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场开发案例

市场开发案例

来源:爱站旅游


外部录井市场开发

阅读提示:市场开发实践一再表明,未雨绸缪、积极拓展是企业进入市场、站稳市场、扩大市场的制胜法宝。2001年以来,录井二公司按照精心准备、主动出击、多方联系、搭船出海的思路,广泛拓展国内外市场,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先后有25支队伍进入吉林周边和长庆油田等国内录井市场;有16支队伍进入苏丹、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拉克、利比亚等5个国际录井市场,不仅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推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999年,吉林油田实行主辅分离后,地质录井二公司变成了辅业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际油价下调,吉林油田投资减少,导致探井、开发井工作量也相应减少。同时,由于周边小油田市场放开,门坎提高,进入市场难度增大,从而导致录井二公司工作量明显不足,经济效益急速下滑。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公司领导班子感到,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等工作量,必须面向市场找出路。为了增强市场拓展的实效性,公司制定了“先内后外、内外兼顾,巩固成果、稳中求进,注重效益、远近结合,瞄准高端、品牌制胜”的市场开发战略,坚持以“本土为根本,外部为补充”,在不断拓展吉林周边市场的同时,依靠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有力推介,开拓外部市场。

加强培训,储备人才。市场开发既需要适应市场、精干高效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还需要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也需要作风过硬、技术精湛,达到国内外市场规范施工作业能力要求的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为此,录井二公司从2000年开始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加强市场开发人才的培训。组织高学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组织操作人员进行由初级工到高级工的递进式培训;选送高学历人员到生产设备厂家培训,学习、掌握先进的录井设备原理;选送外语底子好的员工到大专院校进修,重点提

1

高英语、俄语的水平;选送一些优秀员工到国内大中型油田企业学习进口录井设备操作技术。通过加强培训,培养了200多名精通外语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20多名能熟练应用进口设备的操作人才,为公司开拓外部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多方联系,把握先机。2002年,录井二公司成立了市场开发协调部,专门负责国内市场信息收集、油田内外部市场协调等工作。同时,又成立了国际市场部,专门负责国际市场调查。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主动与甲方接触,及时了解吉林油田周边市场及国内市场开发情况。另外,及时了解中石油国际工程公司和中石油测井公司的开发举措,并依靠两者的举荐,走向国际市场。2001年5月,成功进入中石化在吉林探区部分市场;2002年3月,又进入长庆油田录井市场,同年4月,进入美国微生物能源公司在吉林大安区块;2003年5月,进入阿塞拜疆的三亮和哈萨克斯坦的别克录井市场;2004年5月,进入苏丹黑格里油田录井市场;2005年7月,进入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录井市场;2006年9月,进入利比亚录井市场。

把握重点,做强实力。在技术上,本着“技术领先、质量制胜”的理念,在研究空气钻井、油基泥浆等特殊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新方法的基础上,加大地球物理化学资料分析、快速色谱、定量荧光、核磁共振等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力度;完善了录井远程传输技术,为市场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质量上,全面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甲方的设计要求,按照质量管理工作流程,把每个施工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人,为国内外用户提供齐、全、准的地质资料和准确的油气层评价结果。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还主动为甲方着想,遇到“干眼井”、“低产井”时,准确为甲方提供免下套管固井、试油等无效作业的参数,为甲方节约了大量成本。

9年来,地质录井二公司通过持续加强市场开发,使广大干部员工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争先恐后到市场中经风雨、见世面,提升能力,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夯

2

实了人才基础。有效拉动了录井核心技术的提升,定量荧光、核磁共振等近10项录井新技术在开拓国内外市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作用。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升,截止2009年7月底,地质录井二公司市场总收入达到1.75亿元人民币。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