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王国强副部长授课讲中医

王国强副部长授课讲中医

来源:爱站旅游
・1324。 光明中医2010年8月第25卷第8期 CJGMCM August 2010.Vol 25.8 了新的治疗思想。当代著名医家颜德馨先生就提出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之论点,认为疑难病症中, 瘀血为病尤为多见,无论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之 气,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人络,导致气滞血瘀,故瘀 血一证,久病多于新病,疑难病多于常见病。…20世纪 9O年代末期络病理论有了新的拓展,尤其在病机概念 上有了进一步深化和更新,吴以岭认为络脉是气血津 液输布环流的枢纽和通路,气机通畅,络道无阻是维持 其正常功能的前提。若邪气犯络或久病不愈,皆可致 络中气机瘀滞,血行不畅,津凝痰结,顽痰死血瘀阻于 络脉,疾病缠绵难愈,相当于红细胞变性、血小板凝聚、 血脂增高、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治以虫蚁搜剔合辛 香通络,常用药如水蛭、穿山甲、蜣螂等 。 “久病人络”思想与中医理论完全合拍,并有所发 展。《难经・八难》中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说明 人体正气旺盛,卫外功能健全,则病邪不得而入,即使 病邪侵入人体,旺盛之正气也能驱邪外出,恢复健康。 然久病之人,因病邪长期留滞于机体内,正气渐耗,日 久则虚。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日“邪之所凑,其气 必虚”。又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推动血 液运行作用减弱而致瘀血内阻经络、脏腑,变证丛生。 所以,补气活血通络应是治疗久病不可忽视的重要一 环。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日“疏其血气,令其调 达而致和平”。 2“久病入络”临床运用体会 慢性出血性疾病,常需活血通络。对于一些慢性 出血性疾病,久用止血疗法不见好转,应想到瘀血阻 络,应止血活血并用。如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常表现皮下及粘膜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舌多紫 暗,西医多用止血疗法,往往取效一时。笔者在临床 上,根据“久病人络”思想,在辨证基础上常加活血化 瘀之品。如川芎、丹参、红花、当归、赤芍等,配合西药 治疗,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药 物,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与通透性作用。再如崩漏 久不愈者,亦多为胞宫内瘀血使然。笔者常运用活血 逐瘀法,对于崩漏不愈者,常收显效。 肝病日久,必有瘀血。肝病日久,肝体必虚,肝体 一虚则更易由气滞而致血瘀,补其虚则气愈滞而血愈 瘀,欲攻其邪则肝愈虚病愈重,治疗必须活血养肝,标 本兼顾。我常在辨证施治同时,加入丹参、当归、川芎、 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以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加肝内供 血,从而改善肝细胞营养,有利于肝脏的病理恢复。 痰瘀互结,当以活血为先。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痰瘀互结为病更加难愈。对这类疾病,化瘀是关键,瘀 去则痰无所附。如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久病难疗,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在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辨证过 程中,适当加用活血药,如地龙、川芎、赤芍等,确能提 高疗效。又如结核性胸膜炎,属中医痰饮范畴,在攻逐 痰饮同时,适当加炮山甲、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临床 症状改善快,病程缩短。 疼痛日久,多属瘀血阻络。祖国医学认为,久病血 行不畅,瘀血阻络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即所谓“不 通则痛”,因此对于慢性疼痛性疾病,常需活血通络。 如慢性神经性头痛、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在辨证 基础上加活血通络之品常能根除疾病。 典型病例:司某,女,36岁,1988年11月8日初 诊,自述胃脘部反复发作疼痛4年余,伴泛酸黑便,舌 质微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细涩,胃镜提示十二指肠 球部溃疡,前医以化肝煎加减治疗,共进14剂,烧心泛 酸减,胃脘痛不减,且以夜间为重,余思之,该患者胃痛 已4年,根据“久病入络”理论,结合舌脉,于上方加蒲 黄、五灵脂、丹参、泽兰等活血化瘀之品,共进9剂,疼 痛基本消失,后又适当调理,至今未患。 3 结语 临床上常见慢性疾病,多是久治难愈之病,但是否 有“瘀”存在,并不是贯穿疾病始终,当疾病发展到一 定时期时才有…’瘀存在,应当掌握时机,“久病人络”, 并非“化瘀通络”可通治久病,久病难治疗,除有“瘀” 的共性之外,还会有各自的特殊性,有少部分甚至久病 也不一定出现“瘀”,所以,“化瘀通络”法必须在辨证 论治的原则指导下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颜德馨.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德馨[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 [2] 吴以岭.中医络病学说与心脑血管病[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 社,2001:8. (本文校对:于华收稿17期:2010—03—02) \ \ ; \ aN ^! .1 王国强副部长授课讲中医 [本刊讯]为期5天的“广东省领导干部中医药预防保健网 络与健康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日前结束。卫生部副部长、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亲临授课,作了题为《中医药事业 发展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 王国强在报告中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 充分肯定广东中医药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他寄语参加研讨 的领导干部,对中医药事业在感情上要热爱,在思想上要重视, 在工作上要加强,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各项政策措 施,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让中医药为建立中国 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 出更大贡献。 在广州期间,王国强还考察了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中医 “治未病”中心,对他们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给 予了肯定,并鼓励该院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 相关研究。 (建字陈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