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 ) 2、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可接种卡介苗(√)
3、胎儿通过脐血从母体获得IgG抗体,属于人工被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 4、接种卡介苗可以明显降低社区中结核病的传播。(×)
5、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液中乙肝病毒携带超过六个月,但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的人。(√)
6、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e抗体阳性。(×)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
7、产科机构出生的母亲乙肝抗原/病毒检测阳性或未作检测的新生儿,满2000g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
8、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 9、乙肝主要通过肠道和血制品传播。( × )
10、卡介苗的接种部位是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11、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
12、新生儿接种用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属于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的一类疫苗。( √ ) 13、乙肝疫苗、卡介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 )
14、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 √ ) 15、冻结过的乙肝疫苗可以使用。( × ) 16、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可以热敷。( × )
二、填充题:(每格2分,共26分)
1、乙肝疫苗接种部位右上臂三角肌中部,接种途径肌内 ,接种剂量 0.5 毫升。其及时接种时间规定为 24小时内 。
2、卡介苗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下缘皮内,接种途径皮内,接种剂量0.1毫升,菌苗注入处皮内应有直径大于 5 毫米桔皮样隆起小泡。
3、接种前实施“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证(卡、簿),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者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4、疫苗使用前应核对安瓿上的品种、批号和效期 ,并检查安瓿有无破损 。
1
5、接种局部皮肤消毒应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 内 向 外 、 螺旋 式消毒,涂擦直径≥ 5 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
6、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应 盖上消毒干棉球冷藏 。活疫苗超过 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 1小时 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较重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可用清洁毛巾热敷,但以下哪种疫苗接种除外?( D ) A、麻苗 B、乙肝疫苗 C、百白破 D、卡介苗 2、接种卡介苗和做结素试验用的针头可选择: ( A )
A、 4 1/2 号 B、 5号、5 1/2号、6号 C、 6号以内小针头 3、接种卡介苗或做结素试验时对环境的要求: ( B ) A、 室内或室外 B、室内进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C、没有特殊要求,任何环境与条件下皆可进行 4、目前新生儿首剂及时接种率要求达到多少以上?( D ) A、90% B、92% C、93% D、 95%
5、 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程序“0、1、6”方案中,“0”是指新生儿出生后:( C ) A、 2小时内 B、 12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1周内 E、 1月内 6、不安全注射可能导致哪些疾病的传播? ( E )
A、乙型肝炎 B、丙型肝炎 C、艾滋病 D、疟疾 E、以上疾病均 7、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强调24小时内及时接种阻断母婴传播中的哪一个环节?( B ) A、宫内传播 B、产程传播 C、分娩后新生儿与母亲的生活接触传播 D、宫内传播和产程传播 E、以上三个环节均可
8、孕妇乙肝相关抗原检测率本市孕妇达到多少以上?外来孕妇达到多少以上?( B ) A、90% 80% B、95% 80% C、 90% 85% D、 95% 85% 9、接种乙肝疫苗成功与否以下哪项检验可以提示?( C )
A、HBsAg B、HBeAg C、抗-HBs D、抗-HBe E、抗-HBc 10、卡介苗或结核菌素安瓿打开后,可以使用的时间为: ( C ) A、 半天 B、 2小时以内 C、半小时以内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产科医院工作职责包括:(ABCDE )
A、向孕妇宣传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知识。 B、在新生儿出生记录卡标明母亲乙肝标记物检测结果。 C、负责新生儿乙肝疫苗第1针接种和卡介苗接种。
2
D、建立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登记专册、疫苗领用登记册、疫苗冷链测温登记册。 E、按月做好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 2、下面哪几型肝炎可以通过污染的注射器传播的?( BCD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3、下面哪种行为属于不安全注射? (ABCDE)
A、用煮沸法消毒使用后的玻璃注射器、针头和镊子 B、为不同的接种对象接种时只更换针头,不更换注射器 C、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完后扔到垃圾箱内、卖废品或给孩子当玩具 D、将卡介苗注入皮下或肌肉 E、使用过期的疫苗进行接种
4、 乙型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BCD)
A、粪-口途径 B、血源性传播 C、母婴传播 D、性接触传播 E、以上途径均可 5、卫生部十年乙肝防治的具体目标?(ACD)
A、10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 B、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5%以下
C、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应进一步降低1~1.5个百分点 D、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
6、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为:( ABCDE )
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D、家庭成员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新生儿 E、所有新生儿
7、新生儿有以下情况者暂缓接种卡介苗:( ABCD ) A、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
B、湿疹、免疫缺陷症、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其他皮肤病者 C、早产儿体重<2000克
D、APGAR评分<8分者暂缓接种卡介苗。
8、新生儿有以下情况者暂缓接种乙肝疫苗:( ABCD )
A、新生儿严重脏器畸形、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病理性黄疸或患有急性严重疾病者; B、早产儿或体重低于2500克。
C、患有肝炎、急性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D、肾病综合征者;
3
一、单选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对于需要销毁的疫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如实记录销毁情况,销毁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 D )年。
A、2 B、3 C、4 D、5
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B )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2002年12月1日 3、下面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 )。
A、鼠疫 B、艾滋病 C、登革热 D、疟疾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A类 5、我国现行最新的法定传染病分为( D )
A、3类36种 B、3类37种 C、3类38种 D、3类39种 6、关于皮下注射疫苗,下面哪一项技术操作是错误的? ( B )
A 、用于流脑疫苗、流脑A+C麻疹疫苗、风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的接种 B、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C、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表面成30~40°角
D 、快速刺入皮下约至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 7、关于肌内注射疫苗,下面哪一项技术操作是错误的?( C )
A、 用于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 B、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C 、针头与皮肤表面呈90°角,快速将针头全部刺入肌肉
D 、注射完毕,快速后快速拔出针头,局部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8、疫苗的有效期标注为“有效期至201209”,则疫苗的最后使用日为:( A )
A、 2012年9月30日 B、 2012年8月31日 C、 2012年9月1日 D 、2012年9月15日 9、下列哪项关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注射错误的?( A )
A、 快速进针刺入针头长度的1/3 B、抽无血,注入疫苗 C、 注意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折断 D、注射完毕后快速拔出针头 10、下列哪种疫苗不能皮下注射? ( D )
A、麻疹疫苗 B、乙脑疫苗 C、流脑疫苗 D、卡介苗 11、下列关于卡介苗的补种说法错误的是( A )
A接种卡介苗后未形成卡疤的需要重新补种 B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
C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或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者补种 D≥4岁儿童不予补种
4
12、当疫苗瓶开启后,活疫苗超过小时、灭活疫苗超过小时未用完,应将剩余疫苗废弃。( B )
A 、0.5小时/0.5小时 B、 0.5小时/1小时 C、 1小时/2小时 D 、1小时/0.5小时 13、乙肝疫苗不主张臀部注射,主要原因是_____。( D )
A、易损伤坐骨神经 B、易损伤腓总神经
C、臀部肌肉丰富,疫苗吸收太快 D、臀部脂肪丰富,妨碍疫苗吸收 14、如何正确开启疫苗?( A )
A、首先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底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在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B、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C、首先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镊子敲开安瓿。 D、首先将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再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15、下列哪一条为接种疫苗的禁忌证?( C )
A、早产儿 B、正在使用抗生素
C、既往接种同一疫苗或含有相同成分的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D、上次接种后出现中度发热 16、对于卡介苗的接种,以下正确的是______。( A )
A 、对已接种卡介苗者,不推荐复种 B 、对已接种卡介苗但卡疤阴性者,直接复种 C 、出生时初免,6周岁加强
D 、对已接种卡介苗但卡疤阴性者,任何年龄段都需要先做结素试验,阴性者复种 17、关于疫苗外观质量,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D )
A 、有摇不散块状物时,需用振荡器多次振荡后使用 B 、疫苗如冻结,应放置温水中缓慢解冻后使用 C 、安瓿有裂纹但未破裂时可使用 D、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时不得使用 18、免疫缺陷者可以接种以下哪种疫苗?( A )
A、百白破疫苗 B、水痘疫苗 C、风疹疫苗 D、麻疹疫苗 19、《儿童预防接种证》如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到___办理补证手续。( C )
A、医疗机构产科接种室 B、卫生局 C、预防接种单位 D、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某疫苗标注失效期为2015年5月,则该疫苗可以使用到。( A )
A、 2015年4月30日 B 、2015年5月1日 C 、2015年5月31日 D 、2015年6月1日 二、多选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 ABC )。
A、疫苗品种 B、疫苗作用 C、疫苗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D、疫苗生产企业 3、下面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BC )
A、风疹 B、流行性腮腺炎 C、麻风病 D、麻疹 4、下列哪些接种因素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ABCD)
A、接种起始时间 B、接种间隔 C、接种途径 D、接种剂量
5
5、肌肉注射的疫苗有哪些? ( CD )
A、 乙脑 B、 卡介苗 C 、乙肝 D 、百白破 6、影响疫苗效价的因素有哪些? ( ABCD )
A 、温度 B、 冻结 C、光 D、效期 7、安瓶开启后,对未用完的疫苗处理正确的包括哪些? ( AD )
A 、活疫苗超过半小时未用完,应废弃 B、 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废弃 C 、灭活疫苗超过半小时未用完,应废弃 D 、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废弃 8、在接种现场时如何做到安全注射?( ABCD )
A 、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 B 、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 C 、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 D 、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销毁 9、关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描述正确的是哪些?( ABC )
A、 乙肝疫苗初免成功后,免疫持久性较好
B 、即使在低抗体或无抗体的免疫者中,体液免疫记忆反应可能仍然存在
C 、在乙肝疫苗的保护下,无需加强免疫,儿童可以安全度过乙肝病毒感染的高风险期(1~3岁),再加上免疫屏障的作用,免疫儿童感染的机会大大减少。
D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优于新生儿
10、预防接种单位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下列哪种证书?( BCD )
A、学历证 B、执业证 C、培训合格证 D、上岗证 三、是非题(共50题)
1、当疫苗瓶开启后,活疫苗超过1小时、灭活疫苗超过半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2、注射过免疫球蛋白的儿童和减毒活疫苗接种应间隔一个月。(×)
3、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应该放在冷藏包的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 4、接种疫苗前应告知受种者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5、皮内接种部位应选择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皮肤常规消毒,待消毒剂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与针管刻度一致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至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即可。(√)
6、接种疫苗皮肤消毒方法是:用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或2%碘酊,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 7、注射完毕后,应将注射器的针帽回套后丢弃。(×) 8、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9、卡介苗的注射器应专用,皮内接种的剂量要准确,避免注射过深至皮下或肌内。(√) 10、卡介苗对外界抵抗力极差,热、紫外线、化学制剂均可使其很快死亡。(√) 11、HIV阳性儿童不能接种任何疫苗。(×)
12、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应在上臂、大腿前外侧和臀部不同部位接种。(×) 13、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6
14、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15、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白破疫苗在-20℃~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16、预防接种门诊可设置在医疗卫生单位的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和放射科等旁边,以方便家长前来接种和就诊。(×)
17、学期中新接收的转托(学)的儿童(学生),应在转入前查验预防接种证。(√) 18、免疫球蛋白可以与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不可以与活疫苗同时接种。(√)
19、使用冻干疫苗时,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稀释液,快速注入疫苗瓶内,用力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 20、过期、失效的疫苗,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置。(√)
21、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22、新生儿接种用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属于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的一类疫苗。(√) 23、乙肝疫苗、卡介苗在2°C~8°C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
24、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 ) 25、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芋项。并询问受种者及其母亲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26、冻结过的乙肝疫苗可以使用。 (×) 27、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可以热敷。 (×)
28、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 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
四、问答题
1、皮内卡介苗接种后,多长时间出现局部红肿,什么时间结痂形成疤痕?
答:皮内卡介苗接种后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
2、医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询问和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哪些内容?
答:医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询问和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症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