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

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本单元结构如下:

2.义务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制第六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

3.实践活动:制作年历 (1)调查。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年历多种多样,为了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它们,安排学生在制作年历以前交流年历的式样是必要的。教材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不同种类的年历,实际教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展示。

(2)讨论与制作。

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年历的制作活动。教材中以单张年历为例,展示了一种制作方法。教材中提供的年历制作方法仅是一个范例,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制作出多种样式的年历。

(3)展示与交流。

在制作完成之后,教材安排了小组间的年历展示和交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制作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发现不同小组制作的年历的优点,同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借鉴,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4)应用。

最后教材提出了一个问题“制作的年历还能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更深一步地思考和体验年历(以及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上述制作活动的四个部分中,制作方法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体现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年月日”

的有关知识,而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编排特点

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意义的素材。 四、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北京申奥成功等日子,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练习十二中让学生制作月历,小组猜生日活动等等。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学习24时计时

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和直观演示,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得出经过的时间。

4.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会交流。

在实践活动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组制作年历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如教材上展示的“谁设计花边”“谁写每一月份的日期”“谁标重要节日”等等。另外,在制作活动完成之后应进行制作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展示中,学生既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欣赏、借鉴别人的优点,培养承认他人、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2)注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年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来进行,如教材上所举的“你们的年历还能做什么”,引起学生的讨论与思考。除书上提到的两个方面应用外,还可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应用。

周 节 月 日

年、月、日(1)

教学内容:课本P46—47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 日;记住各月的天数。

2.○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年 月 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教学难点: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用具:不同年份的年历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小时等于六十分,一分等于六十秒。这句话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师:对!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年 月 日。

(板书:年 月 日) 二、自主学习

1.完成例1中的题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例2中的题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完成P48下面“做一做”和P49下面“做一做”.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合作探究

1.师:任意选择一张年历卡,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思考问题,再与小组交流。 2.带着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你选择的是哪年的年历卡?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1天?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

3.汇报成果。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4.巧记大 、小月。歌谣法;歌诀法;拳头记忆法。

5.思考题:我的生日月份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日子数比月份数少4。 我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堂清检测

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摘取机智水蜜桃

(1)一年有365天。 ( ) (2)凡是单数的月份都有31天。 ( ) 2. 摘取智慧苹果。

(1)15个月=( )年( )个月。

(2)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3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摘取聪明葡萄。

(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在外婆家的吗?

4.看一看今年的日历,那几个日子有特别的意义? (1)教师节是( )月( )日,星期( )。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 )月( )日,星期( )。 (3)儿童节是( )月( )日,星期( )。 (4)我的生日是( )月( )日,星期( )。 (5)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在星期几? 5.思考题:

(1)2005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六,2006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几? (2)2008年11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 ( ) (3)今年9月份有31天。 ( ) 板书设计

31天:一月、三月、五月、七月、 一年12个月 八月、十月、十二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30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28 天(平年) 29天(闰年) 二月 教学反思

周 节 月 日

年、月、日(2)

教学内容:课本49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平、闰年判断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年 月 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用具:不同年份的年历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

故事发生在2001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01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比较,认识特殊的2月。

A:出示书上2004年和2005年二月的卡片。 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C:师说明:2月有28天或者29天。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2..自主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A:学生自主计算。

B:交流汇报。知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3.探索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

A:学生出题“考”老师。由学生根据年历卡说出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2月有多少天?(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B:师说明:其实,闰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规律的。

C: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做一做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 D:提问:你能按规律再写几个闰年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

E: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F:判断平年和闰年练习:1854年、2006年、3000年。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填空。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 )月和(2.判断。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4) 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

3.找规律填空:1月,3月,5月,7月,8月,( ),( )。

4.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5.导入的侦探故事揭谜。

2001年2月没有29日这一天,边境通行证是伪造的。 6.练习十二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年365天 28 天(平年) 二月 闰年366天 29 天(闰年) 教学反思

)月。周 节 月 日

24时计时法(1)

教学内容:课本P52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1日=24时;知道24时计时法,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互换。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区别两种计时方法,并能进行互换。 教学用具:钟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由于兔子过分自信,在比赛途中睡了一觉,最后输给了乌龟。其实,兔子可不服气了,决定和乌龟再比赛一次,他们决定第二天6时进行第二次比赛。到了第二天下午6时,兔子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比赛场地。“咦,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兔子心想:“这胆小的乌龟恐怕是不敢来了呢?”正在这时,树上的小鸟叫起来:“懒兔子,你怎么现在才来,早上6时干什么去了?因为你比赛缺席,大伙一致认为你这次比赛又输了!”兔子一听,一下子就呆了,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1.为什么这次比赛兔子又输了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原来是兔子把比赛的时间搞错了!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误会,有没有一个好办法可以避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观察P52上面的情景图,说出从图上获得的信息。 2.什么是24时计时法?

3.用24时计时法怎样来计算时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1从( )时到( )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按24时计时法下午2时是( )时,晚上7时是( )时。 2.结合实际用24时计时法说一说,每天起床、上下学、吃饭、休息的时间。 三、合作探究 师生互探

1.交流体验感知1日=24时。○1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它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借助钟面看一看(课件演示钟面转动的过程)。○21日就是一天,时针正好转动两圈。新的一天从夜里12时开始(即24时),接下去是凌晨1时„„○3钟表停在早上6时,这是什么时间?同学们在干什么?钟表停在上午12时,这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4从中午12时再接着走下去,是什么时间?如果用24时计时法接着往下数,该是几时?○5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该怎样表示?○6夜里12时表示1天结束了,又意味着第2天开始,时针一天共转了几圈?是几时?○71日是多少小时?

2.引导归纳: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的时间时,要用原来的数加上12,也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所指的时刻分别加上12。

四、巩固提升(1、2、3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 上午10时( )晚上10时( ) 2.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3.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9时

下午5时 5+12 17时 17-12 夜里12时 12+12 24时(第二天0时) 晚上8时 20-12 20时

教学反思

周 节 月 日

24时计时法(2)

教学内容: P54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2.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充分体验到探究24时计时法的过程。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用具: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天里时针走了几圈?第一圈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时间?第二圈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时间?

2.一天一共有多少个小时?你能在钟面上把它数出来吗? 3.自己体验一天24时中,各个时间段你都在干些什么? 4.什么叫24时计时法?0时也是几时?它表示哪些意思?

5.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有什么异同点?它们相互换算的方法各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三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 (3)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写一写。

2.练习十三第2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每隔四小时取一次信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出下一次取信时间?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 3.练习十三第4题

(1)第一小题是让学生把晚餐营业时间转化为普通计时法时刻。

(2)第二小题是计算出一天营业时间,指导学生分段算出上午和下午的营业时间。 (3)开放题,先让学生口头表述,注意语言的组织能力。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教学反思

周 节 月 日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P53页例3,P54页练习十三第3、5、6、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地进行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用具:钟表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提问:什么叫24时计时法?举例说明。 2.请在钟面上表示出下列时间。(小黑板出示)

上午8:00 中午11:30 14时20分 16时50分 3.提问:上期中我们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是什么?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例3的主题图,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例3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的算法是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4.学生自学

(1)百货商店营业时间是7:30 ---- 20:30,这个商店每天营业时间有几小时? (2)学生早上7:50开始上课,下午4时45分放学,学生一天在校多长时间? 三、合作探究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板书例3中不同的计算方法。

(1)普通计时法计算:17时45分=下午5时45分

下午5时45分-下午2时40分=3时5分 (2)24时计时法计算:下午2时40分=14时40分 17时45分-14时40分=3时5分 四、巩固提升 1.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反馈交流。 2. 练习十三第5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第一小题要注意强调,分别算出第一、二天各睡了多长时间,然后再算出一共睡了多长时间。不能直接用21时减去6时。 (2)第二小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总结交流。 3.练习十三第7题。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时间,求什么时间。 (2)其中155分钟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再讲解。 (3)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普通计时法计算:17时45分=下午5时45分

下午5时45分-下午2时40分=3时5分 (2)24时计时法计算:下午2时40分=14时40分 17时45分-14时40分=3时5分 教学反思

周 节 月 日

制作年历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 2.应用年、月、日的知识,体验数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讨论交流意识和互相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制作年历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 教学用具: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等),小朋友们真有教学眼光,谁能把自己的年历拿上来展示一下?有目的让四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年历有什么优点?你欣赏其中的什么?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自学教材第56页—57页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1.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制作年历首先要确定什么?然后确定什么?最后用颜色区别出什么? 3.制作年历还要知道什么?(每月的重大节日是星期几?) (二)学生自学(对照自学提纲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口答:1.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各有几天?哪几个月是小月,各有几天?平年、闰年二月各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2.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哪四个部分?制作年历首先要确定什么?然后确定什么?最后用颜色区别什么?制作年历还要知道什么? 三、合作探究

1.想制作明年的年历,但不知明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 2.不知道明年二月份是几天?

3.不知道其他重大的节日各是星期几?

四、达标训练(1——3题必做,4题选做)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年有( )个月,其中大月有( )个,每月有( )天,小月有( )个,每月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合( )个星期零( )天。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2)元旦是( )月( )日,这个月有( )个星期零( )天。 2.判断。

(1)小刚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 )

(2)1900年、1996年、2008年和2009年都是闰年。 ( ) (3)制作年历第一步是先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 ) 3.把2004年9月份的日期填完整并标出教师节这一天。

2004年9月

5 1 4.春节期间到北京旅游前后用了5天,这5天日期表示的5个数之和正好是55,小明到家的这天是几日?

总结年历的作用。

问题:大家制作的年历如此精美,可以用他来做什么? 板书设计

制作年历

制作年历的步骤:

调查、收集各种类型的年历

讨论与制作:首先要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然后确定整体的形式,每列4个月排3行,最后用颜色区别出休息日。

展示与交流 运用

教学反思

周 节 月 日

年、月 、日整理与复习

复习内容:课本第47页——57页教学内容。 复习目标

1.充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复习重点:

1.掌握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识。 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3.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复习难点:

1.简单的判断方法。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第四单元学了哪些知识?现在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2、揭示课题:年、月、日整理与复习。 二、自主复习 (一)出示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快速浏览教材第47页——57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出标注)

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看谁整理得既全面又准确。 2.年、月、日的基本知识。 (二)填空:

1.一年有( )个月,其中( )个大月,( )个小月,大月有(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都有( )天;小月有( )月,( )月、( )月、( )月,都有( )天;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2.公历年是( )的倍数一定是闰年。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3.公元2000年共有( )天,这一年共有( )个星期零( )天。 三 、合作探究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 四、典例示范

1.例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 时:( ) 中午12时:( ) 下午4 时:( ) 晚上10时:( ) 晚上12时:( ) 凌晨2 时:( ) 2.例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9 时: ( ) 12时:( ) 24时:( ) 21时:( ) 13时:( ) 11时:( ) 3.让生比较两种计时法的相同点、不同点。 4.课堂小结

相同点:凌晨、上午、中午时数相同。

不同点:下午、晚上时数不相同,要把时数加12就是相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13时至24时的时数减去12就是普通法的时数,但要加上“上午、下午”等词。 五、巩固提升

(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

1.填空

(1)3年 =( )个月,28天=( )个星期,36小时=( )天( )小时

(2)2000年是( )年,全年共有( )天,合( )个星期零( )天。2011年2月有( )天。

(3)采用0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 )。 (4)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转换。

16:00 ( ) 7 :00( ) 14:00( ) 2.我来当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小东出生于1998年2月29日。 ( ) (2)爸爸出差到9月31日才能回来。 ( ) (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 )

(4)小方从17:00开始做作业到18:10完成,小军从18:00开始到18:30完成,两人做作业花的时间一样长。 ( )

3.解决问题。 (1)填表 节目开始时刻 节目结束时刻 所用时间 21:30 22:10 8:45 16:20 1小时40分 2小时30分 (2)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9时从甲地出发,下午2时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新华书店平均每天卖出《十万个为什么 》20本,照这样计算,10月份一共可以卖出多少本?

(4)小强说:我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小华说:我前天过的生日。 你能猜出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板书设计

年、月、日整理与复习

我们学过的常用时间单位有:( )、( )、( )、( )、( )、( )。 公历年份是( )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一年有( )个月,其中每个月31天的有( )、( )、( )、( )、( )、( )、( )共有七个月,每月有30天的有( )、( )、( )、( )共四个月,二月份平年有( )天,闰年有( )天,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