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6600221 A(43)申请公布日 2017.04.26
(21)申请号 201611112505.2(22)申请日 2016.12.07
(71)申请人 韦玉姣
地址 546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
区凤凰镇建政路1号(72)发明人 韦玉姣 (51)Int.Cl.
G06Q 10/10(2012.01)G06Q 50/26(2012.01)G06F 17/3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57)摘要
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社工发现社区事件后或者通过接收终端得知并确认社区事件后,使用移动终端到事件现场进行记录和取证;b、社工将所记录和取证的内容,通过社区终端的上报终端上传到管理终端;c、管理终端将上报的社区事件按照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中对该类事件责任以及处理流程、处理时间的约定,派遣到承办单位,并催办监督该事件;d、承办单位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发回管理终端;e、管理终端请上报该问题的社工到现场核实,社工核实通过后,管理终端将该社区事件结案。使社区管理方便、有效、规范、快速。CN 106600221 ACN 10660022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和其中的基于GIS的可视化社区数据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理终端,用于对系统内各终端编号、初始密码和权限的分配,并将社区事件派遣到承办单位,并催办监督该事件;综合信息平台,用于数据库间的接口连接和数据交换,并为系统扩展提供接口;至少一个社区终端,用于将社区事件上报给管理终端,并进行上报社区事件是否完成的现场核实,所述社区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审判节点终端、接收终端和上报终端,移动终端,用于社区事件的记录和取证;审判节点终端,用于审批申请登记和查询审批状态;接收终端,用于社区内人员将社区事件上报到社区终端;上报终端,用于将社区事件上报给管理终端;管理终端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社区终端和管理终端连接;通信网络,用于将管理终端、社区终端、审判节点终端、接收终端和上报终端与综合信息平台相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为计算机,所述综合信息平台为服务器,管理终端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为有拍照、录像和录音功能的手持设备,所述接收终端为手机或者固定电话,所述审判节点终端和上报终端为计算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用于保证各项社区事务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2
CN 106600221 A
说 明 书
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
1/3页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0002]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日益深化的社会转型和结构变迁,国家方面提出了社会福利社区化、社会服务社区化、社会管理社区化的新要求,社会方面则出现了社区人口多元化、居民需求多样化等新的人口和社区需要格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新兴的特殊经济区,社会转型阶段新型社区特征更为显著。开发区在社区民政管理上是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单位的,全区共有15个社区,不存在街道办事处编制。因此社区规划和社区管理是开发区社会管理的主要关注点,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对社区事件的管理流程,加强民众监督功能,优先关注优抚、低保人群。[0003]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充分借鉴网格化管理思想,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扩展和延伸,充分利用已有数字城管平台的业务优势,建立一套符合社区需求的业务管理系统。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和其中的基于GIS的可视化社区数据库、以及其他的相关数据库,还包括:一个管理终端,用于对系统内各终端编号、初始密码和权限的分配,并将社区事件派遣到承办单位,并催办监督该事件,所述管理终端包括综合信息平台,用于数据库间的接口连接和数据交换,并为系统扩展提供接口;至少一个社区终端,社区终端中安排有社工,按照规定进行网格内巡查,包括社区各种硬件设施的状况,以及与社区内人员进行沟通,并了解、排查、化解社区内人员的各类生活问题,社区终端用于将社区事件上报给管理终端,并进行上报社区事件是否完成的现场核实,所述社区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审判节点终端、接收终端和上报终端,移动终端,用于社区事件的记录和取证;审判节点终端,用于提供审批申请登记功能,登记成功后,系统提示审批完成时限,申请数据将保存在数据库集群内,由网上审批系统完成审批工作,社区用户可以使用该模块查询审批状态;接收终端,用于社区内人员将社区事件上报到社区终端;上报终端,用于将社区事件上报给管理终端;管理终端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社区终端和管理终端连接;一个通信网络,用于将管理终端、社区终端、审判节点终端、接收终端和上报终端与综合信息平台相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还包括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用于保证各项社区事务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和精细化。[0005]所述管理终端为计算机,所述综合信息平台为服务器,管理终端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为有拍照、录像和录音功能的手持设备,所述接收终端为手机或者固定电话,所述审判节点终端和上报终端为计算机。[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网格化数字社区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
CN 106600221 A
说 明 书
2/3页
a、社工发现社区事件后或者通过接收终端得知并确认社区事件后,使用移动终端到事件现场进行记录和取证;
b、社工将所记录和取证的内容,通过社区终端的上报终端上传到管理终端;c、管理终端将上报的社区事件按照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中对该类事件责任以及处理流程、处理时间的约定,派遣到承办单位,并催办监督该事件;
d、承办单位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发回管理终端;e、管理终端请上报该问题的社工到现场核实,社工核实通过后,管理终端将该社区事件结案。[0007]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社区事件的梳理和分类,并制作管理与服务手册,使各项社区事务的解决都能一个约定俗成的解决机制,可以通过这样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机制,使纷繁复杂的社区工作“有章可循”,形成多部门协同工作的综合服务体系,提高了居民投诉问题的解决时效和处理效果。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社区事件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0]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和其中的基于GIS的可视化社区数据库、以及相关的其他数据库,还包括:一个管理终端,用于对系统内各终端编号、初始密码和权限的分配,并将社区事件派遣到承办单位,并催办监督该事件,所述管理终端包括综合信息平台,用于数据库间的接口连接和数据交换,并为系统扩展提供接口;至少一个社区终端,社区终端中安排有社工,按照规定进行网格内巡查,包括社区各种硬件设施的状况,以及与社区内人员进行沟通,并了解、排查、化解社区内人员的各类生活问题,社区终端用于将社区事件上报给管理终端,并进行上报社区事件是否完成的现场核实,所述社区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审判节点终端、接收终端和上报终端,移动终端,用于社区事件的记录和取证;审判节点终端,用于提供审批申请登记功能,登记成功后,系统提示审批完成时限,申请数据将保存在数据库集群内,由网上审批系统完成审批工作,社区用户可以使用该模块查询审批状态;接收终端,用于社区内人员将社区事件上报到社区终端;上报终端,用于将社区事件上报给管理终端;管理终端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社区终端和管理终端连接;一个通信网络,用于将管理终端、社区终端、审判节点终端、接收终端和上报终端与综合信息平台相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还包括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用于保证各项社区事务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和精细化。[0011]所述管理终端为计算机,所述综合信息平台为服务器,管理终端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为有拍照、录像和录音功能的手持设备,所述接收终端为手机或者固定电话,所述审判节点终端和上报终端为计算机。[0012]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现网格化数字社区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社工发现社区事件后或者通过接收终端得知并确认社区事件后,使用移动终端到事
4
CN 106600221 A
说 明 书
3/3页
件现场进行记录和取证;
b、社工将所记录和取证的内容,通过社区终端的上报终端上传到管理终端;c、管理终端将上报的社区事件按照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中对该类事件责任以及处理流程、处理时间的约定,派遣到承办单位,并催办监督该事件;
d、承办单位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发回管理终端;e、管理终端请上报该问题的社工到现场核实,社工核实通过后,管理终端将该社区事件结案。[0013]管理方法是根据“法律优先、行政调剂、协商约定、自治补充”等原则,把社区所有的事务进行梳理分类,制作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的标准流程,包括7个大类、45小类、274项。在社区体系中,建立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为主的监督轴,建立以社工站(社区终端)、物业办等为主的指挥轴,全面监控社区事件的处理过程。[0014]社区事件管理与服务手册整理了目前在开发区政府职能框架下,城市居民可能涉及的各类公共服务问题,分为管理篇和服务篇,通过对居民相关政府各类事务进行梳理分类,并制作相应的标准流程,对每项流程明确监管单位、责任单位,经与各相关责任单位协商确认的方式,制定手册,成为社区各责任单位的“公约”,确保各项社区事件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通过这种梳理和分类,使各项社区事务的解决都能一个约定俗成的解决机制,通过这样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纷繁复杂的社区工作“有章可循”,形成多部门协同工作的综合服务体系。[0015]同时管理终端将每一个上报问题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各环节处置人、处置时间、处置意见、结案情况等,每月生成一个报表,包括各责任单位每月承办量、处置率、及时处置率、结案率、及时结案率等,该报表发送给管委会主要领导以及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其中的办结率指标作为管委会对个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列入了管委会的综合考评体系。[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5
CN 10660022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106600221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