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 Focus寻医问药l国医半月坛 脉传承的砭石疗法与针灸医学 文f小美责编I天滟 疗法是中医“五法” 一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 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 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 ( 素问・五过论》)。 难经》中 也说: “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 之也。” 物质基础,人们在砭石的基础上创制 ,即“一日治神, 了金属针具。 ((黄帝内经》中专门论 述的九针及其理论和治疗技术就是萌 芽于这个时期。 日知养身,三日知毒 为真,四日制砭石小 大,五日知府脏血气之诊。五法俱 但是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变迁, 砭石疗法逐渐走向没落终至失传。据 史料记载, “针砭共存”可能直至汉 立,各有所先”。这里,根据患者病 情不同而制造形态各异的砭石,是为 医家的基本技能之一。而砭石的用 载:一是以砭石直接在皮肤上施术 (即刮、刺等),治癫;二是以砭石 做热熨,治痔。 由此可见,砭石疗法作为古老 的医学实践不仅为先民健康做出了巨 针”的发明奠定了基础。马王堆出 土的((脉法 中写道:“用砭启脉必 如是,痈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为之 砭。”脉即是经络,“以砭启脉”意 隋时代,唐代颜师古说:“古者攻病 有砭,今其术绝矣。”为什么砭石 疗法会失传呢?汉代学者服虔指出: 法,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 大贡献,而且为中医经络学说和“九 “石,砭石也。季世复无佳石,故以 铁代之耳。”这就是说,随着铁器时 代的发展,砭石逐渐为“九针”取而 ((黄帝内经 中载有: “形志俱 逸,则邪气克肉,脾之应也,多发痈 肿,故以砭箴和石熨调之也。”其书 中强调:“东方之域,其病多痈疡, 其治宜砭石。”再如“故日:圣人之 思是指在用砭石治疗病痛时,人们可 能逐步发现和认识了人体穴位与经络 的走向和构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 出现为医疗工具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 代之。 而我国有关针灸医学的记载最 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 黄帝内经 一书。书中记载: “藏寒生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