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转调的和声应用——范例

转调的和声应用——范例

来源:爱站旅游


转调的和声应用——范例

本帖最后由 scz 于 2011-2-27 11:19 编辑

转调的和声应用——范例

以下从转调为出发点对《莫斯科效外的晚上》进行和声写作。因为大家对它很了解讲起来

要容易一些。读者要注意转调部分的技术处理。

《莫斯科效外的晚上》1=F2/4是一首单一部曲式多节歌,有四个语句。采用转调手法,第一句是d小调,第二句转为F自然大调,第三句转为d旋律小调,第四句转为d小调。先

来看一下旋律的构成。

1=F2/4 莫斯科效外的晚上

61 31 | 2 17 | 3 2 | 6 - | 13 55 | 6 | 3 - | #4 #5 | 76 3|3 7 6 | 32 4|40 | 3 21 | 3 2 | 6-||

共15小节。 第一句:

61 31 | 2 17 | 3 2 | 6 - |

运用《调式解析》的方法不难看出它具有小调色彩。主和弦是Dm(Ⅰm)。由于决定另外两个骨干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的关键构成音(和弦三音)缺省,因此这两个和弦可由读者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就是说可以确定自然小调 ,和声小调及旋律小调之一。决定原则是根据作品整体的艺术情感并和键盘手的音乐功底有关。在上述作品中应当定位在和声小调。由于自然小调过于幽暗而且没有导和弦,终止感不强。而旋律小调大调色彩很浓,过于明亮。而和声小调色彩适中并有导和弦,可以构成Ⅴ7-Ⅰm的终止式。此时的音阶是:D E F G A Bb #C D。其中Ⅶ比自然和弦音阶升半音。另一个可用的理由是西方音乐本来和声小调用的效多。和弦材料读者自己写出(有困难可发贴)。根据和声法则的和声横向公式及

和声纵向构成法则,可写出如下的和声进行: Dm Gm A7 Dm 61 31 | 2 17 | 3 2 | 6 - | d:Ⅰm Ⅳm Ⅴ7 Ⅰm

和弦公式:Ⅰm — Ⅳm— Ⅴ7—Ⅰm,(读者自行分析符合法则哪一条)

在这些结构和弦之间可以加入装饰性和弦用于锦上添花,精雕细刻优化音响效果。但是一定要用之有理加之有据,不可隋意而为之。读者要记注语句的终止和弦是主和弦Dm。

第二句:

13 55 | 6 | 3 - |

明显的大调色彩。主和弦是F。根据上句的分析方法也有缺省音,结合实际音响效果确定自

然大调突出明亮色彩,与上一句形成明显的调性对比。它的音阶是F G A Bb C D E F。与上一句音阶相比较只有一个音不同,两组合弦材料可以有四个相同和弦。属近关系调式。

和声进行是:

F bB C F 13 55 | 6 | 3 - | F: Ⅰ Ⅳ Ⅴ Ⅰ

d: Ⅲ

和弦公式:Ⅰ— Ⅳ— Ⅴ— Ⅰ。如语句终止和弦写成Ⅲ级A和弦,那就不是和弦公式了。这一句是不完全终止语句。也可以加些装饰性和弦。如:在55旋律上加上F7装饰性和弦,形成Ⅰ—Ⅰ7• Ⅳ— Ⅴ— Ⅰ(F— F7• bB— C— F)效果会更好。上述两句是一个从d和

声小调转到F自然界大调转调方式。 它们是如何做到无缝连接的。

第二句的第一个和弦F是前一句d和声小调的和弦材料的Ⅲ级,而前一句结束和弦d:Ⅰm到后一句第一个和弦d:Ⅲ(F:Ⅰ) 符合公式要求。达到了无缝连接的两个条件。这样的连接在节点上也和公式内一样的和弦进行,和声进行必然流畅。如果在连接处两和弦不符

合公式那么必然会出现断点,作品的整体性会受到影响。

第三句

#4 #5 | 76 3|3 7 6 | 32 4|40 |

旋律中存在 #4, #5两个音确定为旋律小调是有根据的。它也有缺省音并出现在关键的主和弦的三音。但是从整体考滤运用旋律小调和弦材料是正确的(建议读者自行写出和弦材料)。它的音阶是: D E F G A B #C D。与前一句相比较有两个音不同。这两句是从自然大调转到旋律小调。已经不是近关系转调了,它们的共同和弦要少一些。让读者自行写出和弦材料便于和上一句子和弦材料进行比较,看看有几个和弦相同。二,三句的连接要比一,二句子的连接难一些。因为这一句子可选择符合前一句终止和弦的连接公式的和弦较少。但是只要认真思考不难发现Dm和弦与前一和句的主和弦可构成和弦公式F—Dm,又是前一句的和弦材料。而Dm还是这一句子的主和弦。从这里入手进行和声写作是一个捷径。那么Dm应当放在什么位置呢?从和声的纵向构成考滤应当放在第二小节。作品如下:

Dm Gm #4 #5 | 76 3|3 7 6 | 32 4|40 | d: Ⅰm Ⅳm

F: Ⅵm

读者思考一下使用Gm为什么不用G。

第一小节还没有配和弦,这一小节可使用装饰性和弦。在这里采用离调和弦是正确选择。

E7 A7 Dm Gm #4 #5 | 76 3|3 7 6 | 32 4|40 |

d: Ⅴ7/ⅤⅤ7/Ⅰm Ⅰm Ⅳm

F: Ⅵm 和弦公式:E7• A7•Dm— Gm。

这种解释是把E7A7作为Dm和弦的装饰部分。另一种解释是E7—A7—Dm—Gm,前半部分五度下行旋律小调语句部分后半部分是“主—下属”自然小调语句 部分 ,此时F-E7也有和弦公式关系。但是,不能把这类解释说成自圆其说,因为是在同一和声法则下得出的。如

同算术的2•2+2 与2+2+2是同一结果。

第四句

3 21 | 3 2 | 6-||

小调音阶有缺省音,确定为和声小调(有的教材说成自然小调)。主和弦是Dm属和弦A(7)。

Dm A7 Dm 3 21 | 3 2 | 6-|| d: Ⅰm Ⅴ7 Ⅰm

本小节第一和弦与前小节终止和弦构成Gm—Dm是和声小调变格进行的公式关系。属无缝连

接。

读者应当在琴上弹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