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二物理 第1、2单元综合测试卷

初二物理 第1、2单元综合测试卷

来源:爱站旅游
初二物理双休日作业(7)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

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靠近铅球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2.路旁电话亭大都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 ) A. 能较好的吸收声音 B. 能较好的反射声音 C. 不能传播声音 D. 能较好地透过声音

3.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5. 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里加更多的水

6.“神州六号”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 )

A.熔化、汽化放热 B.熔化、汽化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7.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

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蝙蝠 1000Hz~120000Hz 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海豚 150Hz~150000Hz 8.关于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猫 60Hz~65000Hz 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大象 1Hz~20000Hz A. 次声波最快 B. 可听声最快 C. 超声波最快 D. 一样快

9.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

A.同时沸腾 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C.稍后沸腾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11.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下图中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乙的( )

13.下列各种物态变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14.打开锅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白汽”从热锅中冒出来,关于“白汽”是什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水珠 B. 水蒸气 C.热气 D. 小冰晶 15.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有a、b两块玻璃,过一会可以明显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C.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二.填空题

16.一步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景: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

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遇险飞船的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个科学性的错误:

(1) (2) 17.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台下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18.有以下温度:1530℃,120℃,55℃,37℃,23℃,0℃,-8℃,-50℃.请你为以下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1)铁的熔点为 ℃;(2)健康成年人的体温为 ℃;(3)南京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为 .

19. 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玩具电机的转轴上,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击塑料片,发出声音.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加快,听到的声音的音调 ___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没有变化”),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___ 有关.

20. 冰的熔点为 ℃,一大块冰的熔点 一小块冰的熔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1.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吸进一些乙醚(乙醚是一种化学药品).取下针头,用橡皮帽套紧,如图所示.向外再拉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由于液态乙醚发生 变成乙醚蒸气的缘故.再往下推活塞,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的乙醚,这是由于

乙醚蒸气发生 的缘故.这一实验告诉我们_____ ___也能使气体液化.

22.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⑴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 A、B两铁圈中的 铁圈.

⑵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是 ℃.

23.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 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min. 三.解答题(共44分)

25.如图所示,冬天在用茶壶把水烧开时,在壶嘴周围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一种___________现象,此过程需要________热.而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却几乎没有“白气”,这是由于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_________,水蒸气不容易_________.

26.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用完后没有甩过, 就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9℃和38.6℃,则用此体温计测得乙的体温是________,丙的体温是_________.

27.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8.在学习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四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 _ 、 __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上述猜想外,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2)由实验可知,水在沸水前温度 (升高/不变),在

沸腾过程中温度 (升高/不变),水的沸点是 ℃. (3)如果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 图是液体在沸腾前的情况.

(4)在本实验中如果要节约酒精灯中的酒精,并适当缩短时间 你可采取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0.(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中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白汽”产生时会 热(填“吸”或“放”).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

玻璃片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