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3期 2015年8月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Joumal of Guangdong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 Vo1.29 No.3 Aug.2015 广州萝岗区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吕嘉欣 (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830) 摘要: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包括企业领域,新旧社会问题交叉上演。发展企业社会工作是解决我国工业化 城镇化快速发展在企业领域衍生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民政部选择在萝岗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在机构培育、 本土化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由于企业社工刚起步,难免遇到政府支持不足、企业文化制约、 人员队伍不稳定、社工经验不足和行业资源离散等困境,这需要政府、企业、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社会团体等多 方努力.才能促进企业社工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企业文化;社工发展模式;社工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5)03.0055 06 我国进人社会转型加速期,新旧社会问题交叉 试点政策,成立和培育了社会组织5家.成立7个企 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首年投入资金315万元 每 个企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可获45万元专项资金,15 上演。企业.作为地方的基层主体和改革的直接践 行者,社会问题和公共矛盾聚集爆发。为了全面深 化改革,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 万作为硬件设施建设,30万作为一年项目运营经 费。萝岗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采取向社会组织购买服 化.民政局2013年在全国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 点,以社会工作新手法解决企业运营衍生的社会 问题。广州市萝岗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建区30周年,承载着2900家企业,111家世界 500强,40万异地务工人员。这里的大型企业规 务项目方式,培育和扶持以提供企业社会工作为使 命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二)开发社工岗位,建设人才队伍 项目设计以企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为单位,开 模化运作,封闭管理,其社会问题、企业困境、员工 矛盾更是错综复杂,层出不穷,自然成为了全国首 批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之一。 一发项目主任、一线社工、社工助理社工岗位,向社会 公开招聘,嵌入式发展模式直接便捷引入专业工作 手法及创新工作思路。同时,依据萝岗社会工作协 会开展的社工联席会议、季度总结大会、企业社会工 作推介暨研讨会、企业社会工作研讨会等,弘扬专业 、萝岗企业社工项目探索经验总结 理念、普及专业知识、推广专业方法。多种方法壮大 有效落实试点政策.萝岗区政府重视。财政保 企业社工人才队伍规模,提升企业社工专业素养。 (三)依托三大手法,设计个性服务 障,职能部门主动搭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是萝岗区 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萝岗区被列为全国 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的重要因素_1]。 (一)专项财政支持,培育专业机构 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职业场”中.诸多矛盾的 实质在于工业化体系与人性需求的对峙 j。萝岗 企业社会工作依托专业手法.以企业及员工的需求 为导向设计服务活动,如通过减压小组帮助员工进 萝岗区委、区政府为了更好落实企业社会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10 作者简介:吕嘉欣(1987-),女,广东鹤山人,广东培正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公共治理与社会治理。 56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第29卷 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宣泄、“玫瑰之约相亲交友活动” 等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手法应对员工的个性化多元 化需求.缓解因工作和生活失衡带来的压力,促进了 科层管理与人性需求的有效沟通与联结。 (四)立足企业文化,探索本土模式 萝岗区企业社会工作试点根据不同性质企业的 企业文化开展企业社l丁的介入探索。如:在美资企 业,社工根据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思维采用平行模 式介入,重塑员工个人能量;在日资企业,则探索企 业员工创新力量培养社工介入模式:在台资企业,探 索了“家”思维的适应训练的适应性切入:民营企业 基于国民的家族思维,家族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社 T尝试从企业文化的构建,链接企业社会工作中的 员工适应性与发展性,实现两者相互交融,推动企业 的发展 二、萝岗企业社工项目实施困境分析 萝岗区独辟蹊径,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以企 业文化为视角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然而,企 业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在引进、适应、共融等方面 没有可借鉴的通用模式,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难免 会遇到项目实施的各种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政府支持功能缺失,监督力度不足 在试点过程中,民政部为了让各试点地区和试 点单位充分探索和积累经验,只是在《民政部关于 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的通知》(民函[2013]132 号)(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出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等抽象性的工作说明l4』。萝岗 区政府和民政部门在具体政策执行中,也是自我探 索,借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的做法,把其他领域 的社会工作制度和做法引人到企业社工发展中。但 各企业社T机构如何具体开展工作,并没有提供足 够的支持、引导和培训。一是政策和制度支持不足。 包括异地务工人员的社会政策、促进社会组织或企 业社工发展的专项措施、企业协同参与的倡导等专 项政策或制度的缺位。二是缺乏宣传引导。大型规 模企业标准化运作。基于商业机密和企业安全的考 虑,对外来机构的管理介入难免怀疑、排斥、抵抗,政 府作为中介者、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其行政权威的影 响力,通过舆论、宣传、沟通、倡导等方式提升企业认 知,促进企业认可,为企业社工的嵌入扫除思想障 碍。 在监管力度方面,出现重结果轻过程、重服务数 量轻服务质量、重社工责任轻企业责任的现象 如 社工队伍建设,社工机构或重视力度不足或为节约 人力成本没有按照《购买服务协议》基本要求招募 人员,认为能完成任务便可。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 监管不利于专业高质量的社工队伍建设。企业员_丁 家庭服务中心每季度向萝岗社区服务中心上报活动 内容和服务时数,但对服务质量是否满足员工的实 际需求,个案、探访等工作是否具体落实并没有做 监督和评估。重服务数量轻服务质量的监管最终不 利于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好企业员工 社会工作需要社工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和责任共 担。而具体工作中,社工按照《服务购买协议》提供 社工服务,但企业由于认知度不高,怀疑、观望、排斥 的态度让企业逃避企业社会责任,漠视企业员工的 生活问题和个性化需求,没有平等、接纳、协同、配合 社工的服务工作。 (二)企业文化制约。员工认知度低 企业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宗旨.希望员工 把更多时间花在工作上,压缩员工的休闲娱乐时间. 希望员工少了解劳动法规.压缩员工的正当权 益[5]。同时,面对员工的高流动率和群体事件频 发.企业希望多通过关怀员工生活和满足员工的个 性需求,以留住员工和稳定员工心态。因此。企业管 理价值悖论导致企业对以满足员工个性化和生活需 求的企业社工采取既抵抗又合作的态度。同时,萝 岗区企业类型多元,从企业注册资金方面划分.有美 资企业、台资企业、日资企业、港资企业、国营企业、 民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企业 内部文化各异。不同的企业文化在对待企业社工理 念及企业社工的进驻时.企业及其企业家并没有以 积极、认可、信任、欣赏的态度迎接和配合,甚至采用 怀疑、轻视、排斥、拒绝、抵抗等态度。这让社_丁无法 真正全方位在企业内部提供社工服务,社会工作追 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平等、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难 以融合到企业员工管理中,制约了企业社工的发展。 企业及员工是企业社工的直接服务对象,其对 社工的认知和信任程度也是企业社工能否顺利开展 第3期 吕嘉欣:广州萝岗区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57 工作的重要因素。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都是中专 或初高中的学历,且来自偏远农村,对于企业社工的 这一“高层管理”是高处不胜寒的态度,害怕参与; 或者有的认为社工年轻,无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工伤 等现实问题:生产一线的员工在工作后,处理倦怠的 方法是睡觉或看电视玩手机,没有拓宽视野了解社 工的活动意义而拒绝参与社工开展的减少职业倦怠 的活动。“经济人”的员工管理理念、计件或计时的 薪酬制度、不健全的福利制度等,树立了员工强烈的 “打工”意识,花更多时间换取更多报酬,企业只是 仅仅赚钱的地方,缺乏归属感,不认可企业社工,不 愿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社工活动,不愿在社工活动 中通过参加活动实现个人价值。 (三)员工管理秩序混乱.人员结构失衡 按照萝岗区企业社会工作试点的招标内容。企 业社工要构建以项目主任、一线社工、社工助理为主 体的社工队伍。根据《萝岗区企业家庭服务中心评 估体系》的人力资源要求,中心主任应具有1年以 上社会工作经验.取得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本科以 上学历、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或接受过广 州市民政局认可的社会工作专业系统培训;中心人 员中必须配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社工。 在企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建立后的员工管理, 由于各种原因,员工内部管理秩序}昆乱,专业、稳定 队伍难以建设。人员招募环节,社工机构都是成功 投标后开始招募人员,项目启动时间紧迫急需招人, 萝岗地区偏离市区,生活设施和薪酬待遇与广州市 区相比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在人员招募时人员 来源紧缺,不得不降低门槛,比如项目主任招聘只要 有助理社工师证即可,是否有一年工作经验因无法 考核而没有作为选人标准。在日常的社工队伍建设 中。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企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 伍培养方案或意见指引.也没有提供区级的统一的 企业社工专项培训。在绩效考核方面.企业员工家 庭服务中心普遍缺乏绩效考核制度.在日常管理中 依据月计划开展工作,对于无法完成工作计划缺乏 相应的处理措施,导致做多做少一个样,工资报酬没 有体现公平,压抑社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社工服务供给不足,服务内容远离需求 当前企业社会工作刚刚起步。以小项目为主,难 以吸引优秀的经验丰富的社工进驻。且企业社工从 业人员是刚刚毕业的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现存 的企业社工理论及实务又不足以快速培养优秀的企 业社工人员。企业社工人力资源的供给远远难以满 足当前企业社工快速发展的需求。异地务工人员以 18—40岁的青年劳工为主,社会参与度活跃,活动范 围广泛,需要的服务广度大和深度高,心理咨询、个 案辅导、困难帮扶等涉及利益纠纷、法律援助、劳资 纠纷、婚恋与性爱、留守儿童、网恋受骗等棘手难题, 完全超出了社工的生活经验和工作能力_6]。因此, 社工的服务供给不足与企业和员工家庭对社工服务 的高期待的矛盾.是制约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最主 要瓶颈。 企业社工政策试点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对企 业和员工提供的服务。从企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的 工作开展情况看,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远远没有满 足企业和员工的期待和需求。7家企业员工家庭服 务中心的《购买服务协议》和项目服务计划是为了 政府的招标而拟定,并没有针对企业和员工的需求 开展调查研究,导致社工为了迎接评估而依据《购 买服务协议》设计服务.即服务内容并没有建立在 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需求上.导致社工服务没有很好 的解决企业和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且 社工服务机构为了在招投标中获取加分.在政府规 定的服务时数上增加服务时数.有的甚至远远超过 中心的承载能力,导致社工在工作中为了迎接评估 而冲指标,赶文书,服务质量低下。再者,萝岗区的 企业员工超过百分之九十是异地务工人员,甚至一 家人都生活在萝岗,在工作中面临生产适应、技能提 升、职场压力、工作倦怠、生涯规划、权益维护、劳资 关系协调等需求,在生活上是家庭关爱、子女教育、 婚恋及两性、休闲娱乐、社区融人、价值实现等困惑。 而囿于企业内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善、年轻社工链 接社会资源的能力欠缺等因素.社工为员工提供的 服务仅限于休闲娱乐、情绪疏导、职场压力缓解、法 律咨询、婚恋交友等,而对权益维护、劳资纠纷、工伤 赔偿等需求却束手无策。无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五)社会资源离散,行业发展支持薄弱 社会团体资源整合离散,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表现为相关行业协会的支持力量薄弱。 58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第29卷 一般企业都有参与促进自身发展的协会或商会.对 企业发展起到了全面支持和促进发展作用 企业社 工获得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功能的行业支持力度非常 薄弱。如萝岗社会工作协会作为促进社会工作发展 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定期为全区的社工提供通用技 能培训,却没有针对企业社工提供专项技能培训。 其次.缺乏相关社会团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一 般大型企业设有工会,维护职工权益.争取员工福 利:企业所在社区设有共青团组织,领导企业青年工 人学习与发展:地方妇联组织关爱和帮助企业女工 维护女性权益。在社会支持网络上,工青妇都建立 有科层机构组织和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企业社会 工作的社会支持力量欠缺,各机构缺乏沟通交流,缺 乏有序合作。处于单打独斗的原子状态。 三、萝岗区企业社会工作的困境对策探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 治理是多元 利益主体的共治过程,体现在企业社工领域,表现为 多个主体针对企业公共问题开展分工合作的共治过 程。因此.理顺社工机构与基层政府、企业、社会团 体、员工的关系,对破解试点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对促 进企业社会工作全面深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加强支持和监督 “政府负责”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企业 社会工作试点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支持与监督的主 导作用。 对于政府支持来说,首先,完善企业社会工作制 度。保障项目正确执行。经过一年的工作试点,萝岗 区在探索适合自身作为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本土 企业社会工作模式。特别是企业社工项目的招投标、 社工机构的培育支持、企业社工岗位开发及队伍建 设、企业文化与社工文化的对话共融等,其经验总结 和教训都是继续深入开展企业社工工作的重要借 鉴。相关部门可总结提炼,构建完善的企业社工制 度。完善配套保障政策。其次,提升企业社工试点统 筹,多部门协调联动。各司其责,多方激励企业社工 发展。区党委和区政府、社工委、民政局、财政局、人 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工商部门、税收部门等部门多 出台激励政策,共同促进企业社工发展。 对于政府监督来说,首先,注重全程监督。要把 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对项目的事前、 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招投标环节,坚 持公开公正,让真正有资质有能力的社工机构承接 项目。注重《购买服务协议》的高要求执行,防止因 过度成本控制导致项目实施的偷工减料,加强第三 方评估机构的监督,按评估细则进行评估。其次,建 立360。的评估模式,除了政府和政府赋予的第三方 评估机构监督权外,还应该赋予企业和企业员T参 与监督的权利,设立企业及企业员工评估和监督机 制,让企业和员工的评估和建议促进企业社工的发 展 ]。最后,政府应树立监督企业的信心,督促企 业承担社会责任,关心企业员_丁的正当权益.鼓励其 接纳企业社工,促进企业社_丁发展 (二)创新企业社工宣传,提高企业及员工认知 和接纳 企业及员工是企业社工服务的直接对象.需要 企业社1二宣传,创新宣传方式,企业社工理念在企业 和员工的认知和内化,才能更好的发展。 首先,创新宣传渠道。立足传统的宣传渠道,如 社工活动中心、企业宣传栏、报刊、广播、电视、宣传 手册等,还可以运用新兴的媒介,如QQ、微信、微博 等,提高宣传速度。其次,宣传内容多样,企业社工 的工作手法、企业社工的服务内容、企业社T的发展 历程、服务对象的受益体现、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 等,都可以成为社工的宣传内容,让企业和员工对企 业社工有全面的了解和接纳。最后,关注宣传对象。 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不一,面对的企业 问题各异,社工应审时度势.敏感观察不同企业、不 同管理层、不同企业员工的各自问题,挖掘其实际需 求,根据其需求和接受方式开展不同的宣传,提高宣 传的针对性和高效率。 (三)社工机构服务为本,提升内部管理能力 社工机构为了控制成本,在项目运作费用、社工 薪金、社工成长支持等环节压缩支出,这不利于企业 社工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社工机构作为企业社丁 发展的承载主体和创新企业公共治理的直接主体, 其发展如何直接关系着工业化过程中企业治理的改 革成效,甚至决定着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社工机 第3期 吕嘉欣:广州萝岗区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59 构应肩负时代使命,以服务为本,以专业发展为导 向.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治理 职能,发挥其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的功能。 社工机构成立不久,内部制度欠缺、社工能力不 足。因此,加强自身建设,首要是配备合格的社工队 伍 其中最基本的是配备富有经验的中心主任作为 机构管理人员,统筹和指挥机构的全面事务,负责机 构的日常运营和项目的有序开展。其次,完善企业 社工各项制度,涉及社工的日常管理制度,社工发展 制度以及专业服务制度,如招聘制度、薪酬管理制 度、培训制度、督导制度、晋升制度、服务对象权益制 度、沟通协调制度等制度。最后,构建企业社工服务 体系。企业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是多元 的,既有生产适应、技能提升、职场压力、工作倦怠、 权益维护、劳资关系协调等需求,又有家庭关爱、子 女教育、婚恋等问题。因此,需要社工机构构能统合 企业员工的需求,通过构建企业员工服务体系,为员 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员工多元化需求。 (四)加强培训督导,提升社工工作能力 加强企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高效实用 的培训和督导,成为提升企业社工工作能力的重 要途径。 首先,加强培训和督导,提升社工的管理能力和 行政处理能力。企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的运转.需 要社工具备组织管理能力、政策解读能力、社会资源 链接与整合能力、专业服务供给能力、企业公共问题 观察能力、多元社会关系协调能力等。需要胜任迎 接评估、接待、文书、报销、督导培训安排等行政事务 和探访、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服务的供给。因此. 需要通过丰富高效的培训才能快速提高当前社工人 员项目运作能力。其次,加强培训和督导,提升社工 的服务能力。囿于现有社工经验缺乏的情况.在实 际工作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困难员工的问题和困 难。这需要富有经验的督导和企业管理人员加以培 训督导,提供技术培训,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社工服务 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制定恒常的培训和督导机 制,引进香港督导或资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 社工提供服务技能培训。。 (五)整合企业社工社会资源.营造良好行业氛围 企业社工成长与发展需要得到相关行业的支持 和规范 萝岗区社会工作协会和萝岗区企业社会工 作协会,作为支持萝岗企业社工发展的重要枢纽型 组织.应当当好政府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助手,充分 发挥好其重要枢纽组织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协助 政府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区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 网络。工青妇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且具有丰富的企 业和员工服务工作经验,而企业社会工作是新兴的 企业员工服务手法,可以补充传统员工服务的不足。 工青妇与企业社工可以平等合作,互通有无.互补优 势,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满足新生代员 工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总之,企业社工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尝 试,现处于起步阶段,摸着石头过河。依赖政府通过 “政府购买”运用行政手段和财政手段向社会和企 业推广和建构,培育企业和社会的治理意识,是政府 职能转移、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渠道。总 结萝岗区企业社工试点的成功经验,分析各种困境 及其原因推广和深化企业社会工作,首要解决的是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治理主体的角 色定位和权责界限。特别是政府作为治理体系的中 心,促进自身改革,发挥主导作用,履行其支持、服务 和监管职责,是成功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关键。企 业,既是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优势企业社会工 作服务供给的主体之一,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拓宽合作思维,重视、支持和 接纳企业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社 工机构,作为企业社工的直接实践者的社会工作者. 应肩负时代使命,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有信心有能 力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企业、员工及其 家庭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让其安心工作。唯有如 此,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萝岗区民政局.我区成为全国首批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 区[EB/OL].http://www.getdd.gov.cn/1294370044859/ 129437Ol67875/1294383046500/l294384508750/ 201308/t20130805404999.htm.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2013—08.07. [2]周 沛.企业社会工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153. 60 [3]陈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敏.文化视角下社工介入企业社会工作的探索[J]. 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2). 第29卷 中国社会工作,2014(10). 『4]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的通知(民 函(2013]132号[z1.2ol3 o4一l9. [7]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EB/OL].http://www.sn.xinhuanet.com/2013—11/16/ c_l18166672.htm.新华网,2013—11—15. [5]孟祥斐,徐延辉.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问与路径 研究『J].天府论坛,2011(5). [8]陈香君,刘学勇.行动者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体 系——基于广东实践的理论思考『J].当代港澳研究, 2013(3). 『6]李晓凤,李羿琼.新生代劳务工的现状及企业社会工作 介入探索——基于深圳、广州、东莞的实证调查[J].广 [责任编辑:子任] A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Social Work in Luogang Area of Guangzhou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V Jia—xin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5 1 0830) Abstract:Entering into the accelerated phase of social transition,new and old social problems keep emerging,including the field of enterprises.To develop enterprise social work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olve enterprise social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rapid develop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The Ministry 0f Civil Affairs chose Luogang as a pilot area of carrying out enterprise social work and has achieved successful exDerience in cultivating agencies and exploring localized development models.However,due to the new start of enterprise social work,we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dilemmas like insufficient government support, enterprise cuIture restriction。 instable staff team, insuficifent social work experience and discrete industry res0urces.These dilemmas should be settled by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social work institutes,social workers and community groups,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nse social work・ Key words Enterprise Social work;Enterprise Culture;Mode of Social Work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