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来源:爱站旅游
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徐永伟;李晓松;董静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纳入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组B和组A,各30例。组A行单一康复指导,组B开展综合综合康复疗法。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DI指数、GMFM评分,对比2组患儿家长对康复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组B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B患儿PDI指数、GMFM评分跟组A比较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B患儿家长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升患儿家长满意情况,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6(022)017 【总页数】2页(P30-31)

【关键词】综合康复疗法;小儿脑瘫;疗效 【作 者】徐永伟;李晓松;董静

【作者单位】北京 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00050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00050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00050 北京友谊医院 【正文语种】中 文

小儿脑瘫是小儿脑性瘫痪,为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异常,且活动受限的一种综合征。目前,临床多以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bobath疗法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本研究探讨了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60例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组B和组A,各30例。组B:男19例,女11例;低于6个月12例,6个月~1岁8例,1~2岁6例,2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1.78±1.03)岁。其中,痉挛型为12例,共济失调型3例,不随意运动型6例,肌张力低下型5例,混合型4例。组A:男18例,女12例;低于6个月13例,6个月~1岁8例,1~2岁6例,2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1.82±1.11)岁。其中,痉挛型为12例,共济失调型3例,不随意运动型6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5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组A行单一康复指导,给予bobath疗法,1天1次,1次30 min。训练3~6个月。组B开展综合综合康复疗法。(1)运动疗法:bobath疗法、Vojta诱导疗法,1天1次,1次

30 min,训练3~6个月。(2)药物疗法: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静滴,低于6个月者5 mL/d,大于6个月者10 mL/d;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1岁内1 mL/d,大于1岁2 mL/d缓慢静滴,1个疗程10 d,停药10 d后进行下个疗程,治疗3~7个疗程。另外可根据患儿情况给予脑神经生长素、丹参等药物。(3)中医疗法:大于6个月患儿加用针灸、经络导平治疗,留针30 min,1天1次;中药熏洗治疗,每次30 min,1天1次。(4)高压氧疗法:压力

0.06~0.1 kPa,稳压30 min,1个疗程10 d,治疗2~4个疗程。(5)其他方法:家庭康复指导、脑循环治疗、水疗、语言开发训练、认知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小儿运动发育指数(PDI)、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GMFM)。对比2组患儿家长对康复效果的满意情况。

其中,PDI指数0~100分[1],分数大于等于80分为发育正常,以70~79分为发育正常和迟滞的临界范围。GMFM评分总分为162分[2],总分越高,可完成相应动作的能力越强。

显效:运动姿势、反射正常,运动能力与同龄正常儿童接近;有效:运动能力与同龄正常儿童稍弱,但跟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满意度调查表本院自制,于出院前发放给患儿家长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康复治疗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康复治疗效果、患儿耐受性、患儿依从性等的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比较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组B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儿治疗前后PDI指数和GMFM评分比较 组B患儿PDI指数、GMFM评分跟组A比较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组B患儿家长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脑瘫发病跟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孕期感染、早产等因素相关,目前临床以综合康复疗法应用较多。

其中,bobath疗法、Vojta诱导疗法为常见的康复运动疗法,可根据患儿运动障碍特点、部位和类型等抑制异常姿势反射,给予合理运动模式指导,利用患儿自发性平衡反射和姿势反射,促进正常运动、姿势的形成,提高对运动的协调控制能力。一般年龄较小可用Vojta诱导疗法,年龄较大有一定运动能力可结合bobath疗法、Vojta诱导疗法提高效果。药物治疗中,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可改善脑代谢功能,促进脑功能修复,调动脑代偿功能。脑苷肌肽注射液可感知、传递细胞信息,参与细胞生长、识别和信息传递过程,可修复、保护、营养神经[4]。高压氧治疗可改善缺血缺氧部位脑组织供氧情况,提升大脑中枢神经控制周围肌肉的能力,减轻肌痉挛。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促进脑部病灶周围神经细胞轴突芽生,改善脑瘫症状,可为肢体运动提供充足能量保障[5-6]。

中医上将脑瘫纳入“五软”、“五迟”范畴,针灸治疗为传统医学常用疗法,其可疏通气血,调和经脉,有助于脑血管循环的改善[7-8]。对脑瘫患儿早期进行针灸治疗,有利于激活其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促进肌张力的增强,还可有效预防运动中枢萎缩。通过反复针刺,可促使大脑高级运动中枢兴奋,有助于正常反射弧的恢复和重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可达到调节阴阳、脏腑功能、经络气血的效果,促进全身气血融会贯通,改善患儿运动协调能 力[9-10]。

本研究中,组A行单一康复指导,组B开展综合综合康复疗法。结果显示,组B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组A(P<0.05),组B患儿PDI指数、GMFM评分跟组A比较改善幅度更大(P<0.05),且组B患儿家长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组A(P<0.05),提示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升患儿家长满意情况,值得推广。

【相关文献】

[1] 刘国宝,张丽巧.综合康复疗法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探索[J].中国伤残医学,2014,23(10):210-211.

[2] 谭书江.综合康复疗法用于治疗小儿脑瘫疗效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25(10):69-70.

[3] 王素珍.运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不同年龄阶段小儿脑瘫疗效探讨[J].医药前沿,2015,12(30):64-65. [4] 汤雯.综合康复疗法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22(11):99-100. [5] 徐北东,张红石.针刺结合按摩及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瘫4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119-120.

[6] 冯珏.针灸联合五音疗法促进小儿脑损伤脑瘫康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12(25):3081-3083.

[7] 张树新,杜青,周璇,等.“医教结合”的家庭康复对重度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初探[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23(5):12-15.

[8] 李晓菊,季红英,刘保华,等.中药康复液熏蒸辅助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80例临床疗效[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1):79-80.

[9] 常永霞,戈蕾,周迎东,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1049-1050.

[10] 朱蕾,周丽,杨卫平,等.脑瘫康复训练时小儿哭闹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408-4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