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2017·长沙一模)2016年2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马铃薯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面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1~2题。
1.下列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分析,错误的是 ( ) A.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的愿望
B.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原有三大主粮玉米、水稻、小麦增产潜力受限
C.马铃薯有易种植、耐存储、价格便宜、营养丰富等特点
D.马铃薯广获人民的喜爱,事实上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已经将马铃薯当作了主粮 2.有关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但昼夜温差小 B.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且昼夜温差大
C.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D.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夏季栽培 解析:第1题,在国内,尚未出现大片地区的人们将马铃薯当作主粮的现象,使马铃薯成为主粮,还需经历民众的接受过程,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第2题,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故A项错误;华北优势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但降水少,故B项错误;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利用气候的垂直变化特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故C项正确;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秋冬栽培,
1
夏季温度太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停止生长,故D项错误。 答案:1.D 2.C
(2017·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三模)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3~5题。
3.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4.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
A.航道建设 C.劳务输出
5.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解析:第3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第4题,中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应加强水土保持;同时河流含沙量降低会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利于下游通航与防灾。第5题,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制造业应向外转移。 答案:3.C 4.D 5.A
(2017·东北三校模拟)国家创新指数是通过评估制度和政策、基础设施、商业和市场的成熟度以及人力技能来衡量一个经济体广泛的经济创新能力。读世界部分国家创新指数与人均GDP图,回答6~7题。
B.西电东送 D.水土保持
2
6.国家创新指数高于冰岛而人均GDP低于冰岛的是( ) A.瑞士 B.加拿大 C.巴西 D.以色列 7.图中A、B、C、D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 A.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 B.澳大利亚、美国、印度、中国 C.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 D.澳大利亚、印度、美国、中国
解析:第6题,读纵坐标可知,四个选项中国家创新指数高于冰岛的有瑞士和以色列,读横坐标可知,这两个国家中人均GDP低于冰岛的只有以色列,故选D项。第7题,图中B、D两个国家人均GDP低,为发展中国家,且D国家人均GDP更低,为印度,故选C项。 答案:6.D 7.C
(2017·河南洛阳模拟)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8~9题。
8.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 C.市场
9.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 C.多大风
B.降水少 D.低温冻害 B.土壤 D.水源
解析:第8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第9题,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Ⅰ区在三个区域中纬
3
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答案:8.A 9.D
(2017·浙江模拟)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 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 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
11.下列有关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
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 ③北方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 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第10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网稠密,应该是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地区,故饮食为“饭稻羹鱼”;图示该区域临海,又因区域界线一般为山地,故饮食又有“山珍海味”。甲地为多条河流的源头,应该是山地地形,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乙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应发展水稻种植。 第11题,当地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的物产,而物产会影响饮食习惯,故③④正确。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水硬”(碱性强)有关,重庆人喜辣与气候潮湿有关。 答案:10.D 11.D 二、非选择题
12.(2017·德州模拟)读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图和美国东北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
(1)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中,与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
(2)成渝经济开发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具有发展工业的优势,试分析共同的区位条件。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部产业多沿长江分布,这里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第(2)题,从矿产资源、水源、水运、市场等方面分析。 答案:(1)沿(长)江分布;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2)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的水源;便利的水运;广阔的市场。 13.(2017·商丘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非洲第一贸易伙伴国,非洲是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自2008年,中非贸易额超过1 0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和开展贸易。预计到2020年,非洲大陆商机最突出的消费品和服务、自然资源、农业和基础设施将合计创造每年多达2.6万亿美元的收入。 材料二 非洲轮廓图。
(1)简述图示A、B两地区相似的地理特征。
5
(2)图中F地和D岛屿东部的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并不一致。试分析其差异。 (3)我国与非洲之间往来贸易的主要产品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1)题,地理特征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资源等自然特征,人口、城市、生产、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考查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F)和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D岛屿东部)的差异。第(3)题,我国与非洲相对比,我国是相对发达区域,非洲是相对欠发达区域。区域之间的联系,发达区域输出的多是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等,欠发达地区输出的多是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等。
答案:(1)①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②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③居民多白色人种阿拉伯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④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发达;⑤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是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F: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量丰富,多对流雨。D岛屿东部:纬度较低,气温高;终年受南半球信风带控制,遇到山地抬升,岛屿东部多地形雨,降水丰沛;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3)我国从非洲主要进口农矿产品,向非洲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