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2期 2009年4月 农业科技管理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1.28.No.2 Apr, 2009 文章编号:1001—8611(2009)02—0064—04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保持烟叶生产健康发展 苏新宏1. (1.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州450002;2.河南省烟草公司烟叶管理处郑州450008) 摘要: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是烟草行业实现烟叶生产平稳发展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河南省作为我国烤烟的主产区之一,烟草 行业上下积极响应,按照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大胆探索。文章在调研基础上总结了河南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取得的成绩,并针对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烟叶生产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措施和建议,如提高对现代烟草农业的认识、搞好规 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理机制、加快向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等。 关键词:现代农业;烟叶生产;调查研究;建议 Push forward Construction of Modem Tobacco Agriculture to Keep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Su Xinhong ・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n,450002; 2.Department of Tobacco Leaf Management,Henan Provincial Tobacco Company,Zhengzhou,450008 China) Abstract:Pushing forward modem tobacco agriculture energetically is the strategic decision that guarantees the tobacco industry to develop steadily.As one of main flue-cured tobacco are ̄k¥in OHV country,Henan provincil tobacco iandustry responds actively and explores bravely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s of the modem tobacco agriculture.The achievements of pushing forward modem tobacco agriculture and aimed at the existent problems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were summed up.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realiz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to modem tobacco agriculture were put forward,i.e.,enhancing recognition of modem tobac— CO agriculture,making a good plan and increasing input on constmction of fundamental instruments,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proper land trade mechanism,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 towards intensive production. Key words:Modem tobacco agriculture;Tobacco leaf production;Investigation;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326.12:S~01 文献标识码:A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 是对烟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6月,国家 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央 将现代农业概括为“六用三提高”ill,即用现代物质条 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 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 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 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 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 补充了“三增强”,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 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主产区烟农增 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福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由 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烟叶发展战略 思路【21,在7月召开的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 理座谈会上姜局长把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概括为“一基 四化”,即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 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 工、信息化管理[3],l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关于发 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指导意见『41。努力推动传统烟叶生 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既贯彻落实了中央文件精 神,同时又反映了广大烟农的愿望,也是烟草行业发 展的需要。河南省是我国烤烟的主产区之一,2007年 以来,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现 代烟草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11月,对 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烟叶生产态势无论对烟草行业还 收稿日期:2009—02—12 基金项目:河南省烟草专卖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HYKJ200849) 作者简介:苏新宏(1973一),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作物技术经济。 第2期 苏新宏: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保持烟叶生产健康发展 ・65・ 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济源等5个产烟市进行了 深入调研,与行业干部职工、地方政府和部分烟农代 表共同商榷现代烟草农业问题,调研结束后将调研情 况和基层提出的问题、建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产区 率。现代农业示范点种烟大户和家庭农场每公顷单产 超过2 250 kg,产值超过34 500元。 4)专业化分工方面。按照“企业引导、烟农为 主、市场运作、各方监管”的基本思路,扶持发展了一 批烟叶生产服务专业队和专业户。平顶山市在适应 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三户三队”(烟叶种 植专业户、育苗专业户、烘烤专业户和机械化服务专 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提供参考。 1 河南烟叶生产基本情况 1.1 河南烟叶生产收购情况河南省是我国的老烟 业队、植保专业队、分级专业队)建设,为烟农提供专 区,以传统“许昌烟叶”为代表的河南烤烟具有典型 的浓香型质量风格特征,是“中式卷烟”最具特色的 原料【5J。河南烟区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1987年 以前,河南烟叶收购量一直居全国第一,多数年份占 全国收购量都在30%以上,1988年烟叶收购量达到 最高,为47.86万t。1989年后,河南烟叶收购量总体 呈下降趋势,期间个别年份收购量有所回升,1997年 达33.17万t,2006年达15.67万t。2008年是自1998 年以来收购量最多的一年,完成计划最好的一年,全 省种植烟面积7.92万hm2,收购烟叶16.63万t。 1.2现代烟草农业开展情况从调研的情况看,烟 叶产区市县公司按照现代烟草农业“一基四化”的要 求,制订方案,明确目标,加强领导,注重发挥政府的 引导、管理、服务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确保 现代烟草农业顺利开展。注重发挥烟农的主体作用, 调动烟农的积极性,把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纳入当地新 农村建设总体规戈 ,试点村现代烟草农业特征初步显 现。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5年启动烟叶生产基 础设施建设以来,各产区加强规划,完善标准,严格 监管,严把项目验收关。坚持烟水、烟炕、烟机、烟路 整村推进、综合配套,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 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机械化作业实现了较大 突破,在耕地、育苗、移栽、中耕、植保、烘烤等生产环 节,加大烟用机械的引进消化吸收,积极探索机械化 作业。 2)规模化种植方面。探索集体租赁、烟农返包 等多种形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 营。2008年,漯河市户均达到0.65 hmz,平顶山市宝 丰县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517.8 hm2,占全县种烟 面积的近50%,还创办2个烟叶专业合作社,避免劳 动用工的无序竞争,取得较好成效。 3)集约化经营方面。按照“减工、降本、提质、增 效”的要求,推进劳动、资金、技术集约,探索资金、劳 动、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路子,不断提高集约化 经营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 业化、社会化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5)信息化管理方面。以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广的 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烟 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洛阳市全面推广应用烟叶收购 在线支付软件,平顶山市研究开发基于GIS的烟叶生 产专家管理决策系统,烟叶质量管理软件等也在开发 当中。 2 实践现代烟草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差 距 改造传统烟草农业,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烟草农 业,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艰巨任务。河南省虽然在 自然条件和烟叶质量特色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一 基四化”方面,产区在不同程度上做了探索和尝试并 取得一定成效,但按照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还存在 诸多薄弱环节,总体来看,现代烟草农业还处于起步 阶段,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与差距。 2.1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烟叶管理工 作存在不适应现代烟草农业不仅提升了生产力水 平,对生产关系也要求作相应调整,尤其是现代烟草 农业“一基四化”的实践和以、工业为主导的烟叶资源 配置方式的改革,对烟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 求f61。烟叶基层建设、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体系 建设、烟叶质量管理、工商合作创办优质烟叶基地等 方面都需要加强、改进和提高。 2.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和管护有待进一步加 强 部分已建成项目管护工作滞后;大型水利项 目较 少,缺乏“亮点”;烟水配套项目对水源关注不够、把 关不严,导致少量水利设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部分 近年来建设的密集烤房加热炉烧坏,使用寿命达不到 设计要求等。随着烟叶生产布局的调整,生产发展与 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还不够强。 2.3规模化种植与先进烟区相比差距很大规模经 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基本条 。总体来看, ・66・ 农业科技管理 第28卷 河南省户均规模偏低,全省户均0.45 hmz,漯河户均 0.65 hm ,济源户均0.49 hm2,平顶山户均0.45 hm , 洛阳户均0.37 hm ,许昌户均0.33 hmz,主产区洛 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 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决定》是指导农村改革 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农村改革发展必将起到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烟草行业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 阳、平顶山和许昌不仅低于全国户均0.51 hm 的平 均水平,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流转难度大,没 有相应机构,缺乏完善的政策;已经流转的土地,手 续档案不齐全;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种植规模扩大 神,就是更加关心烟叶、烟农、烟区问题,更加突出烟 叶对于保持行业平稳发展的基础地位,把现代烟草农 业建设好、发展好,这必将对烟叶生产产生重大而深 的同时带来了高风险;规模化种植与落后的生产管理 还存在矛盾;规模化种植与机械化落后、劳动强度大 存在矛盾,种烟用工矛盾还比较突出等。 2.4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 集约化经营要求在一定 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 远的影响,也必将为河南省烟叶生产健康发展带来新 的机遇。 3.1 提高对现代烟草农业的认识发展现代烟草农 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顺 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行业的重大历史 任务,符合烟叶生产发展规律,代表烟叶生产发展的 基本方向。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基础牢、队 伍稳、用工少、效益高、质量优、特色显,增强优质烟 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 费,不仅相对投入少,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 劳动生产率【 1。从调研的情况看,烟叶从业人员科技 文化素质还不高;机械化程度还较低,种烟仍存在用 工多、强度大的问题;生产投入体系不健全,政府投 入不够,烟农对烟草部门投入依赖性强;生产标准化 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烟叶品种问题制约突出, 部分产区存在盲目追求单产施肥量多的现象,烟叶 质量特色不突出。 2.5组建专业化组织的机制不够灵活虽然烟叶产 叶保障能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载体和途径, 目标是实现烟叶生产健康发展。烟叶生产健康发展的 标志是规模稳定、质量较高、特色突出、信誉较好、竞 争力强,能够保持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建设要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要与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与以工业需求为导向的资源 配置改革相结合。 3.2搞好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认真总 结试点工作经验,高度重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规划 区按照“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利用 “三户三队”建设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但基层烟站 为适应专业化分工带来管理难问题,对烟叶生产的各 项技术落实提出新的要求,原有以农户为基础的户籍 化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技术推广 服务体系不完善,基层技术力量薄弱。 2.6信息化管理的软硬件都不到位从烟叶生产经 营各环节看,除了运用烟叶管理基础软件收购、调拨 工作。完善基本烟田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 烟水、机耕路、烤房、机械化的综合配套。烟水配套要 特别关注水源,烤房建设要优先保障新区的发展。加 大基础设施投入,主要放在烟水、机耕路、烤房、机械 化四个方面,加强已建成项目的管护,抵御自然风 险,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烟叶生产经营环境,为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提供物质条件。现代烟草农业示 范点建设,要体现普惠制、广受益,务求实效,不搞形 式主义、形象工程。 3。3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理机制 规模化种植关键 在土地流转,要在产区政府协调下,在依法、自愿、有 偿的原则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 子系统外,其他子系统如生产、复烤等还没有纳入使 用,没有运用信息技术全面实现对烟叶生产经营的 信息流、物流进行有效管理,还没有运行信息技术对 烟叶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也没有通过信息技术 实现对烟叶内外在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3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措施与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 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 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 等多种形式进行流转。一是要健全保障机制,解除农 户种烟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健全服务机制,进一步发 挥乡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职能作用,“以政府 引导、烟草支持、村委组织、农民自愿、专业户承包” 的土地流转模式,使烟叶种植逐步向种植大户、职业 烟农转移;三是在推进烟叶种植集中连片的基础上提 高户均种植规模,力争3年全省户均种植规模达到 0.67 hm2以上;四是要注意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经济 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 第2期 苏新宏: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保持烟叶生产健康发展 ・67・ 是由以技术进步为主体的生产诸要素的集中程度决 定的[91,从目前情况看,大户种植规模以1.33~3.33 hm 产,逐步从烟叶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通过 “产一学一研”一体化管理,建立基础信息库,在不同 层次进行信息沟通、传递和应用,实行烟叶生产经营 过程的流程再造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烟叶生产经营管 理整体水平。 为宜。只有规模才能专业,只有专业才能上水平,只 有上水平才能有效益,只有效益才能有健康发展。 3.4加快向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业集约化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集约化经营是以质量 经营、集团规模经营、效益效率经营、高科技经营和 4参考文献 人才经营为主要特征 1。一是完善烟叶技术推广服务 体系,落实现有成熟的技术,尤其是品种的选择,大 力推广生产标准化,充分发挥河南省烟叶的质量特 色;二是增强烟叶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 对烟叶发展的贡献率;三是加大基层烟叶从业人员和 烟农培训,提高队伍科技文化素质,尤其要加强对种 烟大户、家庭农场的技术指导,引导烟农向职业烟农 转变;四是完善风险救助机制,建立烟叶政策性保险 和烟叶风险基金,解除烟农后顾之忧。 3.5坚持走专业化分工的道路专业化分工和社会 化服务是稳定烟叶种植面积、稳定烟农基本队伍,使 烟农相对轻松、简单种烟的重要措施。要坚持“两头 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工作思路,突出烟农主体地 位,引入市场机制,完善补贴办法,积极推进专业化 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烟农提供优质的服 务。大力推进“三户三队”建设,努力实现育苗、烘烤 的工场化作业、中间专业化服务,减轻烟农劳动强度 和降低种烟复杂程度,着力发挥市场作用,推动专业 化服务市场化,通过专业化服务减少单位面积生产 成本。 3.6依靠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是 实现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将成 为克服农业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以及稳 定程度和可控程度低的有力武器【“】。信息化是现代烟 草农业的重要方面,要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烟叶生 【1】唐仁健.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 设[J].农村工作通讯,2007(3):14—19 [2】吴清海.福建:描绘现代烟草农业的精彩画卷[EB/OL].5008— 1 1—18)[2008—12-18].http://www.eastobacco.com/ReadNews.a sp?NewslD=71609 【3】姜成康.在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的讲 话(摘登)[EB/OL].f2007—07—18)[2007—07—20].http:llwww. eastobacco.com/ReadNews.asp?NewslD=57292 [4]李保江,奚文丽.提高烟农收入的基本途径[J].中国烟草, 2008(5):44—45 [5】刘国顺.提高国产烟叶整体质量水平为“中式卷烟”保驾 护航[EB/OL].(2004-06-22)[2007-12-15].http://zsjy.tobaccoi nfo.com.cn/articles/200406221550.htm 【6】董文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稳步推进[EB,0L].(2008—12—15) [2008-12-22].http://www.eastobacco.COB.cn/ReadNews.asp? NewslD=72495 【7】李增梅,李桃.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J】.商业研究,2007(4):208—211 [8 8]胡久生,邱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J].宏观经 济管理,2006(7):35—37,43 [9 9l汪艳,徐勇.试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J】.农业经济问 题,1996,17(12):l3—17 【1O】张同佑.立足基本国情完善“集约”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EB/OL].5007—12—19)[2008—12—151. http://www.1m.cn/zjtg/societyDiscussion/200712/t20071219—18 0261.htm 【1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 国发展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