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导读内句子翻译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论语》导读内句子翻译
翻译课本中出现的例句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OR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对于缺点我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巧的言语、伪善的面

孔的人,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没有懈怠,凭忠心执行政令。”

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子路说:“愿与朋友共享车马及皮袍衣服,使它们坏了也没有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

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文: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 ★译文:修养仁德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

要达到仁,这仁就来了。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才能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才能使别人通达。

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处于自己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着它。”

15、子曰:“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能避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

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纠正(错误)。”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不发命令下属也能办好事情;(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17、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译文: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努力学习不要满足,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0、子曰:“由,诲女(同“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同“智”。明智,真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

了。”

23、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使他去实践(OR去力行);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遇事轻率),所以让他变得谦退。

24、不愤(因激愤而决心努力)不启,不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发。举一隅(角落)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V.)

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pían)辟(bì)(君主左右的宠信小人),友善柔,友便(pían)侫(nìng,能说会道、巧言谄媚),损矣。”(《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小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2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

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2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在内心自我省察。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译文:天冷以后,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3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先使其工具磨锋利。

34、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能雕刻。

3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译文:发愤用功,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3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努力奋勉)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努力奋勉地去探求它罢了。 3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丘(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

38、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

语•先进》)

★译文: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青年(成年)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 39、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自立;四十岁时(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没有不顺耳的事);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但不会超出规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