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炼铁规程5.2 炼铁规程5.3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高炉区应位于居民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区边缘距离居民区应大于1000m。 高炉煤气的除尘器,应离高炉铁口、渣口10 m2. 以外,且不应正对铁口、渣口布置;否则,应在除尘器与铁口、渣口之间设挡墙。 厂区办公室、生活室,应设置在高炉常年最小频m以外。炉前休息室、浴室、3. 率风向的下风侧100 更衣室可不受此限,但不应设在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且应避开铁口、渣口。 炉前应建有条件齐备的工人休息室。寒冷地区4. 的高炉车间,高炉工人休息室、浴室、更衣室,应建筑在离高炉较近的安全地点。 厂内各种操作室、值班室的设置,应遵守下列规定: —不宜设在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不应设在热风炉燃烧器、除尘器清灰口等5. 可能泄漏煤气的危险区; —不应在氧气、煤气管道上方设置值班室。值班室至氧气、煤气管道或其他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管道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应符合GB 6222(6.2.1.3至6.2.1.5和GB 16912(表三、表6)的有关规定。 炉台区,渣罐车、铁罐车及清灰车应各有运输专线。渣、铁线应高于周围地面,两侧应有排水暗6. 沟。重罐及热罐,不应经过除尘器下边。渣罐、铁罐的停放线与走行线应分开,每条线的最大负荷不应超过1 000 min/d。 所有人孔及距地面2m以上的常用运转设备和需要操作的阀门,均应设置固定式平台。采用钢平台时,应符合GB 4053. 4的规定。平台、通道、7. 走梯、走台等,均应安设栏杆和足够照明。栏杆的设置,应遵守GB 4053. 3的规定。钢直梯和钢斜梯的设置,应遵守GB 4053.1-4053. 2的规定。通道、斜梯的宽度不宜小于0.8 m,直梯宽度不宜小于O.6m。常用的斜梯,倾角应小于45°;不 炼铁规程5.3 炼铁规程13.9 炼铁规程5.5 炼铁规程5.8 炼铁规程6.2 高炉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常用的斜梯,倾角宜小于55° 8. 天桥、通道和斜梯踏板以及各层平台,应用防滑钢板或格栅板制作,钢板应有防积水措施。 楼梯、通道的出人口,应避开铁路和起重机运行9. 频繁的地段,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单料车的高炉料坑,料车至周围构筑物的距离应大于1.2 m;大、中型高炉料车则应大于2.5 m。料坑上面应有装料指示灯,料坑底应设料车缓冲挡木和坡度为1%、3%的斜坡。料坑应安装能力10. 足够的水泵,坑内应有良好的照明及配备通风除尘设施。料坑内应设有躲避危害的安全区域。料坑应设有两个出人口,出入口不应正对称量车轨道。敞开的料坑应设围栏,上方无料仓的料坑应设防雨棚。 槽下设焦炭中子测水装置,槽上和炉顶料罐采用11. 放射元素测料位时,应有防护措施,并应有射线危险的警告标志。 卷扬机室不应采用木结构,室内应留有检修场地,应设与中控室(高炉值班室)和上料操作室12. 联系的电话和警报电铃,并应有良好的照明及通风除尘装置‘上料操作室(液压站)应有空调和防火设施。卷扬机室与高炉和栈桥之间应设过桥。 13. 斜桥下面应设有防护板或防护网,斜桥一侧应设通往炉顶的走梯。 运行中的料车和平衡车,不应乘人。在斜桥走梯14. 上行走,不应靠近料车一侧。不应用料车运送氧气、乙炔或其他易燃易爆品。 主卷扬机应有钢丝绳松弛保护和极限张力保护15. 装置。料车(罐)应有行程极限、超极限双重保护装置和高速区、低速区的限速保护装置。 16. 更换料车钢丝绳时,料车应固定在斜桥上,并由专人监护和联系。 炼铁规程7.19 炼铁规程7.17 炼铁规程7.15 炼铁规程7.14 炼铁规程7.13 炼铁规程7.8 炼铁规程7.6 炼铁规程6.4 炼铁规程6.3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高炉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炼铁规程8.1.2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炉顶应至少设置两个直径不小于0.6 m、位置相17. 对的人孔。 卷扬机运转部件,应有防护罩或栏杆,下面应留有清扫撒料的空间。卷扬机的日常维修,应征得18. 司机及有关方面同意,并索取其操作牌方可进行。卷扬机主要部件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停机检修应有专人联络、监护,并挂停电检修牌。 19. 炉顶放散阀,应比卷扬机绳轮平台至少高出3m,并能在中控室或卷扬机室控制操作。 20. 液压传动的炉顶设备,应按规定使用阻燃性油料;液压油缸应设折叠式护罩;液压件不应漏油。 炉顶各主要平台,应设置通至炉下的清灰管。炉21. 顶清灰应在白天进行,应事先征得值班工长同意,并应设专人监护。 高炉应有各自的工业蒸汽集汽包,集汽包通至各22. 用汽部门的阀门,应有明显的区别标志。生活用汽不应使用该汽包的蒸汽。 处理炉顶设备故障,应有专人携带一氧化碳和氧含量检测仪同行监护,以防止煤气中毒和氮气窒23. 息。到炉顶作业时,应注意风向及氮气阀门和均压阀门有否泄漏现象。 高压高炉应有均压装置,均压管道人口不应正对大钟拉杆,管道不应有直角弯,管路最低处应安 24. 装排污阀。排污阀应定期排放。 不宜使用粗煤气均压。 25. 钟式炉顶工作温度不应超过500℃。 26. 无料钟炉顶:料罐均压系统的均压介质,应采用半净高炉煤气或氮气。 27. 炉顶温度应低于350℃,水冷齿轮箱温度应不高于70℃。 28. 风口平台应有一定的坡度,并考虑排水要求,宽度应满足生产和检修的需要,上面应铺设耐火材料。 炼铁规程7.20 炼铁规程8.1.4 炼铁规程8.1.5 炼铁规程8.1.6 炼铁规程8.1.8 炼铁规程8.1.8 炼铁规程8.2.5 炼铁规程8.2.6 炼铁规程8.3.1 炼铁规程8.3.2 炼铁规程9.1.2 高炉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炼铁规程9.1.3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炉基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应积水和堆积废29. 料。炉基水槽应保持杨通。 风口、渣口及水套,应牢固、严密,不应泄漏煤30. 气;进出水管,应有固定支撑;风口二套,渣口二、三套,也应有各自的固定支撑。 高炉应安装环绕炉身的检修平台,平台与炉壳之31. 间应留有间隙,检修平台之间宜设两个走梯。 走梯不应设在渣口、铁口上方 32. 为防止停电时断水,高炉应有事故供水设施。 炼铁规程9.1.4 炼铁规程9.1.5 炼铁规程9.1.6 热电偶应对整个炉底进行自动、连续测温,其结果应正确显示于中控室(值班室)。采用强制通风33. 冷却炉底时,炉基温度不宜高于250℃;应有备用鼓风机,鼓风机运转情况应显示于高炉中控室。采用水冷却炉底时,炉基温度不宜高于200℃。 高炉冷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冷却部位的水温差及水压,应每2h至少检查一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发一现炉缸以下温差升高,应加强检查和监测,并采取措施直至休风,防止炉缸烧穿;高炉外壳开裂和冷却器烧坏,应及时处理,34. 必要时可似减风或休风进行处理.;_ —高炉冷却器大面积损坏时,应先在外部打水,防止烧穿炉壳,然后酌情减风或休风; —应定期清洗冷却器,发现冷却器排水受阻,应及时进行清洗; —确认直吹管焊缝开裂,应控制直吹管进出水端球阀,接通工业水管喷淋冷却; 富氧鼓风:氧气管道及设备的设计、施工、生产、35. 维护,应符合GB 16912的规定。连接富氧鼓风炼铁规程 处,应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吹氧系统及11.1 吹氧量应能远距离控制。 36. 富氧房应设有通风设施。 炼铁规程 11.2 炼铁规程9.2.17 炼铁规程9.1.9 高炉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炼铁规程 11.9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进人充装氧气的设备、管道、容器内检修,应先37. 切断气源、堵好盲板,进行空气置换后经检测氧含量在18%-23%范围内,方可进行。 300 m3以上的高炉,炉前出铁场应采用钢结38. 构支柱;小于300 m3的高炉,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件,但应有防热措施。如果炉前铸铁,则所有房架均应采用钢结构件。 渣、铁沟应有供横跨用的活动小桥。撇渣器上应39. 设防护罩,渣口正前方应设挡渣墙。 出铁、出渣期间,人员不应跨越渣、铁沟,必要时应从横跨小桥通过。 泥炮和开口机操作室,应能清楚地观察到泥炮的40. 工作情况和铁口的状况,并应保证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能安全撤离。 41. 新建、改建的大高炉,其炉前的渣、铁沟及水冲渣沟,应有活动封盖和相应的排烟除尘装置。 炼铁规程 13.1 炼铁规程 13.3 炼铁规程 13.7 炼铁规程 13.8 13.6 高压高炉主铁沟的坡度,应大于5%(采用浇注料内衬的贮铁式主沟可不受此限);常压高炉主铁沟坡度,可为10~20%。一般中型高炉2主铁沟的净断面,宜为0.7~0.9 m;大型高炉2主铁沟的净断面,宜不小于1.3 m。主铁沟长度,炼铁规程 42. 宜不小于表5所列数值。 13.6 渣口前的主渣沟坡度宜为15~20%,其他渣沟坡度应大于5%,直线长度不应小于4m。渣、铁沟均不宜直角转弯,转弯曲率半径宜选2.5~3.0 m 。 43. 44. 45. 46. 47. 高炉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