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cus No.7,2008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年第7期 分之一的玉米作物用于生产乙醇,欧盟则计划到2020年时10%的汽车燃料来自生物能源,抗 击饥饿活动人士将生物燃料归为粮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但支持生物燃料的人士还是指出,这对 全球粮食价格的影响较小。美国农业部长Ed Shafer表示,生物燃料在粮食价格涨幅中的影响 仅占3%,而发展和救援机构乐施会(Oxfam)则称其占到30%左右。 中国农业部长孙政才在大会发言指出,世界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这是多种因素所造 成。这些因素包括:人口增加、水资源紧缺、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生物能源快速 发展、粮食需求增长、投机资本炒作等,结果导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他还就加强国际合作、确 保粮食安全提出五点倡议:一、世界各国应更重视粮食安全,将农业放到更重要位置;二、加强 农业和粮食多层次国际合作力度,国际组织和已开发国家应加大对开发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支 持;三、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合理引导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四、按照“共同发展”的精神,加强 因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五、完善粮食贸易,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加快多哈回合 谈判进程,实现合作共赢。孙政才同时强调,利用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对粮食安全的 影响不容忽视。 OECD:中印经济增长今年将减缓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6月4日发布2008年上半年度经济前景报告指出,中国与 印度2008年的经济增长将减缓,但仍维持强劲,然而在全球粮食与石油价格飙涨的情况下,通 货膨胀大幅上扬可能成为主要威胁。 OECD的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1.9%降为今年的10%,这是因为受到 全球经济减缓,加上美国经济增长衰退的影响,导致中国出口减少。此外,印度的经济增长也 将从2007年的8.7%减为今年的7.8%。OECD成员目前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但报告也指 出:“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虽然趋于温和,但仍维持强劲,特别是中国。” 该报告同时指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高峰已过的可能性增加。 关于中国,OECD报告指出,持久的通货膨胀压力和投机行为,导致热钱不断涌人中国,变 相加大通膨压力。虽然重估人民币汇率或为加息创造更大空间,有助纾缓通膨压力,但不建议 中国采取这两种手段。目前中国的利率已高于美国,若中国进一步加息,可能使得更多资金流 人中国,加大中国人民银行遏制资金流人的难度。报告还表示,薪资与物价上涨将削弱中国出 口竞争力。通膨持续时间越长,通膨预期升温的风险就越大,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速度超过目 前预期。 OECD预计,今年剩下时间和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该报告预测,今明两年中 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预计将分别为6.1%和4.2%;今明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预 计分别为10%和9.5%。另外,报告还预计,今年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为10%, 低于2007年的10.8%;明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下降为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