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厄贝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45例的疗效分析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厄贝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45例的疗效分析
201 1年l 0月第1卷第20期 厄贝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45例的疗效分析 莫兰 金光实业总公司医院,广两南宁530042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 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卡托普利片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厄贝沙坦片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两组 患者的血压、脉率变化情况。结果X,1,N组显效l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显效25例, 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厄贝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 压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均有日月显下 降(P<0.01),脉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少。结论厄贝 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能在24 h内平稳降压,对心脑血管、肾功能有保护作用,无咳嗽及下肢肿胀等付作川,值得基 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中老年患者;厄贝沙坦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 1)20—82—02 目前高血压在我同发病呈上升趋势,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分为l级、2级、3级;已用抗高眦压药物治 疗的血压在正常范同亦诊断高血压;同时排除患有心脑部器质 病、多发病;高血压病最见的合并症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功 能损害等,高lfⅡ压病目前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是中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高 .压的 药物种类繁多,国家基本药物在国内基层医院广泛实施,但很 性病变,眼源性、耳源性、其他全身性疾病。高m压的诊断必须 以非服用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_L非同日多次重复Inl压测 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为高 血压,必须重复和进一步观察。高I衄压病的进行危险分层,如 表1 表1 高血压病的危险分层 多基层医院的使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仍不规范,为了提高中老 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率以及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以达到防 治高血压病及其合发症的目的。笔者所在医院从2006年12 月~2010年5月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If『【压患者45 例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首诊的原发 性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年 龄45 75岁,平均(65.3±3.48)岁。其中男20例,女25例。 m乐(141~210)/(91~120)mmHg,其中1级高血压低危 组22例,2级高 压中危组20例,3级高m压中危组3例。对 照组45例,年龄44~76岁,平均(64.8±6.48)岁。其巾男21例,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按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 并降至正常(<90mmHg),或舒张压下降20 rnmHg以上;有效: 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收 缩压下降>30 mmHg;无效:J0【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降压治 疗总有效率为 效率和好转率之和。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 4-S)表示,数据川SPSS13.0软件包处理,汁 女24例。血压(141~210)/(91~120)mmHg,其中1级高 m压低危组23例,2级高血压中危组19例,3级高血压中危组 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级别、危险分层等一般资 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有可比性。 1 2方法 患者人院及门诊就诊时均使用广两计量中心检定的标7伟 水银柱式血压计测眦压,测量前患者休息10~15 rain,选j斗{右 上臂测坐位m 。连续测3 rl清晨同一时段的m压,如符合高 压的诊断标准则确诊,确诊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 给予厄贝沙坦片(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00545) 资料采.}}j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问比较,采州q检验;计数资料 采 }{4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降压效果(表2) 表2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1,%) 75 mg,口服,每H晨起后7~9点一次服药,服药从75 mg开始。 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片25 mg,口服,3次/d,l片/次;两组都 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服药2周后评价降压效果情况。 1.3高血压诊断标准I I 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注:与对照组比较, =5.87,P<0.05 82中啊医药斜学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 1年l0月第1卷第20期 2.2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降压作用平稳、持久,m管对 管的冲击少,无咳嗽等副作用, 对肾功能有保持作用、减少肾蛋白的排l叶J等特点。 厄贝沙坦片是继氯沙坦、缬沙坦后的一种新的血管紧张 厄贝沙坦片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 下降 =6.079,P<0.05),脉率治疗前后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o卡托普利片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 治疗前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脉率治疗前后比较变化不大 素Ⅱ受体拈抗制剂12[。厄贝沙坦片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1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能特异性地拈抗』『『L管紧张素转换酶 (x2=1.691,P>0.05),见表3。 1受体,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的拮抗作用大于血管紧张素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脉率变化( 4- ) Ⅱ8 500倍,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TI与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 压作用。厄贝沙坦单用或联用都有好的降压效果,与血栓通 片联合应用能明 改善脉压的水平,降压效果显著131.厄贝沙 坦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尿13 一MG的排泄量,有抗高血 压性肾损害;还能抑制心肌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改善心 肌供血,逆转左室肥厚,同时改善肾血管、肾血流,明显性病心 2.3不良反应 肾功能 。 厄贝沙坦用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肾 总之,临床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1级、2级、3 功能发生异常。卡托普利片可有咳嗽等不良反应。 级同时危险分层为低危、中危组,不仅降压效果明显,对心肾功 3讨论 能有明显保护作用,降低肾尿蛋白,降压作用平稳,服用方便,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 不容易遗忘,副作用少,适宜广泛,治疗高血压病时适合基层医 高m压药物多种多样,但仍无法改变高Jf【L压所致的心脑』f『L管及 院使用。 肾合发症增多及高血压合发症所致的死亡率高的特点,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之一是中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不 [参考文献】 相信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服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后就 停止用药,卡托普利抗高血压药物服用次数增多(如3次/d), Il】叶任高,陆再英.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IM1.第6版.北京:人民 生 血压波动大,同时又有咳嗽等不良反应,药物有效时间短,使 叶IJ版社,2007:247. 用范同有限,同时很多患者容易忘记服用,一天有时只服l或 【2]程秋梅,姜秀君.厄贝沙坦片加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轻中度高血压65例 2次,导致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的依从性低,血压波动大,高 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885. 血压所致的合发症增多,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增 3朱志义,朱红林,王 广,等.厄贝沙坦联合血栓通对老年高血乐患者脉压 加。为了治疗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及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为使 的影响l Jll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8,I2(6):45—47. 抗高血压中的国家基本药物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本临床推 【4】雷华,黄建朋,庞方雨.厄贝沙坦片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中的 荐厄贝沙坦片应用于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厄贝沙坦片是国家 临床应用价值『J1.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71-72. 基本药物,同时具有使用方便(1次/d,1片/次),不容易遗忘, (收稿日期:2011—09—01) (上接第68页) IeSions I1 sing 1 6-detector mnIti sIice piral computed 1omography 及南于运动、严重钙化、金属支架伪影造成的漏诊;另一方面,南 [echnology:inilial clinical resuhsL¨.J Am Coil Cardiol,2004,44(6):1 230—1 237. 于冠脉CTA对于无保护左主十(LM)病变以及冠状动脉前降支 f2】AIIman KC,Shaw Ij,Hachamovitch R,et a1.Myocardioal viability Icsting and (LAD)、回旋支(LCX)、有冠状动脉(RCA)近端病变的诊断准确 impact of revascnlarizalion on prognosis in patieints with coronary an rv disease 性较高,因此可弥补MPI在均衡性缺血时假阴性的缺陷。 anti left ventricular dysflmclion:a meta analysis[J].J AM Col l Cardiol,2002, 总之,作为形态解剖学影像的冠脉CFA对诊断致心肌缺血性冠 39:Il5l—I158. 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NPV,巾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PPV却较低; I31 Nicolaou M,I)estefano AI ,Gavras I,et a1.(;enelic predisposilion to strok ̄in MPI目前仍然是评价冠状动脉『仉流动力相关『生狭窄的必要手段。 relatives of hypertensives[J I.Stroke,2000,3 1(2):487-492. 【4]Ropers D,Baum LJ,Pohle K,et a1.Detec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ith 【参考文献】 thinlslice muhidetector row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uhiplanar teconstruction[J].Circulation,2003,107(1):664—666. 【1】Kuettner A,Trabold T,Schroeder S,et a1.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coronary (收稿日期:2011-09—01)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十目医药斜晕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