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队列是体育课堂常规,对于体育课的课堂组织,有序的展开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学生处于小学水平一阶段,因为刚入学,学生相互之间并不熟悉,而且学生年龄小,在幼儿园又较少接触正规的队列知识以及训练,对于体育课的队列是陌生的,所以,如何又快又好的使一年级的新生尽快的理解和掌握体育队列,是一年级体育老师面对的一个难题。
根据以上对于一年级新生的综合分析,我试着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问题实行解决。
1、将队列的教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队列的内容有很多,原地的队形队列、原地的各种转法、行进间的队形队列等等。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练队列。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决定下节课要练习的内容。逐步巩固,逐步提升。
2、队列练习的游戏化。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兴趣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队列练习假如长时间的实行会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而采用游戏法对队列实行教学,能够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四列横队的排列时,首先我会对每个学生给出固定的位置,然后用“叫排数举手”的方法强化学生自己是站在哪一排。我叫“第一排”,第一排的学生就全部举手,叫“第二排”,第二排的学生就全部举手 .......。一般这个游戏完成以后,学生基本已经能记住自己是哪一排的。这个游戏完成以后,我会用第二个游戏“叫号举手”,让学生从排头到排尾依次报数1、2、3、4........,并要求学生牢牢记住自己的号码,当我叫\"X排X号\"时,相对应的同学就举手,这个游戏的教学效果就是更加细的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在队列中位置的记忆。这个游戏完成以后,学生基本能记住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前两个游戏仅仅让学生记住自己的位置,队列的要求是“快、静、齐”,要让学生不但能记住自己的位置,而且能快速整齐安静的排好队伍,发挥队列练习的作用,才是队列教学的目标。所以,我用第三个游戏“快快集合”,让学生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不但进一步的强化了对个人位置的记忆,而且理解队列排列“快、静、齐”的要求,为今后的队列练习打下良好基础。
3、队列练习的小组练习。
好的队列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够练成的,尤其对象是一年级的新生,有的进步比较快,有的进步比较慢;有的掌握比较好,有的掌握比较不好。学生的个别差异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好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懒得练,差的学生掌握不了练不了的情况,所以,在队列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适当的实行分组,让学生实行小组合作练习是有必要的。
对学生适当的分组一般有几种,我尝试过的一种是根据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掌握的水平实行分组,通俗的来说,就是好的好,差的差。这种分组的优点是有利于老师更好的注重差生,给予差生更好的指导。缺点是好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在练习过程中积极性会持续下降。另外一种分组我把它称为混搭,就是一个组里好生差生都有,掌握的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教稍微弱
一点的同学,相互协助,相互提升。这个分组的优点是老师基本能够注重到所有的学生,而且能保持优生的积极性。缺点是假如“小老师”不是很负责的话,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于第一种分组的缺点,我的解决办法是对好生组提出更高的要求或是给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让其练习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第二种分组的缺点,我的解决办法是在课堂上培养“小老师”的责任感,让其能够很好充当老师的小助手。
4、队列的常规化。
在学生有了队列基础之后,队列就不再专门花时间去实行练习,而是放在每节课的开始局部,把它作为一个体育课的常规,每节课大约花1分钟实行常规化练习,既能巩固提升学生的队列水平,又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