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投稿指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欢迎国内外化学工程界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学报接受化学工程所有领域的研究论文,特别 欢迎与化学工程学科交叉的研究论文。但坚决杜绝一稿多投,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学报发表的论文以研究性论文为 主,对于一些重要领域的综述性论文,采用编辑部约稿的方式。投稿方式:请先从E.mail发来电子版,经编辑部初审 后,会及时通知作者寄出两份打印稿。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对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论文内容 1)论文内容应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的文字应简洁、流畅、可读性 强,语法与标点符号正确。 2)论文的前言应该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要进行充分论述,对本文工作的创新思想和意 义进行简要叙述。 3)论文应该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进行充分的论述和分析讨论,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并对研究成果作出实事求是 的总结和评价。 4)论文的中英文摘要既需具备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又应做到文字简洁。为了便于论文被国内外 检索机构收录,论文摘要的内容应该充分反映论文的具体研究成果,英文摘要的拼写和语法应该正确无误。英 文摘要的长度一般不少于800个印刷符号。 5)论文的参考文献要有代表性,要以近五年发表的论文为主。 6)论文应提供第一作者简介、通讯联系人地址和E.mail地址。 7)研究论文的中文字数一般应该控制在7000字以内;研究简报一般应该控制在4000字以内。 二、文件格式 投稿的论文请用word软件输入;图用Origin或Excel绘图软件制作;文字和图表混合排版。 三、排版格式 1)页面设置:纸张:A4; 页边距:上2.65cm、下2.5cm、左2.47cm、右2.47cm:每页42行,每行44个10 号宋体字。 2)字体:中文用宋体字,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书眉:8号字;第一页脚注:6.5号字;题目: l4号黑体;作者、单位:1O号楷体;摘要、关键词:8号:一级标题(前言、实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12 号黑体;二级标题:10号黑体:正文:l0号:图、表:图题用7.5号宋体,表题用8号黑体,且中、英文对照;图、 表内的文字用英文表达,用7.5号;图、表内符号和单位之间用斜杠“/”分隔,例如:U/m.s~:符号说明、参考文 献:8号;英文摘要:题目:12号黑体,作者、摘要、关键词:lO号;禁用彩色照片,图内符号、线条禁用彩色。 3)公式:公式应该用公式编辑器编排,不能用文本框编排。 公式中的字母,上、下标等均按我们定义的大小编排。 符号l2磅 ∈黧篱s磅 (表格中的公式:符号为1O磅,标准为8磅,上、下标为5磅,次上、下标为4磅) 4)论文应在最后对所用的数学符号作出集中说明,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我国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SI制)。计量单 位中的分子、分母不用斜杠隔开,而是用指数形式表示。符号说明应按字母顺序编排,英文字母排完后再排希腊字母, 最后排上、下标。符号表用表格形式打印,分两列,左列排完,再排右列,形式为: 传质面积,m fsF f一目标函数 传质系数,kg・m。・h- ls I一粗糙度,p.m R 一气体常数,J・tool ・K f下标f 组分i与组分i+1之间的分离 IC I一冷流体 一一一5)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要有中、英文对照:日文、俄文文献也要有英文对照;期刊文献、学位论文都要给出论文题目;英文作 者名字要把姓放在前,名放后。参考文献的标准样式: [1]HU Qing—yuan(胡庆元),JING Shan(景th),WANG Jin-fu(王金福)eta1.Fluidization ofcoarse powder in tapered beds(颗粒在锥型床 中流化特性的研究)[J】.J Chem Eng ofChinese Univ(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0,I4(I):12.I8. [2】Qrd Long—hui(邱龙会).Study On the Thermal Dissociation ofPotash Feldspars to Produce Fertilizer Potassium Sulfate(钾长石热分解 制取农用硫酸钾的应用基础研究)【D】.Chengdu(成都):Sichuan University(13t)ll大学),1998. [3】Su Yu-cheng(苏煜城),wU Qi・guang(吴启光).Numerial Method for Partial Diferential Equations(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M】. Beijing(北京):Meteorology Press(气象出版社),1989. 【4】LicthfleldR J,LiapisAI.An adsorption-sublimationmodelfor afreeze dryer【J].ChemEngSei,1979,34(9):1085.1090.