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方政府在促进院(校)企业科技合作中的作用——基于泰安市的个案研究

地方政府在促进院(校)企业科技合作中的作用——基于泰安市的个案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地方政府在促进校企科技合作中的作用

——基于泰安市的个案研究

孙培国 岳峰 李向福

(1泰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泰安市科学技术局 泰安 271000)

1

2

1

内容摘要:本文以泰安市政府促进校企科技合作的个案为例,论述了泰安市政府促进校企科技合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以及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双向对接交流,营造良好环境;大力推动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建设;着力培养专业化的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人才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校企科技合作中作用。

关键词:地方政府 校企 科技合作 泰安市

1 泰安市政府促进校企科技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在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泰安市形成了高起点、多领域、全方位的校企科技合作格局。包括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泰安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与国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数百家企业与上百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合作。据统计,在泰安市247家重点创新型企业中,有合作单位的180家,约占总的重点创新企业数的73%。合作单位不仅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有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还有北京赛得丽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化学技术公司等公司。在合作方式上,共同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指导、

1

技术入股等名目繁多,相互间密切合作,构建了多层次政府促进校企科技合作的体系。

1.1 现状

(1)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泰安市政府分别与中科院沈阳分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以协议的形式将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确保科技合作的内容落到实处。

(2)举行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输变电器材及相关专业、东华大学纺织新材料及相关专业方面的专家来泰安市举办科技项目对接交流会,并就企业技术难题、发展需求与企业面对面对接交流;并根据企业要求,亲临现场指导。另一方面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沈阳、长春、西安等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地区进行科技合作活动,参观相关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协商进一步加强泰安市企业与科研机构对接与合作等相关事宜。

(3)共建各类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创新平台。建立“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泰安基地”、“山东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泰安基地”等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同时,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据统计,在参与科技合作的180家重点创新型企业中,有研发、转化创新平台的达到110多家,而且还有许多企业正在谋划建立研发、转化创新平台。

(4)共同承担、联合攻关国家、省、地区重大需求的解决方案。根据泰安市的技术需要,与山东省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合作单位开展联合攻关,解决关键性技术和企业技术难题,并

2

联合申报国家、省、市相关重大研究计划和项目。例如,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在政府的指导下,与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合作研究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等变压器相关的重点技术,共同为变输煤为输电,建设绿色、节能、环保的电力“高速公路网”而努力。

(5)加强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根据技术需求、人才培训需要,泰安市政府定期选派企业负责人、中高级科技骨干、相关专业大学生到西安交通大学等合作单位进修学习深造。同时,双方通过各种形式,不定期举办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论坛、学术讲座、专家咨询会等各种科技交流活动。

(6)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泰安市政府定期向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合作单位提供本区域内主导产业需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信息、重大科技活动等科技信息。西安交通大学等合作单位向泰安市所属企业、科研单位开放有关应用研究的实验室、检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2 存在问题及原因

尽管泰安市政府在推动校企科技合作中取得许多成果,但仍存在注重合作数量,忽视合作的质量;合作内容单调,程序化东西多;合作内容未能落到实处,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点造成的:

(1)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及相应配套措施等制度性保障,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是政府一手主导,而未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校企对接合作获得的许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而被束之高阁,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3

(2)机制不健全。现有的校企科技合作主要是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点对点”合作模式,即单个或很少几个科研人员、课题组参与到企业的某个项目攻关中,缺乏长效合作机制,研究课题结束后,合作就结束,影响了合作向纵深发展。

(3)服务不规范。近年来泰安市在科技合作服务上有了重大改进,在政府倡导下,成了一些科技中介机构,为校企科技合作提供服务。但面对众多的企业,服务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凸出,导致企业需求的科技成果难以及时转化。

(4)资金不充足。尽管泰安市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校企科技合作,但与校企科技合作所需要的资金相比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当前校企科技合作发展的需要。

2 泰安市政府在促进校企科技合作中的实践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泰安市政府在促进校企科技合作的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2.1 科学谋划,明确思路。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泰安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建立了以市科技局、县市区科技局、有关企业及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推进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导全市重大的校企科技合作活动等,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的科技合作模式。

2.2 完善政策,规划引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泰安市”“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重点工作、产业结构与布局,主动完善相关政策,通过多次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发布涉及新材料、先进

4

制造、电子信息、环境保护、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需求,引导校企科技合作向这些领域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导向作用。

2.3 主动对接,扎实推进。

为推动校企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泰安市多次开展校企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2011年6月初,市政府分管领导率领市科技局有关同志、县市区和高新区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工业企业代表主动赴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签订了“泰安市人民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备忘录”和“关于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协议”。2011年9月,泰安市政府又利用举办泰山国际登山节这个载体,开展了校地科技合作对接交流会,西安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的专家分别与泰安市输变电产业骨干企业和纺织新材料骨干企业的负责人举行了对接交流活动,互动交流气氛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4深入一线,提升层次。

由泰山科学院牵头,深入开展深入一线专题调研活动,先后走访调研了山东宏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泰安鲁普耐特塑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百余家,西安交通大学、长春应化所等高校、科研院所数十家。通过走访,实现了供需双向对接,一方面了解了在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技术难题攻关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将在高等学校院所获得一批重点科技成果推荐给企业,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校企科技合作的质量和层次。

3 地方政府在校企科技合作中作用分析

在泰安市促进校企科技合作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进一步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5

构建支持校企科技合作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引导校企大胆开展合作,制定和健全保护校企科技合作的专门法律制度和规章条款。对省科技厅认定的院士工作站和科技合作基地,择优给予配套支持、重点倾斜;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引导计划”,支持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设立“专家教授帮扶企业创新行动”专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建设专项”及“产学研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专项”,支持共建一批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创新平台。通过政策制度上的引导,为校企科技合作创造更为优惠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吸引更多的院所人才与企业通过科技合作在泰安市扎根落户,形成“政府搭台、企业、院所唱戏”的局面。

3.2 继续加强政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话与合作,为校企科技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方面积极主动陪同有关企业到高校调研,在已建立的联系渠道基础上,争取合作网络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另一方面分批邀请有关专家来企业走访,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将每一个合作意向落到实处。挖掘出更多技术需求及合作项目。

3.3 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科技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鼓励、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专门服务校企科技合作的中介机构,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面向校企合作的服务。同时,促进专业服务的社会化机构为校企科技合作提供服务。支持建立汇集各类专业机构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校企科技合作的各类服务需求提供网络支撑。鼓励专业化机构通过培训、示范等多种方式在校企科技合作中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泰山生产力促进中心”、“泰山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等中介机构的成立,增加了高校和

6

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针对性,推广了一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实现了校企之间由松散合作到全面对接的转变。

3.4 着力培养从事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科技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资源是第一位的资源,从事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大力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发项目、共同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懂法律、懂管理、懂经营,从事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设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引进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给予50-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和30-50万元安家费奖励。

4 总结

校企科技合作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而地方政府又是连接这个桥梁的重要引导者。泰安市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科学谋划,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完善政策,鼓励引导更多校企间实现科技合作;主动对接,推进了校企科技合作横向发展;深入一线,提升了科技合作纵深层次。在校企科技合作的实践探索中,地方政府可以从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双向对接交流,营造良好环境;大力推动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建设;着力培养专业化的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人才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满其伟.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校企合作——浅谈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能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08(21).

[2] 刘和东.产学研合作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

7

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 胡继妹、黄祖辉. 产学研合作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基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个案[J]浙江学刊,2007(5).

[4] 刘谋升.论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主导作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6(07S).

[5] 张炼.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1999(1).

作者简介:孙培国(1971-),男,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泰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