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雷电的危害性,并了解一些雷电方面的知识。
初步掌握一些预防雷电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向学生播放视频等相关资料是学生了解雷击的危害和原理,并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防雷击。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锻炼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力,增强预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 防雷电常识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雷电的形成
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使电流通过地方的气体瞬间温度急剧升高到30 000摄氏度左右,从而呈现强烈的火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划破天空的闪电,同时受热的电离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隆隆的雷声,这就是雷电。
2、雷电的危害
强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雷达会引起雷击火险,由于雷电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而积雨云是空气强对流的产物,所以电闪雷鸣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等恶劣天气,大风刮倒房屋,拔起大树(有时会被雷劈开),农作物遭冰雹袭击,暴雨引发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雷电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触目惊心的。
3、室内外预防雷击的方法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在雷电大的时候,人们预防雷击应遵循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应该关闭门窗。防止侧雷进入房间。
2)、要关闭所有家电设备的电源,最好拔掉电源插头,而且人还要离开插座和进户电线1.5米以上,以防雷电波袭击。另外,不要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等容易导电的金属物体,因为这些物体有可能产生感应雷,也有可能引进雷电波。雷雨天就不要急于洗澡,因为水龙头和进水管也容易产生感应雷。
3)、打雷时,不可以打电话,尤其是手机,最好关闭。因为电话、手机的电磁波也有
可能形成雷电下放的通道,特别是在空旷的地方打手机非常危险。
4)、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5)、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6)、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7)、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8)、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9)、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10)、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11)、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12)、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3)、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4)、如果有人被雷电击中,该如何抢救?人被雷击的瞬间,呼吸心跳均正常,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走动或站立,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如果伤者丧失意识,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十要十不要”预防雷击口诀
霹雳雷霆是凶魔,千万小心细提防。
一要迅速躲进屋,不要跑到树下藏。
二要关紧门和窗,不要站在屋檐下。
三要电器不带电,不要洗澡打电话。
四要离开空旷地,不要游泳做运动。
五要远离金属物,不要打伞拿球拍。
六要离船快上岸,不要留在水面上。
七要躲进汽车里,不要身穿湿衣裳。
八要寻找低洼地,不要身体多暴露。
九要远离孤立物,不要躲进屋棚内。
十要疏散众人群,不要跑步把雷引。
只要及时来躲避,逢凶化吉自不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