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浅谈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无障碍设施设计的要点;进而分析了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缘石坡道、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公交车停靠站、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以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等的无障碍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设计

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是指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障碍人群(主要指残疾人及老年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同时惠及所有人群的设计。当前,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人群,构筑现代化无障碍新型城市,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成为了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无障碍设计的要点

1.可达性,障碍人群能借助无障碍设施到达目的地;

2. 安全性,障碍人群能安全使用无障碍设施,能到处走动而不致影响生命安全和健康,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3. 人性化,所有的障碍设施充分考虑不同障碍人群的使用,并尽可能的给其他人群提供方便;

4. 非障碍或无障碍,残疾人能不受防碍地、在无障碍物的情况下,在道路环境中能自由来去并随意使用其中设施;

5. 可接近性,道路环境应设计成对所有人包括老年人和残疾人,都可以接近的。

二、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包括:缘石坡道、盲道、公交车停靠站、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以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的无障碍设计等。

根据目前城市道路中无障碍设计的不足,以及障碍人群的不同需求,应对城市道路中的缘石坡道、盲道、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中的盲道、坡道或升降平台、扶手;公交停靠站;交通信号、交通标志等进行优化,使得无障碍设施降低甚至消除障碍人群的障碍,同时方便其他人群,以达到无障碍的目的。

(一)缘石坡道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行走中最方便和最安全的地带。通常,人行道在交叉路口、人行横道、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单位出口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等路口应设置供乘轮椅者通行的缘石坡道,也即凡被立缘石断开的地方要毫无遗漏的设置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的坡面可设计成单面坡形、扇面形、三面坡形,一般是根据其位置、高差变化等设计其形状;缘石坡道的宽度应大于1.5m,并尽可能与人行道等宽,坡道下口的平缘石不得超过车行道地面20mm;缘石坡道的坡度应根据缘石坡道的形式取值,其所有取值均应该不小干l:30,且宜取1:20~1:25,不得超过1:20,以满足规范要求和乘坐轮椅者需求。

另外,考虑到坡道的坡面要起到防滑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坡道的材料也是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般,坡道材料有橡胶地板和混凝土板,橡胶地板的特点是耐磨、防滑、环保、低噪声安装方便,颜色可选择;混凝土板的特点是耐磨、防滑、不易起尘、造价低。在具体的设计时,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可以采用 橡胶地板,在其他断面位置则采用混凝土板。

(二)盲道

在城市道路和城市广场的人行道、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及商业街、居住区等的人行道应设置盲道,协助盲人通过盲杖和脚底的触觉,方便安全地行走。盲道设计应连续、完善系统,并避开树木、电线杆、拉线、树穴、井盖等障碍物。

盲道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行进盲道一般采用中黄色条形触感盲道砖铺设,提示盲道一般采用中黄色圆形触感盲道砖铺设。行进盲道宜放在人行道外侧距围墙、花坛、绿化带250~600mm处,其起点、终点及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广场入口、地铁入口等处应设提示盲道;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2 5~0.50处应设提示盲道。

(三)公交车停靠站

1.在规定的公交车站站牌一侧设置提示盲道(长4m-6m)和盲文站牌。一般,公交车站肓文站牌的设置应考虑几点:一是要方便视力残疾者使用,二是要保证安全、防止倒塌,三是要不易被人破坏;

2.站台中部或前部铺设行进块材的引导道与人行道上无障碍通道相连; 3.设置在侧分隔带上站台:人行道一侧出口设置引导道与无障碍通道相连,两个出口之间的非机动车道上,划出人行横道线;

4.提供方便残疾人的专用通道;

5.建议增加公交停靠站在地坪、通道,设计上考虑未来与无障碍公交车无缝衔接;

6.除公交停靠站采用无障碍设计外,采用无障碍公共汽车,也同样方便残疾人的出行。

(四)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兴建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对于疏导交通,消除人车混行,保证行人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通行,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计成具有平缓坡道和梯道相结合的无障碍设计形式,以使乘轮椅残疾人和老年人等方便安全的通过。

1.为了方便乘轮椅者通过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宜设置轮椅坡道。如受地形限制,无法设置轮椅坡道,宜设无障碍电梯或升降平台。

2.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梯道设计要求踏步面宽、踏步高度低,便于控制重心。一般,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000mm,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2000mm,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150m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300mm,踏面应平整防滑,前缘不应有突出部分;高度应不小于100mm的安全挡台;

3.距离坡道梯道0.25m~0.5m 处设置提示盲道,与坡道、梯道等宽;

4.人行地道入口两侧应设防护措施,当两侧护墙低于0.85m时,在墙顶应安装栏杆或扶手;与人行道有高差时,应用坡道接顺;

5.设置高低扶手,扶手应连贯,起终点处延伸0.4m;

(五)其它

1.交通信号设计

在城市人行交通繁忙的路口和主要商业街的设有红绿灯的路口,应设盲人过街音响信号装置,使视力残疾者安全地通过人行横道;残疾人通过街道所需的绿灯时间,按残疾人步行速度0.5m/s计算;带按钮的人行过街音响信号灯的按钮高度应该考虑残疾人的高度要求,一般不高于1.4m。

2.交通标志

对于标线、标示牌等交通标志,添加更多强对比度的颜色,如红黄蓝。所设立的标识牌要位置明显,标识牌上的示意图设计简单明了,使的绝大多数人能很快识别,文字凹凸且大,高度适中,以便使人们清楚看到,并且视觉障碍者能触摸掌握。

另外,由于市政道路中人群的视力、记忆力和反应等各种能力的不同,因此,交通标志的设计和设置上,应考虑到小孩老年人等人群认知能力等因素,其应:①简单明了;②符号标志组成要素之间距离大;③使用形象化的符号;④箭头人体和车辆符号标准化;⑤符号或文字使用填充形式。

3.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的无障碍设计

桥梁、隧道的人行道应与道路的人行道衔接,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桥梁、隧道入口处的人行道应设缘石坡道和盲道,缘石坡道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立体交叉人行道的缘石坡道、人行横道及盲道的位置应相互对应和衔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障碍设计既不是技术难题也不是加大投资的问题,关键是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无障碍设计的重视程度。建设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保证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以及相应设施应能方便全社会各类人士的使用,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城市道路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2]刘长江.城市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J].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报,2007,(12).

[3]韩松.面向障碍人群的市政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10,(26).

[4]李真,谢宏坤.浅谈城市道路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J].福建建筑,200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