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09)_真题-无答案56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09)_真题-无答案56

来源:爱站旅游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

题2021年(209)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不定项选择

1. 患者,男,39岁。发现两下肢水肿半月,呈凹陷性,直至膝下,血压正常,小便频数,大便正常,纳可,舌边稍红,苔薄白,脉细滑。其治法是 A. 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B.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C.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D. 温阳利水

E.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2. 患者,男,39岁。发现两下肢水肿半月,呈凹陷性,直至膝下,血压正常,小便频数,大便正常,纳可,舌边稍红,苔薄白,脉细滑。治疗应首选 A. 苓桂术甘汤 B. 真武汤 C. 实脾散

D. 防己黄芪汤 E. 萆薢分清散

A1/A2题型

1. 《金匮要略》指出痉病的主脉是 A. 脉浮而弦 B. 脉浮而缓 C. 脉沉而细 D. 脉紧而弦 E. 脉沉而数

2. 麻黄须“汤泡”后再煎的方剂是 A. 射干麻黄汤 B. 麻杏苡甘汤 C. 厚朴麻黄汤 D. 麻黄汤 E. 麻黄加术汤

3. 防己黄芪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 ) A. 益气固表

B. 利水渗湿 C. 祛风除湿

D. 益气疏风并重 E. 调中补虚

4.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 A. 历节 B. 风痹 C. 血痹 D. 湿痹 E. 寒痹

5. 据《金匮》原文,栝楼桂枝汤治证,其脉象是( )。 A. 脉浮而洪 B. 脉紧而沉 C. 脉弦 D. 脉沉迟 E. 脉沉细

6. 太阳中暍,若数下之,则见( )。 A. 恶寒甚 B. 发热甚 C. 淋甚 D. 口渴甚 E. 恶风甚

7. 柔痉的治疗选方为( )。 A. 调胃承气汤 B. 葛根汤 C. 防己黄芪汤 D. 止痉散 E. 栝蒌桂枝汤

8. 据《金匮要略》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 历节 B. 伤寒 C. 风痹 D. 血痹 E. 湿痹

9. 防己黄芪汤治湿病,下列症状何项不具备 A. 恶风 B. 脉浮 C. 恶心 D. 身重 E. 汗出重

10.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治用( )。 A. 麻黄附子汤 B. 甘草干姜汤 C. 白术附子汤 D. 桂枝附子汤 E. 甘草附子汤

11. 下面哪一症状不是刚痉的典型见证?( )

A. 无汗而小便反少 B. 口噤不得语 C. 脉反沉迟 D. 身体强

E. 脉按之紧如弦

12. 以葛根汤主治的“欲作刚痉”,提示因邪阻筋脉,势将强急成痉之兆的症状是( )。 A. 项背强几几 B. 身体强几几 C. 口噤不得语 D. 脚挛急 E. 身热汗出

13. 猪苓汤的药物组成除猪苓、茯苓外,还有( )。 A. 白术、桂枝、阿胶 B. 泽泻、阿胶、桂枝 C. 泽泻、桂枝、白术 D. 泽泻、阿胶、滑石 E. 泽泻、滑石、甘草

14. 风湿病,初服白术附子汤可见( )。 A. 身痹 B. 如冒状 C. 能食 D. 复烦

E. 如虫行皮中

15. 按《金匮要略》所述,下列哪种病证不宜用汗法? A. 痉病 B. 湿病 C. 暍病 D. 肺胀 E. 疟病

16. 患者,男,26岁。发热恶寒,无汗,小便量少,自觉气逆上冲心胸,口噤,言语困难,舌淡苔白,脉浮兼紧。其辨证为 A. 津液不足,复感寒邪 B. 津液不足,复感风邪 C. 邪入阳明,里热津伤 D. 外感风邪,误汗伤津 E. 外感风邪,误下伤津

17. 风湿在表,治当发汗,但大汗之后,病仍不愈的原因是( )。 A. 汗之不彻 B. 汗多伤阴 C. 汗后受寒 D. 风去湿存 E. 汗多伤津

18. 麻黄加术汤所治湿病的表现是( )。 A. 湿家身烦疼

B. 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C. 湿家,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脉大,自能饮食

D.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E.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19.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治宜( )。 A. 桂枝附子汤 B. 麻杏苡甘汤 C. 麻黄加术汤 D. 防己黄芪汤 E. 白术附子汤

20. 里热成痉治用大承气汤,《金匮》原文的提法是( )。 A. 大承气汤主之 B. 急用大承气汤 C. 当与大承气汤 D. 大承气汤亦主之 E. 可与大承气汤

21. 下列方剂中,哪症方剂的麻黄须用汤泡后再煎?( ) A. 厚朴麻黄汤 B. 麻杏苡甘汤 C. 麻黄加术汤 D. 小青龙汤 E. 射干麻黄汤

22. 刚痉、柔痉的临床鉴别点是 A. 口渴与口不渴

B. 发热无汗与发热汗出 C. 恶风与不恶风 D. 发热与不发热 E. 抽搐有力与无力

23. 患者,男,26岁。发热恶寒,无汗,小便量少,自觉气逆上冲心胸,口噤,言语困难,舌淡苔白,脉浮兼紧。其治法是 A. 调和营卫,滋养津液 B. 发汗解肌,升发津液 C. 通腑泻热,急下存阴 D. 解表散寒,养津舒筋 E. 清肝熄风,舒缓筋脉

24.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治宜( )。 A. 桂枝加葛根汤 B. 葛根汤 C. 栝楼桂枝汤 D. 桂枝汤 E. 麻黄汤

25. 刚痉的病因是( )。 A. 津液不足,复感寒邪 B. 津液不足,复感风邪 C. 邪入阳明,里热成痉 D. 外感风邪,误汗致痉

E. 外感寒邪,寒凝致痉

26. 桂枝附子汤治疗( )。 A. 风湿表实 B. 风湿表气虚 C. 风湿表阳虚 D. 风湿里阳虚 E. 寒湿表实

27. 患者,男,55岁。四肢关节肿痛3年余,加重1周。伴形体消瘦,四肢关节屈伸不利,且有烧灼感,时有头晕目黑,苔微黄,脉弦,治疗选用的方剂应是( )。 A. 防己地黄汤 B. 乌头汤

C. 白虎加桂枝汤 D. 桂枝芍药知母汤 E. 桂枝附子汤

28. 首次服用治疗风湿的防己黄芪汤后,可出现哪种反应?( ) A. 如冒状 B. 如虫行皮中 C. 身痹 D. 如醉状 E. 微汗

29. 患者症见\"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又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此为 A. 伤寒 B. 历节 C. 湿痹

D. 太阳中风 E. 血痹

30. 患者,男,26岁。发热恶寒,无汗,小便量少,自觉气逆上冲心胸,口噤,言语困难,舌淡苔白,脉浮兼紧。治疗方剂是 A. 桂枝加葛根汤 B. 葛根汤 C. 栝楼桂枝汤 D. 桂枝加芍药汤 E. 麻黄加术汤

31. 患者身体强,身热,恶风,汗出,头项强痛,脉沉迟,治疗应选以下处方中的 A. 桂枝汤 B. 葛根汤 C. 瓜蒌桂枝汤 D. 麻杏苡甘汤 E. 桂枝芍药知母汤

32. 伤寒八九日,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用( )。 A. 桂枝附子汤 B. 白术附子汤 C. 甘草附子汤 D. 麻杏苡甘汤

E. 麻黄加术汤

33. 栝楼桂枝汤的组成是( )。 A. 栝楼加桂枝 B. 栝楼皮加桂枝 C. 栝楼根加桂枝汤 D. 栝楼皮加桂枝汤 E. 栝楼加桂枝加桂汤

34. 甘草附子汤的组成是( )。 A. 甘草、附子、白术、桂枝

B. 甘草、附子、桂枝、生姜、大枣 C. 甘草,附子、白术、生姜、大枣 D. 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生姜

E. 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生姜、大枣 35. 太阳中暍,若加温针,则见( )。 A. 恶寒甚 B. 发热甚 C. 淋甚 D. 口渴甚 E. 恶风甚

36. 下列哪项不是太阳中暍的临床特点?( ) A. 口渴 B. 恶风 C. 身重 D. 恶寒 E. 项强

37. 太阳病,发汗太多而致痉的原因是 A. 伤阳 B. 伤气 C. 伤血 D. 伤津液 E. 伤阴

38. 患者,男,45岁,感冒八九天后,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舌淡红苔白,脉浮虚而涩。其辨证为 A. 风湿袭表 B. 风湿表气虚 C. 风湿里阳虚 D. 风湿表阳虚

E. 风湿表里阳气皆虚

39. 防己地黄汤中重用的药物是( )。 A. 防己 B. 生地黄汁 C. 桂枝 D. 防风 E. 甘草

40. 太阳中暍,若发汗,则见( )。 A. 恶寒甚

B. 发热甚 C. 淋甚 D. 口渴甚 E. 恶风甚

41. 下列脉症,哪一项是栝楼桂枝汤中选用栝楼根为主药治疗的临床依据?( ) A. 身体强几几 B. 汗出 C. 恶风 D. 脉沉迟 E. 舌红

42. 下列脉症,哪一项不是“头中寒湿”的临床表现?( ) A. 身疼发热 B. 面黄而喘 C. 头痛鼻塞 D. 不能饮食 E. 脉大

43. 治疗痉病里热壅盛的主方是( )。 A. 大承气汤 B. 葛根汤

C. 白虎加人参汤 D. 栝楼桂枝汤 E. 白虎汤

44. 患者身体疼重,发热恶寒,无汗,治宜选用( )。 A.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B. 麻黄加术汤 C. 栝楼桂枝汤 D. 葛根汤

E. 桂枝加葛根汤

45. 痉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 皮肤 B. 经脉 C. 筋脉 D. 骨节 E. 肌肉

46. 痉病的主脉为 A. 脉沉 B. 脉细 C. 脉浮 D. 脉弦 E. 脉迟

47. 患者,男,45岁,感冒八九天后,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舌淡红苔白,脉浮虚而涩。其治法是 A. 益气固表,祛风除湿 B. 祛风解表,利水渗湿 C. 温经助阳,祛风除湿 D. 健脾利水,祛风除湿 E. 健脾益气,疏风解表

48. 一物瓜蒂汤治疗的暍病属于( )。

A. 暍病伤气 B. 暍病夹湿 C. 暍病伤阴 D. 暍病伤津液 E. 暍病伤阳

49. 痉病的主脉是( )。 A. 脉浮而弦 B. 脉浮而缓 C. 脉沉而细 D. 脉紧而弦 E. 脉涩而紧

50.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者,宜用( )。 A. 防己地黄汤 B. 风引汤 C. 侯氏黑散 D. 百合滑石汤 E. 头风摩散

51. 桂枝附子汤证的脉象是( )。 A. 脉沉细 B. 脉浮紧 C. 脉浮而缓 D. 脉浮虚而涩 E. 脉浮缓

52.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此症属于( )。 A. 肝血亏虚证 B. 肾阴不足证 C. 心脾两虚证 D. 阴阳两虚证 E. 气血两虚证

53. 下列哪一种病证不可用下法 A. 痉病 B. 宿食 C. 脾约 D. 肠痈 E. 暍病

54. 麻杏苡甘汤证属 A. 风湿阳郁化热 B. 风湿表虚 C. 风湿阳虚

D. 风湿在表,化热倾向 E. 寒湿表虚

55. 患者,男,45岁,感冒八九天后,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舌淡红苔白,脉浮虚而涩。治疗应首选 A. 防己黄芪汤 B. 麻杏苡甘汤 C. 甘草附子汤

D. 白术附子汤 E. 桂枝附子汤

56. 湿痹诸方证的病机与下列哪项无关?( ) A. 寒湿郁表 B. 风湿袭表 C. 湿郁化热

D. 风湿相搏,表气已虚 E. 痰瘀痹阻

57.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啮齿”者,治当( )。 A. 调和营卫,滋生津液 B. 发汗解肌,升发津液 C. 祛风解表,发汗解痉 D. 滋阴熄风

E. 通腑泻热,急下存阴

58. 下列哪种病证禁用汗法?( ) A. 痉病 B. 湿病 C. 暍病 D. 黄汗 E. 伤寒

59. 柔痉的脉象是( )。 A. 脉沉迟 B. 脉紧而沉 C. 脉弦 D. 脉细弱 E. 脉浮而洪

60. 防己黄芪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B. 防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 C. 防己、黄芪、茯苓、生姜、大枣

D. 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E. 防己、黄芪、甘草、生姜、大枣

B1题型

1. 防己黄芪汤证属 A. 风湿表里阳虚 B. 风湿兼表阳虚 C. 风湿兼表气虚

D. 寒湿袭表,里阳已虚 E. 风湿犯表,里阳已虚 2. 甘草附子汤证属 A. 风湿表里阳虚 B. 风湿兼表阳虚 C. 风湿兼表气虚

D. 寒湿袭表,里阳已虚

E. 风湿犯表,里阳已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