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1064・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Mar 28(6)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效 果观察 张 洁(新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探讨桂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8月一2016年6月我院 收治100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 患者的70.00%;观察组患者EAST评分为1.23±0.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EAST评分(3.56±1.77)分;对照组复 发率为36.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桂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血虚风燥型湿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瘙痒症状减轻,减少复发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虚风燥;湿疹;桂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7106—1064.0l 湿疹属于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 为瘙痒、渗血,湿疹分多种类型,成人多为血虚风噪型,由于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或是月经期间失血导致…。 我院通常给予该疾病患者接受润燥止痒胶囊治疗,但仍易反 有效率。三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其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 分率)表示,行x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复发作。我院此次特研究应用润燥止痒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 联合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 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一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100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5~72(28.77±5.29)岁。 观察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4—73(30.66±7.29)岁。两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生产厂家:西安 2.2两组治疗后EAST评分及复发情况比较对照组治疗 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H2002503o1资料,2片, 次,每日三餐后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润 前EAST评分4.90±2.01分,观察组患者5.12±1.98分,两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后,观察组EAST评分 燥止痒胶囊f生产厂家: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 号:Z2002503o)治疗,4粒/次,3次/d。所有患者接受半个月 的治疗 ]。 为1.23±0.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6±1.77分;对 照组复发率为36.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00%,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fP<O.05)。见表2。 1.3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半月后的湿 表2两组治疗后EAST评分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n) 疹面积和轻重情况,根据EASI指数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 有效:患处完全康复,偶见瘙痒但不渗血,评分指数下降在 20%一60%之间;显效:患处完全康复,无反复瘙痒情况,评分 指数下降60%以上;无效:患处仍呈红疹状,瘙痒程度未减 轻或加重,评分指数下降在20%以下 j。总有效率:显效率+ 物,2009,30(91:518-522.  ̄empyforapneaofpematurity.NEnglJMed,2007,357(6):1893—1902. [3]刘葵.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J].中 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防治早产儿呼吸 [6]唐晓艳,王丹华.咖啡因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新生儿 科杂志,2014,29(5):343—346 [7]Dovle LW,Cheong J,Hunt RW,et a1.Caffeine and brain development in very preterm infants.Ann Neurol,2010,68(5):734—742. 收稿日期:2016—12—19 国医药指南,2015,13(23):106. [4]李文斌,常立文,刘暂停与枸橼酸咖啡因疗效比较[J].中华实用儿科I晦床杂志, 2014,29(18):1381-1384. 1 5 J Schmidt B,Roherts RS,Davis P,et a1.Long-term effects of caffeine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Mar 28(6) 3讨论 ・1065・ 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可快速缓解瘙痒度,消除斑疹,降低 复发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柳依,李凯,曹煜,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缓 释片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 23r91:609—610. 血虚风燥型湿疹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颈部、四肢以及外 阴处,该疾病易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 J。伴有剧烈瘙痒感, 用力抓挠后会出现渗血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 影响。中医认为,血虚即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身体免疫力 低下或是失血过多造成的;风燥是指在秋燥时节,机体受风 与燥的侵袭致使皮肤干燥、瘙痒。应从改变机体内环境人手 根治疾病 。服用一些有养血疏风、除湿润燥功效的药物, [2]程甘露.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 3O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105.107. [3)吕继君.润燥止痒胶囊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 察[J].吉林医学,2010,31(5):616.617. 并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复方甘草酸 苷中甘草酸苷有抗过敏以及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甘氨酸 以及蛋氨酸可抑制因大量服用甘草酸苷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现象,但该药物治疗湿疹后易反复发作,且会出现较多不良 反应,预后较差 。润燥止痒胶囊是由何首乌、生地黄以及 桑叶等多种中药制成。何首乌有养血活络的疗效,可增强患 [4]时晓玉,王秀菊,王康民,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 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58.59. [5]周成华,解鸣鸣,方2142. 勇,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 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 1,13(12):2141— [6]王秀菊,晓玉,王康民,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缓释 者的气血及抵抗力;生地黄有清热补血的疗效,也有抗炎、 抗真菌的疗效;桑叶有疏散风热的疗效,几种药物共同作 用,可有效祛除体内风燥,补血养气,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 应用可有效治疗该疾病,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7. 。 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 片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3(19):3917—3918. [7]钱异.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阴囊湿疹疗效观察[J]. 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EAST评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 1,27(12):895.896. [8]王首帆,徐爱琴,朱立宏,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 慢性湿疹[J]埙 阳医学院学报,2010,29(4):356—357. 收稿日期:2016.12.18 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综上所述,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应用润燥止痒胶囊与复 激素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陈文宇(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400) 摘要:激素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 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地塞米松治疗,观 察组患者采取甲强龙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指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66%,对比可知,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采用甲强龙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地塞 米松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激素药物;甲强龙;地塞米松;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中图分类号:R7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7)06.1065.02 1资料与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是指以神经髓鞘脱失为 主,神经胞体及其轴索相对受累较轻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共 包括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类,其中遗传性主要因脑白质营养不 良因此髓鞘形成缺陷无法正常发育导致,获得性可分周围性 和中枢性两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常表现为多发 1.1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间所接 收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 20例;年龄28 ̄42(34.6.4-3.5)岁。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 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O)及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M) 三种,临床上常采用激素药物进行对该疾病的治疗,但在治 疗过程中尽可能采取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较低的药物是极 为关键且必要的。 龄19 ̄51(37.8±3.6)岁。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显著诱因;主要临 床表现为耳聋耳鸣、四肢无力、面部麻木、知觉障碍;经影像 检查显示Ms阳性3O例,听觉诱发电位(AEP)阳性30例,视觉 诱发电位(VEP)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况等方面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