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龙里格龙》说课稿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龙里格龙》说课稿
《龙里格龙》说课稿

一、说教材:《龙里格龙》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的歌曲。该曲属于戏歌,曲调比较简单的一首二声部合唱,全曲主要由

这一主题旋律构成。是合唱《流水恋歌》的选段。歌词虽然简单,从头到尾都是:龙里格龙,但旋律上学生很容易混淆,针对这一难点,我巧妙地设计了生角(低声部)、旦角(高声部)学唱及表演有代表性的动作,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戏曲的京腔京韵中。 二、说教学内容

1、感受、学唱二声部。2、处理、表演歌曲。3、拓展欣赏,延伸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京歌《龙里格龙》的演唱,体会歌曲中浓郁的京剧韵味,增强对戏歌的了解与喜爱。 2.知识与技能:能用活泼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基本和谐的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歌曲的京腔京韵。

3.过程与方法:运用听唱法、表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演唱京歌《龙里格龙》的合唱,并能在演唱中体验浓郁的京剧神韵。 四、教学重点:完整唱好二声部。 五、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两声部,注意力度记号mf、mp、<渐强、>渐弱、顿音记号 2.边唱表演,通过眼神、动作来表现京韵。 六、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音乐的学习要以孩子为主体,做孩子的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孩子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孩子积极参与、大胆体验。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情境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充分感受音乐的美。 七、说学法

为了形成轻松、积极学唱的氛围,我运用各种灵活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学唱歌曲;有情境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学生通过模仿、想象、合作完成二声部学习,并达到传承国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育。 八、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堂开始,带领学生走圆场步进教室,学做旦角和生角的代表动作。

紧接着发声练习,我把歌曲中的主要旋律,编成师生问好。先是单生部问好再过渡到合唱师生问好,即达到相互熟悉旋律,又给后面的二声部学习有个铺垫。 (设计意图:学生的进场、师生问好等就开始戏曲京剧的熏陶,使学生能快速进入与本课时相应的学习状态。点燃孩子的兴趣之火,激发孩子信心,感受学习快乐。) 二、感受歌曲

教师有情绪分角色表演唱歌曲,引出戏歌的音乐作品题材。并拓展介绍戏曲京剧的乐队伴奏,以及生旦净末丑行当,这里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中领略行

当,体验京腔京韵。

(设计意图1:根据新体系音乐教学的理念,在教学中强调唱应“以情为先”的理念,因此有情感的范唱让学生领略歌曲的京韵。) 三、学唱歌曲

1.学唱大花脸净角的乐句。

(学唱的顺序:第一遍师唱生模唱关注休止符、顿音唱得短促又轻巧有弹性、第二遍加进歌词关注旋律出现的次数,很轻松学生就掌握了净角的乐句,男生学做旦角刚毅的动作)

2. 学唱小花旦旦角的乐句。

(这部分的学习主要以比较学习为主,师唱让学生听花旦的乐句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师唱、点谱听唱对比学习,得出音变高了,于是女生来做做旦角的动作。)

3. 完整演唱。

分三步走:首先完整唱谱,再加进歌词和亮相动作;最后加进伴奏音乐演唱。这里关注音乐中的渐强渐慢的表现。

(设计意图:学净角、旦角动作,边唱边表演,兴趣提高了。新体系音乐教学中关于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新教学理念是一切要“以生为先”,学生体验学习、主动学习为先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知识技能。) 四、加进低声部旋律。

这一环节主要从听觉入手,学生继续唱高声部主旋律,老师不知不觉加进低声部,考考孩子们听听老师唱得和你们一样嘛?再一起读读歌谱,数数看净角旋律总共出现几次?拿出手指追踪乐谱边唱边数。

紧接着攻破难点,关注低声部的演唱顺序,特别强调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在演唱歌曲过程中我特别关注歌唱的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比如有句特别长的乐句要注意用长长的气息一口气演唱。 五、二声部合作

合唱四部曲:先老师把两个声部藏在钢琴里,让孩子们找到自己角色的声部旋律,并各自唱一遍。第二步听范唱找自己声部旋律。第三步高声部旦角跟伴奏演唱一遍,低声部净角演唱一遍。第四步两个声部跟上伴奏加进亮相动作演唱。 五、拓展延伸

1. 完整欣赏合唱《流水恋歌》,并介绍是合唱《流水恋歌》的一部分,我们金师附小合唱团在2008年西湖国际合唱节就演唱过这首歌曲并荣获银奖。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学唱过的部分一起唱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