梦乡……瞬间,展示的是结果的辉煌,隐藏的是过程的艰辛;显现的是力量的迸发,蕴含的是情感的积聚。瞬间创造历史,瞬间凝聚永恒。善于捕捉和感悟生活的瞬间,人生才会变得丰富而精彩。请以“ 的瞬间”或“瞬间的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②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人,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②顾辟疆:人名。 1.翻译句子:(4分) ①值顾方集宾友酣燕。
译: ②以贵骄人,非道也。
译: 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3.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4.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才比较得体?(2分)
答: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