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来源:爱站旅游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摘要: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原则,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实际情况,阐述了教学评价指标的内涵标准,提出了如何做好评价结论反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反馈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75-02 一、前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众多,如学校整体管理、教学设备条件、学生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计划自身、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技巧等,这些条件中的“硬件”方面的因素受到学校资金、条件的限制,不能一步到位,而其中的“软件”因素即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我们可努力着手的方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1]。 学校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高等教育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对教师理论课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评,给予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鉴定、诊断、调节、激励、导向、改进、管

理作用,为学校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日常管理的核心工作,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全面质量管理的思维原则[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思维。学生是产品,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这一特殊产品质量高低的直接反映。把教学的全过程加以控制管理,实行全面、全员的教学管理,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管理的必然。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要重视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抓住每个环节的质量,这一点又以课堂教学最为突出,即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效果的保证。

2.教和学的统一性原则。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一是按教学能力对教师是否胜任教学,是否具备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包括搜集教学资源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口语与表达能力、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二是按教学工作对教师是否按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进行评价。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活动,教与学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除了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还应通过多渠道的学生反馈意见,随时调整教学状态,充分发挥教学技能[2~4]。

3.指标体系应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符

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考虑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和教师现有水平,能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既要全面反映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又不能过细过多,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要突出重点,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教师教学评价管理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其教学思想应具有应用型的特点,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建立起教学基本构架,确立教学目的,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各理论课的教学步骤,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实施教学评价管理要注意方向性、客观性、全面性、主体性、公开性、可行性等一系列评价的原则。

当前众多同类院校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倾向于从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常说的教学效果。它包括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情况,学生的考核成绩(如及格率、优良率、不及格率等)。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中主要考虑的是教师的思想水平、学识水平、教学技能和工作态度等,不仅要以教师教学工作总量来评价,而且还要考察教师的工作过程、工作效果、教学水平。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5~7]。

三、评价指标的内涵与等级判定方法

课堂教学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各科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

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目的、内容、形式、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效果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也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5~7]。因此,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非常重要,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前文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同时,也使得各项评价指标的内涵判定标准即如何量化显得尤为关键。如何科学、公正、准确地制定内涵,是每个教育工作管理者不断探讨的课题。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例说明,见表1。 在“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到多项指标,而每项指标对教学质量所能起到的作用程度又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需要用权重来加以反映。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时应考虑权重分配的科学程度与权重大小的合理程度。

本文探讨的指标体系中其权重分配形式为分级权重分配,即各级指标的各项指标权数之和为1。在每一项的分项指标都是以1为单位进行分配。

四、教学质量评价结论的反馈

我邵阳学院很早就开始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督导的方法,制定了较为正规的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制度,通过听课、学生评教、教案与作业检查等多方面对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指导,以过程跟踪、全程检评、全体参与、多方考核、督为手段、重在提高为方针进行质量监控[5~7]。

为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在进行评价结论的反馈工作中应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6]:①首先要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

中心思想是促进教学,而不是打击打压个别老师,必须做到尽可能的客观公正。②每听一次教师的讲课后,督导成员对其进行全面讨论和评议,指出优点加以肯定,同时指出不足和改进意见,在形成一致意见后,尽快利用校园网络将讨论结果对教师进行反馈。③学生评教结果和教师同事评议的参考,任何只看单方面的结论都有失偏颇,学生的评教将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分为教学态度、备课情况、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板书、作业和辅导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同行教师的评议与学生评教基本相同,但情况汇总后不给出反馈意见。④及时、认真负责地收集信息,按照评价指标处理督导、学生等各方面的信息。对评价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评判,确认结果,作出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其后需要学校教务督导、专家、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评价人员确认和被评价教师的自我确认,最后写出书面评价报告。报告中要列出评价等级、分值和中肯的评语。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不断改进薄弱环节,根据自我反馈的强化作用原理,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

教学质量管理永远是一个新课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求的变化、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变化,管理方法也相应发生改变。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事务纷繁复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逐步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科学。 参考文献:

[1]交通技工教育研究会.交通技工教育优秀文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司福亭.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8):37-39.

[3]张忠年.高校教师评价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3,(5):35-36

[4]宋丹,周福战.对高校教师评价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6):84-85

[5]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3):97-99. [6]徐立治.现代数学手册(随机数学卷)[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51-353.

[7]杨茂祥,李国兴.教学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6,14(4):106-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