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襄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卷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襄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卷


襄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

1. (1分) (2019九下·贺州模拟) 在化学知识竞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Zn”,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1分) (2019九上·振安月考)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3. (1分) (2018九上·市北区期末)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第 1 页 共 12 页

C . 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D .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4. (1分) (2017·内江模拟) 氢氧化钠可用于生产洗涤剂,其俗称为( ) A . 纯碱 B . 火碱 C . 小苏打 D . 石灰石

5. (1分) (2017九下·盐都期中)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钾属于复合肥肥料 B . 加碘食盐属于纯净物 C . 纯碱属于碱

D . 钙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6. (1分) 下列不属于金属的是( ) A . 锌 B . 锡 C . 金刚石 D . 铅

7. (1分) (2017·阜阳模拟) 肥皂是一种常用的洗涤用品,它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化学式为C17H35COONa),下列关于硬脂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硬脂酸钠是有机物

B . 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8:35:2 C . 硬脂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 硬脂酸钠中共含有56个原子

8. (1分)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9. (1分) 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 . 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第 2 页 共 12 页

C . O2和 O3是同素异形体

D . 等质量的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10. (1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锌粒

B . 仪器连接

C . 稀释浓硫酸

D . 过滤

11. (1分) (2015九上·湖南期末) 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 .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12. (1分) (2015九上·顺德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第 3 页 共 12 页

B .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 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 D . 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13. (1分) (2018九上·深圳期中)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C . 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D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14. (1分)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反应时间对应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A . 镁条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B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物的质量

C . 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D . 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剩余物中水的质量

15. (1分) 2004年~2005年,自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已停止出售这两种产品,全国卫生部门开始围剿苏丹红。苏丹红一号化学式:C16H12N2O,是一种工业用油溶性偶氮染料,能导致癌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8

B . 苏丹红一号分子中含有1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和16个碳元素 C . 苏丹红一号主要添加在辣椒调料中是为了增色 D .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有机物

16. (1分) (2019·徐汇模拟)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B . 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C . 1molSO3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4NA

D . 含有3.01×1023个原子的氮气中,N2的分子数为0.5NA

17. (1分) (2017九下·扶沟期中) 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滴加稀盐酸

第 4 页 共 12 页

B . 比较生铁和纯铁的硬度﹣﹣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 C .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 D .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加水 18. (1分) 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C .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 .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9. (1分) (2018·覃塘模拟)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实验方案或结论 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④NaOH溶液 ①④③②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鉴别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 液 A . A B . B C . C D . D

20. (1分) (2018·闵行模拟) 灼烧某硫酸盐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硫酸盐是( ) A . K2S B . Na2S C . Na2SO4 D . K2SO4

二、 填空题(共21分) (共3题;共20分)

21. (8.0分) (2018九上·潮州期中)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韩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 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经过该操作处理后,水样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第 5 页 共 12 页

(只写一个)。滤液澄清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 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进行检验。

(3) 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22. (6.0分) (2018·金昌)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 在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 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 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23. (6分) (2017·扬州模拟)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一、铜的性质及其应用

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铜锈俗称铜绿)。铜绿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青铜器属于 (填序号)。 A . 无机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复合材料 D . 复合肥

(2) 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为了弄清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 ”为铜片)。

第 6 页 共 12 页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填试管编号)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小组讨论后发现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Cu和________(写出试管中需要的物质)。可以省略不做的实验是试管________(填试管编号)。

(4) 二、铜的制备研究 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方法一:火法炼铜:Cu2S+O2

2Cu+SO2

方法二:湿法炼铜:CuSO4+Fe=FeSO4+Cu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写出1条原因即可)。辉铜矿的主要成分为Cu2S,常用于火法炼铜。若生成过程中铜元素的转化率为90%,生产64tCu需要含Cu2S 80%的辉铜矿________ t(取整数)。

(5) 加入Na2CO3沉淀前须除去Fe3+,否则Fe2(SO4)3会与Na2CO3反应,产生一种气体,同时生成NaFe3(OH)6(SO4)2沉淀,影响产品质量,6Na2CO3+3Fe2(SO4)3+6H2O=2NaFe3(OH)6(SO4)2+6CO2↑+5________。

(6) 加入Na2CO3沉淀时,反应液pH对产品中的SO42- 含量以及反应液中Cu2+沉淀效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第二次沉淀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________。

(7) 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可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右上图实验装置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v;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1.2g;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刻度为10ml;④向锥形瓶内加入50mL(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⑤冷却到室温;⑥再次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刻度为172ml。

Ⅰ.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________;

Ⅱ.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第 7 页 共 12 页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

Ⅲ.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Ⅳ.若标准状况下,每44g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产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保留到0.1%)

Ⅴ.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步骤③中平视刻度,步骤⑥中仰视读数 B.硫酸的用量不足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D.步骤⑥中没有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直接读数

(8) 碱式碳酸铜【xCuCO3·yCu(OH)2·zH2O】的热分解研究。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的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小于CuCO3的分解温度。) Ⅰ.通过计算可得x:y:z=________;

Ⅱ.若将16.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1.6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 简答题(共19分) (共2题;共17分)

24. (6.0分)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需要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的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________ 溶液来吸收以免污染空气.

25. (11.0分) (2019八下·尚志期中) 在学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做实验探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1) 酒精灯的火焰周围加了金属网,金属网的作用是________; (2) 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待充分反应后,试管冷却他们将试管中的固体取出,发现 固体中仍存在 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讨论所得固体物质可能是什么。进行了猜测:

猜想甲:Cu 猜想乙:C CuO Cu 猜想丙:CuO Cu 猜想丁:①________

经过思考,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②________一定是不符合题意的。为了探究其他猜想的符合题意性,该小组同学取倒出的剩余固体样品,和足量的氢气进行了反应,观察到③________的现象,从而证明了猜想丙是符合题意的。反思与评价:在探究所得固体成分时,同学们经过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可以得出通过④________可以排除一些猜想,对⑤________的物质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其存在。

第 9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答案:略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 填空题(共21分) 共3题;共20分)

第 10 页 共 12 页

(

21-1、21-2、21-3、 22-1、22-2、22-3、22-4、23-1、 23-2、

23-3、23-4

23-5、23-6、

第 11 页 共 12 页

23-7、

23-8、

三、 简答题(共19分) (共2题;共17分)

24-1、

24-2、

24-3、25-1、25-2、

25-3、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