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埔军校的五大史实秘密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黄埔军校的五大史实秘密
—lll l。 。 _l_ ll■ 黄埔 冀T舶 中国黄埔军校与苏联伏龙芝 伐。却又在国共两党不可调和的 军事学院、美国两点军校、英国桑 斗争中刀兵相向 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同享盛名.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 在当时被列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 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人民解放 之一。黄埔军校,是20世纪初中国 军的军事将领中.担任正军职以上 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 领导职务的黄埔师生就超过了4O 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 人,而建国后担任中央政府部长、 陆军军官学校.校址最初在广州 副部长以及地方党政要职的则达 黄埔,军校因地而得名。 数百人。我军究竟有多少开国将帅 一、黄埔军校“高产”将帅 是出自黄埔军校的呢?比较普遍的 2O世纪初的中国以至邻国的 说法是33人:即元帅5A(林彪、陈 青年,当时喊响了“到黄埔去”的 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 时代最强音:黄埔军校的大名.在 3X(陈赓、罗瑞卿、许光达),上将8 现代中国仍可谓妇孺皆知 特别 人(周土第、陈明仁、陈奇涵、张宗 是初创时期的黄埔军校.是中国 逊、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 人心目中敬畏、感佩、自豪的神秘 民),中将9人(阎揆要、彭明治、常乾 圣地。 坤、唐天际、曾泽生、倪志亮、郭化 黄埔军校,聚集了当时全国军 若、谭希林、王诤),少将8人f袁也 界、政界的各路贤达、社会名流.还 烈、曹广化、李逸民、方之中、洪水、 有苏联的军事专家,一时群英荟 廖运周、张开荆、周文在)。 萃,叱咤风云。国共两党的众多高 国民党方面.国民党军队的 级将领即出自于此,黄埔弹丸之岛 最高指挥机关,基本上是以黄埔 在中国现代史上威名大震 军校前六期师生出身的将领为核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培 心组成的。蒋介石及其所属的各 养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 亲信高级将领.向来都把黄埔前 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从东 六期师生中的国民党军官.作为 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战争 嫡系部队将校的来源和自己所依 到解放战争。黄埔军校的师生都 赖的中坚力量。任兵团司令以上 是双方历史的主角 他们都曾一 职务的有6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 腔热血,满怀救国理想,但最终却 有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关麟 无法左右自身的命运 他们曾经 征、黄杰、桂永清、郑洞国、邱清 一起滚通铺,一起上课、出操、北 泉、王耀武、胡琏、廖耀湘等。 匿 卿 蒋介石所宠信的“五虎上 将”.除卫立煌是出身于粤军之 外,其余4人—~陈诚、刘峙、顾祝 同、胡宗南,皆出身于黄埔军校。 蒋号称“五大主力”的嫡系王牌的 军长.多由他委派的黄埔军校前 六期师生将领担任——第5军的 军长先后由张治中、杜聿明、邱清 泉和李运成等担任:第18军的军长 先后由陈诚、黄维、彭善、方天、胡 琏和高魁元担任:第74军的军长先 后由俞济时、王耀武、张灵甫等担 任;新1军的军长先后由郑洞国、潘 裕昆等担任:新6军的军长由廖耀 湘担任。同样的.这些军的副军长 和正副师、旅长,也多是出自于黄 埔军校前六期的师生之中., 提起黄埔岛.蒋介石就眉飞 色舞,那是他一生事业之发祥地。 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黄埔军校 共毕业二十三期学员。但他最器 重的,还是大革命时期的前五期。 二 黄埔军校的“以俄为师” 1922年夏天的一个深夜.粤军 总司令陈炯明突然倒戈叛变.派 重兵围攻炮击总统府 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认 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 军阀是断无成就的。他决心联合 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先创办 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军队的 基础 1922年最后的几个冬日里.孙 中山接收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加入 国民党,加快了他“联共”的步伐 1923年新年伊始,国民党与苏 团乘日本轮船“神田丸”踏上赴苏 把专门培养中国军人的军校全部 的旅程,经过9天的颠簸.于9月2日 设在苏境内,后来权衡中国学生 抵达莫斯科 来回耗资和交通等问题.才决定 由苏方派出军事顾问.在中国境 内建立军校 蒋介石喜欢苏联的建军经 代表团在苏联前后共住了两 联正式建立联盟关系。开始了孙 个月零27天。苏俄领导人对中国 中山“联俄”政策的行动。6月.中 革命的关心令代表团成员深受感 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 动。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道。军事 验,却反感苏联的政治制度.甚至 会.正式通过了共产党人可以以 人民委员、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 可以说是仇恨。在访问中他感到: 负责人之一托洛斯基对他们说: “俄党对中国之唯一方针.乃在造 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的决议 1923年2月。孙中山特别邀请 “除了不能用军队直接援助之外. 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 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互策成 苏联政府派遣的军事专家和政治 其他武器与经济等需要.都当尽 工作人员到广州.协助建军工作 并提出了委派代表团赴苏联考察 政治、军事的初步设想.确定访问 力为之,积极援助 ” 是,由于列宁当时有病.未能接见 功者也。”认为“苏联的政治制度. 孙中山对蒋介石的这种看法进行 唯一令蒋介石感到遗憾的 乃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后来. 团的任务主要是学习苏联办军事 代表团。蒋介石感到受了冷落,神 了批评,说他“未免顾虑过甚” 学校的经验.谈判军事援助等问 题。 经过敏到极点.认为苏联方面完 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据俄方文 这次出访,代表团内部矛盾突 出,争执不下.连苏方都认定“中国 峨 噶 一就在选择代表团人员的过程 件记载:“由于神经紧张、过度劳 代表团内部在打架” 但在特殊时 薹 中,名不见经传的蒋介石浮出水 政策从一开始就表示反对.但他 累等原因,蒋介石一再要求送他 期的这次访问,却使蒋介石的政治 身价倍增。11月29日.代表团结束 访问回国,12月15日展9时抵达上 孙中山派代表团访问苏联. 面。蒋介石对孙中山联俄、联其的 去疗养院休养两周 ” 为了博取孙中山的信任.确立自 主要是联络军校建设问题.但是 海。代表团回到一L海后.蒋介石并 没有急于向孙中山汇报出访情况. 己的地位。非常想得到这个出访 蒋介石因为不满意苏联共产党的 莫斯科的机会。况且,在十月革命 产生过敬慕和向往。7月13日.他 一些政策和做法.险些与苏联政 而是将归国途中草草写就的《游俄 胜利届,蒋介石也曾一度对苏俄 府闹僵,曾一度提出终止访问 孙 报告鹅》寄往广州,就于当天下午 中山得知后,立即发出电报:“苏 乘船回溪口老家了 对于蒋介石的这种行为.孙 毛遂自荐.给大元帅府秘书长杨 联是唯一的朋友 ”劝说蒋介石继 庶堪写信,向孙中山主动请缨: 续考察,慎重行事,抓紧时间考察 中山极为不满。一些政府要员对 “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 军校建设,这才使不顾大局的蒋 其做法也很有意见,廖仲恺、胡汉 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 介石冷静下来 ……民、汪精卫、张人杰等人接连发给 蒋介石6#1-电报。催促他速赴广 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 为了早日在中国缔造自己的 极独善,以求自全 ” 孙中山在与马林、蒋介石、汪 军队,蒋介石在考察期间。曾直接 州。廖仲恺直接写信批评蒋介石. 向苏方提出“希望革命军事委员 说他一再延期赴粤,事近儿戏 这时,苏联政府应邀派驻中国 的常设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 开始 国军队,派去的人愈多愈好”.一 精卫等商谈后.决定派出“孙逸仙 会派人到华南.仿照红军编制中 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和 军事。代表团由4人组成:蒋介石 再主动要求苏方派出~些军官. 着手改组国民党和筹办军校 蒋介 (为负责人)、张太雷(共产党员,俄 到广东帮助训练中国军队 苏联 石闻听此讯。再不敢怠慢.于1924 文翻译)、沈定一(共产党员)、王登 方面则希望国民党派出学生,到 年1月16日迅速返回广州 云f后为蒋介石的英文秘书)。蒋介 苏联的军事学校学习。蒋介石对 石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孙中山的全 此非常不满 蒋介石想起了访苏期间得到 的消息:“一个以鲍罗廷和加伦将 权代表 8月16日.蒋介石率代表 苏联高层领导人最初考虑. 军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很快就要 一 。_ 簿融 ll曩_一 lll■ 到中国去.帮助孙逸仙先生进行 也为了获得中共和苏联的更大支 的总考试 基本程序是.全国19个省区 分别先进行招生初试.初试合格 革命, ”他意识到,可以此为契机, 立军事独裁统治 持.以便使自己在国民党内能迅 提高在党内的地位.掌握军队,建 速崛起,上任初始.他一再声称自 己对共产主义绝无异议.是极为 后再介绍到上海、重庆等地复试.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 赞同的,并公开发表言论说:“我 如当时毛泽东即在上海负责复试 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在这次大 们要党成功、主义实现。一定要仿 工作.复试合格届再送到广州参 义之成功与共产主义之发展.实 会上。孙中【i.J重新解释了三民主 效俄国共产党的办法”、“三民主 加总考试。军队也是如此,东路军 义。他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被后人 总部及其所辖各部队的军官数十 概括为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也 就是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宣告国 共合作正式形成.决定建立中国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并通过了 这一提案 1月24日.孙中山以军政府大 元帅名义正式下令筹建陆军军官 学校,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 官学校 相继宣布成立军校筹备 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王伯 龄、李济深(邓演达代)、沈应时、林 振雄、俞飞鸱、张家瑞、宋荣昌为 筹备委员 中国共产党委派张崧 年(申府)参加筹备工作。孙中山先 后聘请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加伦 为军事顾问 孙中山之所以器重蒋介石. 让他主持筹办军校.周恩来曾讲 过,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蒋介石是 陈其美的徒弟之一.因而得与孙 中山接近。陈其美在孙中山组织 中华革命党时.第一个宣了誓.按 了手印 其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 是在永丰舰的事情上蒋介石投了 一个机 1922年陈炯明炮轰总统 府.孙中山躲避到永丰舰上避难 时.蒋介石在上海交易所做生意 失意,来到永丰舰向孙中山表示, 愿与孙中山共存亡 蒋介石骗了 孙中山.孙中山一直蒙在鼓里 蒋介石虽然隐忧共产党势力 的发展将是他的心头大患,但慑 于中共在黄埔军校的力量,同时 圈 矍囹 相为用而不相悖”、“中国革命是 人报考军校.东路军总部为慎重 世界革命中的一部分、世界革命 起见.先在本部预考。合格者再送 不能无共产主义”、“国民党、共产 军校复试。从总体上看,报考青年 党不可分,而应合”.甚至还当众 的文化水准也比较高,约有三分 诅咒发誓。愿“为国民革命、三民 之一是中学或专科学校毕业生 主义、共产主义而死”。 报考人数至3月27曰已达1200人. 三、黄埔军校的秘密招考 超过计划招生人数3倍多 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出 在报考军校的过程中.也避 后,各地有志青年报考十一分踊跃 免不了有鱼目混珠者 有些人把 因为各地军阀并不支持甚至反对 报考军校作为追名逐利的捷径. 这样一个新生的军事学校.招考 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军校 为 第一期学生时大多采用秘密方 保证学生质量.军校试验委员会 式。为了保证学生的政治质量.每 于4月7日在广州《民国日报》刊登 一名学生录取时要有两名担保 公开启事。谢绝各方推荐函件.郑 人。当时除在广州可以公开进行 重声明坚决按考试成绩.择优录 招生外.其余各省都在军阀统治 取新生 下,不能在这些地区公开招生.因 3月27日,军校以广东大学、广 之委托出席国民党“一大”的各省 东高等师范学校为考场.举行第 代表回原籍后代为秘密物色选拔 一期新生入学考试 第一门考作 考生来校应考 文,题目是要求考生论述中国贫 由于这时国民党在许多地方 弱的原因和挽救之良策 还有数 还没有建立组织,因此.非常重视 学、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考试。参 培训革命军事干部工作的中国共 加考试的学生共1200余人.3天试 产党,在黄埔军校招生工作中起了 毕。因考生学识较佳者颇多.所以 突出的作用 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 酌量多取 4月28日发榜.经严格 期,中共党组织可以保送初试 在 考试,第一期共录取正取生350人 黄埔军校招生期间,各地党组织积 (还有说360..k.或372人)、备取生120 极动员和选送符合条件的共产党 人(还有说1 17人或100余人)。在第 员、青年团员和革命青年报考 一期录取生中。约有共产党员近 考试是严格的。标准也很高 60人.占学生总数的八分之一 报考者一般要经过三关.第一关 当时负责筹建军校和招生工 是各省区的初试.第二关是大地 作的张申府回忆说:“军校招生简 区范围内的复试.第三关是军校 章在报上登出之后.来自全国各 地的报名学生十分踊跃 第一期 学生的试题.是我同几位苏联顾 1924年5月5日至7Fd.经过考试 选拔的400多名第一期学生正式入 校上课,编为4个队接受新兵训练。 前去提.别在这里撒野!”“老子今 天还要揍你们这些专搞赤化的共 产党崽子!”林振雄说着,~拳打 问事先商定的。考试分笔试和口 试两种.我主要负责学生的口试. 招收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学 在李汉藩的胸脯上。李汉藩回手 同时还兼管笔试监考和阅卷工 生.陆续到黄埔长洲岛入校报到。 给林振雄脸上就是一拳。气恼之 下,林振雄趁李汉藩不备.突然拔 出随身佩带的手枪.对着李汉藩 就是一枪。李汉藩身子一侧,躲过 而为跃马谈兵之地。 四、黄埔军校中的国共党争 作 录取揭榜时,共产党员蒋先云 这片从前草木丛生的废墟.一变 名列第一 ” 徐向前投考黄埔军校.是因 为他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 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国共 了子弹 待林振雄举枪再要射击 《招生简章》。这个因为在学堂上 大讲雪耻救国故事而被迫辞职的 小学教师.从此立下宏愿.要到黄 埔军校去做一番救国救民的大事 业。他悄悄约上同乡白龙亭、孔昭 林、赵荣忠,从山西来到上海,在 环龙路一号进行了初试.被录取 后.又从上海直奔广州。 出身书香门第的杜聿明和他 的同学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 等,也是从《新青年》杂志上得知 黄埔军校招生的.便从陕西匆匆 赶来。然而,考期已过,多亏了陕 西同乡、同盟会元老于右任的举 荐,才获准补考。 陈赓、宋希濂报考黄埔军校, 则是属于现代职场中的“跳槽”行 为。他们原先报考的是大元帅府军 政部部长程潜主办的“湘军讲武 堂”.被录取后于1924年1月到广州 入校学习。3月,当黄埔军校招生的 布告贴出后,他们当即议定:退出 讲武堂,报考黄埔。陈赓、宋希濂在 入学考试后被顺利录取 他们的这 一行动.也带动了原讲武堂的其他 学生 由此有了半年后的集体大 “跳槽”.原讲武堂停办.却为黄埔 军校加增了150多名学生 报考黄埔军校的青年以南方 人居多,北方人较少。为此,军校 在招生中特别注意招收来自北方 的青年 两党合作的产物 由于蒋介石从 黄埔军校建立开始,就一步步对 共产党紧逼.后发展成为清党活 动.使得共产党的发展被迫转入 地下.而双方的矛盾开始公开化, 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党争的事端。 军校内部的斗争 集中反映 在“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 义学会”两大组织之间的斗争问 题上 共产党员在“青军军人联合 会”中起着主要领导作用。“孙文 主义学会”则是以国民党中反共 分子为骨干 1925年5月的一天.军校政治 部秘书、共产党员、青年军人联合 会成员李汉藩、陈作为持一张清 单.奉命到军校管理处领取办公 用品。军校管理处长、孙文主义学 会执委会成员林振雄拿起领物清 单,带有情绪地说:“你们政治部, 又要领这么多彩色纸回去做什 么,难道能当票子花?”李汉藩不 想多与他纠缠,便说:“我们要印 刷传单,过几天开会用。”林振雄 又追问:“印什么传单?”李汉藩不 客气地说:“这是政治部的工作机 密,没有必要告诉你!”“工作机 密?还不是统统用作赤化宣传 了!”林振雄“哗”的一声将领物清 单撕得粉碎.扔在地上。 李汉藩一拳砸在桌子上,厉 声道:“林振雄,有意见到校长跟 时.陈作为和办公室里其他人员 从后面一把抱住林振雄持枪的右 手,第二颗子弹这才没有打出去。 枪声惊动了整个黄埔军校。 周逸群、杨其纲、许继慎等10余名 共产党员以最快速度冲进管理处 办公室,合力把林振雄按倒在地, 果断下了他的枪,愤怒地找来一 __ 条长麻绳.将林振雄双手捆住.径 往军校禁闭室里推去 到了军校 禁闭室.李汉藩令人把禁闭室的 门打开.说:“先把他关进去.听候 校领导来处理 一切责任由我个 人承担 ” £ 黄埔军校内.青年军人联合 会会员和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都 紧急出动了,双方都拿出了武器。 青军会方面派出一部分人去把守 军校禁闭室.孙文主义学会的成 员们则集合在一处.双方火并一 触即发 这时,蒋介石、廖仲恺、周恩 来等校领导恰好都不在校内.总 值日官张冶中火速集中军校各部. 主任、学生队长开会,制止事态的 进一步发展 正在广州的廖仲恺. 闻讯匆匆赶回后.以黄埔军校党 代表的名义,作出了对林振雄、李 汉藩二人的处理决定:林振雄身 为官长。公然开枪行凶.虽未造成 事实.但性质特别严重.给予撤销 管理处长职务交军法处查办之处 匿亘 ■0 1l l每 兄_ 一。● 分:李汉藩与林振雄发生斗殴,并 缚人禁闭室关押.亦属藐视法律, 给予行政记大过的处分。 会”成员盼气焰更加嚣张.他们盗 秉承蒋介石的旨意.派部队前往 医院指认后.不由分说.将萧楚女 在遭受抢击后.恃众擅将林振雄 窃共产党人的文件.不断制造殴打 和枪击“青军会”会员事件。1926年 从病床上强行拖下.先在医院的 4,q7日.蒋介石以“两会”组织破坏 走廊里将他打得口吐鲜血.犹觉 廖仲恺对林、李二人的处理 了黄埔的统一,“于集体化、纪律化 不解恨.竞残忍地用绳索将其双 是非清楚.轻重有别。令全校师生 之旨相妨碍”为借口.下达了“一律 脚捆绑,倒挂在汽车的尾部.发动 心服口服.事态很快平息下来。但 自行取消”的校令。 1926年4月.青年军人联合会 和孙文主义学会相继宣布解散. 汽车飞驰,直至将其活活拖死。 4月18日.黄埔军校实行“清 党”.400多名共产党人被逮捕,著 军校中国共两党组织成员之间的 斗争.并未减弱 蒋介石表面上对“两会”不偏 但双方的斗争反而更加扩大 5 不倚.貌似公允。实际上对“青军 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 会,, -恨在 t2,。1925年12月,蒋介石 会上提出了限制其产党的所谓 在第1军政治部各级党代表会议 “整理党务案”。此决议案中最重 上,提出了《调和本校党争办法》, 要的一条,就是“不许跨党”。6月, 规定校内共产党员的一切活动 蒋介石在军校里公开发表反共讲 “均得公开” 会后.蒋介石要周恩 话.要共产党人退出国民党,要共 来把黄埔军校和第1军中的共产 产党员官兵声明自己的身份。同 党员名字都告诉他.遭到拒绝。 时.他又组织“黄埔同学会”,自任 共产党与蒋介石展开了顽强 会长.以原来“孙文主义学会”的 的斗争 为了争夺黄埔军校的生 骨干把持会务,秘密调查共产党 源.中共中央在1925年11月1日发 员的活动。排挤“黄埔同学会”中 出第62号通告.对各级党组织发 的共产党员 出号召:“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 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3000名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工 军校两种思想和势力的斗争更加 作不甚重要之同学、少校同学及 激化.并逐渐扩大到所属各分校 民校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 和东南各省中去。黄埔军校部分 前往广州投考。以免该校为反动 革命师生曾向蒋介石发表公开 派所据 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 信.表示要掀起一个“救校长运 忽视 投考者须一律携带民校介 动”.要求蒋介石收敛其反共行 绍证书。本校及少校同学均须由 为 可是,蒋介石却进一步与帝国 各地委直接另给介绍书于本校广 主义勾结.悍然在上海发动了 东区委。”下面的署名为“钟英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即谐音“中央”的“告白”.文中也使 军校政治教官杨其纲、中共 用了代号。“本校”指“共产党”,“少 黄埔特支负责人之一安体诚等。4 校”指“共青团”.“民校”指“国民 月15日凌晨在其他学生掩护下逃 党”.,这份文告中,已经显露出国共 至广州市内.后被邓文仪秘密侦 两党相争于黄埔军校的激烈程度, 查后逮捕。几日后即与韩麟符、尹 党争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沛霖等一起押赴刑场枪决。黄埔 与此同时.蒋介石加快了在黄 军校政冶教官、著名的共产党人 埔军校内排除共产党势力的步伐, 萧楚女因肺癌晚期已生命无多, 使党争更加公开化。“孙文主义学 正在广州东山医院治疗。钱大钧 名共产党人熊雄等又惨遭杀害 有关三大政策和马列主义课程科 目-一律禁止,恽代英、萧楚女等在 军校撰写的著作和讲义全部被查 封.军校出版的革命刊物被停刊 或改版进行反共宣传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为抗击 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修筑的古炮 台.当时成了专门关押黄埔军校 各期被捕共产党员师生的场所 炮台分地上地下两层.地方狭小. 但皆以半米多厚的花岗石砌成. 十分坚固,成为南石头监狱。 由于被指控、逮捕的人数越来 越多.共产党员师生,包括许多事 实上的非党员而只是稍有进步表 现,甚至只是偶尔接触过《向导》、 《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籍的,一 经检举.即被捆绑投至南石头监 狱 短短3个月内.黄埔军校的日常 教学、训练被迫陷于全面停顿,遭 受审讯、迫害、摧残的各期师生迅 速增至2000多人。后来,南石头监 狱里实在关不下了.又将珠江江心 一艘破烂的旧军舰改造后作为监 狱.即外界所称的“水牢”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 埔军校的革命师生同国民党反动 派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4月23日. 黄埔革命师生坚决反击了广州戒 严司令钱大钧派部队包围军校、 逮捕共产党人的阴谋。之后,~部 ≥ l∞ 。曩 . . …… -- l l分蕈命师生且范险北上.到达韶关 ~把这样的佩剑。抗日战争胜利 端有国民党党徽;鞘身另一面有 与农民教导师会合.继续进行讨 后.蒋介石有意不再兼任黄埔军 沿鞘身横向龙戏珠图案 鞘靴两 蒋反奉斗争 5月6日,黄埔军校100 校校长一职.他也想到了这种已 面都有“效忠党国”4个/j、字.分列 多名革命师生.脱险到达武汉.继 经成为精神化身的黄埔生佩剑不 两竖行 续坚持讨蒋斗争 武汉分校的革 应刻上别人的名字.于是自1945年 剑柄由黄铜铸成,工艺较粗 命师生举行讨蒋大会.发布讨蒋 1O月第十九期学生毕业时及以后 通电,怒斥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径。 国其双方爆发矛盾公开分裂 的结果是。最虔诚的共产主义者 由此坚决斩断与蒋介石的传统师 糙。木质剑柄,涂黑色或棕色漆。 各期停止发放此剑。这种毕业纪 剑柄顶及竖向中部由黄铜皮包 念佩剑.届成为早期黄埔军校的 标志之一。 紧 剑柄一面竖向铜皮有竖写的 “校长蒋中正赐”或“校长蒋中正 赠”字样,另一面竖向铜皮上有竖 “中正剑”除颁发给黄埔学生 道尊严。而那些本身无鲜明立场 外,蒋介石还赠给得力部将及有 写“黄埔军校第壹(或贰、叁、肆、伍 的共产党人或跨党学生则选择了 功人员,所以.这种随身短剑多为 与共产党划清界限 随着两党的 公开分裂.黄埔同学被迫分为两 大阵营,从此.同学之间彼此对垒 等)期”大字、字右边有竖向“成功 1925”或“1926成仁”小字.剑柄底 有环包铜皮.环包铜皮一面中间 有一个小按钮.用作卡住下面的 剑鞘。有些黄埔毕业生在日后成 黄埔系的军事将领及政要、少数 军人因功获得。在上世纪20年代 至40年代.持有“中正剑”成为一 为敌,兵戎相见。 种特殊的荣耀象征。后因北伐、反 五、黄埔军校的“军人魂”佩剑 除颁发毕业证书、证章外,还特别 赠予每位学生一把礼仪装饰佩 共.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的战役中。 为高级将领时,对佩剑格外珍惜. 不惜重金对这把剑的剑柄进行特 黄埔军校学生毕业时.校方 部分军人因丢失阵地、重伤等原 因而以此剑自杀殉国.此剑遂以 别装饰加工.分别由珍贵的玳瑁 “军人魂”之名在军中传开。并产 f一种龟类海生动物)与鲛鱼皮等 剑,作为毕业纪念。颁发佩剑时. 军校常举行专门的隆重仪式.并 作为对全体师生进行军人精神教 育的重要课程。在颁剑仪式上.先 生其附加的精神教育功能 黄埔军校发放毕业佩剑.其 材料包装制成.剑柄两面的中央 部位及柄头换包装成镀金的铜制 军事教育和精神鼓舞作用的目的 材料,并镌刻镶嵌上精妙奇绝的 是很明显的。对于黄埔军校学生、 花纹 剑柄以下的剑身~面有国民 由校领导讲话。对毕业生提出勉 教官及官佐来说.获赐此剑是人 励:继由毕业学生代表领剑.进行 生经历中非常有意义的纪念 剑 党党徽,下有“成功”、“成仁”4个 字,竖行分列左右:另一面有的无 字,有的刻“军人魂”3个竖排字 慷慨激昂的宣誓。整个会场庄严 体上书有“蒋中正赐”几个大字. 肃穆,未毕业的在校学生目睹这 可以说发此剑也包含了蒋介石为 一场景,也深受感染和影响.期待 个人树立权威的目的 “军人魂”短剑是国民党军官 着本人毕业领剑那~天的到来 按国际惯例.佩剑以校长身 黄埔剑的长短形制.比较整 列装的物件.民国期间曾经风行 齐划一。剑鞘、剑柄合拢总长40.5 于军队中,而得以保存到今日的 份颁发。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 至41.5厘米。剑全长39厘米.剑柄 “军人魂”剑已是百不存一.稀如 石,字“中正”.因此剑体上刻写的 名“中正剑”.在军中及民间广为 长11.2厘米.剑柄宽3厘米:护手厚 凤毛麟角。新中围成立以来.声势 是“蒋中正赐”字样.故这种剑得 度为0.3厘米:剑鞘长27.5厘米.鞘 浩大的镇反运动.加之“文化大革 口宽3厘米:尾宽2.2厘米 命”,对本已稀少的“军人魂”剑。 流传,进而成为其正式名称 另外 因剑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样. 剑鞘由竹(木)片削制拼合而 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1958年大炼 成,外面全部用黄铜皮包紧 剑鞘 钢铁时.这蝗短剑大多化作炉中 铁水。如今,仅在一些大的博物馆 也有人称之为“成仁剑”..又因这 分成鞘帽、鞘身、鞘靴三个部分 种剑多为黄埔军校毕业生拥有. 所以又通常称为“黄埔剑” 第一 鞘身一面中部有一长方形框.框 或收藏者手上,时有散见一两柄 内有竖向“校长蒋中正赐”或“校 2004年黄埔军校80周年校庆 至第十八期的毕业学生.都持有 长蒋中正赠”6个大字.“校”字上 时,在黄埔军 (下转第49页) 亟匾亘 圈 准有法可依 四、改进利用服务方式。把窗 好本职工作,搞好业务工作.提高 使档案工作逐步走出单纯为内 档案服务工作的质量 , 部服务的狭小圈子.增强档案为 口面向社会.走出一条有偿服务 的新路子 五、坚持科技兴档。完善现代 社会服务、为全民服务的意识 这样做以满足用户全方位、多角 度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当用户需 化管理 现代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基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利 用.而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 利用效果 几十年来档案馆提供 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现代 要档案时,就会到档案馆来。要 化技术发展很快.档案现代化管 走出一条有偿服务的新路.档案 利用应在立足为生产服务的基 利用是封闭、守摊待用、查什么找 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开始在档 什么、被动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 从而决定了档案馆工作一直处于 被动的地位.阻挡了馆藏的开发 利用.因此.档案馆必须在服务方 式上进行改进.不然.档案馆的档 案工作就没有出路 改变这一服 务方式.首先要抓服务观念的转 变.增强档案部门主动服务意识, 变封闭为开放.变保管为开发.变 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超前 要加 强档案馆与各基层档案管理部门 之间的联系.为所有到馆的用户提 供查全、查准、查到的服务。不仅要 完善传统利用服务的衡量指数.即 查全率和查准率.还要对用户提供 信任服务.即查到率 对本馆没有 的档案也要提供线索和档址.变 “死”档案为活信息.对未到馆而需 查档的用户及时跟踪.提供档案信 息服务。促使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做 (上接第43页)校的故乡——广 州.一大批黄埔军校将士所颁佩 剑.在经历了数十年风雨与数十 年沉寂之后.以“集团军”的面目 列阵展出 持剑者是广州市五羊 新城的李姓夫妇.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期开始.他们夫妇耗费了 10余年的时间.奔波于陕西西安、 案管理上充分显示出档案带来了 础上开辟有偿服务领域.要结合 效益 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复杂形 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偿服务的 式.这就需要时间深入到基层搞 规定、办法.认真划定有偿服务 些调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熟悉 的范围、内容,同时严格执行服 库藏,清楚家底,还要消息灵通, 务标准及价格标准等 开曛好档 了解“行情” 这就要求档案馆要 案的有偿服务,有利于提高档案 密切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枢纽作用。档案的数量也越来越 形势.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对需要 多.虽说经过努力利用现代化手 档案信息用户提供上门服务.扩 段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不 大档案工作领域,使档案lT作延 少问题.如档案馆库房条件过于 伸到各项管理中去。要采取多种 简陋,检索工具比较单一.查找 服务方式.为暂不需要查档的用 难,归档难,档案资源得不到充 户提供超前服务.及加强编研工 分开发等。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加 作 开放档案目录,设立咨询服务 快档案工作现代化的管理步伐. 站,向社会宣传查阅档案方法.举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将档案目录 办科技档案交易市场.进行档案 及信息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 实物展览.预测分析服务等方式 联网,利用计算机检索的功能. 方法.同社会进行档案信息交流。 加快检索速度,有效地实现各单 这种服务的目的旨在强化社会 位内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档案 档案意识.了解重视档案工作. 的作用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等各个地方 拔出鞘后,可见剑身虽然由于年 进行收集.耗费了不少资金和精 代久远,分布着斑斑锈迹.但刀刃 力.他们收集到的短剑数量多达 依然锋利无比,剑锋威力不减当 180余柄 其中有不少是在广州本 年。通身散发出古朴凝重的气息 地收集到的 长期以来,“军人魂”佩剑,被赋 这批“军人魂”短剑.除了形 予了大量的传说与猜想.它使后人 制各不相同之外.难能可贵的是 尚得直观地审视上个世纪前半叶的 每柄剑上基本都有款识 多数剑 那座军校、那支军队、那段历史。 匾亘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