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35卷第13期Journal ofQiqihar University ofMedicine,2014,Vo1.35,No.13 ・1939・ g/L可认为存在感染 。目前认为PCT可能是一种内源性 非类固醇类抗炎物质,多在细菌感染时诱导产生,在调控细胞 因子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用于检测严重细菌感染的一 个重要诊断标志,也是一种敏感的判定炎症类别和活动情况 的指标 。 合多方面情况综合评估。 总之,通过监测危重症患者PCT水平来规范指导抗菌药 物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Christ—Crain M,Jaccard—Stolz D,Bingisser R,et a1.Effect of proealeitonin—guided treatment on antibiotic use and outcome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cluster—randomised,single—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炎性指标及 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抗生素使 用时间明显短于A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大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 PCT的临床运用,对于判断患者的感染程度,指导临床抗生素 的使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linded intervention tiral[J].Lancet,2004,363(9049):600— 607. [2]Dandona P,Nix D,W ilson MF,et a1.Procaleitonin increase after endotoxin injection in nomal subject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4,79(6):1605—1608. [3 J van Rossum AM,Wulkan RW,Qudesluys—Murphy AM,et a1. Procalcitonin as an early marker of infection in neonates and 但是,PCT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似乎 和患者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年龄小的患者基础疾 病少、影响PCT的因素少所致。有文献报道脂多糖是PCT最 强的刺激因素,那么PCT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否与产生脂多糖 的菌群感染关系更密切 J,因此,PCT的临床应用价值必须结 children[J].Lancet Infect Dis,2004,4(10):620-630. [4] 呼新建,常晓悦.降钙素原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 (12):1795—1797. (收稿13期:2014-03—18)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脾切除术后血象变化的分析 曹美林陈蕾林纲 【摘要】 目的分析患者术前肝功能分级与脾切除术后血象变化的关系,试图通过对患者术前肝功 能评估,预测其术后血象变化情况,以指导术后临床治疗,减少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 分析脾切除手术患者80例,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按Child—Pu gh分级方法将其分为正常肝功能组,Child A组,Child B组和Child C组,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结果 正常肝功能组患者术后 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反应速度较快,而随着肝功能的降低,血小板反应速度下降,升高绝对值亦 下降;白细胞在不同肝功能患者术后升高过程中,其峰值未见明显差异,但在下降过程中肝功能越正常,其 下降的速率越缓慢,幅度越缓和。结论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在行脾切除术后其血象变化情况有显著差 异,术前肝功能分级可作为术后患者血象变化的评估指标,指导术后治疗。 【关键词】肝功能分级;脾切除;血小板; 白细胞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储血、造血及免疫器官,对人体有着重 者肝功能分级采用Child—Pugh分级方法。术前肝功能Cllild 要的生理意义…。当机体发生一些病变时,如肝炎肝硬化、 血吸虫肝硬化或外伤,为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挽救 A级患者28例,肝功能Cllild B级患者10例,肝功能Cllild C 级患者2例,正常组40例。 2.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8O例患者术前肝功能、术前和 术后2…4 6 8天的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情况。血细胞分析采 患者生命,脾切除术是最佳方案 。然而,手术后最显而易 见的变化即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血小板,部分患 者异常升高,以至于导致静脉血栓形成,极少数患者因血栓脱 落至肺栓塞 J。目前,临床上缺少比较完善的方法,来预测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并指导术后治疗。本研究旨在分 析患者术前肝功能分级与脾切除术后血象变化的关系,试图 通过患者术前肝功能评估情况,预测其术后血象变化情况,以 指导术后临床治疗,减少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一用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肝功能检测采 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PSS13统计软件,采用方 差分析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术后血小板变化:与正常肝功能组相比,Child A、B、C 组术后血小板上升速度与幅度明显降低(尸<0.05),而Child 、材料与方法 1.对象: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 A、B、C三组之间亦存在差异,且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行脾切除术的患者80例,因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门静脉高 压症行脾切除术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另40例患 者为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男32例,女8例。肝硬化患 作者单位:212003镇江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曹美林);212001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镇江(陈蕾、林纲) 2.术后白细胞变化:各组术后白细胞均有一过性上升,且 各组峰值无差异,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与正常肝功能组相 比,Child A、B、C组术后白细胞下降速度与幅度明显增加(P <0.05),且各组之间亦存在差异,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940・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35卷第13期Journal ofQiqiharUniversity ofMedicine,2014,Vo1.35,No.13 表1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数量变化( ±5×10 /L) 讨论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为100—300×10 儿。血小 差异,随后开始逐渐恢复正常,并且肝功能越接近正常,其下 降的速率越缓慢,幅度越缓和。 由于不同肝功能分级的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及自 细胞变化存在差异,因此在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治疗上,也应当 有所区别。对正常肝功能及肝功能Child A级患者,术后第二 天起预防性运用抗凝祛聚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可能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且有发生肺栓塞、猝死的风险。而肝功 能Child B级和Child C级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可能性较小, 板过低,影响止血过程,当血小板低于20×10’时可导致自发 性出血,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有生命危险;而血小板过高会 导致血栓形成,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常见,当血栓脱落可导致肺 动脉栓塞,死亡率较高。生理情况下,脾脏内储留并清除部分 血小板以保持正常水平;当在病理状态下,如门脉高压脾功能 亢进时,储留量更大,血小板也随之破坏的更多。一般认为, 脾脏不仅可以吞噬、清除血小板,产生自身抗体,同时通过合 成一些抑制因子,抑制血小板的释放 。因此,无论是外伤 性脾破裂患者,还是门脉高压脾亢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大多数 患者循环血中血小板显著增高。 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为4~10×10 /L,是机体防御系统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作用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 少数患者血小板仍然低于正常水平,有潜在凝血障碍可能,特 别对于血小板数目在20×10 儿以下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及 家属有自发性出血等可能,治疗上根据病情适当运用升血小 板的药物。而不同肝功能患者术后白细胞均一过性升高,但 下降趋势有所差异。有研究报道,白细胞长时间维持在较高 水平,不一定是反应性的增高,也有可能是感染的表现,极少 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诸多因素可导致白细胞数量 发生异常,如肝硬化患者,因门脉高压脾亢,白细胞破坏较多, 机体因白细胞减少而易感染;无论是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 还是脾亢行脾切除,术后均导致白细胞一过性增高,且少数患 者为脓毒血症变现。 数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因此对下降较为缓慢的正常肝功 能组和Child A组,术后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复查血常规,对 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必要时需行骨髓检查,以避免发 生极为罕见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宗芳,张澍.脾脏的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J].西安交通大学 学报(医学版).2008,29(1):1-6. 【2] 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87-692. [3] 鲁力,蔡逊,邵俊伟.不同病因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的研 究[J].西南军医,2008,10(1):1 . [4]Tetsuro Takeaki,Hitoshi T,et a1.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response to splenectomy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accompanying 脾切除术对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均有一定影响,然而并 非所有患者术后变化均是一致的,而导致这一差异的因素尚 不清楚 J。术后血象的不同,可能与患者术前机体状态尤 其是肝功能情况不同有关系,从结果可以看出,外伤性脾破裂 患者术后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反跳速度较快,一般 在术后第2天即开始上升,且上升绝对数值最高(最高值为 930×10 /L),随着肝功能指标的降低,血小板反跳速度下降, 血小板升高绝对值亦随之下降。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血小 板均在正常以上,而肝功能异常患者有4人血小板计数一过 性升高后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肝功能Child B级患者2 hepatitis C[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8):1205-1210. [5] Raquel Rios.The role of thrombopoietin in the thmmb0cyt0penia 0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M].Am J Gastmenterol,2005,100 (6):1311—1316. 例与Child C级患者2例,其余所有患者血小板均恢复正常及 [6] 占小莉,王跃东,叶再元,等.腹腔镜与开腹肝硬化脾切除肝功 能和白细胞变化的比较[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87— 89. 以上水平。但本研究中观察的病例均未见患者血小板较术前 降低。据此认为,随着肝功能分级的降低,术后血小板反弹的 幅度和力度均下降。 术后白细胞变化情况与血小板有所不同。白细胞数目术 [7] 祖洪亮,张伟辉,刘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板 数量变化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9(6):352— 354. 后第一天就开始反跳,2—3天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恢复至 正常,约6—8天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 与文献 J一致。多数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少数患者有发 热。白细胞在不同肝功能患者术后反跳过程中,无论肝功能 [8]姜红,刘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的外 周血象观察[J].西部医学,2006,18(2):247 ̄48. 【9] 杨海凤,刘小军,田金满.脾切除后并发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1 例[J].临床荟萃,2003,18(10):568. (收稿13期:2014-04—18) 较差的Child C级,还是正常肝功能患者,其最高值未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