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期末模拟试卷(A)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 C )
A.议会制 B.委员会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政治协商制 2.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成分是 ( D )
A.个体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 D.国营经济 3.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4.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A )
A.党对军队领导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军政一致 5.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 )
A.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B.劳动者与非劳动之间的联盟 C.进步势力与中间势力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6.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B )
A.争取多数,反对少数问题 B.领导权问题
C.政策和策略问题 D.政治纲领与路线问题
7.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着重(A ) A.从思想上建设党 B.从作风上建设党 C.从组织上建设党 D.从制度上建设党 8.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B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9.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 C )
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官僚资本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1.毛泽东指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 D )
A.国家的统一 B.人民的团结 C.社会的稳定 D.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12.毛泽东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 )
A.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 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基本矛盾
13.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 D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陈云 14.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 A )
A.苏联的经验 B.美国的经验 C.日本的经验 D.西欧的经验 15.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D )
A.如何发展重 B.如何发展轻工业 C.如何发展农业 D.如何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 16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民族自治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邦联制 17.毛泽东指出,促进我国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 C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去粗取精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兼容并包 18. 就毛泽东一生来看,就他对20世纪中国的贡献来看,他的(B ) A.过失大于功绩 B.功绩是第一位的,过失是第二位的 C.功绩与过式是同等的 D.只有功绩没有过失
D.
19.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D.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20.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 )
A.独立自主 B.自立更生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2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C )。 A、张心如 B、刘少奇 C、王稼祥 D、邓小平
2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2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2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 C)。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25、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A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2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B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27、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 B )。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2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29、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30、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 )。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BC )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E、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E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E.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BC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4.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 ABCDE )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良好的群众基础
C.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5.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是( ABC )
A.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作风
C.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D.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E.艰苦奋斗的作风
6.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是( ABC )
A.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B.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建立人民公社 E.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确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逐步实现( BCD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条件下,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E )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E.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9.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划分为( CD )
A.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B.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E.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0.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包含( ABCD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E.经受群众的考验
三. 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什么?
答: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2分)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紧密的工农联盟。(2分)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和一些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战斗,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3分)
2.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内没有民主,没有合法斗争途径和权利;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中国革命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那样经过长期合法斗争的准备再转入起义以推翻反动政权,而从一开始就进行武装斗争。(4分)二、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异常的残暴,不仅拥有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且得到帝国主义经济、军事和技术的援助。面对这样的敌人,中国人民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3分)
3. 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有哪些?
3.一、中国共产党把资产阶级区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他们分别采取了不同政策,从而保证了和平改造的顺利进行。(3分)二、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采取了
由低级到高级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2分)三、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把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与对私人工商业者的改造结合起来进行。(2分)
4.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一、他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离开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分)二、他们是贯穿和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中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都体现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都是这些最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运用。(2分)三、他们是中国共产党指导革命和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根本方法,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克服来自“左”或者右的错误干扰,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分)
四.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毛泽东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的?这一认识的意义何在?
1.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与旧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自己的运动特点。它表现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不需要用革命手段,也不必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只需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便能够解决。(7分)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认识的意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我国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进展,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4分)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是:
答: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不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4分)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革命精神,同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毛泽东思想是在这一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分)
第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3分) 论述题评分要求:
1、要点回答完整正确 ,阐述充分,得满分。
2、要点回答比较完整,阐述比较充分,得10——11分。 3、要点回答比较完整准确,阐述一般,得8——9。 4、要点回答比较准确完整,未作阐述,得6——7分。 5、政治观点有严重错误,该题不得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